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到底啥是“火车拉来的城市”?

郑子蒙 郑说 2022-07-20

工业革命后,铁路交通开始发展,它成为运输大宗货物与人流的重要通道。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交通对生产要素的流动、城镇体系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也有许多城市,或因铁路崛起,或因铁路复兴。最近几年,有一个很时髦的提法,叫“火车拉来的城市”。这个说法没毛病,但要准确的使用这一概念,也不容易,有些城市就被误读


要搞清这个概念,首先得弄明白:什么是“城市”,什么叫“火车拉来”

郑说

一、什么是城市?

在古汉语语境下,原本没有“城市”(urban)的概念,“城”与“市”是分开的两个词。

“城”,本意是城邑四周的墙垣(city wall)。出于防御的需要,在聚落四周用土(或木,或石)建起障碍性建筑物,这是最初的城。《管子·度地》∶“内之为城,城外之为郭”。《古今注》∶“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

“市”,最初是指货物交易的场所,即市场(market)。《说文》曰∶市者“买卖之所也”。

而近代以来,“城市”指的是一种行政建制(administrative organizational system),同时也是社会、经济、地理概念。

中国的“市制”,源于民初。1921年,《广州市暂行条例》出台,中国第一个城市型政区的诞生;1927年,上海市被设为特别市;随后,国民政府又分别通过了《特别市组织法》与《市组织法》。

但中国城市的起源,显然更久远,由于研究的领域与角度不同,中外学者对此迄今尚无定论。

从文献记载来看,“城邑”是中国早期的城市形态。夏商西周时期已经出现了为数众多的“邑”或“都邑”。如《诗经·大雅·文王有声》说:“文王受命,有此武功,既伐于崇,作邑于丰。清代学者金锷曾对“城邑”做过详细考证并阐述:“邑者,民之所聚也。”

也有学者提出,在中国的历史上,城与市的关系经历了以下演变阶段:有城无市,城中有市,城区即市区,城在市中和有市无城。

从人类聚落形态的发展历程来行,聚落体系由低级到高级依次可以分为“小自然村、村庄、市镇、县城、大中城市、大都市区、大都市带”等。

而本文所讨论的城市,主要指县城以上(不包括)建制级别的聚落形态,这其中包括都邑、王城、郡治、府治、州治、地级市等类型,因历代行政区划的名称不同。

二、什么叫火车拉来?

火车拉来的城市,是说原来这个地方没有城市,而修建铁路在此设站,在火车站周边的聚落(村、镇),因火车带来的人流与商贸,该地逐渐发展成近现代的城市。

但另一些,原本就有城市的地方,因铁路修通建站,再起走上发展快车道的城市,不能叫火车拉来的城市,只能说是,因铁路而复兴的城市。

下文,举例说明。

三、火车拉来城市的典型代表哈尔滨▲▲▲

20世纪以前,在今哈尔滨市辖区的范围,并没有出现过城市的痕迹。而市辖区以外的阿城,曾经做过金代的都城——上京。

19世纪末,哈尔滨地区出现村屯数十个。居民约3万人,交通、贸易、人口等经济因素开始膨胀,为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1897年8月,俄国为攫取中国东北资源,称霸远东地区,东清铁路(中东铁路前身)开始施工。

1899年10月,秦家岗站(俄国人叫松花江站),建立。1903年7月24日,中东铁路通车,秦家岗站正式改名为哈尔滨站。

这期间,随着中东铁路建设,工商业及人口开始在哈尔滨一带聚集。中东铁路建成时,哈尔滨形成了近代城市的雏形。

很快,哈尔滨便发展成了国际性商埠,先后有33个国家的16万余侨民聚集这里,使哈尔滨成为了当时北满的经济中心,还被喻为“东方小巴黎”。

石家庄▲▲▲

石家庄村,因京汉、正太铁路相继在此设站,车站周围逐渐聚集成城市,石家庄村也随之变成了石门市(后改称石家庄市)。

1902年,由法国和比利时投资兴建的卢汉(京汉铁路)铁路修到了石家庄,并在石家庄村设立了车站,因石家庄名气不大,以相距不远的振头镇命名,叫振头站。

1903年正太铁路动工兴建,为了减少费用,避免在滹沱河上架桥,将正太铁路起点由正定改为振头站。

石家庄站成了两条铁路的交汇点,从此才开始由乡村向城市转变,伴随铁路线的通车,一批近代工业相继兴办,随之,大批农村人口向石家庄集中。

1918年,京汉线的振头站改名为“石家庄站”,从此京汉线石家庄站与正太线石家庄站两站并存。

到了1925年,仅铁路以西的石家庄村街区面积已经达到1.8平方公里,开始形成了小城镇的雏形。同年,石家庄村被改为石家市。不久,石家庄村和休门村合并,更名为石门市。

1939年,正太铁路改称“石太干线”,日本华北交通株式会社将原先分设的两个车站合并为一个车站,命名为“石家庄站”。

1947年12月26日,石门市更名为石家庄市。1968年1月29日,河北省会迁至石家庄市。

蚌埠▲▲▲

由于淮海物产丰富,在淮河流经安徽中北部地区,有个集镇,叫蚌埠,隶属于凤阳,《尚书·禹贡》中记载:“泗滨浮磬,淮夷蠙珠暨鱼。”蚌埠“古乃采珠之地”,“埠”,停船的码头,靠近水的地方。

1908年,津浦铁路(天津通往南京浦口)开工建设,并于1912年全线筑成通车。它也是清廷借款建成最长的一条铁路。

在津浦铁路上,蚌埠地处南段浦口到徐州的中点,不管南北哪头发车,当晚只能到达蚌埠,火车均需在这里加煤加水,旅客在这里住宿休息。蚌埠就自然地形成了“宿站”。

王安忆的小说《蚌埠》,大量描写了蚌埠街道、城市、集市的场景,尤其刻画了车站与码头港口之间的两站商业区的繁荣。火车的开通有效拉动了本地的就业,蚌埠火车站带动了当时整个东区中下层市民的生活。

1947年1月1日,蚌埠正式设市,脱离凤阳县,直属安徽省,为安徽省第一个设市的城市。1971年宿县专区改为地区。1983年7月,怀远县、五河县、固镇县由宿县地区划属蚌埠市至今。

可以说,没有津浦铁路的兴建,也就没有这个“渔村古渡”的巨变

四、被误读的郑州

郑州是上述三个城市那样的发展历程吗?显然不是。

《郑州市志》在《大事记》中的记载有“清光绪30年(1904年)3月,芦汉铁路郑州车站建成”(63页)。(注:是郑州站,不是郑县站

那时,郑州车站建在郑州城的西门外,是先有的郑州城,后有的郑州站。而这座郑州城,同时也是商代第一个都城——亳都的城址。

陈列于国家博物馆的郑州杜岭一号方鼎

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早期最大青铜鼎

3600年前,商汤建立亳都,即今郑州商城遗址,现存城墙最早就是亳都城墙。郑州商城由外城、内城、宫城三重城组成,面积在25平方公里以上。遗址内,出土了杜岭方鼎等青铜礼器200余件,也出土过刻有文字的牛骨。

郑州商代青铜器窖藏坑发掘现场

西周灭商后,周武王将其弟叔鲜封于管,建立管国,管国都城依商代城墙而建。管邑,在秦代隶属于京县,西汉改隶中牟县。东汉以后,“管邑”之名逐渐为“管城”所代。

此后,“郑州”八代为“州”,而郑州的治所,除了短驻荥阳,绝大部分时间,均在管城。因此,管城,可被视为延续3600年的郑州主城。

尽管不认同郑州是“火车拉来的城市”这一提法,但笔者毫不否认,铁路对郑州近现代的城市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1914年,陇海铁路正式投入运营,郑州站为陇海铁路的枢纽站。也从此开始,郑州成为中国铁路最重要的“大十字”。

也正是铁路带来的巨大影响,让郑州扩展了城市边界,增加了城市的商贸、工业与政治等属性,为当代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尽管今日,郑局武段、郑局西段的光辉,很难再现。但在高铁时代,“郑米”的成型,或许能让这座城市,再一次腾飞。


除了郑州外,湖北武汉、江西九江、江苏徐州,这些城市也都是因铁路而复兴的代表


但为什么大家在分析城市发展类型上,喜欢把郑州与石家庄归为一类,也正是因为:


一方面,因战争与劫难,郑州市区现存的地上古建筑,寥剩无几


另一方面,郑州自身不重视宣传,甚至一些本地官媒,一谈城市发展,言必称“郑县”的蜕变,让人贻笑大方……

延伸阅读:郑州,只叫过33年的“郑县”

-END-

郑子蒙:80后,生于郑州唐子巷。学过政治学、做过媒体人,曾在共识网、大公网、央视等媒体任主编、主笔,回乡定居后,在地产、制造、科技、餐饮等行业做过品牌与管理。现创立“郑说”,关注城市文化与社会发展。

转载、投稿、合作

还有想喷老郑州的,请点底部菜单“联系我”

或发邮件至364212578@qq.com

往期精彩回顾

城记,有情怀

MV:关于郑州的记忆管小红/唐子巷

顺城街/阜民里/二厂/北大寺

言论,有态度

咋治小电电/抵制造假的郑州公号

墙变绿就是新绿城?/啥是西郊?

讲郑州话/不是火车拉来/不是郑县

金水河是龙脉/对“尬舞”说不

乡土河南与市井郑州/把根留住

观察,有深度

商都文化区/5号线站名/郑州对比成都

人物,有个性

市长:宋致和/王均智/王辉/刘源/陈义初

巴奴老杜的另一面/律师届良心张思之

往事,不如烟

黄河大学/85年纪录片/纺织城

抗战中的郑州/郑州管过16个县

趣谈,有味道

年味/方便面/烟盒/老校服/柴窑

公交/郑州舰/郑州路/Chengchow

经历,有故事

开滴滴/打车奇遇/单位幼儿园

排名盘点,有角度

小学/中学/大学/医院/立交桥

2018年十大记忆

2018年初展望/2017年十大记忆







郑说,记录与郑州相关的历史、文化、生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