查看原文
其他

石家庄终推“零门槛”落户:在京津冀城市群中,石家庄到底有多难?

林隐LY 山川网 2019-04-08


山川网:据河北石家庄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的“石家庄发布”19日刊发消息称,近日,石家庄市进一步推动户籍管理“效能革命”向纵深发展,全面放开了城区、城镇落户限制,并将户口迁入审批权限直接下放至各城镇户籍派出所,真正实现了城区、城镇户口准迁迁入业务“一门办、即时办”,户口迁入“零门槛”,方便了办事群众。


今年3月18日,石家庄市公安局研究出台了《关于全面放开我市城镇落户限制的实施意见》,取消在城区、城镇落户“稳定住所、稳定就业”迁入条件限制,在石家庄市全面放开城区、城镇落户,群众仅凭居民身份证、户口簿就可向落户地派出所申请户口迁入市区、县(市)城区和建制镇,配偶、子女、双方父母户口可一并随迁。


对于7500余万河北人而言,省会石家庄的户口究竟意味着什么,我们不妨今天一道来看一看。



石家庄的经济体量,到底有多尴尬?



2018年,河北省生产总值实现36010.3亿元,比上年增长6.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338.0亿元,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16040.1亿元,增长4.3%;第三产业增加值16632.2亿元,增长9.8%。


那么在先前的2018年中国区域经济复盘系列河北篇中,我们已经对河北省11个地级市2018年的具体经济表现进行了回顾,这里我们不再进行重复。


我们今天的重点是省会石家庄,那么不妨看一看,作为省会,石家庄与其他省份省会之间的基础经济数据对比情况。由于2018年部分区域经济数据还并不精准,这里我们就引用更具参考性的2017年。


下面的两份数据素材,分别是2017年26省省会经济总量和人均经济总量。所谓的26省省会,即大陆31个省级行政区去除四大直辖市和拉萨(该表制表时拉萨数据尚未公布)的省会经济数据。



在26个省会城市GDP排名中,石家庄的位次是第13位。看上去正好居于中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但是,我希望大家可以仔细看一看,石家庄之后的省会城市,都处于哪些地区。


哈尔滨、沈阳、南昌、昆明、 南宁、贵阳、太原、乌鲁木齐、呼和浩特、兰州、银川、海口、西宁(拉萨)。除了东北之外,就是西北、西南等大西部地区。换而言之,石家庄已经是东部沿海省份省会城市中的排名最后的一个。


由于人口体量众多,河北也好,石家庄也罢,在各类总量经济数据排名中,粗看上去都似乎还能看得过。可是只要换成了“人均”,情况只怕瞬间就会大打折扣。




在26省省会人均经济总量排名中,石家庄再也无法维持“中游”的假象,瞬间跌入到了全国倒数第三位的水平,与西宁、南宁等经济欠发达省份省会城市共处同一区间。


与此同时,石家庄5.9万元的人均GDP数据,大幅落后其他东部沿海省份省会城市平均水平:广东广州14.8万元、江苏南京14.1万元、浙江杭州13.3万元、山东济南9.8万元。


即使我们把东北的辽宁也一并算入东部省份阵营,那么沈阳的人均7.1万元GDP数据,还是要明显超过石家庄。



石家庄的营商环境,到底有多凌冽?



营商环境包括影响企业活动的社会要素、经济要素、政治要素和法律要素等方面,是一项涉及经济社会改革和对外开放众多领域的系统工程。


一个地区营商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招商引资的多寡,同时也直接影响着区域内的经营企业,最终对经济发展状况、财税收入、社会就业情况等产生重要影响。


概括地说,包括影响企业活动的法律要素、政治要素、经济要素和社会要素等。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提高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方面。


那么作为河北省省会的石家庄市,营商环境在全国城市中的排名情况如何呢?事实上想要找到一份关于石家庄市相对具有参考性营商环境数据,并不是一项特别容易的事情。虽然作为省会城市,在各类城市营商环境评测报告中均有被纳入测评对象,但是由于石家庄过低的营商环境指数,在报告的评测结果环节,就已经不见了踪影。无论是国际机构普华永道,还是国内官媒央广总台的城市营商报告中,均为此种情况。


最终,几经搜索,最终找到一份2018年年末由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推出的《2018年中国城市营商环境评价报告》。在这份报告中,我们十分不易地找到了石家庄的营商环境数据。



此份报告中,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课题组根据6大类指标,即软环境(权重25%),市场环境(权重20%)、商务成本环境(权重15%)、基础设施环境(权重15%)、生态环境(权重15%),社会服务环境(占10%),来测算当年度各城市营商环境指数。进而对全国直辖市、副省级城市、省会城市共35个 (西藏拉萨因为数据缺乏,不参加排名)大中城市的营商环境进行了评价。


最终的结果是,石家庄位列榜单最后一位,不仅远无法与其他沿海省份省会城市对比,甚至还要明显落后于西宁、银川、呼和浩特、兰州等西部偏远省份省会城市。


正是因为石家庄营商环境长期处于全国各省省会城市的最低水平,进而导致了城市无论是在招商引资,还是在创业就业诸多领域,都处于相对低迷区间,无力与其他省份竞争。



石家庄的城市资源,到底有多匮乏?



对于多数普通人而言,当考虑是否要在一座城市落户时,首先考虑的就是这座城市的户籍附属城市资源。天津的户口之所以饱受“欢迎”,归根结底就在于天津高考明显低于其他省份的难度优势。


那么石家庄的城市资源,情况如何呢?先来说教育资源,我们重点关注高校资源。河北是国内罕见的全省没有一所985和211高校的省份,以“河北”开头的211高校河北工业大学,因为历史原因校址也位于天津。


全省情况如此,省会石家庄情况自然也就可想而知。目前石家庄拥有的一本院校主要有河北师范大学、河北医科大学、石家庄铁道大学、河北科技大学、河北经贸大学、河北地质大学等学校。


在各类中国大学综合实力排名中,河北最好的高校燕山大学(秦皇岛)和河北大学(保定),全国排名基本在70名开外。而石家庄市的全部高校,由于整体排名均已在百名之后,所以已经很难再进行非常精准的实力比对。


医疗资源方面同样如此,据相关媒体的不完全统计显示,石家庄市三甲医院数量约在20座左右。作为东部沿海省份省会城市,姑且我们不与天津、武汉、南京相比,这一数据还明显落后于沈阳、哈尔滨、长春等东北省会城市。


而由于石家庄最新常住人口数量已接近1100万左右,所以如果我们进一步计算人均三甲医院拥有量,结果只能更加“惨烈”。


教育与医疗这样的城市刚性生存资源外,我们再来看看软性文化资源,我们不妨以博物馆数量进行横向对比。按照相关媒体机构的统计显示,2017年全国合计约有超过4600家各类博物馆。


其中山东、浙江、江苏、河南、广东、山西、四川、湖北、黑龙江均为博物馆资源大省,省份拥有博物馆数量均在200座以上。而河北省全省博物馆数量约100家左右,与新疆、广西、辽宁等省处于同一区间,全国省域排名20开外。总量如此,省会情况不言自喻。


众所周知,中国区域的文化资源强弱,往往与地区的历史沿革高度相关。比如上文中提到的山东、浙江、江苏、河南各省历史文化名城数量均十分突出。而河北所在的燕赵之地在历史上虽同为文化璀璨之地,但省会石家庄的历史沿革,相比省内许多地级市都颇显“寒酸”。


一直到二十世纪初,石家庄还是获鹿县辖下的一个小村。对于石家庄而言,真正的转折点,是从1968年1月29日,河北省省会由保定市迁至石家庄市,石家庄市成为河北省省会开始的。缺乏历史的积淀,也进一步影响了石家庄在基础建设方面的相对欠缺。


以目前衡量中国大中城市基础建设的重要参考指标地铁通车里程数据来看。截至2018年12月,大中华区(含港澳台)拥有地铁的城市总数已经达到了34城之多。其中,石家庄以30.3公里的通车里程,排在第30位。


这一数据,显然无力与一众的强势省会成都、武汉相比,基本只能和西南省份贵州省会贵阳的34.3公里处于同一区间。与河北比邻的河南省会郑州,虽然在人口体量上还略低于石家庄,但地铁通车里程已经是石家庄的三倍还多(95.41公里)。


我们常以“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来进行自我安慰。但事实上,即使要使用这一典型的阿Q精神进行自我安慰,也要建立在一个共同基础上。即作为东部沿海省份的河北及石家庄,事实上能够进行对比的省份,只应该是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省(最多再加上辽宁)。


如果我们能够得到如此共识,综合上述石家庄具备的各项城市资源,事实上石家庄在东部沿海省份省会城市中,基本已经处于无下可比的境地。



石家庄的房价水平,性价比到底有多低?



按照房天下给出的2019年2月份全国主要城市房价数据显示,石家庄房价均值已超过1.55万元/平米。


如何理解这个房价水平呢?南方城市我们姑且就不比了,只和北方城市相比。这个价格,在北方仅次于北京、天津、青岛、济南(燕郊这样的房价泡沫区不在讨论之列)几城。


那么收入情况呢?官方数据显示,2017年石家庄市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929元,月均差不多2744元。


在房地产圈中,有一个数据是专门用来考量城市房价是否处在合理区间的,即房价收入偏离度。偏离度越高,说明城市房价泡沫越严重。众所周知的中国房价泡沫第一城厦门,数据显示偏离度高达41.60%。


对比来看,城市房价收入偏离度深圳为20.60%,北京为20.30%,三亚为19.30%。而石家庄是多少呢?18.00%。这意味着什么,大家可以自己进行品味。



在中国的所有经济发展不尽如人意的城市之中,特别是省会城市中,石家庄缺少的,从来都不是人口。不仅目前坐拥的近1100万城市总人口,不要说所有的省会城市,即使是全国所有的地级以上城市中,总人口能够过千万的城市也不过是十几个。除了北上广深津渝成武苏郑西之外,河北一省就上榜两座城市(石家庄、保定),另外邯郸距离千万人口总量也仅有一步之遥。河北不缺人口,河北缺的是像样的产业和企业。


排除全省靠近京津的独特地理位置,再加之如此庞大的城市人口体量,使得河北省即使在经济活力低迷,人均收入偏低的前提下,仍旧可以维持全省多个城市明显偏高的房价水平。


如果你是一个外省人,从未到过河北。那么你完全无法从各种经济数据中,看出石家庄的房价,居然能够长期与无锡、东莞这样的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强市房价处于同一区间,甚至还明显超过了郑州、成都、大连等城市的理由。


石家庄的房价,事实上就是所有河北人性格的一面镜子。它就像是一个狡猾的商人,吃定了7500万河北人的乡土观念无比浓厚。无论曾经如何努力学习,考入多好的高校,获得多高收入的工作,兜兜转转、心心念念想的总是回河北工作生活。


而因为河北各市整体发展的不尽如人意,使得省会石家庄更加“有恃无恐”,进而房价持续偏离收入水平与环境情况,但仍旧有无数的河北各市人口,源源不断来争着吃这口“苦黄连”。



在中国三大城市群中,京津冀城市群是内部关系最为复杂的一个。关于这点,我们可以用京津冀三地的定位中看出端倪:北京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天津是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


而河北呢?则是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从这个定位中,我们几乎找不出任何亮点可言。


而京津冀区域空间格局中,又被进一步划分为四区,即中部核心功能区、东部滨海发展区、南部功能拓展区和西北部生态涵养区。其中除了中部核心功能区目前尚且看出些许“城市群”的端倪外,其余区域事实上还远无法融入真正的城市群范围。而石家庄,正位于所谓的“南部功能拓展区”。


长期以来,京津冀城市群所有资源汇聚于北京一身,其余群内城市兴衰荣辱,全看北京安排。在过去的很多年间,北京重点扶持打造天津,目前天津虽然经济问题重重,但好在城市基建与经济总量上还算说得过去,且起码拥有一批像样的城市资源。


而石家庄,过去曾长期渴望早日成为京津冀三极中“冀”的核心点。但是等来等去,最终等来的结果却是,北京在京津等距观望的河北保定,划出了一片土地,搞起了雄安新区。换而言之,京津冀城市群的第三极,再与石家庄没了干系。


但与此同时,头顶京津冀城市群成员头衔的是石家庄,各项生存成本上却是连年攀升,进而使得这座城市的宜居性不断下行。


而现如今,这本堪称“刺手”的户口本摆在大家面前。究竟是该不该拿,是所有河北人都需要再三思量的一个问题。



2018全年:省份排名 丨 城市排名  丨 华东篇 丨 华中篇 丨 华北篇 丨 西南篇 丨 广东篇 丨 江苏篇 丨 浙江篇 丨 山东篇 丨 河南篇 丨 四川篇 丨 湖北篇 丨  湖南篇 丨 河北篇 丨 福建篇 丨 安徽篇 丨 辽宁篇 丨 陕西篇 丨 江西篇 丨 云南篇 丨 山西篇 丨 贵州篇 丨 甘肃篇 丨  海南篇 丨 宁夏篇 丨 西藏篇


2018上半年:部分城市GDP 丨 27省GDP 丨 15省GDP 丨 东中西东北四版块 丨 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 丨 社消增速大数据 丨 国民消费大数据 丨 IPO数据 丨 土地成交数据


新一线城市圈:济南都市圈 丨 青岛都市圈 丨 徐州都市圈 丨 沈阳都市圈 丨 合肥都市圈 丨 郑州都市圈 丨 成都都市圈 丨 武汉都市圈 丨 杭州都市圈 丨 南京都市圈


城市:最富1000人榜 丨 中国城区人口20强 丨 金融中心 丨 东北三省 丨 理想生活 丨 返乡置业 丨 空气质量排行榜 丨 2018年快递业务量 丨 2018年GDP数据 丨 广州轨道交通 丨 吞并莱芜 丨 中国超级楼盘 丨 宜居指数 丨 经营成本最高30城 丨 最佳商业城市榜


人文:城市选择 丨 动漫中的重庆 丨 水浒故里菏泽 丨 日本穷忙族 丨 苍穹之下 丨 封狼居胥 丨 晋冀鲁豫 丨 择城法则 丨 八次北人南迁 丨 东北企业家 丨 又没有山西 丨 这几班公交车 丨 城市书店数量 丨 文创第三城 丨 中国景区门票



文章已于修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