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五一假期旅游大数据出炉:西部三雄魅力不减,京沪杭消费能力最强

林隐 山川网 2019-05-16


山川网:“五一”小长假终于结束了,相信绝大多数朋友昨天上班的时候或多或少都还有些恍惚。不过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昨天只是周日,今天才是周一。


假期,尤其是三天以上的假期,对于个人而言最大的益处自然是释放压力,放松身心。而对于社会和国家而言,最大的价值则在于相应时间内充分释放国民的购买力,促进消费和经济增长。


显然,此次的“五一”假期圆满完成了此项任务。据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最新消息显示:2019年“五一”假日期间全国国内旅游接待总人数1.95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增长13.7%;实现旅游收入1176.7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16.1%。


“五一”假期文化和旅游消费额在501-1000元之间的游客比例最高,为38.0%,较清明假期提高1.2个百分点;游客平均外出停留时间为2.25天,较清明假期增长9.5%。


那么具体到各个区域,在“五一”假期的表现又如何呢?根据途牛网日前发布的《2019五一小长假旅游消费盘点》显示——


2019年“五一”期间国内长线旅游热门方向的TOP10目的地依次为:海南、云南、福建、广东、华东连线、四川、华北连线、广西、湖南、陕西。



得益于“五一”期间相对适宜出游的气候,南方地区在假期期间明显受到了更多的青睐与关注。


2019年“五一”期间国内网红旅游目的地TOP10城市依次为:重庆、西安、成都、北京、厦门、丽江、大理、稻城、香格里拉、广州。



排名最前的三座网红城市,依旧是“西部三雄”重庆、西安、成都。东部得益于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各个假期的出游积极性都位居各地区板块之首。


而西部地区由于地理因素,在景色、文化、饮食各方面都与东部地区形成较为鲜明的反差,对于许多东部地区游客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当然,近几年短视频平台的走红,也对进一步提升西部代表型城市的知名度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根据重庆市文旅委消息,五一假期四天,重庆市旅游接待持续火爆,共接待境内外游客2559.6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00.16亿元,节日前三天数据与去年同期对比后发现,游客人次和旅游总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0.6%和33.5%。


西安旅游接待人数和收入也再创新高,“五一”期间全市共接待游客1302.49万人次,较去年“五一”假期增长28.38%;旅游业总收入66.34亿元,较去年“五一”假期增长47.46%。成都市五一期间共接待游客1335.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12.02亿元。



当然,有热衷于跨越千山万水远途旅行的游客,自然也就有偏爱在周边城市自由散心的游客。


根据驴妈妈网发布的《2019五一出游总结报告》显示,今年五一假期周边游热门目的地TOP10城市依次为:杭州、无锡、苏州、宁波、北京、成都、珠海、青岛、黄山、南京。


显而易见,坐拥中国最丰富成片旅游资源的长三角地区居民,即使足不出“群”,依旧可以饱览祖国大好河山。在热门周边游目的地之中,长三角城市群共计上榜6座城市,强势霸榜。


该吃的吃了,该喝的喝了,该玩的玩了,那接下来就是该和大家算算花钱的事情了。


根据携程网发布的《2019年五一旅游账单》显示,2019年五一假期期间,单次国内游人均消费最高的10座城市,依次为:北京、杭州、上海、福州、深圳、天津、青岛、太原、宁波、南京。



前十城市中除了太原之外,其余均为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城市,不仅是在国内游方面消费能力最强,在出境游方面同样购买力突出。


城市之外,不同年龄段之间的消费差异,同样值得大家关注。


根据携程机票大数据显示,从年龄结构来看,90后以30%的占比,成为“五一”出游的中坚力量,80后紧随其后,在出行总人数中占比为27%。同时,00后占比在快速提升,已达7%,位居第4位,60后和70后占比分别为6%、21%。



不过,虽然80后、90后在出游积极性与人数上领先于他们的父辈,但是在花钱这件事上,50后、60后显然更为“出手阔绰”。


80后、90后五一期间人均消费水平在3000~3100元区间,而50后、60后则集中在3500~3600元区间。由此可见,相较于年轻人的“穷游”,年长的游客对于出行舒适度的要求更高。


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对于五一假期的最终评价是:“人民群众消费潜力得到进一步释放”、“文化和旅游市场繁荣超预期”。由此可见,未来通过更多假期进一步刺激与促进国民消费能力的提升,将是大势所趋。



2018全年:省份排名 丨 城市排名  丨 华东篇 丨 华中篇 丨 华北篇 丨 西南篇 丨 广东篇 丨 江苏篇 丨 浙江篇 丨 山东篇 丨 河南篇 丨 四川篇 丨 湖北篇 丨  湖南篇 丨 河北篇 丨 福建篇 丨 安徽篇 丨 辽宁篇 丨 陕西篇 丨 江西篇 丨 云南篇 丨 内蒙篇 丨 山西篇 丨 贵州篇 丨 新疆篇 丨 甘肃篇 丨  海南篇 丨 宁夏篇 丨 西藏篇


新一线城市圈:济南都市圈 丨 青岛都市圈 丨 徐州都市圈 丨 沈阳都市圈 丨 合肥都市圈 丨 郑州都市圈 丨 成都都市圈 丨 武汉都市圈 丨 杭州都市圈 丨 南京都市圈


城市:一季度50城租金收益 丨 头部省份GDP增长趋势 丨 各省水资源排行 丨 35城青和力排行 丨 一季度收入数据 丨 一季度消费大数据 丨 最值得从事行业 丨 一季度23省GDP 丨 省市环境指数 丨 新型人口流动趋势 丨 外来人口比全国第一 丨 2018中国机场排名 丨 收缩型中小城市 丨 开放落户 丨 广深高铁票价 丨 3月份房价 丨 2018各省市常住人口 丨 国家高新企业


人文:城中村拆迁往事 丨 区域阅读大数据 丨 燕大南迁往事 丨历史文化名城 丨 “妖都”广州 丨 城市建筑设计 丨 离结比 丨 城市选择 丨 动漫中的重庆 丨 水浒故里菏泽 丨 日本穷忙族 丨 苍穹之下 丨 封狼居胥 丨 晋冀鲁豫 丨 择城法则 丨 八次北人南迁 丨 东北企业家 丨 又没有山西 丨 这几班公交车 丨 城市书店数量 丨 文创第三城 丨 中国景区门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