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1年2月12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南昌起义前后


"笑话,说我不敢独自去九江,是荒谬的!" 张发奎说这话的时候, 任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 当时是1927年炎热的夏天. 张发奎不但要去九江, 还要去南昌。


在南昌有一批军人, 一得知张发奎要来, 一个大的行动只得提前发动. "今晚要缴反革命的枪!" 


属于张发奎第二方面军建制下的第十一军及第二十军, 会合第三军军官教导团在这年8月1日的前夜, 向南昌守军发起进攻,经过多个小时的激战,占领了全城, 是为《八一起义》。


《八一》军徽, 《八一》军旗将是一支革命军队的象征。


张发奎从九江赶去德安, 一边说, "我什么也不怕!", 一边叫上俄国顾问坐上了一部守车,由机车驱动开往德安。到了德安, 有"奇怪的枪响"迎接张总指挥, 且机车被劫持, 张发奎只好跳车了, 去不了南昌。


南昌起义的军人, 许多是张发奎的部下, 战友, 朋友甚至是同乡"兄弟", 他们对张发奎的感情和看法是复杂的, 拉张发奎参加"起义", 随张总指挥打回广东, 没有争论出结果。


只是在南昌起义后, 打起第二方面军总指挥张发奎的旗号。


张发奎跳车后, "步行踏着南浔铁路一条一条枕木踅回九江", 心情是可以理解的, 他解散了第二方面军政治部, 对集中到九江的GC档员说, "愿意去南昌的,可以同郭沫若一起走;不愿去南昌的将被送往上海或任何愿意去的地方,而且会获发路费。" 张发奎为郭沫若送行, 并请郭向南昌诸位转告以下4点:


1、我希望他们尽速退出南昌,因为我的部队也要到南昌去,免致发生冲突;

2、我听说他们要回广东,我希望他们走东江,不要走赣南,因为我的部队要走赣南回广东,免致发生冲突;


3、河水不犯井水,我们彼此不相干犯,我希望革命委员会以后"不要再用张发奎的名义,做傀儡我不来";


4、我对政工人员一律以礼遣散,希望他们不要伤害了我的人。  


对待GC档员, 许多国民党人和张发奎的立场有很大的不同. 从时间顺序上看, 先有7月15日武汉的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决定“分G”, 后有8月1日GC档主导的南昌起义。


尽管武汉的“分G”, 有异于南京方面的“清G”, 但GC档人和革命军人的愤怒, 已不是一天两天了, 1927年这个炎热的夏夜, 只是个爆发点。


北伐前后第一次国G两党合作, GC档国民党一直是磕磕碰碰的, 1927年春天的"四一二青档"只是正式翻脸。


4月2日在上海的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召开“青档“会议, 会议提出了一个对GC档破坏两党团结的弹劾书,作为法律上的依据决定举行“青档”运动。


党人还文绉绉地要开始“青档”, 军人可就要开始杀人了,不仅是GC档人被杀, 连国民党人(主要是左派)也在被杀之列。


继上海的四一二“青档”后,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广东、广西等省相继以“青档”为名,大规模搜杀GC档员, 国民党左派和革命群众。

  

在上海参会的李济深、黄绍竑即分电粤、桂留守人员,告以“青档”的决策。


李宗仁回忆到, "在桂林县党部中,我的一位年轻的表弟李珍凤也被杀。珍凤是我外婆外家的侄孙,其父为有名的察生,住居两江圩西岭村,也是个世代书香之家。珍凤短小精悍,能说会讲,干劲十足,可说是个有为的青年。北伐前曾随我去广州,大概就在那时加入了GC。他对我从不讳言其为GC。有一次,他竟大胆地顽皮地对我说:“表哥,中国二十年后便是我们GC的天下!”我回答说:“不要胡说!”这样活生生的一个青年,也在清党运动中被杀了。"   


这时, “青档”反G共成了国民党右派和各地军阀难得一致的招牌。


1927年4月, 杀人在继续, 北方的奉系军阀在北京杀了中国GC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 而蒋中正另立中国国民党中央,组织南京国民政府,通缉中G首要分子, 包括毛。


 此时蒋中正和M同为国民党中央要员, 蒋是中央执行委员, M是候补中央执行委员, 但这些年M在国民党内的进步是大不如蒋中正。


1924年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孙中山任大会主席,李大钊任主席团成员, M任中央候补执行委员, 蒋中正刚从苏联考察回来, 且对苏维埃制度不以为然, 孙中山只是委蒋筹备军官学校, 在党内并没有委蒋高级职务。


但自从孙中山去世后, 蒋中正纵横捭阖, 在危机中游刃有余, 党内地位显著上升, 1926年, 国民党开了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虽然国民党左派和GC员占优势, 当蒋中正还是当选中央执行委员, 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委, 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 而M仍然是候补中央执行委员, 只是在宣传部代理过部长, 写文章似乎是本行。


1927年"文人"M正在武昌办农民运动讲习所, 被"武人"蒋介石通缉时, 他在"烟雨莽苍苍"的江边, "心情苍凉,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在南昌起义后不久, M委员只好被"逼上梁山", 背起"盒子炮", 领导秋收起义, 上山搞武装斗争.  


对于南昌起义, 国民党军队中除了张发奎, 别的大佬如南京的蒋中正和桂系李宗仁白崇禧, 武汉的汪精卫唐生智好像并不太在意, 因为他们有更重要的任务。


唐生智准备东征讨蒋, 汪精卫不认同宁方另立中央, 蒋总司令在徐州与北洋军打战不利, 桂系却乐得在宁汉间看热闹。


八月的南京和南昌一样炎热, 前方受挫, 蒋中正放出"决心下野"的信号, 一石三鸟, 看到何应钦没有反应, 李宗仁白崇禧左右为难, 蒋拂袖而去, 其个人生活和军事政治事业又将是一次大丰收。


既然各位大佬不在意, 南昌起义军就一路南下, 目标是潮汕地区, 据说GC国际的军火船正驶向那里。


他们不知道, 这是一次长途行军,从南昌出发,经抚州、宜黄、广昌、石城、瑞金、会昌、长汀、上杭、大埔,直到9月23, 24日占领潮州、汕头,整整走了一个多月。


朱 德也参加了南昌起义, 但不是主要领导, 只是陪守军军官打打牌, 喝喝酒. 起义前, 他曾分别写信给他在滇军中的老同学和老同事,包括:驻在韶关的第十六军军长范石生、驻九江的第九军军长金汉鼎、驻吉安的第十九师师长杨池生、驻临川的第二十六师师长杨如轩,晓以革命大义,劝他们弃暗投明,一起南下广东。


起义军南下时, 朱德率先头纵队, 因为南下路径经过上述的那些滇军驻防的地区, 希望能够借道而过。


滇军借道, 粤军桂军中央军可不借道, 南昌起义军去哪里不好非要到两广来,驻广东的国民党军第8路军总指挥李济深一声令下, 中央军钱大钧部, 桂军黄绍竑部一起向南昌起义军扑来, 但均被击退, 起义军也有损失。


在此之前, 参加起义的第10师师长蔡廷锴驱逐在该师工作的GC员,率部折向赣东北,脱离起义军。


由于兵力减少, 起义军改道东进,经福建省长汀、上杭,沿汀江、韩江南下广东, 主力冲向潮汕, 中央军桂军尾随起义军, 粤军陈济棠部、薛岳部东进潮汕, 寻起义军主力决战。  


而这时朱 德率后卫纵队, 留在广东省大埔县三河坝驻守。中央军钱大钧部猛攻三河坝, 朱德守军激战后, 向潮安转移, 10月5日在饶平县境遇上从潮汕撤出的起义军残部, 告知主力被打垮, GC国际的军火船没看见, 领导人已分散转移。


两支南昌起义军的残部合在一起也没有多少力量, 这时所有师以上领导人如师长周士第、师党代表李硕勋(李X的父亲)准备离队, 剩团级干部陈毅和王尔琢, 朱德率领他们向闽赣方向"转进"。


10月21日到达安远的天心圩, 并留下令人难忘的演讲, 朱 德谈到大革命, 谈到起义军, 谈到中国革命, 谈到俄国革命, 谈到失败后的黑暗, 谈到中国革命成功的希望, 信心与激情从这个老同志, 旧军人传给剩下来的官兵, 其中有林彪和粟裕.   


11月上旬,朱 德率领起义军余部抵达湘粤赣三省交界, 写信给驻防这一带的国民党军第二十七师师长、他在滇军的老同事杨如轩,要他“沓起眼皮,把上犹借他练兵三个月,他保证训练一团人,就可以打败蒋”。


这时的杨如轩, 还是对得住"玉阶兄". 那第十六军军长范石生更讲义气, 让起义军余部隐蔽在他驻防的地区, 且供饷供弹供医药被服。


1928年1月11日,朱德率领起义军余部, 在已投身革命的宜章富家子弟胡少海的配合下, 发动宜章暴动, 揭开了湘南暴动的序幕。


湘南暴动和秋收起义一样名气都很大, 其实在这之前, 两个暴动起义的领导人就在派人打听对方的下落, 朱德干脆派毛的老弟毛泽覃去找他大哥, 毛回派喝过洋墨水的何长工去范石生驻防的地区找朱德, 几经周折,终于在广东韶关犁铺头找到朱德、陈毅,完成了联络任务。


1928年4月24日前后,在宁冈砻市的龙江书院毛率部与朱德、陈毅部会合, 南昌起义军历尽千辛万苦、起死回生,终于与秋收起义军会师井冈山, 中国革命史翻开新的一页。  



1938年3月, 南昌起义十年后, 叶挺、张发奎、郭沫若、陈铭枢和黄琪翔在汉口合影, 镜头外是笑看他们的周。 


1937年8月,蒋在南京召开最高国防会议期间,黄琪翔夫妇同国G两党负责人在南京市上海路五台山黄宅庭院合影.


岁月悠悠,历史轮回,关注分享留下你的记忆!


写历史比较敏感,难以把握,为防止失联,可以加张老师聊史个人号:


lily39679


或扫描下面二维码备份一下防止失联,有些文章发不了就发下面号朋友圈了。




(张老师海外聊史公众号:HISTORYCA,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昆仑关会战始末 国军第五军勇挫日本钢军(图)

淞沪会战 血拼日寇而尸骨无存的钢军中将(组图)

侵华日军最胆寒的一战:桂林保卫战(图)

同治帝给林肯的信

为孙中山蒋介石看相 命理大师袁树珊的传奇人生(图)

“只听见拥护声音”是袁大太子的发明(图)

百味交杂的淞沪会战

白崇禧的几个遗恨思考

名垂史册 他为四万万人争人格(图)

朝鲜战场上被志愿军击垮的三支美军王牌部队

不平等条约是怎么废除的?

民富国弱:从外公和父亲看30年代民国文人的工资收入(图)

日本原来是这样(11) 织田信长与独裁

日本原来是这样(10) 净琉璃记

日本原来是这样(9) 尊王攘夷

日本原来是这样(8) 日本的近代

日本原来是这样(7) 明治的平等主义

日本原来是这样(6) 机密中的国家

日本原来是这样(5) 楠木正成和福泽谕吉

日本原来是这样(4) “统帅权”的无限性

日本原来是这样(3):杂货铺式的帝国主义

司马辽太郎:日本原来是这样(二)

司马辽太郎:日本原来是这样(一)

美国“退还”庚子赔款(三)

上帝的命定,为神而战的以色列

美国“退还”庚子赔款(二)

美国“退还”庚子赔款(一)

越南课本中的中越战争

孤军守四行 令人敬佩的国军团长谢晋元(图)

德国海军一战强大主力舰队原来这样毁于一旦

历史回眸:“布拉格之春”始末

德国不仅是二战的侵略者,同时也是战争的受害者

越南侵略柬埔寨的动机是什么?

一战期间 世界第二德国海军为何兵变暴动?(图)

蒋的“中央军”是怎样崛起的?

德国与中国的抗战

北宋王朝为什么历代都定都开封?

历史上消失的四位名人 他们去了哪儿?(组图)

蒋眼中的八年抗战的最大功臣是谁?

(摘译)美国第一次与中国进行贸易--中国皇后号

19世纪末的开放门户政策和最优惠国待遇

回顾历史(五): 德国为什么在1941年6月进攻苏联? 教训?

回顾历史(四), 冷战的起始点? 谁打响了第一枪?

回顾历史(三), 日本败的起始点? 谁打响了第一枪?

回顾历史(二), 德国败在什么地方?

回顾历史(一) : 德、日、苏为什么最后败了? 

历史知识:诺曼底的历史和今天

见识一下飒爽英姿的以色列女兵

59张藏在美国国会图书馆的罕见中国抗战历史照片(下)

59张藏在美国国会图书馆的罕见中国抗战历史照片(上)

1862年恭亲王与美国的外交接触

1862年美国驻华使节与清政府互动

1860年清朝给英国赔款第一笔--英国外交档案

英国外交档案--火烧圆明园的原因


长按二维码关注张老师海外聊史公众号:HISTORYCA,每天更新历史



---------------------------------------


要是不瘦下来,你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美!加拿大原装进口 Organika藤黄果胶囊瘦身减肥 降低体重,轻松享瘦,拒绝肥胖,增强饱腹感,安全不反弹,加快脂肪代谢。使用者反馈:自从吃了这产品以后已经减了差不多20斤了,让我每天能非常自信的出门,现在不但肚子游泳圈没了,手和腿腿都比以前细了很多,特别是脸已经消了一圈,穿衣服都比以前好看多了,准备坚持吃下去,相信效果会更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