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王力《诗词格律》(全集•汇总)

提示:古代汉语文学QQ群(933201038)中有高清PDF版《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等古代汉语、古代文学、历史书籍可免费下载。
文末有QQ群二维码。

~●~●~●~●~●~●~




王力《诗词格律》(全集•汇总)



第四章(2)诗词的语法特点

第四章(1)诗词的节奏

第三章(3)词韵,词的平仄和对仗

第三章(2)词谱

第三章(1)词的种类

第二章(6)古体诗〔下〕

第二章(6)古体诗〔上〕

第二章(5)绝句

第二章(4)律诗的对仗

第二章(3)律诗的平仄

第二章(2)律诗的韵

第二章(1)诗的种类

第一章(4)对仗

第一章(3)平仄

第一章(2)四声

第一章(1)韵




古代汉语文学公众号编辑

~●~●~●~●~●~●~



北大精品课程】古代汉语〔视频〕

(目录 可直接点击)


1 古代汉语绪论(一)

2 古代汉语绪论(二)

3 古代汉语的基本性质(一)

4 古代汉语的基本性质(二)

5 古代汉语的基本性质(三)

6 古代汉语的基本性质(四)

7 古代汉语(一)

8 古代汉语(二)

9 古代汉语(三)

10 古代汉语(四)

11 古代汉语(五)

12 怎样学习古代汉语(一)

13 怎样学习古代汉语(二)

14 怎样学习古代汉语(三)

15 怎样学习古代汉语(四)

16 古今词义的异同(一)

17 古今词义的异同(二)

18 古今词义的异同(三)

19 古今词义的异同(四)

20 古今词义的异同(五)

21 古今词义的异同(六)

22 古今词义的异同(七)

23 古今词义的异同(八)

24 通假字与同源字(一)

25 通假字与同源字(二)



【古代汉语】

王力《诗词格律》(全集.汇总)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车马

姓名

地理

科举

历法(2)

历法(1)

职官


兼词、兼类词与词类活用的区分

文言文的修辞

常见文言文代词汇总

常用文言文句式

常用文言虚词

王力:古代汉语讲义

《唐宋词格律》导读


国学| 长相思,忆长安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姓”“氏”


(复旦)古代汉语中的同义词和反义词(全文)

(复旦)古代汉语中的否定词和否定句(全文)



【古代文学】

《唐之韵》全集(共二十集)

《宋之韵》全集(共二十集)

【唐宋八大家】韩愈(全集)


唐诗巅峰:《春江花月夜》


《王立群读史记》(汉武帝系列)

10太后干政

09窦婴为相

08董生对策

07平安太子

06景帝清障

05继位太子

04储君之争

03立储风波

02宫闱角逐

01史家绝唱


中国文学史

魏晋南北朝文学 两晋诗坛

魏晋南北朝文学 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

魏晋南北朝文学 绪论

秦汉文学 东汉文人诗

秦汉文学 《汉书》及东汉散文

秦汉文学 东汉辞赋

秦汉文学 两汉乐府诗

秦汉文学 司马迁与《史记》

秦汉文学 司马相如与西汉辞赋

秦汉文学 秦及西汉散文

秦汉文学 绪论

先秦文学 屈原与楚辞

先秦文学 说理散文

先秦文学 叙事散文

先秦文学 《诗经》

先秦文学 绪论

绪论 



~●~●~●~●~●~●~



延伸阅读:


格律本是规律,不用死记,学写诗词先学这七“律”


【国学经典】《增广贤文》(含释义)

中国栽培水稻源自江西万年

礼乐是古代中国统治的政治手段?

经典国学100句,立即让你提高一层境界

“伯”与“孟”是嫡庶之别吗

这70个成语背后都有一个响当当的历史人物

韩非子为我们讲述的那些寓言故事

【文史】你不知道的锦衣卫

44首歌,速记中国古代史全部重要知识点

中国通史 | 一百集(前50集)【视频、文字】

歷史有幾種讀法

“词学”源流演变考

先秦文学应该重新定位

北宋词与南宋词:不知迷路为花开

典◎27首词,速览宋词史(多图)


古代汉语文学

“查看历史消息”方法(任选一):

1.可直接点击本文顶端标题下方的“古代汉语文学”;

2.手指按住下方二维码;

3.点击本公众号(“古代汉语文学”)右上角人像。

欢迎加入    

古代汉语文学QQ群:933201038


群内100多篇古代汉语、古代文学专业文章;100多部正版经典古代汉语、古代文学类电子书,群成员免费下载。

QQ群内有100多部经典古代汉语、古代文学电子版书籍可免费下载;群内论坛有80余篇精选文章可免费学习。群内专业人士交流活跃。群成员构成:汉语言文学本科生,古代文学、古代汉语相关方向考研备考的学子,古籍、古文、古代史相关研究人员。(可扫描下方二维码进群)

QQ群二维码

(手指按住二维码,可自动识别)


欢迎关注“古代汉语文学”微信公众号:study-CN,可搜索账号关注,也可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后可以点击“查看历史消息”读以前的文章。

古代汉语文学微信公众号


(手指按住二维码,可自动识别,然后关注)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和QQ空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