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亚的2021年
这是我的第222篇原创文章
2021年,是我人生成长最快、收获最大的一年。在过去的这一年时间里,我在做好投资主业的同时,围绕投资开展了阅读、写作、翻译、直播、出席公开活动等一系列工作,也结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师友,这都是我人生非常宝贵的财富和资源。回顾2021年,不由得感慨万千,书以记之:
1
一、投资
2021年,我实现了从公司自营操盘到私募基金经理的角色切换。回顾2006年以来的人生历程,我发现,还是要遵从自己的内心,走到自己最热爱、最向往的人生轨道,才能不负此生。而且我相信,“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但凡坚定了自己要走的路,即使道阻且长,也仍然能够不断逼近自己的梦想。
大学期间,我读的是金融专业;毕业之后,我参加了当时非常火爆的国考,第一次考试就成功“上岸”,成为一名金融监管工作者;2016年底,我离开了体制,但并没有找到职业投资的路径;2017年-2019年,我读了很多投资方面的书籍,逐渐适应了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2020年-2021年,我在公司负责证券投资业务;2021年底,我开始担任私募基金经理。
从我有限的人生经历来看,可能我并不是那么“顺风顺水”,一开始就走上券商或者基金的投资管理岗位。但是一路走来,我一直在为铺设自己理想的人生道路积蓄力量。从金融学的学生,到金融监管岗位,再到股权投资,再到证券自营,再到证券资管,我终于正式走上了职业的轨道。当然,现在我也只是职业生涯的刚刚起步而已,未来我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书柜里打印和阅读的财报
对于价值投资者来说,相比于2020年的火爆行情,2021年稍显平淡。我账户全年收益的高点,出现在2021年1月份,当月收益率大约在15%左右。截至2021年12月30日,全年累计收益率-0.27%,年化收益率-0.37%,领先沪深300大约6个百分点。2021年是“黑天鹅”频发的一年,中概互联网、培训教育股、金融股、地产股轮番暴跌,能够保住本金,我觉得已经是万幸。
△2021年我的账户收益情况
2
二、翻译
2021年5月,我的第一本译著《巴菲特的嘉年华》出版。这本书主要从参会股东亲身体验的第一视角,讲述了伯克希尔股东大会的精彩故事。参与本书的创作者们,大多是美国投资界的知名人士,比如美国先锋集团创始人约翰·博格,再比如美国哥谭资本创始人乔尔·格林布拉特,等等。他们会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你,为什么巴菲特股东大会值得一去。如果你对巴菲特和芒格感兴趣、对伯克希尔的企业文化感兴趣,请千万不要错过这本书的精彩内容。
2021年6月,我的第二本译著《比尔·米勒投资之道》出版。比尔·米勒是美国投资界的传奇人物,他与彼得·林奇、约翰·聂夫并称,被誉为“美国共同基金三剑客”。1991年-2005年,比尔·米勒管理的美盛价值信托基金,曾连续15年击败标准·普尔500指数,创造了美国共同基金史上绝无仅有的记录。尽管在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比尔·米勒因为押注金融股而折戟沉沙,但他并没有因此消沉,而是很快东山再起,另起炉灶,重续辉煌。这本书,也是国内市面上唯一一本介绍比尔·米勒投资和人生经历的著作。
△《巴菲特的嘉年华》封面
关于翻译投资经典的收获和体会,我曾经在直播的时候,回答过读者的这一问题,主要观点如下:
第一,关于综合素质。
翻译投资书籍,我的理解是需要金融+英语+中文的综合素质。
如果不懂金融,可能会把fundamental analysis翻译成“基础分析”,我确实在财商教育书籍上看到过这种翻译,因为译者可能没做过投资,隔行如隔山,他可能不知道“基本面分析”。有相关的知识背景,比如翻译关于巴菲特的书,如果对他的生平事迹比较了解,那就会很熟悉他的话语体系,可能翻译的时候碰到的障碍就会少一些;
如果不懂英语,就看不懂原文,遑论翻译。相对而言,我觉得“英翻中”,对英语的要求并没有那么高。因为投资类的书籍,往往都是一些专业词汇,难度并不很大。如果是把中文翻译成英文,而母语是中文的话,就会更有挑战一些。“英翻中”,大约80%的篇幅,花20%的时间就能译完。另外20%的篇幅,可能有一些细节需要去琢磨,要花上80%的时间;
如果不懂中文,那可能翻译出来的语感,就不太符合中国读者的表达和阅读习惯。因为英文原文里,往往有很多长句,有时候一大段话连在一起,中间一个标点符号都没有。那么在翻译的过程中,要把它拆成易读的短句。由于最后是翻译成中文落地,所以对中文表达的要求会比英语更高一些。
我看到华章投资经典系列,很多书籍都是找投资人士而不是英语专业翻译人员来完成的,比如《巴菲特致股东的信》,是金石致远CEO杨天南老师翻译的;《战胜华尔街》,是汇添富首席理财师刘建位先生翻译的。我个人认为,这是挺好的一个现象,因为译者本身也有在行业内的影响力,对于出版社、译者、读者来说,能形成更深远和长久的共赢关系。
△《比尔·米勒投资之道》封面
第二,关于他律与自律。
完完全全靠自身的“自律”,我认为是非常难的一件事儿。如果没接翻译的任务,我可能也很难做到每天坚持去学英语。但是我有翻译书籍的任务之后,这种“自律”变成了一种“他律”,就是会产生出一种潜在的推动力。我就会想,我必须在deadline之前完成,这样反而会激发自己的意志力。
我们看很多伟大企业的成长也是这样的,比如腾讯,当年运营商“移动梦网”业务不和它合作了,它才会去探索增值服务等潜在的增长点;当年3Q大战之后,它才会反思,不应该成为“全民公敌”,而是要转型成为平台型企业,为更多有梦想的人赋能。更多时候,外界带来的压力,会比自我加压成长更加迅速。
所以如果大家觉得“自律”很困难的话,不妨转换成“他律”试试。比如你想去练瑜伽,但是你一个人去,可能就经常会给自己找各种理由推脱。你可以约个朋友一起去,那你一般情况下,是不会爽约的。或者你可以请个私教,那约定了时间之后,你们之间有个浅层次的“契约”关系,“履约”的动力会让你的坚持变得更容易一些。
△新书宣传照
第三,关于利他与利己。
单纯从经济回报角度来看的话,翻译所得稿酬并不多,所以我去翻译,绝对不是从直接的物质回报角度考虑的。这里面肯定会有自己的情怀,因为国内的读者这么多,但是还有很多投资类的经典书籍都还没有引进来,所以自己会抱着一种“利他”的心态,如果有更多的读者能看到这本书,那我就觉得挺欣慰的。
比如比尔·米勒,连续15年跑赢标普500的大神,国内市面上居然连一本关于他的书都没有,所以这是促使我做这件事的原因之一。出书了以后,确实很多人认识了我,我也结识了很多三观一致的朋友,到最后,利他和利己是统一的。我相信一句话叫“功不唐捐”,或者更通俗去讲,“你走的每一步路都算数”。但凡你为他人创造了价值,你就有了自身的价值。
所以,我认为判断一个人有没有格局,一定是看他愿不愿意、能不能够给身边的人创造价值。我之前也接触过一类人,他们就特别怕自己的那点三脚猫功夫被别人学去了,问什么都遮遮掩掩,久而久之,也就没人愿意和他们打交道了。相反,那些乐于分享的大佬,比如唐朝老师,一定会获得越来越多的尊重,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主动站出来维护他们。
△为读者签名
第四,关于知识的复利。
翻译让我的英文阅读水平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那我再去看《巴菲特致股东的信》原文,可能理解就会更准确一点。包括如果以后投资美股,阅读财报也会更轻松。所以我理解的是,翻译这件事儿,它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一系列连续事件的重要一环。也许我现在不知道有什么具体用处,但在未来某一刻,也许是很关键的时候,它帮到了我,改变了我的命运,这都是有可能的。
第五,关于必经之路与意外之喜。
必经之路是说,我非常确定,投资是我的终身职业,我应该不会再去转行从事其他的工作。那我所有的事情,包括演讲、写作、阅读、翻译,都必须是围绕投资来展开的。道理很简单,如果我投资不成功,那我的投资周边活动就是没有意义的。
意外之喜是说,专心去做投资,我很享受这个过程,因为它很可能不会以你预料之中的结果来呈现。就比如翻译,我之前去奥马哈参加巴菲特股东大会,不是为了回来翻译一本书,但机缘巧合之下,我翻译了《巴菲特的嘉年华》,这就是意外之喜。
每个人的才能,都是有用武之地的。就像很多大V,现在可能是活跃在雪球上,那即使不在雪球上呈现,也可能是微博、出书等别的方式。如果你会唱歌,你现在有可能会成为抖音网红,但即便是没有抖音,你也会有其他的舞台。所以,以什么样的形式呈现,你不用刻意去规划,你只负责磨炼好自己的专业技能,就一定会收获意外之喜。
△《比尔·米勒投资之道》宣传片
相关链接:
王冠亚《巴菲特的嘉年华》译者序;
王冠亚《比尔·米勒投资之道》译者序;
杨天南先生《巴菲特的嘉年华》推荐序;
姚斌先生《巴菲特的嘉年华》读后感;
姚斌先生《比尔·米勒投资之道》读后感;
巴伦周刊《巴菲特的嘉年华》节选;
巴伦周刊《比尔·米勒投资之道》节选
3
三、写作
巴菲特在致股东信里曾写过这么一段意味深长的话:“面对数以千计的股东们,我们无法在每年股东年会之外的其他时间里,回复来信或电话咨询。一对一、面对面的交流,是对时间的滥用。”
我对巴菲特的上述观点颇有感触。随着在投资界有了一点点名气,慕我虚名前来拜访的朋友日渐增多。包括很多朋友,通过微信也咨询我一些问题。我当然很乐意为大家服务,大家遇到问题能来找我,说明了我的价值,是对我的认可,也是我的荣幸。
但我渐渐感到,确实力有不逮。比如微信上如果是跟每个人聊1分钟,600人就是600分钟,差不多这一天就做不了别的事情了。所以,我觉得写作是一种很好的方式。我的文章摆在这儿了,大家不分时间、不分场合都能看到,这无疑大大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
2021年,我在写作上最大的收获莫过于——拙作《薪火相传的那盏灯》荣膺了“写作改变命运”一等奖,喜获30万元现金奖励。我找到了我第一次公开发表的作品《生日礼物》,刊登在2002年6月7日的《少年文学周刊》上,当时的稿费是20元。说一句玩笑话,19年时间,稿费增长了1.5万倍,折合年化增长率66%,这可以视为知识的复利。
△我的第一篇公开发表作品
非常感谢天南老师的厚爱,非常感谢朋友们一直以来的关注和支持!一直以来,我都非常热爱中国传统文化。从事投资以后,随着阅读巴菲特越来越深入,发现他身上的气质,竟然和老庄之道、孔孟之道、士大夫之道暗合!这也是我写作这篇文章的立意。说到获奖的感受,我认为最关键的有三点:
一是高人指点。
我是2017年初读到天南老师《一个投资家的20年》的,散文般的语言非常优美,让我有一种惊为天人的感觉——原来投资类文章还可以这么写。天南老师在文章中引用了非常多的古诗词,这恰恰是我非常喜欢的领域。后来,我又陆陆续续读到了天南老师关于巴菲特的译著,从此心驰神往。
2019年3月,我在武汉第一次见到了参加“东湖论道”的天南老师,天南老师儒雅谦和的气质,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自结识天南老师以来,他在投资、翻译、写作、做人等各方面,都给了我非常好的示范和指导,是我的良师益友。我曾经写过一篇《知道天南1000天》,详细记叙了我和天南老师的缘分。
历史上,汉初三杰之张良“圯上受书”的故事,就是高人指点的一段佳话。老翁故意对张良百般刁难,旨在考验张良的心性。张良非但没有生气,反而恭谦有礼,老翁认为张良孺子可教,送给他一本奇书,并说:“读此书则可为王者师,十年后天下大乱,你可用此书兴邦立国。”
马洁同学曾写过一篇文章,指出高人指点的风险——就是高人明明是善意指教,但被指教的人却可能误以为这是批评,进而产生逆反心理,辜负了高人的好意。很幸运的是,深受传统文化影响的我,对待高人指点的态度一向是“闻过则喜”,这也促进了我和天南老师之间的良性循环。
△2016年7月,荣获当年高考同题作文大赛特等奖
二是懂得感恩。
懂得感恩,是形成并推动人际关系良性循环非常重要的一环。因为一个不懂得感恩的人,没有人愿意再帮第二次,那这样的关系也就断了。唯有我对你好,你知道我对你的好,你也会感恩,愿意对我好,我才会对你更好。久而久之,两人关系才会越来越融洽。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大约小学四年级时,我就看过《资治通鉴》儿童版,开篇的第一章讲的就是“三家分晋”的故事。豫让是智伯的家臣,智伯为赵襄子所害后,豫让曾经多次试图刺杀赵襄子,为智伯报仇。赵襄子非常不解,就问豫让为什么要这么执着,豫让的一席话让我唏嘘不已:
“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于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
后来,我又读到过很多类似的“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的动人故事。唐俭杀敌,为的就是报答楚庄王的折缨之恩;荆轲刺秦,为的就是报答燕太子丹的欣赏之情。懂得感恩,也渐渐融入了我的文化基因。我一直信奉的原则就是——人有负于我,则不可不忘;人有恩于我,则不可不报。
跟天南老师相识后,我一直是怀着一颗感恩之心。对待天南老师安排的事项,我尽心做好;对待天南老师善意的指正,我虚心接受;对待天南老师悉心的教导,我用心聆听。天南老师也乐得跟我交流,经常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跟我聊天,这也是促进我更快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杨天南先生为我颁发一等奖奖牌
三是自己努力。
最近两三年来,我取得了一点微不足道的成绩。其中一部分的原因,当然也跟自己的努力有一定关系。我喜欢读书,我在很多书的扉页上都写着这样两句话:“始终保持创业者心态,始终保持上进心。”
保持上进心意味着,拒绝躺平,要主动给自己“加戏”。所以,在做好本职工作以外,我也主动承担了很多额外工作,比如翻译出版了两本投资书籍,再比如组建了“冠亚读书会”,还比如与雪球、巴伦周刊等财经媒体合作做了多场直播……虽然我并不从这些活动中获得直接的经济利益,但对我而言,被认可、被尊重、被需要,本身就是让人极其快乐的。
当然,主动揽事、勇挑重担也是要付出代价的,因为必然要倾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近来我最明显的感觉就是,自己的时间已经完全不够用了。我已经至少两年,没有看过电视了。每天一睁开眼,就面对着千头万绪。当然,这种从早忙到晚的状态也很充实,毕竟是在“打怪升级”嘛,我很享受人生进阶的过程。
说到这里,我还想补充一点的是,在欣喜之余,我也多了一丝惶恐。因为我深知,优秀的文章远远不止我这一篇,我也只是比其他同学多了一点点幸运而已。所以我绝对不敢以文采出众而自居,我还有很远很长的路要走,我还要继续精进和修炼。面对大家的赞誉和褒奖,我觉得我除了加倍努力,已经别无选择。
4
四、直播
2021年下半年以来,我在雪球、视频号、腾讯会议等多个平台,开展了多次直播活动,也非常荣幸获得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公司评选的年度“最佳分享嘉宾”荣誉称号。
2021年6月18日,我在雪球上开启了人生第一场直播。借着《巴菲特的嘉年华》出版的契机,我跟大家分享了2019年参加伯克希尔股东大会的感受和心得,详见我写的《2019年巴菲特股东大会见闻录》。现在回首来看,最大的感触就是:如果2019年不去现场,2020年、2021年甚至往后,都可能没有机会亲临现场了。真应了纳兰容若的那句诗——当时只道是寻常。
2021年8月6日,我应申港证券邀请,做了一场题为《巴菲特与米勒投资理念的异同》的直播。主要观点包括:巴菲特和米勒的相同之处在于,他们都有一套完整的投资体系、理念和方法。其不同之处在于,巴菲特投资的大多是吉列、可口可乐、华盛顿邮报(The Washington Post)等传统行业的公司,其投资回报的特点是“高概率+低赔率”;而米勒投资的大多是微软、亚马逊、戴尔等代表新经济的科技公司,其投资回报的特点是“低概率+高赔率”。
2021年9月9日,我与《巴伦周刊》合作,举办了“先锋译者读书会”第一场直播,主题为“共同基金三剑客”之《比尔·米勒投资之道》。米勒给我的启示主要包括:一是永远保持好奇心。在坚守能力圈的同时,尝试去拓展能力边界,探求未知事物的真理;二是永远保持敬畏心。在人生巅峰的时刻,要头脑清醒。在投资失利的时刻,要勇敢面对;三是永远保持上进心。比尔·米勒在人生的高光时刻没有急流勇退,这种对投资的执著精神非常值得学习。
2021年9月16日,我与《巴伦周刊》合作,举办了“先锋译者读书会”第二场直播,主题为“共同基金三剑客”之《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林奇给我的启示主要包括:一是不知足。彼得·林奇每年调研超过400家上市公司,敬业程度令人叹为观止;二是知不足。作为顶级投资人,彼得·林奇非但没有高人一等,反而鼓励业余投资者树立信心,可见胸襟之开阔;三是知足。彼得·林奇在人生的高光时刻选择急流勇退,就像一部大戏,在高潮处戛然而止,让人意犹未尽,回味无穷......
2021年9月23日,我与《巴伦周刊》合作,举办了“先锋译者读书会”第三场直播,主题为“共同基金三剑客”之《约翰·聂夫的成功投资》。约翰·聂夫给我最大的启示就是,投资所依赖的,并不是标新领异的观点,而是历久弥新的常识。坚持按照低市盈率的策略去投资,即使在市场甚嚣尘上的时候也丝毫不为所动,终究会获得应有的回报。投资如此,做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我的直播视频在“巴伦投资学院”上架
2021年11月8日,应武汉大学读书协会邀请,我在个人视频号上开展了第一次线上直播活动,和大家一起学习了创业与投资经典《苏世民:我的经验与教训》。当晚观众人数2855人,收获点赞11.7w,获得了较好的效果和反响。相比于线下活动,同样的2个小时,线上直播却可以把观众扩大到100倍以上,边际成本增量不大(甚至更小),而效率明显提升,所以以后的读书会,我倾向于主要以线上直播为主。
△开播前一脸惶恐的小王
5
五、活动
2021年,承蒙社会各界厚爱,各种作为嘉宾的邀约活动也纷至沓来。在我看来,线下活动是线上交流(写作、直播)的一种有益补充。很多朋友是通过线上认识我的,然后在线下遇到,现场交流,也不失为一种因缘际会。
2021年7月24日,我参加了雪球和中欧工商管理学院联合举办的“盛夏分享会”,谈了谈自己对读书、认知与投资的体会,主要观点包括:读书的本质,是跨时空社交。这里面有两层含义:跨越时间和空间,读书能让不同时间、不同空间的人物心神交汇。投资的本质,是认知的变现。知识就是力量,在投资领域体现是非常明显、非常直观的,通过读书,我们可以获得超过常人的认知水平,从而获得财富的变现。
△雪球、中欧商学院“盛夏分享会”活动现场
2021年9月2日,我参加了弘德同学会组织的线下读书会,做了题为《巴菲特为什么能赢得“众人爱”》的分享。我选取了22个小片段,出自不同作者的手笔。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既有投资大咖,也有资深教授。既有伯克希尔的外部合作伙伴,也有伯克希尔旗下企业的高管团队。虽然作者的身份不同,但他们无一例外地都是巴菲特的忠实拥趸。我们通过他们的故事,也会渐渐明白,如何才能赢得“人心”。人心聚了,事业就容易成了。
△弘德读书会海报
2021年11月20日,我参加了雪球举办的港美股Club长沙站的活动,做了题为《科技股与新经济投资机会》的演讲,主要观点包括:要与时俱进,拥抱新经济。过去10年,美股10年10倍且市值超过三千亿美金的公司总共只有11家,包括特斯拉、英伟达、亚马逊、微软、苹果、台积电,几乎都是新经济公司,只有家得宝一家是属于传统经济范畴,错过了新经济就错过了美股蓬勃向上的过去10年。
△雪球Club港美专场长沙站活动现场
6
六、师友
2021年9月1日,我在武汉见到了仰慕已久的唐朝老师。这次聚会过后,我写了一篇《唐朝老师初见记》。这篇文章给我带来的新增读者,超过了我过去5年公众号关注人数的总和。在这里,不得不佩服唐朝老师强大的影响力和向心力。唐朝老师可以说是对我影响最大的贵人之一,他对投资、人生的理解,无时不刻不在深深影响着我。
△手写大观楼长联以赠唐朝老师
2021年10月23日,我参加了第四届金石年会,参会感想详见《桃源深处——金石嘉年华侧记》。2021年,我与天南老师交集颇多:我参加了第二届巴菲特投资人生班,基本上每个月都会跟天南老师见一次;天南老师来武汉高校的两场演讲,我全程陪同;以及在金石年会上,天南老师给我颁奖……天南老师对我的提携和支持,也一直让我感铭于心。
围绕着唐朝老师的书房及书院,天南老师的天南部落及投资人生班,我结识了很多极其优秀的朋友,包括但不限于:贤林、国梁、欧阳、吴飞、浩然、林林、姚队、大帅、观霖、兔兔、林森、国超、一旭、明芃,等等。他们或是英雄少年,或是风趣幽默,或是博闻强识,或是知行合一,或是动图能手,或是飙车高手,几乎每个人身上,都有值得我学习的闪光点。
这里还要特别感谢侦雄,侦雄大哥年长我10岁,武警上校警衔退役。在我日渐忙碌、分身乏术之际,侦雄主动请缨,义务为我承担了很多日常事务。比如“我读巴芒”系列第1期、第2期的初稿收集整理工作,就是出自侦雄之手。侦雄跟我说,他觉得我以后会有前途,他就愿意为我做点事。我真的特别感动,正因为有大家的支持,我才能一路走到现在,也让我更加坚信了努力的意义。
唐朝老师说,人生的努力,就是不断抬高自己机会成本的过程。天南老师说,绝大多数人终其一生追求幸福的努力过程,就是将一手不够好的牌渐渐换成一手好牌的过程。两位老师说得真好!余生,我会努力做个更好的人,也尽量让大家知道我是个好人。我要努力,摸到更好的牌,也争取成为不被大家手里换下来的那张牌。
7
七、参访
巴菲特非常推崇菲利普·费雪所写的投资经典《如何选择成长股》,费雪在这本书里,提到一个投资方法——“四处打探”法,后来券商研究员管这种方法叫“渠道调研”,其实主要就是勤跑路、勤打探,就可以获得很多有用的信息。作为一名投资经理,平时我的投资研究主要源于书面资料。实地调研,由于耗时耗力,主要以顺道和方便为主。
2021年9月24日,我随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师生,参访了小米集团武汉总部。在武汉大学杰出校友雷军师兄的带领下,小米集团只用了9年时间,就成长为全球最年轻的世界500强企业。在到访小米之前,我看过小米的多场发布会,也认真研读了记录小米热血10年的《一往无前》。相比于雷军师兄的勤奋,我觉得自己还有很多剩余价值可以榨取。
△参访小米集团武汉总部现场
2021年10月31日,我随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师生,参访了良品铺子总部。良品铺子是一家武汉本土企业,目前,公司已形成覆盖肉类零食、坚果炒货、糖果糕点、果干果脯、素食山珍等多个品类、1,000余种的产品组合,有效地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群体在不同场景下的多元化休闲食品需求。通过走访,我对这家企业有了更直观和立体的印象。
△参访良品铺子总部大楼现场
巴菲特投资美国运通之前,也做了大量细致的实地走访工作。比如,他专门跑到罗斯牛排馆,看看顾客们是否继续用美国运通的信用卡结账;然后又去银行和旅行社做调查,发现大家都还在用美国运通的旅行支票。巴菲特据此得出两个结论:1.美国运通并没有衰败;2.美国运通依然是世界上畅行无阻的品牌之一。
当然,巴菲特也说过,他收购的很多公司,20年都没有去过一次。所以,实地调研与否,倒不是判断是否价值投资的标准。实地调研的好处在于,感受非常直观,但是也有可能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在投资实践中,从财报和书本上把握整体,从实地调研中感受细节,把两者结合起来,应该是不错的投资方法。
8
八、汉服
汉服,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又称汉衣冠、汉装、华服,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汉民族风貌性格,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装和配饰体系,是中国“衣冠上国”、“礼仪之邦”、“锦绣中华”的体现。作为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我,自然不能错过。
△李清照《摊破浣溪沙》
枕上诗书闲处好,
门前风景雨来佳。
△花间·酒
△赤壁赋
△林深时见鹿
△夜西湖实拍
西湖是我的风月之趣。
引用《青蛇》里的一段话讲:
“试想想,
在一个好天气的夜晚,
月照西湖,
孤山葛岭散点寒灯,
衬托纤帘树影,
像细针刺绣......
真是烟水朦胧,
神仙境界。”
9
九、健身
2021年,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我一直在坚持锻炼。每天花在健身上的时间,大约在1小时-2小时之间,这对于非常忙碌的我来说,无疑是非常奢侈的一笔时间开支。但我认为是值得的,全年的体脂率基本维持在12%-15%的水平。因为坚持锻炼,我的健身卡已经收到奖励延时到2023年了。
△健身日常
10
十、未来
回顾2021年,这一年做了很多基础工作,都为我以后的事业发展,奠定了一些基础。展望2022年,我要开展的工作主要包括:
第一,投资。2022年会是我管理公开产品的第一年,因此对我非常重要。对于价值投资者而言,2021年的收益大多并不理想,这反而意味着,2022年或者今后更长时间,有可能是比较好的投资机会。
第二,阅读。阅读是一切认知的本源,也是所有输出的基础。没有阅读,认知就是无本之木;没有阅读,输出就是无源之水。2021年,由于忙碌各种事务,读书并不很多,在此深表惭愧。2022年,一定要静下心来,抽出时间,多读好书。
第三,翻译。由于《巴菲特的嘉年华》《比尔·米勒投资之道》合作较为顺畅,预计2022年还会和华章公司有一本翻译的新书合作。感谢华章公司的信任,我也希望以自己的萤烛之光,为国内投资者带来西方投资文明的一丝微亮。
第四,写作。目前的考虑,公众号以长文为主,雪球以短文为主。长文的好处在于思考周全,短文的好处在于随心记录。未来,我将以笔为矛,笔耕不辍。先给自己定个小目标吧,争取早日突破1亿阅读量。
第五,直播。经与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公司、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合议,2022年拟推出一档“冠亚讲书”直播栏目。第一期直播定在2022年1月4日,目前预约已超过1000人,详情可关注“直播预告”。
第六,健身。古人讲,君子内修其心,外修其形。所以身体和灵魂,必须都要在路上。我知道,内外兼修的要求其实有点高,必须要付出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行。我比较开心的事情是,人鱼线已经出来了,但是大家别催图,等有了六块腹肌再一起上图,哈哈哈。
第七,毕业。我是2019年进入武汉大学EMBA就读的,转眼已经过去了两年半时光。剩下的半年或一年,我还要完成两门课程学习+一门毕业论文。想着2022年的事务依然繁忙,希望能如期完成所有课程的学习和论文的写作,顺利毕业。
最后,放个小小的彩蛋,我唱了一段《火红的萨日朗》,请大家拉到文章顶部欣赏,哈哈哈哈,祝大家新年快乐,万事如意呀!
冠亚说
2021年11月8日,我在朋友圈写下这么一段文字:
“忙完9月份,总觉得10月份会闲下来;忙完10月份,总觉得11月份会闲下来;眼看着11月份前两周的日程又排满了,我觉得从今以后,我都不太可能有闲下来的时候了。
不过也挺好的。人生就像是俄罗斯方块,消完了也无趣,堆满了也无益。就这样,一边把‘To do’变成‘Done’,一边迎接新的‘To do’,享受生活的挑战,这就是人生的乐趣呀!”
以上所述,就是我2021年的真实写照。简单概括,就是两个关键词——忙碌而充实。而且,预计2022年只会比2021年更忙。因为人一旦忙下来,就像高速飞驰的自行车,除非人为减速,否则很难再回到原来稍慢的生活轨道。
当然,忙和闲其实是需要平衡的。我喜欢《菜根谭》里的一句话:“人生太闲则别念窃生,太忙则真性不现。故士君子不可不抱身心之忧,亦不可不耽风月之趣。”现在的我,显然不属于太闲的状态,所以大概率不会胡思乱想。我主要得防止“太忙则真性不现”的情况,所以偶尔拍拍汉服,录几首歌,就属于我的“风月之趣”,希望大家不要批评我不务正业哟!
2022年,我33岁。很巧合的是,我看到很多投资界的大佬,基本上都是在33岁左右,开启了事业的征程。33岁的彼得·林奇,开始担任富达麦哲伦基金经理;33岁的约翰·聂夫,正式成为威灵顿温莎基金经理;33岁的比尔·米勒,刚刚就任美盛价值信托基金经理;33岁的张磊,正式创立高瓴资本……
我当然没法跟大佬们相提并论,但我一直坚信:取法乎上,幸得其中。为什么是“幸得”,而不是“仅得”,是因为能学到大佬的1%,人生大概率也会取得一个中等偏上的成绩。我们现在看到的大佬,在我们没有看到他们之前,他们也默默努力了很多年。所以,我愿意用20年,或者更多时间,努力朝着他们的方向精进不止。
嗯,洋洋洒洒又到了1万字,就此搁笔吧!最后,送给大家《哥谭》里的一句台词:Walking with a friend in the dark is better than walking alone in the light.
2021年,感恩有你同行,一路美好;2022年,希望继续携手,一起遇见更好的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