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小读者(总第194期)
编前语:
六一了!今天刊发一下杜骏飞老师在南京市青少年“卓越训练营”暨“十佳百优”小记者评选启动仪式的谈话,内容为回答小记者和家长提问。
六一节:寄小读者
Q1
杜教授,您好!您是新闻传播方面的教授,那什么是新闻?什么是传播?能给我们讲讲吗?
杜骏飞:
简单说,传播是指人类的所有交流行为。新闻是指只为公共利益而服务的社会传播,比如当你是一个小记者时,你利用媒体报道将社会公众连接起来,这时,你不是为报纸服务、为电视台服务,而是为全社会服务。
Q2
杜教授您好,您是我妈妈非常喜欢的一位大学老师,南京大学是我爸爸妈妈的母校。他们常常带我逛学校,说希望和我做校友。所以妈妈周末给我报了好多辅导班,有英语,有数学,有钢琴,有画画,但是她又说自己从没有上过辅导班,她还会和爸爸说她不想让我没有周末,大人为什么这么矛盾?为什么我们散学归来早,但是却不能出去放纸鸢呢?
杜骏飞:
我要来解答一下你爸爸妈妈纠结在什么地方。
首先,因为周围的孩子都在上辅导班,所以你们的爸爸妈妈不知道该怎么办,只好也送你们去辅导班,以免你们将来露怯。
其次是因为他们希望你们将来能成为多才多艺的人,却不知道你们擅长什么,只能让你们挨个儿试一下,心想总有一条适合你。
事实上,每个孩子所擅长的天赋的那一面总是很少,所以父母在这一方面花了很多试错的成本,而你也花了太多的代价。
这时需要你们达成共识:你们对什么最感兴趣?孩子最感兴趣的,是需要送去上辅导班的。孩子不感兴趣的,就不该去。
我在这里不是盲目地反对辅导班。其实我赞同父母让孩子们尽可能多地接触周遭的事物,对每一行都保持好奇心,但不必都以上辅导班的形式来完成。有所体验即可。
如果他真的有才能和兴趣,会表现出自己的天赋,然后再鼓励他继续深造。盲目地试错,给孩子带来太多的折磨,失去太多自由思考、自由发挥的余地。
Q3
请问杜教授,为什么老师和爸爸妈妈经常和我讲要考出好成绩,要多读书?不是有很多成功的人没有上大学吗?比如马云参加第一次高考,结果数学才考了1分,高考落榜了。顺丰快递的总裁王卫是高中毕业。
杜骏飞:
数学考1分的也有成为大师的,语文考的不及格也能成为数学家,不过,这类案例很少!虽然不至于少到只有一个两个,但真的是很少很少的。也许,万分之一。
如果你下赌注,赌自己是那万分之一,你可以赌一赌,但万一不是呢?
建议你最好把自己看做普通人,普通人的成材道路是确定的,一定要通过完整的教育、素质和技能的同步增长,才能被社会所接受,除非你是万分之一的天才。
听爸爸妈妈的话,完整地受到教育,你的天赋才能发挥作用,否则轮不到你拼天赋,就已经倒在打赌的路上了。
Q4
杜教授好!我爸爸妈妈当年都是学霸,听说上高中了还能考满分。可是我从上一年级就没考过满分。 为什么学霸父母会有我这样的学渣孩子呢?
杜骏飞:
这个词汇有问题。什么叫“学霸”?什么叫“学渣”?
我们假定一个人在学校成绩是第一名,他可能会被称之为“学霸”。但是,记得刚才的课吗?我们衡量一个人不能完全靠成绩,刚才说的十八种元能力,你有一条非常优秀,你就是我心目中的学霸。
这个提问的孩子不是“学渣”,而是还没有被发现哪里优秀!他一定会有超越爸爸妈妈的那一方面的能力。
希望孩子们不断提高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水平,同时还要勇敢地去发现和利用自己的杰出之处。
Q5
爸爸妈妈之前带我到欧洲、澳大利亚等地玩,我发现在车上他们很多人在看书,而我们这里的地铁上所有的人都在看着手机,不是玩游戏就是刷微信,是我们这里的科技更发达,还是不爱看书爱玩游戏呢?
杜骏飞: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看来,这位提问的同学是有清醒自觉的认同的。
西方一些高尚的城市,确实是会有很多路人、孩子都在读书。我带孩子在波士顿待过一年,所看到的现象如你所说。
现在,你身边的那些人,他们可以继续玩游戏,浑浑噩噩,但是你很清楚,真正优秀的阶层不是那么做的,如果你想追求卓越,那就别搭理他们,抱起书本,好好读书。
Q6
杜教授好!我们班快要小升初了, 成绩好的那几个同学都说要报考南外。以前班上也有三个同学都出国读书了。为什么成绩好就要上外语学校出国?我想当好孩子,可我就不想出国。
杜骏飞:
没有人说出国才能读到好学校,出国才能成为优秀的人才。国内国外的好大学,各有不同优势,虽然欧美优秀大学确实在科学培养上更个性化,但中国很多国家领导人、科学家、大部分精英人士都来自中国的大学。你在国内或国外,都可能找到很好的大学,在那里成长为优秀的人才。
但我认为更关键的是,你是不是那个真正优秀的学生?
我们不能以国外作为一条线,或者以外语学校画一条线,而应该以自己画一条线。如果你真是一个人才,任何好的大学都是你能成长的大学。
好的大学有很多,但只有一个你。
Q7
杜教授好!我是一位孩子小升初的家长,一个现象让我困惑,希望能获得引导。培训机构会发放学币等物质奖励,家里面的老人也会给孩子钱币等物质奖励。我一直希望平衡这样一种关系:学习是因为自身需要,而不是为了获取物质奖励和物质享受。
杜骏飞:
你讲的很好,其实现在很少有父母意识到这一点。大部分家长会把白领阶层在单位遇到的绩效奖励的那一套搬到教育孩子身上,这对孩子却是一种毒害。
孩子的成长中还是需要一种情怀,尽可能少用物质奖励,尽可能多用精神奖励,特别要把人文素质和道德品质放在顶格的位置上,让物质那一部分成为辅助。
带孩子去参观现代化的企业,去听精英做的报告,不要聚焦于收入和值钱上,而是考虑为社会做了什么。
我听说,今天各位带孩子们参观了金库,我不知道这个活动怎么安排的。要告诉孩子们,看金库,不要想金子值多少钱,而要考虑这些社会财富用来做什么的,来之于社会,需要用来做公益,用在搭桥铺路,教育医疗,而不是浅薄的消费和炫富。还要告诉孩子们,有很多普通人为社会财富提供了辛苦的劳动,却所得甚少,持有这些金子的人,应该具有起码的道德良知。我希望同学们看完了这些黄金后,不只是想占有金子,而是拥有金子般的心。
那些把财富看得最重要的教育,将来就把物质和私欲放在首位,这样的人只会成长为精制的利己主义者,即使成功,也不可能社会所能依靠的精英。
Q8
我的孩子目前还是一年级,您说的十八种能力,大部分都具备,比如您说的寻找快乐的能力,尤其是心理排解的能力非常好,但是我比较苦恼的是:不知道该用什么方法来调动他对于探索、学习的欲望。
杜骏飞:
这是一个非常棒的问题,对于探索、学习的欲望,也是我们教育中最基本的重要能力。
人只有达成内心认同,才会相信教育的内容。只有一个孩子对于探索的价值有内心认同,才会愿意探索。
例如,今天同学们看到我为大家上公益课程,他觉得很认同,将来,他也会模仿学习。
所以,当我们教育孩子时,你要为他作示范。如果爸爸妈妈教育孩子要不断探索未知,那么自己也要首先做到。
如果一个人自己都不相信的东西,他会照着做吗?他只会装一装。只有真心相信一个东西,才会去做。
Q9
杜教授的“十八种能力”,让我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特别是提高勇气,这正是我的孩子所欠缺的。辅导班上他从不主动举手发言,即使老师给予物质奖励,他也不为所动。我的困惑在于:怎样能让他在公众场合主动表现自己?而不总是倾听别人的角色。
杜骏飞:
这个问题,我能够简单地回答,也能复杂地回答。简单地回答你就是:凡是孩子不够勇敢,都是因为他没有一个成功鼓励他的妈妈,如果他是一个男孩的话;如果是女孩,她没有一个成功鼓励她的爸爸。
没有哪个老师能取代父母的责任。你一个孩子不勇敢,取决于他在家里吃饭、说话、睡觉、玩游戏没有得到父母对他勇敢精神的鼓励。
如果从小到大都在鼓励个性成长的环境中成长,他也就不会惧怕任何外在场合。
很大多数精明、能干、果敢的妈妈会培养出一个怯懦的孩子,那是因为她善于给孩子当家。未来,她还指望孩子出去后非常有勇气,这是做不到的。你必须主动退让,让孩子当家,她才会勇敢。
所以简单来讲,父母要从约束自己做起,每时每刻都要鼓励他放手去做,放手去试,勇敢地表现自己的愿望和观点。
如果要复杂一点,那带他去一个“心理训练营”,给他一个环境激励,让他慢慢适应一个正反馈机制:因为我勇敢,所以我得到了奖赏,这个奖赏不是物质奖励,而是羡慕的目光、肯定的语气以及所有人向他学习。一旦有这个环境,大约有15天左右,他就能初步养成这样的惯性。回家后,请全家人继续保持。
勇敢的能力也是培养的,不完全是天赋,而基本上是家长和教育环境造就的。我在大学上课,时常遇到这样的学生,从不主动举手发言,畏惧表达和主张自我,这时,我常常会涌现一个想法,我想回到他们的童年,告诉他们和他们的家长:不能这样!
这其实是我今天来这里和各位对话的原因。希望媒体转载这些话,我也希望家长和中小学老师们读到这些话。
编后语:
在你自己或孩子的成长过程中,
有过哪些困惑和烦恼?
欢迎在留言中摘录你喜欢的句子,
也欢迎与我们分享你的理解和感悟。
《杜课》粉丝群成立啦!欢迎您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杜课小助手(微信号:dukexzs)加入《杜课》粉丝群,与我们分享您在生活中的所思、所想、所悟。您也可以提出对《杜课》的建议和意见,我们会认真听取并改进。我们期待和相信,有了您的参与,《杜课》才能朝着一个更好的方向前进。
感谢阅读本期《杜课》,下期再见。
往期精选
人物:汪曾祺与“中国最后的士大夫”|阿米尔·汗的完美人生|秦玥飞的选择|乌里之死|祭林昭|范雨素的意义|苦难课:祁同伟与范雨素|王小波,你好啊| 高华:历史天际的微光|科恩的诗、歌和人生|乌尔班尼的牺牲|世间好物不坚牢:读杨绛先生|丁龙的馈赠与追问
视频:杜课导言|孤独|新闻理想|父母与子女|大学规划|校园霸凌|变形
文字:《人民的名义》七问七答|阶层固化|“极致”是一种怎样的精神体验|如何回答段子手1|如何回答段子手2 |如何回答段子手3|相貌危机|雍园记(全)|江苏发展什么|庆典无言|“作女”|你的“人设”错了吗|我们本没有资格纪念屈原
鸣谢:
郑钢新媒体教育基金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公益传播中心
本文为《杜课》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杜杨
责编|魏安
杜 课
邮箱:njuduke@163.com
不学不成 不问不知
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