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 身心修养与家庭教育答问会选录(四)
编注
2017年9月28-29日纪念南怀瑾先生逝世五周年活动,除二百几十位老同学、老朋友以及政府嘉宾参与外,特别为社会公众提供了一百个参会名额。为增加社会公众嘉宾此行的收获,主办方特别在9月28日下午设答问会,邀请宗性法师、宏忍法师、古国治先生,就身心修养与家庭教育两方面,与参会者互动交流。今选录大部分内容,与读者分享。
全文近两万字,分七期连载。
转载请注明出处。
928身心修养与家庭教育答问会选录(四)
主持人:接下来请允许我隆重介绍第三位答疑老师,上半场的活动因为皈依仪式没有到现场,他就是著名的宗性法师。我们都知道,宗性法师是成都文殊院方丈,中国佛教协会驻会副会长,中国佛学院常务副院长,欢迎宗性法师!所以我们下半场的活动,多了一个意味,那就是,如果您提相关的问题请宗性法师回答的话,那么相当于在中国佛学院听课了,那么我们抓紧时间。
宗性法师:先声明一句,大的事儿别问,看《人民日报》就可以了。生活上的事,问居委会就可以帮你解决。了生死的事,我也没搞定。除了这些以外,其他的都还行。但是修行的事儿别问我,要问宏忍师。怎么把家庭搞好,问古老师,我都没经验。(众笑)
主持人:大家马上上了第一课——什么叫解脱。(众笑)
上午有人说,欠账总是要还的,但是宗性法师没欠账也得还账。某先生问,佛法难闻人身难得,本人接触到的一些出家师父说,若闻正法,不堕恶道,获得世世闻法修行的机会,当归依佛法僧三宝。那么据我所知,皈依三宝有一定的仪式,而我凡夫俗子,俗务缠身,一直未有机会参加皈依仪式。能否借此机会在宗性法师、宏忍法师座下进行三皈依?还是说,皈依三宝,外在的仪式,无非是增加内在的信心而已呢?首重心的皈依呢?一世随缘而遇,不必强求呢?这个问题我们请宗性法师一并为我们解答,法师请。
宗性法师:你问了四个问题,等于买一送三。其实你这个问题,你自己已经有答案,最后那句话已经把你前面问题的答案讲出来了。
某先生:就算是有答案,我需要您亲口说是,我就踏实了。
宗性法师:一般意义上来讲,觉得学佛要有个皈依。其实你这个问题有两个层面,一个是要有皈依的仪式,另外一面就是皈依的心要生起来。这两个要同时具足,你这个皈依学佛才能够真正的有力量。
我在这里给你讲个我原来听来的故事吧,大概40多年前吧,当然这事我没经历过,我也是听来的。成都的一位先生曾经告诉我,他们大概是在70年代皈依的。一般意义上来讲,这个时候皈依是不大可以想象的。那么他当时跟我讲呢,给他授皈依的老法师也没在庙里,那个时候也没庙子,都关上了。他就在青羊宫的八卦亭,也没有念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就拿着《毛主席语录》跟那念了三遍。可是从此以后一辈子他都认这个人是他的师父,他就认定他是皈依了佛法。
当然今天环境不同了,比如今天下午我们在老太庙做皈依。所以按佛教里头讲,要看不同的时空和条件,具备什么样的条件,你就去做那个环境可以做的事儿。所以刚才我讲,在那个特殊年代,他不具备这个条件,但他用那样一个形式,他内在皈依的心生起来了,他也就具备这样一个身份了。但是你注意看,他后来皈依的心生起来,但他还是有那么一个外在的东西,启发他内在的东西。
所以我刚才上来第一句话就讲,这件事情包括两个层面:一个是仪式的,一个是内在的,这两个东西是结合的。
所以我一直讲,我们经常有一句话叫“形式主义”,实际上我的说法呢,形式如果没有主义去充实的话,这个形式就仅仅只是形式。但是任何一个主义,要是没有形式的话,这个主义没法儿落地和扎根。所以我常常希望大家,形式和主义是可以统一的,这两者加在一块儿才比较完美。
所以刚才你的这个问题,皈依这件事儿,一般情况下讲,如果只是为了去追求一种仪式,如果内心的那种皈依心没有生起来,我觉得它的意义应该会打折扣。
所以今天在那边我也讲了,我也碰到过不同情况下到庙里去皈依的,这都是我见到过的。有些人拿了皈依证出来,我说,你很了不起啊,你都皈依了。他说我因为拿了这个本儿可以进有些庙不买票,你说他没皈依吗?他在那儿跪了两个小时,还磕了好多头。结果都是为了免个门票。
我还碰到过一种,我说,你挺不错啊,还懂得学佛皈依。他说,什么学佛不学佛,我搞不明白,别人劝我来的。我说,怎么劝你的呢?他说,皈依后将来脑袋不疼,肚子不疼。好像去磕了个头,领个本儿回来,他就可以不生病了。要是这样的话,医院的人可以跟我打架了——要是这么搞了,我们的医院就该倒闭了。
这些都是存在的现象。仪式都具备了,但是内在佛法的认识没有起来,皈依心没有生起来,实际上最后对佛法的认知不够,还更别说去实践佛法的精神,更谈不上。
所以刚才说,在有些特定的环境下,如果不能够有形式,首重皈依心这是一定的。但是反过来讲,如果条件具备的话,我更提倡的是仪式和皈依心同时具备,这是最好的选择。
主持人:下一个问题就是,今天刚刚皈依法师,成为您的弟子,您有什么期望?这是问到您这个活动的问题。还有下一个问题您也可以答:本人学习八年时间,主要有静坐和持诵《金刚经》,想请法师指点一下我今后还需要努力的方向,能否传授一个在家人可以一门深入的实修法门。
宗性法师:我在皈依的现场已经跟他们讲了,我就教他们两句话。这也是我对所有刚开始学佛人的期待,其它高的你办不到。其实老实讲,能不能了生死,能不能解脱,这很是要命的一件事情。但是我对普通人常常讲,先把最基础的打牢,你连最基础的修房子的地基都不具备的话,上面那些东西更办不到。所以我对一般刚进来的人,我都是那两句话,这个话不是我的,我是捡来的。我有一年去一个庙里头参访,我看到庙子门口挂着这么一副对联,所以我也跟他们讲了,将来老太庙也挂这副对联,昨天晚上我已经请人写了,他们很快会刻好挂出来。这个对联是什么呢?“到庙来一定要诸恶莫作”,下联,“回家去更应该众善奉行”。
但是今天我看很多现象是反的。到庙里来,他干了坏事才来,已经晚了。但是我也鼓励,来总比不来好,他起码还有一个敬畏。不是说不欢迎他来,也欢迎他来。但更重要的是你如果到庙里来,首先你要做到诸恶莫作。你回家去干什么呢?回家去更应该众善奉行。
但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听起来容易,你要真一辈子做到不容易。这就是那个有名的,当年白居易大居士,他去见鸟巢禅师的时候,他就请教什么是佛法啊?鸟巢禅师就回答他,“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白居易一听,这话多简单。当时鸟巢禅师就讲了,你别看这八个字,三岁孩童都能听得懂,但是八十老翁不一定做得到。所以你别看这么两句话,不容易的。
我们现代禅门有一位大德,就是高旻寺的,德林老,我去见他,他也是这四句话,“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但他有解释,诸恶莫作,只能说你不是个坏人,但是你不见得是好人;众善奉行,只能说你是个好人,但是你不能成为圣人。要做到第三句,自净其意,要超越这个善与恶你才能成为圣人。所以在圣人那个地方没有好人坏人之分,如果还觉得哪个人好一点,喜欢一点,哪个人不好一点,讨厌一点,他还在前面那个境界,没到三阶段。所以一般我对初皈依入门的人,第三句话我也不讲,就是两句话,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你一辈子能够坚持到底,我觉得起码,用今天的话讲,你的人生已经买好了保险,不会堕到三恶道里头去。所以今天我在那个现场就是给他们两句话,“到庙来一定要诸恶莫作,回家去更应该众善奉行。”
还有一个问题,说“本人学佛八年的时间”,那你很不简单,八年抗战都胜利了。“目前在坚持的学习,主要有静坐和持诵《金刚经》。”那就挺好嘛,有也有了,空也有了,空有不二那是中道。那你就努力按这个办法去做就行了,不要贪多。昨天有个人也问我,我就讲今天的人学习呀,总觉得我这个也要读完,那个也要读完。读完以后,这些没有跟自己发生关系,永远在书上,永远在佛菩萨那里,没有给你接通,这是不行的。其实真正讲,别说一部《金刚经》,要是你把《心经》那两百多个字搞明白,你这一辈子都够受用了。所以我讲,你读什么经看你自身受用程度,关键是你要把那个精神跟你内心接通,你自己要按那个精神来转换你内在的习气,能够转化你内心的坚冰,你才能够真正的有受用。所以你问有个什么法门,最重要的,你要学还要去做到。
(待续)
相关阅读
陈凯先院士:《中医药在当代的价值与作用——中国传统文化对生命的认知》
认知生命——第五届太湖国学讲坛暨南怀瑾先生逝世五周年纪念活动简报
南怀瑾学术研究会
南怀瑾先生的生平、事迹与学术研究
微信:nhjxsyjh
长按二维码关注
长期征文及史料 邮箱:ws@nanss.org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并附上本信息
纪念南怀瑾先生诞辰百年征文启事
(温馨提示:请按住屏幕上下划动)
戊戌(2018)年二月初六(西历3月22日),是南怀瑾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日。为此,本会特向海内外广大读者、朋友征集纪念文章。
一、文章内容,可在但不限于以下范围:
1、读先生的书,或听先生的课,或感受先生身教言传,所受到的启迪,所作的反省,于身心修养、做人做事、生活工作、学习学术、自立立他、贡献社会,有何改善与进步。
2、对先生生平、事迹、身教、言传、学术的认知与理解,可从某件事、某个角度、某个方面谈,亦可从多角度多方面谈。
3、与先生交往的故事与感想。
4、受先生影响、启发,或发扬光大先生思想,应用在实践中,利于自他、社会、国家乃至人类的案例。
5、先生辞世以来,吾人在修养、行为、生活、工作、贡献社会等方面,有何反省、改善与进步。
6、其他。
二、体裁、字数不限,但希望精炼。
三、截稿时间:从即日起,至2017年底。
四、投稿邮箱:
ws@nanss.org
nanssw@163.com
五、不论用真名或笔名署名,均请附作者真实简介与联络办法。
六、所有来稿,本会将作为史料保存,并酌情在本会网站、微信平台发表。
七、投稿者,将有机会获邀参加有关纪念或学术活动。
南怀瑾学术研究会
南怀瑾文教基金会
联合发布
丁酉(2017)年4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