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位家长都应该看看这部正在上映的《狗十三》
书本剧场,声色思想
13岁的少女李玩,由于父母离异,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正处于青春期的她渴望了解、陪伴和爱。在“要听话”的中国式教育里,李玩也完成了属于她的“成人礼”。电影中,父亲希望通过一条宠物小狗完成与女儿的和解与沟通,李玩为狗取名“爱因斯坦”,暗潮涌动的青春因“爱因斯坦”意外走失,开启了它汹涌又无奈的成长之路。
曹保平《狗十三》
文/杨文理
从事教育工作久了,常常会碰到这样的家长咨询:这孩子小时候可乖了,可不知道为什么,进入青春期后简直跟变了一个人似的。我们明明对他那么好,给他吃,给他喝,要什么有什么,可他怎么就这么不懂事呢?哎!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如果你正面临类似的问题,或者害怕将来会面临类似的问题,我建议你去看一看曹保平导演的电影《狗十三》,或许会收获一些启示。
电影名为《狗十三》,“狗”是指主人公李玩先后养过的两条狗,“十三”则是李玩的年龄——13岁。
13岁,一个相当微妙的年龄。
心理学有一个名为“十三年周期”的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的生命历程可大致以十三年为限,划分成若干个周期。这一个十三年所表现出的一切心理问题,都可从前一个十三年找到原因。而这一个十三年的种种遭遇与经历,又会决定下一个十三年的心理状态。
按照这一理论,要想理解影片中13岁及其之后的李玩的种种行为,就必须从她生命的头十三年去寻找答案。
那么,在13岁之前,李玩都经历了什么呢?
父母离异、父亲再婚……
无数的心理学研究都证明,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健全的家庭关系对塑造健康的心理机制至关重要。
父母离异无疑使李玩的家庭结构遭到了破坏,但只要采取适当措施,未必会破坏健全的家庭关系。
但遗憾的是,李玩的父亲采取了中国男人常常采用的,看上去最合适但实际上十分糟糕的处理方式——他把年幼的女儿交给祖父母抚养,自己找了个年轻女人再婚。而最糟糕的是,这位继母怀孕生子,李玩竟然不知道。
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李玩很长时间没到自己父亲和继母的住所去过。甚至父亲再婚后,李玩可能就从来没去过父亲的新家。
无论李玩的父亲有什么借口,也无论他说他有多么爱女儿,他在事实上将李玩遗弃了。
对此事实,李父自己应该是有所认知的。正因为此,他对李玩常常心怀愧疚,总想补偿她。于是,在儿子出生后,他给女儿买了一条狗。他大约也清楚,儿子的出生,意味着他陪伴女儿的时间会更少吧?这条狗,某种意义上就成了他的化身。
那么,李玩自己是否感到自己被抛弃了呢?
年幼懵懂时,心里或许会难受,但大人随便哄骗几句,难受劲很快就过去了。可进入青春期后,哄骗就不管用了。
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之所以会格外迷茫,是因为他们需要面对一个十分重大的人生课题:对自我的重新认知。具体而言,他们需要回答三个哲学上的著名问题:我是谁?我从哪儿来?我要到哪儿去?
在这三个问题中,最关键的是——“我是谁”。
人类在回答这一问题时,首先会从家庭关系中寻找答案——我是爸爸的孩子、我是妈妈的孩子。
清晰健全的家庭结构,能让孩子迅速找到自身在家庭关系中的定位。以此定位出发去探索其他的社会关系,孩子会格外有安全感,也更自信。
但李玩呢?
她是妈妈的孩子吗?她的妈妈很早就和她父亲离婚了,这些年也没见过几次面。有和没有,又有什么两样呢?
她是爸爸的孩子吗?爸爸将他甩给了爷爷奶奶,和别人组成了新的家庭。组成新家庭并没有错,可他连女儿的老师姓什么都不知道,连女儿喜欢什么学科都不知道。这样的父亲,有和没有,又有什么两样呢?
她是爷爷奶奶的孩子吗?可爷爷奶奶是爸爸的爸爸妈妈,不是我的爸爸妈妈。
在人类心理发展的过程中,父母的位置是无可取代,任何试图用爷爷奶奶来代替父母角色的尝试,都是徒劳。
李玩十三岁前的经历,注定了她在心底里会有一种被抛弃感。
她给“爱因斯坦”做狗食,顺便给自己盛了一碗,其实是在用这种方式告诉别人:我和“爱因斯坦”一样,是这个屋檐下的“被收养者”。
“爱因斯坦”走失,让这个不健全家庭暗藏的矛盾爆发了。李玩挨了揍,极度痛苦之下,她内心的被抛弃感愈发强烈。
她感觉自己就像那只闯进教室的蝙蝠,随时可能被一棍子拍死,像垃圾一样丢出去。她必须“乖巧”、“懂事”,才能在这个家中生活下去。否则,那天晚上父亲扬言要把她赶出家门的气话,很可能会变成现实。
于是,她把本被她抛弃的“爱因斯坦2.0”找了回来。因为她知道她不能再闹,因为她觉得这条狗和她同病相怜,都是这个家中的异类和“被抛弃者”。
同父异母弟弟的突然出现,进一步强化了李玩内心的不安。想想看,弟弟已经两岁了,整个家庭——包括爷爷奶奶在内——没有人告诉过她。何其可悲?何其恐怖?整个生日宴上,李玩努力想要融入,却又格格不入。此时的她,彻底被家庭排斥在外,成了这个家庭中可有可无的局外人。
李玩想要和爸爸去天文馆看展,真的是因为自己的兴趣吗?是,但不完全是!看展是一个父亲和女儿的约定,她是想用这样的方式确认自己在父亲心中的位置。
只可惜,父亲辜负了自己的诺言,也辜负了她的期待。
而“爱因斯坦2.0”被送走,则让李玩彻底看清了自己在这个家庭中的地位。她彻底死心了,越发小心翼翼起来,真是“唯恐说错一句话,行错一步路”。弟弟犯错不要紧,因为他是家里的孩子,所有人都会原谅他。但她不能犯错,犯错就会像“爱因斯坦2.0”一样被赶走,再也无容身之处。
于是,李玩戴上了名为“懂事”的面具,让她喝酒就喝酒,让她吃狗肉就吃狗肉。
要懂事!要懂事!不懂事会被赶走……
影片临近末尾,父亲在车里哭了。他在哭什么?有人说他是在哭自己。但我觉得他其实一直是个明白人,他哭的是此时的父女其乐融融。
从今往后,他和女儿之间,永远会隔着一张名为“懂事”的面具。
表面其乐融融,但女儿的心却在千里之外。而这一切,是他自己造成的。
很可悲,是不是?
可要我说,李父该笑才是。
李玩懂事、漂亮、学习成绩好,物理竞赛全国拿奖,妥妥保送重点高中,多少父母渴望拥有这样的女儿而不可得?
李父如此对待李玩,李玩依旧能如此出色,他该笑掉大牙才对。
我见过太多与李玩有着类似人生遭遇的少男少女。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或成了教师口中的“问题学生”,或成了父母口中的“不懂事的孩子”,生生上演了一场又一场的“残酷青春”。
我家的孩子怎么就这么不懂事呢?遇到这样的家长,我真想狠狠地拍他一巴掌,骂一句:“你自找的!”
End
近期热门
书本专访:
书本放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