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左邻右舍》八: 幸福养老 (董克荣 )
【退休生活篇】
《我的左邻右舍》
作者:董克荣
八: 幸福养老
我泱泱大国,人口接近14亿,60岁以上的老人已经超过2.7亿,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十七点三强。我国的养老事业起步较晚,养老的机构、人员的培训跟不上需求,每一个家庭都在为养老事纠结,养老的问题已经成为社会问题迫在眉梢。
虽然我已经过了古稀,正向着耄耋之年前行,自觉体能还行,但需要别人照顾的日子是迟早的事,所以对于如何养老还是很愿意去了解。曾经在侨联组织的关心下,与老伴夏士澄一起参加过多次养老院生活的体验,经过不同类型的养老机构和不同的养老模式比较以后,觉得上海市金山区的“颐和苑老人服务中心”不仅规模大,经营模式和服务质量都领先一步。我们在那里体验五天,享受到了家庭式养老服务,让我对养老有了全新的感受。
“颐和苑老人服务中心”是一家由政府扶持、民办公助的非营利性养老机构。它坐落在金山区朱泾镇金石北路,占地面积九万多平方米,可提供2700多个床位,与丹麦著名的养老机构‘丹麦执事家园’联合管理,引入世界先进的养老理念和养老方式,以‘家’为目标管理,以‘田园’为生活环境,把传统与机构养老进行有机的结合,开创了比肩国际的居家式‘幸福养老’的全新模式。
颐和苑第二期工程图
刚去了一天,因为优美的环境和各种养老设施的齐全,我就把拍的照片和点滴感受放上微信。谁知道这天的微信快要点爆,那是源于大家对那里‘非营利’的管理模式产生了疑虑。
现在养老院的服务都在改进,但是按经济规律办事,收费标准也越来越高。公办的排队等不到,私营的价高住不起。而这里用‘非营利’方式吸引眼球,听起来像是美丽的童话,到时会不会鸡飞蛋打,老板圈钱走人?所以许多人对“颐和苑老年服务中心”实行的模式大惑不解,大家最关心和担心的问题也就在这里。
创业是为了挣钱,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但是“颐和苑老人服务中心”的目的不是为了挣钱,而是为了实现老人的‘幸福养老’。是什么精神支撑‘颐和苑’的投资人?我们对开发这个项目的理事长周保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颐和苑综合服务区
第二天中午,我们在餐厅用餐,正巧周保云进来有事。他的年龄大约五十多岁,个子不高,一头浓密的头发,眼睛虽然不大却炯炯有神,说起话来带有金山本地的口音,那张笑脸显出他的朴实和憨厚。他与侨联的志愿者沙振麟说完话就匆匆地离开了。
说起周保云,这里的工作人员都会竖起大拇指。他的人生经历带有传奇色彩。
周保云出生在金山一户农民的家庭,他18岁参军入伍,经过四年军旅生活的磨炼,培养了他的好思想和好作风。复员后他被分配到深圳一家高级HOTEL负责经营,在那里他学到不少经营管理的理念。
那时深圳已经成为特区,改革开放的新思想,让他萌发了创业的激情。他毅然下海投入餐饮行业,凭他学到的管理经验和刻苦耐劳的精神,生意越做越大。然后他用自己掘到的第一桶金,转行与别人合作开发房地产。周保云第二次创业顺风顺水,如日中天。正当他们的事业发展得如火如荼时,周保云选择了投资移民,到加拿大定居生活。
周保云喝着家乡的水长大,受党的教育培养多年,是改革开放的政策让他受益。他在国外的生活虽然无忧无虑,但他并不快乐。他的心时刻牵挂着家乡,他不能忘记生养自己的父老乡亲,他要为这片土地干点实事。于是,在外飘泊多年的周保云,又毅然回到了养育他的故乡------上海市金山区。
他回到故乡做的第一件事情,是出资20万元为村里盖起一座养老院,让村里的老人有一个相聚喝茶聊天的场所。后来他又用了300万元,为新农乡建造一座1500平方米的老年活动中心,还添置了许多健身器具,给村里的老人活动和锻炼。
随着时代的发展,需要养老服务的人越来越多,周保云又去调查研究,开始了第三次创业。在区政府的支持下,他投资12亿元开始了建造“颐和苑老年服务中心”的宏大计划。
周保云在开幕式上致辞
2015年10月30日,“颐和苑老人服务中心”正式开业。这是民办公助非营利性质的养老机构,第一期工程有八百多个床位,第二期工程有一千九百个床位,全部建成后有两千七百多个床位,是目前上海市最大的一家养老机构。
“颐和苑老人服务中心”与丹麦著名的养老机构‘执事家园’合作,引进世界先进的养老理念和方式,并聘请丹麦的专家进行业务管理和技术培训,在国内开创了世界公认的‘幸福养老’的全新模式。建设工程在设计时依据人性化、细节化的原则,对硬件进行全方位的综合配套,用先进的护理管理和医疗保障体系,融入在软件中进行运作。追求养老文化,为老人打造符合老年人心理的‘家庭式’养老环境。
时任上海市委书记韩正等领导考察颐和苑
周保云回国十多年来不断地为自己的家乡作贡献,付出大量的精力和财力,他爱国爱乡的动人事迹感动着无数人。为此他荣获了上海市十佳归国华侨的荣誉称号。并在2016年9月26日,作为新归侨先进人物的代表,到北京参加《中国归国华侨联合会成立60周年纪念大会》。
在大会期间,他从许多先进人物的事迹中感受到,一个成功的企业家,要为国家为人民分担困难和重任。他要回报家乡的老人,尽一个农民的儿子应尽的义务。他说:“追求幸福是人的最高利益,能为‘幸福养老’作点贡献,自己从中感受到幸福感,才是真正的获‘利’,挣钱所得的利,是不能与这同日而语的。”从北京载誉归来,他的肩上又多了一份责任。
我们在体验的短短几天里,看到了“颐和苑老人服务中心”在为老人实现幸福生活时尽心尽力,不断完善,做到了极致。从中我看到了许多不为人注意的细节,正是这些细节深深地打动和吸引着老人们,放弃自己原来的居住地,在这里购房入住享受服务中心全方位的服务。
在颐和苑体验生活人员合影
细节之一:服务中心的大门外没有招牌,像一个居民区,只有‘颐和苑’三个大字在阳光下闪耀着金色的光芒。对外接待时使用‘老人服务中心’的名称,让入住的老人感觉不是来‘养老’,而是住进自己的家,这里是提供服务的地方,名称的使用是经过了他们的深思熟虑,让老人们一走进服务中心的大门没有任何心理压力,感受到人格的尊严。这就是他们遵循‘幸福养老’的理念,实现家庭式养老的目的。
大门外的标志
细节之二:颐和苑里特地划出一大片田园,入住的老人都可以免费申请一块几十平方米的农田,老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种植蔬菜或花卉果木。每天傍晚,喜欢耕作的老人们在那里兴致盎然地拔草浇水,侍弄菜蔬,收获自己栽培的无公害的蔬菜,享受着大自然和田园生活的无穷乐趣。
老人们种植的蔬菜,边上有水井方便取水
细节之三:服务中心开创了三段式服务:养老区、养护区和护理区。生活能自理的老人住在养老区,到需要护理服务时可以转到养护区;有医疗需求的老人住在护理区。三个区域每天都有值班医生巡视,护理区的病人根据病情会有专人看护。护理人员经过培训考核才能上岗,按照不同的服务,每月支付不同的费用。在服务中心里面有‘颐丹护理医院’,可使用医保卡,护理医院与市区三级医院开通绿色通道,遇到突发疾病能以最快的速度送往医院治疗。
颐丹护理医院
护理医院为参观人员免费检查眼睛
每个区域的房屋设计都是家庭式住宅,包括卧室、厨房、卫生间、和客厅,里面家用设施一应齐全。吃饭有食堂,需要点菜可以预订,喜欢自己做饭就在家里做,与家人一起同吃同住,让入住的老人感觉仍然是在自己的家里享受‘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房屋实行统一管理不设房产证,所以老人可以根据护理的需要搬到其他的区域,家属不用担心没有地方居住。
宾馆式的卧房
全套厨房设施
宽畅的客厅
细节之四:为了防止老人跌倒受伤,室外道路都铺设了塑胶路面。去田园的塑胶路面还分成去和回来两种不同的颜色,以免老人搞错方向走冤枉路。
细节之五:住宅区与食堂、娱乐活动会所之间的道路装有钢化玻璃顶的长廊,下雨天外出也不用撑雨伞,还可以在长廊里散步聊天。
长廊边的景色
细节之六:室内每间屋子里都装有求助警铃,走廊和室外的公共区域安装了全方位的远红外探头,实行24小时监察
无死角,老人发生意外就能及时发现及时救助。
细节之七:卫生间里都安装了最先进的多功能智能坐便器,如厕后能自动冲洗自动吹干,方便老人使用。提供的卫生纸都是本色无漂白的环保纸张。
多功能智能坐便器和墙上的警铃按键
细节之八:在风景如画的庭园里,种满了各种奇花异草,在树木花草前都标上了花木的名称,让老人们从中学到知识。
细节之九:娱乐会所里琴棋书画室和健身房运动场馆一应齐全,每天早上召集老人一起做健身操,每一个室馆内都有专业老师授课,定期举办老人的绘画作品展览,开展演唱表演联谊活动。会所每周放映电影,还经常为老人安排车辆外出参观、一日游等活动,这些活动都不收取任何费用。老人们的生活丰富多彩。
棋牌室
阅览室
桌球室
细节之十:在外面散步时,我们遇见护工、炊事员,他们都会面带笑容地询问:“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吗?”,让大家感觉生活在这个大家庭里充满了友情和亲情,心里暖洋洋的。其实老人们最看重的是这里的服务质量,哪怕自己的心情或病痛再不好,只要见到那一张张笑脸,心里的烦恼顿时就会烟消云散。
护理人员与老人谈心
颐和苑开业不久,入住率就超过80%,如今第二期养老区的房子也已经一房难求。我们在田园里遇到一对夫妻正在栽种蔬菜,丈夫刚退休不久他们就搬进了养老区。问他们为什么那么年轻身体好好的就来这里?他们说,这里与外面没有什么两样,而且条件比居民小区的条件更好,只要入住就能享受到养老服务,何乐不为呢?
老人们青睐那里,不仅仅是因为购买这里的房屋可以一次性付款或分为每年付款的灵活方式;也不是因为是‘非营利机构’,等你离开时,可以全额归还你购房的全部本金;更重要的是这里为老人服务的不是一个人,而是“颐和苑老人服务中心”的整个团队,是他们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优质服务 ,不管你在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还是护理、医疗上需要帮助,你只需按一下电铃不用出家门就能获得他们团队全方位的服务,让老人们享受到真正的‘幸福养老’。
现在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养老机构中,有70%是非营利性质的。在我国,政府对非营利性质的养老机构也有许多优惠政策,但这样的机构少之又少。周保云理事长在公益性的养老事业中迈出了一大步,在他的带领下,整个团队为‘幸福养老’的目标不断地努力,他们正在向世界一流服务的方向迈步。愿他们的运营模式在我国发扬光大,福祉百姓。
我们在这里看到了我国养老事业的发展和希望。
读者精彩留言
《幸福养老 》跟帖,与朋友们一起分享:
陈美玲------幸福养老真的是我们这代人必须要当回事考虑了,在现实中还遗留了养老的传统观念,老年人进养老院觉得是已经活到了人生的尽头不愿去,子女们觉得送父母进养老院会给别人说不孝。但当今社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养儿防老的概念也在改变,象‘颐和苑’这个模式的养老院真是我们不远将来想往的,我们一代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所以到时不要拖累子女,用以房养老等多种形式来获取更好更舒适的服务来度过自己晚年,让老年人到最后也要活得尊敬和尊严,希望政府多建造些像‘颐和苑’这样的养老机构,提供给庞大的老人队伍选择。让老人们老有所养,老有所趣,老有安乐。
张禾笙------如何养老?实在是个既现实,又沉重的话题!现在养老的选择很多,我曾去过金山的"颐和苑",确实不错,是幸福养老的好选择,但它的定位是面向中等收入人群,可能大部分人群没有这样的福分。但愿中国的老人都能在"颐和苑"这么好的环境里颐养天年,有尊严地走完人生之旅!
黄建华------以前我老父亲住的护理院里面设施简陋,护理仅限于不出问题,吃饱换洗好。走进楼里鸦雀无声,不时传来几声老人的哀嚎。里面也能用医保卡。但是还是以盈利为主的。附近也有一所养老公寓,与文章中介绍的大相径庭。当然社会上也有好的养老机构,但是我们工薪阶层哪能享受得起。养老问题已经迫在眉睫,我们都已经进入老年了。希望政府不要将搞好养老事业停留在口头上,要付诸行动,不要让我们翘首以待。看了《幸福养老》文章介绍,似乎看到了幸福的曙光。可是在传统的思想观念下有多少人愿意离开熟悉的环境去那里养老?又有多少人愿意承担虽说不算昂贵的养老费用?又有多少子女怕送走老人会担上不孝的名声。传统观念的改变和老人自身思想的转变都需要时间来解决。但愿现实的养老服务与文章所述一样,期待更多的颐和苑式的养老机构在沪诞生、发展!
王晓光------文章给我们传递了好信息,让我们又点燃了对养老的希望,我真的好向往那种养老院,但愿我们的周围也能涌现出这样的养老机构,该有多好啊!同时也为周保云这样的理事长为民尽心尽力而感动、骄傲,并为他点个大大的赞!
徐正魁------幸福养老、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
宋丽敏------这样的养老院让老人们不觉得孤单,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和兴趣爱好,健康护理也有相对的保障,那里主要是服务好,是个温馨家园,充满了幸福。真的是幸福养老院!
王丹珠------‘幸福养老’是我们每个老年人的心声!但现实生活中目前我们的养老制度还是有较大缺陷的。看了董克荣的文章中介绍的周保云和他的颐和苑让我们看到了希望。每一个人都要老的,如果国家重视,有志人士热心,那么我们老人就无后顾之忧了!在此也祝周保云这样的好人一生平安!谢谢董克荣的帖子,宣传了正能量!
韩沧新------幸福养老这篇文章写得太好太及时了,这所养老院应该是让老人们幸福养老的好地方,因为开创人兢兢业业为老人着想,沒有私心。这样好的环境来养老真是幸福死而无憾。我们希望政府建造一些中等条件的养老院,让绝大部份的百姓老人都能居住得起,让我们临终前能幸福安康。养老问题已成了我们这些老骨头常谈论的话题,我原来的想法是居家养老,请一位热心能干的阿姨帮助养老,因为家是最幸福的,是最可靠的港湾。小董仔细介绍了这家养老院情况,又加之图片,一下子把我们以前的想法全放弃了,正想直奔金山,去享受幸福养老,但从头至尾没看到价位是多少?这是我们老骨头首先关心的事。希望小董有所补充。
应照恩------这个老板不简单。这养老院真是挺吸引人的。在那里养老确实幸福满满。若与兄弟姐妹、朋友们结伴一起去颐养天年,那就更好了。
崔紫君------看了你的介绍,感觉这个地方是很好的!我觉得享受天伦之乐也蛮好。
曹觉民------这个话题切中时弊,尤其是我们这些七旬人,将来的养老问题必然考虑,是居家养老抑或养老院养老每人的情况各不相同,但多一点选择总是好的,愿闻其详,董兄的文章总能扣人心弦,饱人眼福。
叶荣芳------董先生的《幸福养老》文字流畅、介绍详细,看后真羡慕那里的老人,也为有大爱之心创建“颐和苑”的退役老兵周保云点赞!
一叶知秋------看了董先生《幸福养老》文章,对养老有了全新的认知,人生经历带有传奇色彩的退役军人周保云创建的“颐和苑”真的很接地气,为他点赞喝彩!
花月仙------“幸福养老 ”写得很好。写作是董克荣的强项,无论何时何地只要在他身边所发生的或听到的任何一件事情,在他的笔下都能写成一篇好文!真棒!
应照静------幸福养老—颐和苑,是个选择养老的好去处,主要看中的是,创办人周保云的创办理念。难得!
孙凌宏------看了这篇文章,让我们对这个老年家园心生向往。
蒋方龄------看了文章,对“幸福养老”有所了解,我们是该考虑养老这个问题了。
克 玲------在美國加州都有這样的養老房屋,因為設計面積實用所以價格比一般房子便宜,村內的設施齊全,讓老人可以在村內”自給自足”,從已經入住的朋友説的經驗,非常滿意,但並未提到可以免費申請耕地,用來種植自給的菜蔬,所以頤和苑實在有獨特之處,喜歡種植的老人更覺得是自己的家。
Linda pang------看了文章才知道,原來中國在養老方面已走在世界前方。養老,治病,是最高消費的一環,全球政府都要為這方面準備一大筆預算。除了金錢之外,就是老人家的心理狀況。大多數長者都不能接受病痛和與家人分開的痛苦。但依文章記載,這所養老院是很多長者祈望的住處;環境、費用、娛樂設施都很合適,已經是養老的首選。文章中的照片,看到参加生活的体驗者,都是很獨立的長者,距離 “老” 還有一段時間,這是最佳入住護老院的年紀,有充足的適應期。文章中提到护理區,這就是人生走至最後的區域,也就是護老的最重要環節。這區域工作人員是否足夠,各種護理需否另加費用,有沒有医生定期探訪等,都需要了解,文章中沒有深入接觸。在“幸福養老”中提到在養老区可和家人同住,但這房产证用長者名字登記的话,長者一旦要轉往護理区,那麼家人可否留在這單位居住,如要搬走,那麼將來探訪就會不便。這方面也要弄清楚。否則這文章就会变成頤和苑的免費廣告了。“幸福養老”讀了三遍,真希望可以入住 “頤和園”。文章將體會到的,詳盡地記錄、分析,使遠洋居住的人都能十分了解。如果世界各地的上海人都能拜讀这篇文章,可能有很多原居住在上海的長者會回流上海去养老了。
李 翊------金山《颐和苑》真的不错,去年我们南京东路街道侨联和外滩街道侨联归侨和侨联骨干去体验过,是沙主席帮我们赶上了末班车。
阳 光------看了《幸福养老》,谢谢分享,有机会组织我们去看看。
老 王------文章介绍得很详细。对老年人来說是今后向往的地方,国家很关心养老事业、一定会有更多更好的类似《颐和苑》养老服务中心出现。我们期待着明天会更好。
马家林------当今,养老问题已迫在眉睫,是该认真考虑一下了。看到董老师的《幸福养老》一文,从体验者的角度,多方位的观察,写下了难得一见的好文章。周保云爱国爱乡的情怀,创办了一流水准的养老院——颐和园。感谢辛勤的筆耕者,看到了许多不为人注意的细节,从十个方面描述了《颐和园》的人性化优质服务理念。正如作者的美好愿望:愿他们的运营模式在我国发扬光大,福祉百姓。
宋振荣------这篇文章很好,既改变了观念问题,又解决社会问题,这就是老年人理想的最后去处。
童慧毅------幸福养老是每一个老人的希望,你这篇文章写得好。
作者简历
董克荣,1944年出生。1964年高中毕业后支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二师二十一团,曾当过农工、团宣传队演员、炊事员、文化教员、小学校长。1981年回上海在街道集体单位当营业员。1985年考入上海大学政治学院,毕业后调区集体事业管理局工作。曾担任区人大代表、上海市侨联委员、区侨联副主席。曾在《上海新闻晨报》、《新民晚报》、《上海侨报》、《上海法制报》、《经济时报》、《书评报》、《中国仪电报》、《南市报》、《南市外贸报》、《计划管理通讯》、《浦江同舟》、《国家安全通讯》、《黄浦侨音》、《花溪》、《炎黄子孙》等报刊和杂志刊登文章200余篇。2004年退休。
作品荐读
本文由作者投稿《知青情缘》编辑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