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21年8月3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致敬人物|刘向南:新时期的调查记者,也要适应新变化

珊珊 传媒江湖荟 2021-08-03
刘向南是一个被网友称为“业界良心”的记者,这个词看起来并不算宏大,但对记者这个职业来说却算得上是最高评价。
入行20年来,刘向南被恐吓过、被跟踪过、被威胁过,原因就是他作为一名调查记者,始终锲而不舍的挖掘新闻事件幕后的黑手,用自己笔下的文章,做一点实事。
因写作兴趣 决心做记者
1997年,刘向南考入大学主修经济学,但在那个中国媒体调查新闻的黄金年代,他在大学时期就喜欢看一些知名调查记者的报道,比如当时《南方周末》关于孙小果的《昆明在呐喊,怎么铲除社会恶霸孙小果》的报道,真实的反映了社会现实现状。
这些沉甸甸的文字,让年轻的刘向南热血沸腾,一种想要匡扶正义的想法油然而生。
于是,本身对写作就感兴趣的刘向南,将职业方向聚焦在记者身上。
2001年大学毕业后,恰好赶上《南风窗》扩编,刘向南应征成为其中的一员。
从此以后,刘向南在记者行业一直走到现在。
一直到2016年,他从传统媒体跨入到《界面新闻》的新媒体平台。
20年来,刘向南将自己的职业定位方向为调查记者。他说,虽然自己并不是每篇报道都是调查新闻,也经常会做一些软性的报道,但只要是从事过或正在从事调查性报道的记者,就是调查记者。
只不过,由于如今的环境压力,很难要求每一篇报道都做成调查报道。
刘向南向《传媒江湖荟》承认,在当前的环境下,做调查记者是特别难、特别累的一件事,尤其是近几年,调查记者往往得不到支持和理解,甚至连工作单位和平台也不支持。
圈里圈外人都认为,现在的媒体需要更大流量且没有危险的报道,在这种情况下做调查记者,就如同逆水行舟,如果不努力,不坚持就会退化掉。
尽管有这样那样的不利因素,刘向南仍旧继续坚持以调查报道为主的工作职责。他说:“我没想过要退缩,在当前舆论环境下,做监督报道只能找机会,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但我仍旧会坚持,除非永远都不让做了,只要有机会,我就一定会做。”
这份坚持,来源于刘向南对记者岗位的思考。他认为,新闻记者最大的价值是舆论监督,尤其是监督公共权力。要想在很多阻力面前继续舆论监督,记者就只能硬挺、坚持。作为一名记者,如果有一天突然发现没有什么可说的内容了,那就成了在这个行业里虚度光阴。
报道吃空饷女县长 认为办了一件实事
刘向南所指的舆论监督,其实就是国家赋予的是监督公权力。
2011年的时候,刘向南在北京某报社做调查记者,一个山西的朋友从太原来京告诉了他一个消息,在刘胡兰的家乡山西省文水县,有个副县长叫王辉,其在民政局工作没多久就来北京做铁艺,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在北京立足后,便想着回到老家开公司。在老家有当地政府人员的支持,王辉还做了副县长。
但是,王辉在北京做生意的十多年里,并没有回到山西上班,却依然领着民政局的工资,吃着国家的空饷。
刘向南得知此事后觉得,一个基层干部十多年都不一定能够升至副县长,而王辉能吃着十多年的空饷,还能做副县长,身后一定有背景。
于是,刘向南经过详细的调查,发表了《吃空饷15年,山西女商人变身副县长》的报道。
这篇报道起到了舆论监督的作用,山西省专门成立了调查组对此事展开调查,将王辉免职。
同时,更高级别的政府还以此为契机,整治了吃空饷的这种不正之风。
在日常的工作中,刘向南也会做很多“打死老虎”的报道,比如国土资源部部长田凤山、国家电力局局长高严、温州副市长杨秀珠等等。所谓的“打死老虎”,就是哪个官员落马,媒体就马上去官员驻地或工作地挖出其过去的黑料。
这种报道最大的好处是:安全。
刘向南也明白这个道理,不过他认为,作为一名记者,能够监督一名有权力的官员,并且起到了作用,这就是为人民做了实事。
虽然打掉一个官员,免职一个官员,并不一定能有多大价值,但这种舆论监督,能够在社会范围内发挥作用。这比“打死老虎”,要有意义的多,带来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也更多。
记者的成就感无法用金钱衡量
刘向南觉得,作为记者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并不是报道出来后拿到的稿费和奖金,记者这个职业的成败,无法用金钱来衡量。“你发了多少奖金,带来多少经济利益,工资涨了没有,不是这个,我愿意看到的是当报道出来后产生的社会价值和社会效应。”
何为社会价值和社会效应?刘向南举例说:去年11月的时候,我去了一趟都江堰,见到了一些当初我做报道时认识的朋友,其中去了一个叫“张三丰”的小酒馆,老板还认识我,还很开心的叫我“刘大侠”。
他们热情的招待我,感谢我保护了他们的遗产。刘向南说的这件事情,缘起于他的一篇报道。
2015年的时候,刘向南去成都参加一个NGO组织的保护河流爱护水环境的活动。主办活动的研究会负责人告诉刘向南,都江堰上有一个破坏环境的水电站,2003年的时候,就曾经有一个杨柳湖发电站因为各方的反对而没有开办下去,现在这里又建了一个水电站。
得到这个线索后,刘向南把这件事情默默的记在心里。
过了不久,一个曾经做过都江堰政协副主席的朋友来北京,刘向南在饭局中请求朋友帮忙核实一下这个水电站的情况。
朋友回去核实后回复刘向南:确实有一个水电站,该水电站是三方投资的,一方是都江堰管理局,一方是都江堰市政府,另一方是刚刚在深圳注册成立的一个“神秘”公司。
刘向南判断,这个水电站很可能是违规的,于是他便着手开始调查水电站的建设情况、股东是谁等问题。
在调查行将结束的时候,刘向南电话采访了都江堰管理局局长刘某,刘某只回了一句:不晓得。随后就挂了电话。
该报道刊发后,引发了很大的反响。
但随即而来的首先是当地的“反扑”。包括省市两级多个部门七八个人来到北京找到刘向南和所在报社的领导,说该水电站没有在都江堰保护区的范围内,并异口同声的说刘向南报道失实。
“我当时压力很大,因为报道失实是对一个记者最大的侮辱。但我知道我没有失实,我的采访对象中有一位是申请圣兴水电站事宜的当地退休领导。他确定无疑的告诉我,圣兴水电站就在保护范围内。圣兴水电站中途造改过几次,通过改造故部疑阵,忽略保护范围。”刘向南告诉《传媒江湖荟》
那段时间刘向南的压力非常大,走路的时候都在想着这件事情,结果在过马路的时候,还被一个电动车撞倒,脸上还受了伤。“我当时很狼狈,因为领导认为我真的失实了,一再跟我说要准确,要准确,但我深知信息是准确的,作为一个记者,信息不准确是绝对不行的。”
好在,报道发出后,有关部门也介入调查圣兴水电站的情况,中央有高层领导也做了批示,要求彻查此事。
最后的结果证明,刘向南的报道是准确无误的,“我胜利了,这个水电站被炸掉了。”后来刘向南再去四川成都,看到都江堰的时候就想,这是李冰父子在两千多年前建的一个灌溉工程,没有这个灌溉工程,就没有“天府之国”的美名,也没有成都平原上繁荣的景象。
都江堰是世界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地方,是整个人类的财产。为了成都平原,为了世界遗产,刘向南觉得自己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这就是他所说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对被调查者也有同情心
在调查都江堰违规水电站的过程中,刘向南还遭遇了跟踪。
其实作为一名调查记者,这样的事情刘向南并不止一次经历。尤其是在外地做报道的时候,经常被跟踪。但刘向南认为这还算好的,更危险的是被当地黑社会跟踪。
刘向南回忆,他在河南采访的时候,在一个宾馆简单他了解了一下情况,可能无意识中触碰到了什么,后来他就发现一个被报纸盖住车牌的车,一直跟踪他,他换了好几辆出租车,但对方对当地路线很熟悉,仍甩不掉对方。
最后刘向南只能下车步行,走小巷才甩开对方的跟踪。
事后,刘向南才得知,这家宾馆就是当地一个领导开的,但其实他去调查的并不是这个宾馆,也不是这个领导。而是对方心虚,才派人跟踪他。
在调查山西文水县副县长王辉的时候,王辉得知消息,就不停的给刘向南打电话,还有人冒充中国联通的电话客服,先报了他的身份证号码,然后告诉他手机有问题,以此来变相威胁。
当时,刘向南正在宾馆写稿子,也不能和对方挑明,只能稳住对方,保证报道完成刊发。
做调查记者需要谨慎客观,也经历了颇多危险,但并不意味着记者的内心就真是铁石心肠。刘向南对《传媒江湖荟》表示,调查记者针对的只是事件本身,而不是泄私愤。主做调查报道以来,刘向南对监督的对象也有过同情。
他曾经得到了一个线索,在四川宜宾的一个职业学校里,学校每年会让学生去广东东莞勤工俭学,其实就是变相打工,打工的过程中,给学生的工资很少,学校还要抽一笔资金,其中有的学生还不到16岁,都算得上是非法用工的“童工”了。
刘向南得到线索后,去了宜宾的三所学校,了解了学生打工的情况,并找到学生打工的企业调查,证实确有其事。
报道发出后,引起了当地政府的重视。宜宾市查了三所学校,并且将其中一所学校的校长抓起来判了刑。
事情虽然通过报道得到了解决,但刘向南认为,类似的事情其实很普遍,在湖南、贵州、广西等很多地方都有这种情况。遗憾的是他没有办法继续追查下去,他觉得应该找个人大代表呼吁一下,由政府加强这方面的法制管理。
同时,刘向南也对被抓判刑的那个学校校长报以同情。“那个校长能有多坏呢?其实也没有。他文质彬彬的。其实这类事情纠正了就好。不过,他违法了,这也是他应该付出的代价。”
新时期的记者,也要学会适应新情况
刘向南听到比他资历更老的记者过这样一句话:好新闻都是走出来的。
这句话他一直记得,从业这些年来,他体会到,好的报道真的要踏实地去寻找采访对象,要走无数的路,要下很大的功夫,才能把报道做的扎实。采访够不够扎实,一定是材料拿的够不够多,够不够充分,这才最重要,写作反而是第二位的。
所以,刘向南觉得,调查记者挖掘猛料的关键其实是坚持,如果遇到难点了,可能反而是最关键的一步,只要坚持下去把内容挖出来,就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刘向南想对刚刚入行的新记者说,坚持不懈和抗压能力是从事调查新闻记者所必须的。
在刘向南看来,作为一个调查记者,正确的价值观是必备的素质,也是首要的素质。其次是要对事件充满好奇心,他回忆当时听说张扣扣杀人案的时候,他对于网上的众说纷纭很好奇,于是不顾当时仍是春节,在大年初四就启程去采访张扣扣案。
除了以上两点之外,刘向南认为调查记者还应该具备知识面广、文笔要佳的素质。
现在,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很快,新的传播手段每一天都在发生变化。刘向南觉得,在媒体行业里,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资深从业者都应该积极地拥抱这种变化,要适应这种变化,就要学习新的技能,掌握新的本领,不要固守之前老一套的东西。这也是调查记者所面临的一种挑战。

传媒“讲武堂”开讲了,众多传媒大咖现场授课。
我们旨在全面锻造新一代记者的思维方式和执行能力,快速提升写作及调查能力,全面认识传媒业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


同时,通过不同老传媒人的多角度授课,帮助新一代记者增强应对复杂环境的把控能力,成长为传媒业未来的核心中坚力量。

所以,传媒讲武堂面向的是所有传媒从业者、有志于从事传媒行业的在校大学生、新媒体从业者和对传媒行业有浓厚兴趣的爱好者。

因此,传媒“讲武堂”将敞开大门,欢迎传媒界的“后浪”们。



推荐阅读:

传媒中坚派|澎湃记者林平:法治报道应看护公共利益,为无声者发声

致敬人物|“新闻游侠”张欧亚:记者,就是发现真相并真实的表达

致敬人物|前著名调查记者简光洲:谈理想有点奢侈,但时代却离不开理想主义者!

巾帼女记|中国市场监管报庞仙:行业机关报记者更需要激
巾帼女记|北青深一度石爱华:任何领域的记者,都应该尝试“调查报道”

巾帼女记|新华每日电讯尹平平:卧底“莆田系”医院,写稿时心存顾虑留下遗憾

巾帼女记|第一财经张丽华:记者,就是走在“孤独”的路上

巾帼女记|上游新闻时婷婷:让报道掷地有声,用事实去影响
巾帼女记|苑苏文:喜欢做记者,并且希望一直写下去
思客时间|新华社深圳支社副社长周科:拍下春运母亲,是偶然也是必然
致敬人物|秦胜利:法制调查记者的“暗访20年”

致敬人物|中国新闻周刊周群峰:调查报道需“警惕个人情感泛滥”

致敬人物|卢义杰:首战“起底”原铁道部高官 记者须有侠士之风

致敬人物|李微敖:抢救现场送别李文亮,病房前三鞠躬祭情

致敬人物|李显峰:初心不改未走远

致敬人物|邓全伦:调查“200亿身价法官”案,令人触目惊心!

致敬人物| 新京报记者王瑞锋:试画苍生画不全

致敬人物|红星新闻王春:调查记者流失,其实是个伪命题

致敬人物|罗昌平:调查记者,要做不可替代的那一部分

致敬人物|褚朝新:他们用调查证明了我的清白

致敬人物|周远征:希望机构媒体,都能善待深度调查记者

版权信息


传媒江湖荟

《传媒江湖荟》是一群媒体人发起的自媒体


在这里

我们只谈酒,只谈文


而我们关注的,就是你们关心的


招募撰文写手

主要写:传媒圈那点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