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梁思成、林徽因的昆明情缘 (李国庆)

知青情缘 2024-02-02




梁思成、林徽因的昆明情缘


作者:李国庆






梁思成、林徽因夫妇是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两人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起致力于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


从1930年到1937年,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两人先后奔赴山西、河北、河南、浙江等省的许多县、市,实地考察测绘了多处古建筑物;其中,很多古建筑就是通过他们的考察得到了全国、世界的认识,从而引起政府当局的重视而加以保护,如河北赵州石桥、山西的应县木塔、五台山佛光寺等。正是在山西的数次古建筑考察,使梁思成破解了中国古建筑结构的奥秘,完成了对《营造法式》这部“天书”的解读。两人还合作发表了《论中国建筑之几个特征》《平郊建筑杂录》《晋汾古建筑调查纪略》等有关建筑的论文和调查报告,林徽因还为梁思成的《清式营造则例》一书写了绪论,这是一本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必读的重要工具书。


1937年夏,林徽因在山西五台山地区发现中国最古老的一座木结构建筑——始建于唐代的佛光寺大殿。正当她要进行深入考察研究时,“七七”事变爆发,她被迫中断野外调查工作,返回北平。不久,北平沦陷。梁思成、林徽因不愿留在北平被日寇利用,遂将营造学社的大量珍贵资料予以妥善安置后,带着老母和一儿一女于当年9月悄然潜离古都,到长沙后停留了一段时间,准备动身去昆明。11月下旬的一天,日寇空袭长沙,他们的住处被毁,一家人险些丧命。于是,梁、林只得拖家携口,搭乘一辆“老爷”长途客车前往昆明。行至湘黔交界处的晃县,林徽因不幸感染了可怕的肺炎,所幸同行的一位女中医给林开了几付中草药,终于止住了将近半个月的高烧,但却从此留下病根,造成终身疾患。



1938年1月,全家经过长沙至昆明39天的长途跋涉抵达昆明,暂居巡津街。


巡津街是昆明的一条老街,原先叫大河埂,后来为了预防洪灾,昆明地方政府在此设岗巡视水情,改名巡津堤,至清末逐渐形成街道,于民国初年正式称为巡津街。1910年滇越铁路通车后,外国人考虑到这里人烟密集,交通便利,历史上又是有名的“云津市场”,于是纷纷在这块“风水宝地”开设医院、洋行、酒店,如法国的甘美医院(今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前身)、商务酒店(原址在巡津街邮电局旁)、龙东公司,英美烟草公司,徐壁雅洋行,美国的三达水火油公司,一些达官贵人、富商巨贾的别墅豪宅也雨后春笋地在此出现,巡津街成了昆明的“洋人街”,洋味十足,摩登一时。


梁、林一家来到昆明后,先是借住于巡津街一所叫“止园”的宅院里,不久便搬到巡津街9号,位置在今德胜桥附近(上世纪八十年代旧城改造时被拆毁)。


安顿好住所,梁思成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忙着恢复“中国营造学社”。中国营造学社名称来源于北宋时期负责修建的官员李诫撰写的一本著名的建筑学专著《营造法式》。这本书的性质略似于今天的建筑设计手册,可以说是我国宋以前几千年建筑学的结晶。中国营造学社的前身是朱启钤自筹资金创办的营造学社,其性质相当于中国古建筑研究学会。1930年接受“庚子赔款”资助后,才正式定名为中国营造学社,社址就设在闻名遐迩的故宫之内的东朝房。梁思成和林徽因于1931年加入中国营造学社工作。中国营造学社由于梁、林的加入和卓有成效的工作,使一个松散的小团体成为在中国和世界范围享有声誉的学术组织。梁思成邀请著名建筑学家刘敦桢来到昆明,共同组建中国营造学社西南小分队,逐渐恢复工作。


林徽因则忙于搜集资料,为梁思成编著《中国建筑史》作准备。当时,西南联大刚迁来昆明不久,慕名聘请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为学校设计校舍,两人正想为抗战作点贡献,欣然允诺。与此同时,正逢云南大学由省立升为国立,云南省主席龙云夫人顾映秋个人出资建盖女生宿舍“映秋院“,特意聘请林徽因担任设计,她愉快地接受聘请,圆满地完成了这一任务,受到各方好评。


住在巡津街的一年时间里,林徽因除了搞建筑设计、兼课和社交活动外,还间或写写诗,如《除夕看花》《《茶铺》《小楼》。


《除夕看花》写的是春节来临时,买来鲜花装点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却因赏花而凭添了无尽的乡愁和国恨。




新从嘈杂着异乡口调的花市上买来,/碧桃雪白的长枝,同红血般的山茶花。




开始就以“异乡的口调”“山茶”点出了昆明的特色,而“雪白”“红血”则以艳丽的色彩给人以节日的一点气氛。但是,“着自己小角隅再用精致鲜艳来结彩“之后,带来的不是节日的欢乐,而是几近麻木的伤感:




不为着锐的伤感,/仅是钝的还有剩余下!


明知道房里的静定,像弄错了季节,/气氛中故乡失得更远些,时间倒着悬挂;/过年也不像过年,看出灯笼在燃烧着点点血,/帘垂花下已记不起旧时热情、旧日的话。




房里冷清,窗帘花显得孤寂,红灯笼也像惨淡的鲜血,在这本应喜庆的辞旧迎新的日子里弥漫着的却是悲与愁。如果心头再旋转着熟识旧时的芳菲,/模糊如条小径越过无数道篱笆,/纷纭的花叶枝条,草看弄得人昏迷,/今日的脚步,再不甘重踏上前时的泥沙。






往事既然不堪回首,诗人的心更加关注的是沦陷区和战区的乡亲和人民:




月色已冻住,指着各处山头,河水更零乱,/关心的是马蹄平原上辛苦,无响在刻画,/除夕的花已不是花,仅一句言语梗在这里,/抖战着千万人的忧患,每个心头牵挂。




战争和苦难的生活,已经使林徽因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她的心中,不仅仅有个人和家庭的烦恼,而且装下了“千万人的忧患”。她的这首诗篇,也是抗日战争时期昆明老百姓除夕之夜情景的真实写照。




茶铺是当年遍布昆明城乡的公众聚会场所,有不同档次,《茶铺》所描写的,显然是较为普通的一种的“立体构画”:




这是立体的构画,/描在这里许多样脸,/在顺城脚的茶铺里,/隐隐起喧腾声一片。/各种的姿势,生活,/刻划着不同方面:/茶座上全坐满了,笑的,/皱眉的,有的抽着旱烟。/老的、慈祥的面纹,/年轻的,灵活的眼睛,/都暂时间在茶杯上,/停住,不再去扰乱心情!/一天一整串辛苦,/此刻才赚回小把安静,/夜晚回家,还有远路,/白天,谁有工夫闲看云影?/不都为着真的口渴,/四面窗开着,喝茶,/跷起膝盖的是疲乏,/赤着臂膀好同乡邻闲话。/也为了放下扁担同肩背/向运命喘息,倚着墙,/每晚靠这一碗茶的生趣/幽默估量生的短长……/这是立体的构画,/设色在小生活旁边,/荫凉南瓜棚下茶铺,/热闹照样又过了一天!




这是昆明市井生活的真实写照,多么生动形象,多么细腻传神,若非身临其境沉溺其中细致观察,不可能写出如此贴近生活、贴近普通大众,与他们心心相印、息息相通的佳作。从这首诗也可以看出,林徽因是多么喜爱昆明,多么希望尽早融入这座城市。尽管百事缠身,日理万机,她仍然忙里偷闲多次去茶馆细致体验观察生活,这种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堪为后世楷模。


再看小楼:




那上七下八临街的矮楼/半藏着,半挺着,立在街头,/瓦覆着它窗开义条缝,/夕阳染红它/如写下古远的梦。/矮檐上长点草,也结过小瓜,/破石子路在楼前,无人种花,/是老坛子,瓦罐,大小的相伴;/尘垢列出许多风趣的零乱。/但张大爹走过,不吟咏它好;/大爹自己(上年纪了)不相信古老。/他拐着杖常到隔壁沽酒,/宁愿过桥,土堤去看新柳!




诗中的“上七下八”,点出了老昆明老房子二楼高七尺、底楼高八尺的特点,这正是老昆明旧城区那种一楼一底的“临街的矮楼”的典型制式。林徽因不愧是建筑大师,一下子就抓住了老昆明老房子的神韵,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她对昆明爱之切、情之深。


还有人认为,《小楼》诗里的小楼,应该是龙头村街上的小楼。龙头村狭窄的街道,是林徽因当年来往于住宅和兴国庵的必经之路(梁、林后来搬到麦地村兴国庵居住)。矮檐上长草结瓜,破石子路,零乱摆放着积满灰层的坛坛罐罐的临街小楼、张大爹似的老人,给她的印象是深刻的。“张大爹”和“小楼”这样至今还能见到的普通人和物,出自她的笔下之后,竟如此富有诗意和哲理,确实显现了她令人赞叹的才华。


营造学社恢复工作伊始,便对昆明城区及近郊的古建筑进行了调查。此时,由于梁思成卧病,外出调查工作主要由刘敦桢负责。林徽因除照顾梁思成外,还参与整理一些资料。由于图书资料奇缺,研究工作十分困难。好在傅斯年任所长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已先期从南京搬迁来到昆明。他们所带的图书资料、档案设备非常珍贵,数量也有上千箱之多,梁思成的弟弟梁思永也在该所工作。由于营造学社和“史语所”在历史方面有共同之处,于是他们便与“史语所”达成协议,共同使用“史语所”的图书资料及设备。从此,在抗战时期,营造学社和“史语所”结成了密切的依附关系。后来,营造学社实际上成了“史语所”的建筑历史研究组。“史语所”原在青云街靛花巷3号办公。1939年日机轰炸昆明,“史语所”搬迁到昆明北郊龙头村附近的瓦窑村。于是,营造学社及梁、林一家也随之搬迁到离瓦窑村不远的麦地村兴国庵内居住。


从富丽堂皇恢宏壮观的故宫来到昆明北郊这座狭窄破旧的古寺,尽管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是,梁思成、林徽因爱国敬业的耿耿丹心却丝毫没有改变。中国营造学社以兴国庵为基地,克服无数艰难险阻,踏上了新的里程。从1939年9月至1940年2月,梁思成、刘敦桢率队去四川、西康,先后深入35个县(市),共计调查古建筑、崖墓、摩崖、石刻、汉阙等730余处。林徽因留在昆明也不轻松,除主持营造学社的日常工作外,还要整理资料、撰写论文;她每天忙得不亦乐乎,然而心里却非常充实。


过了一段时间,两夫妻商议,为长久计,决定在村里选择一块地皮,建盖自己的房屋。很快,他们发现,临近的棕皮营村竹树环合,流水潺潺,风景优美,环境清幽,是比较理想的居住地。更让他们惊喜不已的是,村中的农户大都喜爱种花,家家花团锦簇,流光溢彩,特别是村中的大户李荫春家,占地约2亩多,大部分地方用来种花,几乎云南所有的名花这里无不具备,尤以茶花为盛,其中有两株狮子头(九心十八瓣),树高12米(比丽江玉峰寺内的“茶花王”高出一倍以上),每到开花时节,“连山翠抱看无地,一树花开撒满天”“冷艳喷霞堪入画,猩红粲日不胜吹” “一枝占尽人间艳,千朵飞来鹤顶红” ……让爱美、爱花的梁、林夫妇一见钟情,迷恋沉醉。


也许是命中有缘,当梁、林夫妇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找到李荫春(现房主顾彪妻子的祖父),试探着提出租借土地建盖新房时,这位曾任过求实中学高中国文教师的开明士绅满口应承,双方达成协议:李家出借土地,梁、林出钱建房,五年后房子归李家所有。


为了建造这三间住房,梁、林夫妇拿出了所有的积蓄,并且亲自设计,亲自监造,“不得不为争取每一块木板、每一块砖乃至每根钉子而奋斗”,有时还得亲自当小工,搬石、运瓦甚至临时充当木匠和泥瓦匠,历时半年许,三间小屋终于在1940年春天落成。为此两人还欠了债,幸亏远在美国的挚友费正清、费慰梅夫妇汇来100美元,解了燃眉之急。


房屋由两座相对独立的平房组成,正房三间,坐西向东,长12米、宽7米,每间约28平方米,总占地面积121.87平方米。正房的南间是客厅,中间是书房和卧室,北间是林徽因的母亲和女儿梁再冰的卧室。在正房的南侧,连接着一所低矮一些的10多平方米的住房,有门与客厅相通,这便是他们的好朋友、哲学家金岳霖寄居的房间。与正房相对是一排三间附属用房,坐东向西,一间是佣人住房(因雇不起佣人,只能空着),一间是厨房,另一间是柴房。


有专家认为,这三间正房虽然简易,但其选址、规划、设计毕竟出自建筑大师之手,处处体现着主人的生活情趣和文化品位,与当地民居相比较,显示出鲜明的特点。一是门窗较多,正房的每一间,都有两道精致的门和两道宽大的窗子,进出方便而又具有良好的采光;二是三间住房内全部安装了木地板,吊有顶棚,防潮而舒适;三是客厅里设计了一米见方的壁炉,可供冬季取暖之用,墙上还安装了几个壁橱,增加了实用面积,可谓中西合璧,洋为中用,别具匠心,


房屋面积虽然不大,但五口之家总算有了自己的安乐窝,面对自己的杰作,梁、林夫妇颇为自得。林徽因特意给费正清、费慰梅夫妇写信,告知这一喜讯:“我们正在一个新建的农舍中安下家来,它位于昆明市东北八公里处一个小村边上,风景优美而没有军事目标。邻接一条长堤,堤上长满如古画中的那种高大笔直的柏树。我们的房子有三个大一点的房间,(以及)一间原则上归我用的厨房和一间空着的佣人房。”她还不无夸耀地说:“有些方面它也有些美观和舒适之处,我们甚至有时候还挺喜欢它呢。”她还邀约“真诚的朋友来赏识它真正的内在质量”。



真诚的朋友果然应约而来,经常光顾梁、林家的贵宾有:中央研究院语言历史研究所所长、著名学者、教育家傅斯年,著名哲学家冯友兰、金岳霖,考古学家李济、董作宾,政治学家钱端升,语言学家王力,古文字学家陈梦家,文学家游国恩,古琴专家查阜西等。


每当这时候,梁、林夫妇总是把他们请到花园中,边品茗赏花,边谈诗论文,海阔天空,无边无际,尽一时之趣。而那些看似没有生命力的奇花异卉也仿佛有情有义似的,竞相开放,争奇斗艳,杜鹃万紫千红,报春绰约多姿,龙胆铺地似锦,兰花悠闲高雅,木兰亭亭玉立,百合清香丽质,绿绒蒿绚丽多姿……特别是茶花盛开时节,茶花家族中的名品、佳丽群英荟萃,精彩纷呈,一时间犹如漫天云霞醉入人间,但见“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满园舞?”诚如行家所言,就是不看花容蕊貌,单听听那花名就足以使人心驰神往,入痴陷迷。以象形而名的有童子面、松子鳞、恨天高、彩蝶翅、狮子头、白玉杯、醉杨妃、绛纱幔、菊瓣笑、锦楼春、赤玉盘、东方亮白、紫袍玉带……以颜色区分的有红玛瑙、白玛瑙、丹顶鹤、凝胭脂、早桃红、一念红、三色红、照殿红、醉娇红、玉碗白、牡丹茶、粉宫妆、金串珠、昆明春……浓者烁日闪霞,淡者辉玉映月,繁英艳质,独冠群芳。


这时候,梁、林夫妇总是首先抬出花园的主人李荫村,声称大家有如此眼福,全是李老先生的功劳,他一生爱花、惜花,将大部分时间、精力用于伺弄、呵护花草,方有如此秀色,可供诸位饱餐。众大师自然齿牙春色,赞不绝口。


可惜的是,在兴国庵只有一年半左右,由于中央研究院“史语所”的搬迁,营造学社也只有随之离开兴国庵、离开昆明。当时,营造学社与史语所的关系,已不仅限于图书资料的使用,梁思成作为营造学社的社长已被任命为中央研究院的研究员,营造学社也成了史语所的附属单位。对于这次迁移,梁思成林徽因夫妇是极不情愿的,用梁思成的话说是“非常沮丧”。因为搬迁到四川宜宾的小镇李庄,不仅远离了城市,远离了大学,远离了一大批朋友,也永远离开了他们辛辛苦苦用自己双手设计和建盖的住房。


林徽因自在晃县感染肺炎以后,身体健康状况一直不好,迁到四川宜宾的乡村李庄以后,湿闷的气候、艰苦的生活和繁重的生活更加重了她的病情,乃至卧床不起。抗战胜利时,梁思成陪她到重庆检查身体,大夫告诉梁思成,林徽因病情严重,将不久于人世。这对梁思成和林徽因来说,无疑是沉重的打击。此时,林徽因向往昆明美丽的自然风光和良好舒适的气候。她认定:“再次到昆明去,突然间得到阳光、美景和鲜花盛开的花园,以及交织着闪亮的光芒和美丽的影子、急骤的大雨和风吹的白云的昆明天空的神秘气氛,我想我会感觉好一些。”于是,她再次回到昆明以治疗和养病为目的,住在圆通山下的唐家花园内。抗战胜利使林徽因看到恢复正常工作生活的希望,也给她带来了欢乐。为此,她专门写了一首诗,表达自己彼时彼刻的心情:




别说你寂寞;大树拱立,


草花烂漫,一个园子永远


睡着;没有脚步的走响。


你树梢盘着飞鸟,每早云天


吻你额前,每晚你留下对话


正是西山最好的夕阳。




虽然写的是北门街园子,但我们从中似乎可以看到棕皮营村李家花园的影子,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林徽因对那个她亲手建造的“三间屋”老宅子的眷恋。


林徽因在昆明一住就是几个月,后来,因为梁思成受命组建清华大学建筑系并被任命为系主任,她不得不怀着恋恋不舍的离愁别绪离开昆明北上,把对昆明的永久思念储存在珍贵的记忆中。



主要参考书目:


林杉:《一代才女林徽因》(作家出版社1996年3月第一版)


余斌:《西南联大•昆明记忆(1)》(云南民族出版社2003年10月第一版)


《抗战时期文化名人在昆明(1)》(云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12月第一版)

(图片来源网络)


  



作者简介


李国庆,喝黄浦江水长大,1969年17岁时赴云南西双版纳“修地球”,饱尝人世间的酸甜苦辣。1979年留居春城昆明,现为民盟昆明市委宣传专委会主任。


自1972年笫一篇文字见诸报端起,40多年来蹒跚学步,历尽艰辛。自忖生性愚钝,立志以勤补拙,“人十能之己百之,人百能之己千之”,每每伏案笔耕于“三更灯火五更鸡”,不知黎明之将至。写作全凭兴趣,广泛涉猎小说、诗歌、散文、剧本、报告文学、纪实文学、民间文学、新闻诸种体裁,发表500余万字,获国家、省、市级奖励三十余项,主编出版专著多本、个人著作四本,诗文被选入20余种国家正式出版物。现为世界华文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员、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云南省戏剧家协会会员。


《中国当代作家传略》《云南省当代作家传略》《云南省当代作家评论家传略》收有小传。


此生将以文学作为永远的情人,无怨无悔。




推荐阅读

李国庆在【知青情缘】 发表的文章.


【知青回忆】偷听“敌台”(李国庆)

【知青回忆】牛棚”记事(李国庆)

我成了红军作家的“关门弟子”(李国庆)

物华天宝山河秀  人杰地灵文气浓——文山散记(李国庆)

乃古石林探奇(李国庆)

上海阿卡(李国庆)

奋斗(外一首)(李国庆)

【小小说】父亲(外一篇)(李国庆)

蒙自,让我轻轻地告诉你(李国庆)

【知青回忆】曼庄“八仙”(李国庆)

“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蒙自纪行(李国庆)

少将的侄子(李国庆)

【小说】嫁给绵羊还是嫁给豺狼 (上)(李国庆)

【小说】嫁给绵羊还是嫁给豺狼(下)(李国庆)

【小小说】《除夕之夜 》另一篇(李国庆)

我和李颂源(李国庆)

【小说】乒乓之恋(李国庆)

【小说】没有新娘的婚礼( 李国庆)

【小说】没有新娘的婚礼( 李国庆)

 “乒乓志愿者”的风采    

记昆明七彩金桥乒乓球协会副秘书长李绍红(李国庆)

我叫国庆,我骄傲(李国庆)

【气吞山河  壮怀激烈】观电影《为国而歌》有感 (李国庆)

武定狮子山牡丹园记 (李国庆)

人生第一课 ——赴云南插队落户纪实(李国庆)

【小说】在那遥远的地方(李国庆)

【小说】没有新娘的婚礼(李国庆)


本文由作者投稿《知青情缘》编辑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投稿邮箱:564636138@qq.com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梁思成、林徽因的昆明情缘 (李国庆)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