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媒介变人形(总第195期)

2017-06-02 杜骏飞 杜课

媒介变人形

编前语

当你习惯性按亮手机时,你在想什么?微信等社交软件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便利,你可以把它们作为即时通信的窗口,或是摆脱孤独感、满足社交需求的工具,也可以视为搭建个人形象的平台。但当越来越多的人能够熟练使用社交软件,为什么我们还在面临情感表达的障碍呢?


Q1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长于言辞,但他们面对屏幕时则不太善于表达自己;另一些人恰恰相反:在生活中沉默寡言,但在互联网上则很活跃。您如何看待这种反差?


杜骏飞:

 

善于讲、喜欢讲、愿意表达,是一个人情感表达素养的体现。若是平日注重训练,那么他临场表达自我的能力自然就强;能力强了,说话时就会更自信,更愿意表达。而在现实生活中不太善于表达自我的人,通常是因为在其成长过程中,相关教育环境不够完善,缺乏对情感表达的早期训练,所以他在谈话现场便会产生紧张的心理状态,并因此露怯。


不过促使一个人感到紧张、露怯的种种因素,在互联网上一般是不存在的。例如有的人是因为怕生所以感到紧张,而互联网匿名、异步或媒介化交流的特殊沟通机制,消除了现实生活中的交流压力,使得参与者不易产生紧张情绪。在我看来,在现实空间里显得木讷,却能够在网络上畅所欲言的人,本身是具有情感和思想表达的能力的,只不过其在现实生活中的相关训练没有达标


当然你可能会问,这类人为何到了网上就能够侃侃而谈呢?道理也很简单——这是一种补偿效应:这个群体在现实空间里因种种原因无法顺畅表达自我,而赛博空间因其独特的沟通机制而产生的“遥远的亲密感”为他们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


我们也可以顺势推论,如果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讲的很多,那么他在网络上的表达欲望可能就没有那么强烈了。



Q2

生活中有一些人,他们在现实空间中的关系并不是非常密切,但在网络上的联系则非常紧密。您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杜骏飞:

 

这种现象其实在我身上也有,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一是因为效率高。说话需要很多时间,但在网络中用一张信息图或一段文字,就能够将头脑中需要表述的话呈现出来,甚至可能会比口语表达得更清晰、更完整、更准确。


第二是能够实现虚拟和现实并行。移动互联网的最大优势,是方便人们利用移动终端设备随时随地接入互联网,在线交流可以与现实实践同步、多窗口并行。 


作为与个体绑定在一起的媒体,手机开启了人们弹性组织其日常生活的可能。通过媒体特别是手机端的交流,是一种异步交流。这就大大节约了工作和交往的时间成本,即能够让自己有时间和空间进行多窗口工作。当我们无法放下手头正在做的事,用手机发送信息就成了一种高效的选择。


以上是我从个人情况总结出的感受。除了以上两点,可能还存在着别的原因,造成了你提问中所描述的现象。


例如在信息较为复杂、三两句话无法说清楚等特殊情况下,人们需要借助多媒体形态来传达意义;在新闻工作者联系采访对象等情境中,交流双方之间的关联度还没到私人往来的地步,那么选择社交平台来沟通可能更为合适。



Q3

网络交往能提高工作效率,但您觉得冰冷的机器之间的沟通,会不会对人类面对面交流造成威胁和挑战呢?


杜骏飞:

 

威胁说得有些重了。但需要承认的是,我们通过机器进行对话,实际是通过机器来转译,然后解码。在这个过程中情感、表情、人际交往的温度等都缺少了,从多种感官的交流,变成两台机器在互相交换情报。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手机的使用者们不再受到空间的束缚,也不再受限于共享的时间。与此同时,我们常看到一种现代社会特有的景象——“在场的缺席”:一群人各自拿着手机围坐在一起,却埋头于自己方寸屏幕的小世界,经营着手机连接的另一端虚拟空间


自然,凡事有一弊就有一利,当你面临多窗口工作的压力之时,当你用需要书面化、陌生化或礼节化沟通时,社交平台的优势还是明显的。


但是,如果只看到社交媒体对日常生活带来的种种方便,却忽略它带来的负面影响,也许会让我们将犯下大错。试想,若是朋友都不在一起面对面交流了,媒介化交流发展为被媒介所控制、限制和扭曲,这对人类社会的建构和发展来说,一定是一场灾难;至少,我们的社会关系会逐步失去曾经有的温度,我们也许还会有互动沉浸、亲和感受、直观体验,但是,不会再有以前那样的纯真。


社交媒体无疑是先进的工具,也将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更多先锋体验,但必须记住,当它还是工具时,你是在驾驭这个新世界,一旦你开始被它所控制,那个本来的你或将逐渐远去,那是另一种死亡,以媒介化生存的名义。


作家王蒙在小说《活动变人形》里写道:全世界还有多少这样的等待了、渴望了千年万年亿载的冻僵了的、挤扁了的、压硬了的、失去了语言、情感、温度和运动的灵魂


不知为什么,我由此想到了媒介化生存的我们。




社交平台:从“绑定”到“绑架”

文/萌萌

无处不在的新媒体渗透在当代人的日常生活中,塑造着新的思维方式、交往方式和生活方式。各式各样的社交平台承载了越来越多的功能:从最简单的即时通讯,到建构个人形象,甚至还能充当电子钱包。在这样的信息环境里游走的我们,需要回过头认真审视社交媒体技术,思考它对我们的生活究竟带来了何种影响。


社会节奏像是搭上了经济发展的快轨,一路呼啸着向前飞驰。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人际交往上,我都期待得到即时的回应、时刻保持联络、减少等待时间


移动媒体的“伴随性”优势也就随之得以彰显,为我们由现实空间“进入”虚拟空间提供了便利,可以使我们自由地在两个空间穿梭。因此我们将自己的手机号、身份信息和社交平台进行绑定;于是我们即使睡觉时,枕头边也放着手机,生怕自己一觉醒来错过了什么消息。


当我们越来越沉迷于数字自我时,就会忽视了现实自我的存在。长此以往的后果,便是当代人越来越习惯于制作和发送各类网络表情符号,习惯于借助社交媒体与他人交流,反而对面对面的交流方式感到不适应;我们习惯于在微信朋友圈里分享近况,并借此搭建出一个真假参半的个人形象,却在现实中找不到可以依赖和倾诉的对象


当社交媒体对它的使用者的需求从“绑定”变成了“绑架”,让我们搭上高速前进的生活快车,也开启了对现实生活的殖民化进程。 




《杜课》粉丝群成立啦!欢迎您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杜课小助手(微信号:dukexzs)加入《杜课》粉丝群,与我们分享您在生活中的所思、所想、所悟。您也可以提出对《杜课》的建议和意见,我们会认真听取并改进。我们期待和相信,有了您的参与,《杜课》才能朝着一个更好的方向前进。


感谢阅读本期《杜课》,下期再见。


往期精选


人物:汪曾祺与“中国最后的士大夫”|阿米尔·汗的完美人生|秦玥飞的选择乌里之死祭林昭|范雨素的意义苦难课:祁同伟与范雨素王小波,你好啊| 高华:历史天际的微光|科恩的诗、歌和人生乌尔班尼的牺牲|世间好物不坚牢:读杨绛先生丁龙的馈赠与追问


视频:杜课导言孤独新闻理想父母与子女大学规划校园霸凌变形


文字:《人民的名义》七问七答阶层固化“极致”是一种怎样的精神体验如何回答段子手1如何回答段子手2 如何回答段子手3相貌危机雍园记(全)江苏发展什么庆典无言“作女”你的“人设”错了吗我们本没有资格纪念屈原 寄小读者


音频:一诚天下动罗尔事件青春


元能力养成:敬畏反思


鸣谢:

郑钢新媒体教育基金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公益传播中心

本文为《杜课》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萌萌

责编|魏安

         杜  课

邮箱:njuduke@163.com

不学不成  不问不知


长按二维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