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征文】小 草 | 难以忘却的陈村街美食
文 | 小 草
我心中的美食是浸染在少年记忆中的,那种被视觉、嗅觉强烈冲击味蕾的感觉,至今清晰如昨日。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h03656xijf4&width=500&height=375&auto=0
我家在县城西边的陈村小镇上。一条水沟穿镇而过,沿着水沟的南北路和另一条东西路由一座桥交叉在一起,就是两条街道,那座桥名曰:“金盆桥”,镇子上的人都叫“桥梁”,是街道最热闹的地方了。小镇不大却也繁华,是邻近几个乡镇的物资集散地,也是周边山村人心目中赶集的“街上”,各色生活用品一应齐全。但最出名的还是小镇人千百年传承下来的各色美食,闻名遐迩的美食摊点就摆在桥梁两侧。
那摆在菜市场入口处台阶上的就是和我同村会生哥夫妻的油糕摊,夫妻俩你包我捞,动作娴熟。那油锅里的油糕,圆如小球是小镇不同别处的特色,色泽金黄,那甜香似乎要透过亮黄的表皮喷出来。还有一种葫芦油糕,顾名思义,就是个小葫芦的模样,很是可爱,葫芦嘴上留个小环眼,还带蜗牛般的两个触角,用纸绳子一穿,挂在筷子上招揽顾客。最念念不忘是泡泡油糕,被菜油煎炸过的浅黄色外皮蓬松一片,薄如蝉翼、轻如白纱,入口即化。
紧挨着的是东街村一对夫妻的水煎包,那盆里满满的粉条豆腐的馅料上敷着一层翠黄的葱花,那特别的清香味就弥散在小摊间了。煎出的包子放在木锅盖上,保持着温度,那一个个状如小鼓,两面焦黄,周围软嫩,勾动着人的食欲。尤其是焦黄的一面粘着薄薄的一层金黄透亮的皮皮,似一碰就散了,我总想象着那粘着菜油的黄皮皮会有多香。还有那对面摊上黄绿色的扁豆凉粉,晶莹透亮的豌豆凉粉,美其名曰:“水晶凉粉”,荞麦凉粉色泽暗些,显出沉郁的青色来。把这些色泽各异的凉粉切成条条,码在碗里,放上蒜水,调料水,最后浇上飘着白芝麻的油辣椒,色香味俱全,真就是美味中的美味了。
单日逢集,乡下赶集的人挤满了美食街,小摊上挨挨挤挤全是人,没处坐的就找个角落大朵快颐。空气中夹杂着各样的酸甜麻辣的味道,叫卖声、喧闹声、还有吃饭发出的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真是一道特别的风景。
这些美食,我是无福消受的,虽然是个“街上娃娃”,因为家贫,母亲从来都不允许我和弟弟在街上买“吃嘴”,兜里也没钱买。偶尔婆给上几分钱,只能买根米花糖,还舍不得马上吃完,用唾液当胶水,把米花糖粘成烟斗、飞机等各种不同的造型,玩够了才一点点舔着吃下。偶尔婆多给一点,还能买到五分钱一根的冰棍吃,那是极少有的事了。但也不能被母亲看见或知道。母亲没有文化,一直是极其节俭地操持着家里的生计,她在建筑工地上,在镇上的小厂子里干着力气活,打着零工,恨不能一分钱掰两半花,只有在我俩读书的问题上才舍得花钱。
美食街是我上学的必经之路,每日里匆匆地来回穿梭,尤其是下学时候,腹中早已是饥肠辘辘,目之所及皆是美味,嗅觉比任何时候都灵敏,鼻翼翕动着,变着法地刺激着味觉,喉咙里不由自主地咽着口水。想着母亲常叮咛我的话:“小孩子不要猫吃浆糊——老在嘴上挖抓,要有志气,好好念书!”然后压一压涨起的欲望,步履匆匆地离开。我常常去想象那葫芦油糕上的两根“触角”是啥样的甜香,水煎包上糊着的那层油亮的脆皮到底有多么脆爽,心中甚是可惜那被老板娘清锅时,用小笤帚扫在地下的脆皮渣渣。心想着,以后能挣钱了,必要挨着吃个够。
这些眼皮底下的美味,直到初中毕业我也没能饱饱吃过一顿,记忆中尝过的美味却是那种米黄色包装的——三鲜伊面。
那年婆去世了,家里来了很多亲戚,只有三间厦房,一间做厨房,一间是灵堂,还有一间要让给远方回来的亲戚住,于是,母亲把我和弟弟安排在同村和她很要好的一位姨家里住几天。姨家有两个男孩,大的和我同岁,小的和弟弟一般大小。姨家也不宽敞,四个孩子一间房,他们三个男孩子睡大炕上,我独睡沙发床。
安顿好的那天下午,姨高兴地拿来一个米黄色小包招呼我们:“赶紧过来,有好吃的给你们!”我们眼睛发亮,呼啦围过来,姨把塑料包装撕开,掏出一个淡黄色面饼来。不过,面条不是母亲擀的直直的,而是蜷曲着盘在一起。我好奇地问才知道那就是听说过的“方便面”。姨把面饼掰开,四个孩子一人一份,我也分到了小小的一块。我捧在手里,硬硬的,有几个面渣渣掉在手掌心,我很小心地捏起来,放在嘴里:像五香麻花的感觉,又酥脆得多,一股从来没尝过的香味在嘴巴里蔓延开来......看看他们几个,都在大嚼着,小屋里响起清脆的“咔吱”的咀嚼声。再看看我的那点小布丁,我也赶紧放进嘴里,甜美酥脆带着沁心的香,还没来得及细细品这特别的味,就猪八戒吃人参果,两口就吃没了,我顿时就后悔了!男孩子们吃完就跑去院子里疯玩了,我借口想看书留在了屋内。因为屋里的气息里还留着方便面的味道。还有,我想着,方便面一碰就掉渣渣,姨刚才掰的时候,兴许还有面渣渣掉地上哩。于是,赶紧找到那个位置,在地下搜捡,果然,那从姨手指头缝里溜下来的几个小面渣渣正静静地躺在桌脚边的土地下哩,就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我赶紧捡起来,怕被人看见笑话,顾不得吹去上面的土,急急的放进嘴里,品味这嘴里混合着土味的香甜......
少年的日子一天天如水般流过,在母亲严格的“读书为先”的教导下,想着能有一天可以随心所欲的吃上那些个美味,更是想着能够早日工作挣上钱,能够把母亲从艰辛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我拼命地努力学习着,也一直保持着小镇中学的领先地位,后来成为村里不多的考上学的娃娃之一。
流光最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时光匆匆流逝,我按部就班的上学、毕业、工作,结婚、生子,岁月之舟已然将我推向了另一片湖泊。而今,我已人至中年,母亲也是六十多岁的老人了。经济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我曾数次在同样的“桥梁”处美美的大饱口福过。油糕还是那样的金黄鲜亮,水煎包两面糊着的脆皮依旧那样的油亮薄脆......可是,那些个美食的味儿却全然不是儿时企盼的感觉了,曾经那样鲜香的方便面也沦为“垃圾食品”,再也上不了桌面,我真怀疑自己的味觉是不是出了问题。
在平常生活的琐碎里,亲戚们的婚丧嫁娶,行情随礼,朋友的聚会,我也曾数次在市上、县城、甚至外地的大酒店赴宴,那些个精致的盘子,精美的菜肴令人眼花缭乱,真正的“五味令人口爽”!偶尔能记住的几个喜欢的菜品,却也没有儿时那种对美食的强烈渴盼了。我想,或许是得到了,满足了,一切都完美了,却反而生出些无趣来了。
想起前日读书时曾文正公所推崇的“花未全开月未圆”的观点,花未全开、月儿未圆的状态,一直是向着圆满不断靠近的,一直保持着向上的蓬勃朝气和力量。一旦全盛,就是凋谢和残缺的开始了。因此,最好人生是小满,允许物质上的欠缺和不圆满是人生的大智慧。也确实是美食吃久了,吃饱了,也就味同嚼蜡了。哪怕是山水泉的蜜汁山药和罐罐麻食那么的美味可口,那么的受追捧,因为随时都能吃到,也就没有那种焦灼的渴盼了。饥饿是最好的调味品,最美的就是那个期待的过程。可以发挥无穷的想象力来粉饰心中的期待到极致。
苏子早在千年前就说过:“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又何尝不是人生常有的状态呢,因为此,我们便会不断的追求“人长久”“共婵娟”的完美和圆满,让人生常葆希冀和朝气,这又何尝不是人生的大智慧呢?
记忆中的美食依旧鲜活美好,感念儿时的贫寒,感恩母亲的严格,让这样特别的记忆丰沛了我的生命!
“巴倒烫杯”我与美食的故事
征文活动火热进行中
为了发扬和传承家乡美食文化,【时光捡漏】公众号携手巴倒烫串串火锅店,共同发起“巴倒烫杯”我与美食的故事征文活动,面向所有文学爱好者,题材不限,字数不限,只要你热爱生活,热爱美食,信奉人生唯爱与美食不可辜负的信念,用文字讲述自己曾与美食邂逅的故事。我们可以说大餐,亦可记述普通不过的一碗手擀面。我们看重的不是华丽诱人的词句堆砌,而是美食后面最能打动人的故事!
参与办法
投稿邮箱:sgjltougao@sina.com
作品标题以【美食征文】前缀,可以添加图片。
征文期限
征稿日期:2018年7月26日——8月5日止
推文日期:2018年7月28日——8月8日
评选方法
本次征文分二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以文章阅读量为基础,结果乘70%,作为基础分。
第二阶段:所有作品采取网络投票方式,最终票数乘30%,作为附加分。
作品最终得分=基础分+附加分
奖项设置
一等奖3名
奖励面值500元的巴倒烫代金券一张,此代金券可同时在信滋餐饮、山水泉与巴倒烫任一店使用,并长期享受八八折的VIP待遇。
二等奖6名
奖励面值300元的巴倒烫代金券一张,使用方法和范围同上。
三等奖10名
奖励面值200元的巴倒烫代金券一张,使用方法和范围同上。
优秀奖若干名
奖励价值百元的西府特产礼盒一份。
关于巴倒烫、山水泉、信滋餐饮
(点击图片查看详情)
凤翔山水泉蒸饺
电话:0917-8920999
地址:凤翔县南环路老电力局对面
(点击图片查看详情)
巴倒烫串串火锅(西区店)
地 址:凤翔县西区大道(市民中心对面)
订餐电话:0917-7788899
(点击图片查看详情)
海子坡信滋品道
电话:0917-7526666
地址:凤翔县大海子村路口
(点击图片查看详情)
地址:凤翔县雍兴路大转盘钟楼美食城
巴倒烫小火锅
电话:7211958
地址:凤翔县东湖口东湖广场东侧
责任编辑丨 辛 克
文字审核丨 濯 尘
公号维护丨 魏晓兰
长
按
识
别
捡拾生活点滴,留存美好记忆!
欢迎加入『时光捡漏』原创文学平台,编辑部将于8月中旬举办第三期线下读书会,敬请关注,欢迎参加!
投稿邮箱:sgjltougao@sina.com
编辑微信:google1982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