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郑州暴雨日记

郑子蒙 郑说 2022-07-20

今天,距离郑州7.20暴雨已经过去了七天。愿逝者安息,愿天堂没有洪流。

大自然是无情的,但人类的文明、智慧与勇气,有能力把灾害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

“让妇女和孩子先走!”,灾难之中既有这样的感人细节,也有侯文超、杨俊魁这样在京广路隧道中救人的英雄涌现,更有无数救灾者、志愿者不分昼夜的奋斗在抗洪一线。

他们都是值得尊敬和称赞的!

灾难中,并非所有人都处于千钧一刻的事发前线。普通人的生活是怎样的呢?来讲讲我的经历和见闻感受。

7月20日

10:00  雨一直下,在家办公。

事实上,大雨已经下了一天。从窗外看去,大雨倾盆,路边的积水一直没有退去。

也有群友发来了郑州各地的积水情况,不少人还开玩笑说,“欢迎到郑州来看海。”

我也随手发了个头条,然后继续工作。

12:20 家里停电了。也没太当回事,准备下楼吃饭。

看到两部电梯已经停了一部,停的那部电梯间里传来哗啦啦的流水声,另一部的灯光有些昏暗。

但考虑到十几楼的层高,还是选择坐电梯下楼。外面的是真大,打伞已经不管用了,走了没多久,身上湿了一大半。

回来的时候,两部电梯都停运了。

17:00 用完了笔记本电脑中的余电,开始扣手机。明显感觉网络信号变得非常卡顿,微信消息经常发不出去。

窗外的雨一点没变小,航海路上的汽车,许多开始调头逆行往回走。

路口也是一片汪洋。这时候在家呆着应该是最安全的。

物业管家也发来通知,让业主把负二的车挪到负一去,以防车库进水。

跟家里通了几个电话,信号断断续续,都还安好,也就放心。

天色渐暗,停电、停水、停网,看了会儿kindle就准备睡去。

手机偶尔接收到一些消息,有人在讨论地铁的事情,但打不开图片和视频。

窗外目之所及,漆黑一片,这是我自打记事儿以来,经历的郑州最黑暗的一天。

7月21日

一觉醒来,雨有点小了。

因为正值暑期,除了我和我父亲在郑州,其他家人都在外地。

考虑到家里停电了,还不确定啥时候来电,就把冰箱里的冻品收拾出来,准备拿到我爸那去。

路上仍有积水,城东路地下道被水淹没,许多树木也被洪水冲倒。

到连锁超市买水备用,看到长长的队伍近百号人,于是放弃。还好在家门口小超市里,买到了两提饮用水。

回到家里,父亲也刚回来,他正在洗衣服。

他说早上电话联系不上我,就出门准备给我买吃的送过去,但当时附近积水还齐腰深,只能趟在水里走,脚还磨破了。

听到这些,有些泪目。

父亲这边也停水停电了,还好老人家就是有经验,已经在各种容器里存满了水。

他说从小到大在郑州也没见过这样的暴雨,只是有过瞬时雨量比这大的,当时住的平房屋里都灌水,他和奶奶用盆往外泼水都泼不及。但这样连续下两天的暴雨,他还是头一次遇见。

下午出门,找地方给家里两个充电宝蓄能。许多还有电的商家,也免费给市民提供充电的插座,这些细节也都充满温情。

大部分路段,已经没有了积水,但路上还是泥泞一片,许多工人开始进行抽水、清淤作业。

在充电的地方,手机信号才恢复正常。翻看回顾群消息,才发现我们这个城市,经历了这么多的灾难……


7月22日

停电、停水、停网,会让人产生一种不安。

公共交通瘫痪,电动车也没法充电,街上不断传出路面塌陷的消息,也不敢随意出门。

当天下午,经过电力工人的一整天的抢修,父亲这儿终于来电了。

这次救灾,国家电网各省分公司全网出动来郑州支援供电,让人动容。有了电,才能保证供水和通讯基站正常工作。

有了电,就可以保证我的正常工作了。作为本地自媒体和城市记录者,自然要出门去看看。

京广路隧道,仍在进行抽水工作。事故最为严重的京广路陇海路南向北隧道口,现场工作人员拉起了警戒线,不让群众围观靠近。

此时水位仍旧淹没隧道口,在隧道的入口和出口处,都有不少车辆堆积,惨不忍睹。至于还有多少车被困淹在隧道里面,看不出来。

此处不让久留,我还到京广路南边的两个隧道看了下。情况还好,没有车被困在隧道里面。


7月23日

继续在家周边晃悠。

新修好的郑州商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损失严重。保护性覆土层滑坡、挡土墙坍塌……看着就心疼。

城南路路面塌陷,熊耳河塌陷,正在做街道整治的工程方,也立马投入到抢修工作中。

老城损失最惨重的,估计就是阜民里了。许多砖房都塌了,没塌的也成了危房。幸好街道办的工作人员,及时将当地居民安置到了附近的学校和医院。

值得一提的是,我在阜民里拍摄素材时,被一大妈质问:“你是哪国的?”

有些震惊,我长得像外国人吗?虽然我的素材,被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原CCTV-NEWS)转载使用。


也有些释然,因为最近郑州发生了好几起,当地群众围堵外国媒体的事件。

当天的京广路隧道,依然在抽水,又有几辆被淹的车露出水面。

晚上十点,我家也来电了。生活可以逐渐恢复正常了。


但看到新乡的灾情依然严重,心情依然沉重。

而地铁5号线的和京广路隧道里的亡魂,也没有人带他们回家。

这样的天灾,是难以抗拒的。但面对郑州气象局的五道红色预警,决策者显然可以做的更好。

反思与问责,才能让逝者安息,避免悲剧再次重演。


-END-

来讲讲,你和这次暴雨的故事

主编简介:郑子蒙80后,生于郑州管城唐子巷。“郑说”创始人,城市记录者,关注城市文化与社会发展。




转载、商务、合作
老郑州群城市文化群请加主编微信往期精彩回顾

城记,有情怀MV:关于郑州管小红/唐子巷/管城/二七西郊/小区/城西路/阜民里/二厂/北大寺言论,有态度郑州首位度/抵制造假公号/讲郑州话黄帝是啥/不是火车拉来/不是郑县观察,有深度撤县设区/郑州中心/商都文化区/高教短板杜甫/博物馆/郑州对比成都/比杭州人物,有个性市长:宋致和/王均智/王辉/刘源/陈义初往事,不如烟非典/黄河大学/老纪录片/纺织/抗战旧闻趣谈,有味道烩面/年味/方便面/烟盒/校服/艳芳/公交排名盘点,有角度一把手/高楼/十佳建筑/小学/中学/大学镇都之宝/医院/2019/2018/2017







识别二维码,关注郑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