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治《文学的异与同》:在中西传统之间通观其变

歴史之島 2021-01-26

汪民安:罗兰·巴特令中国人感到亲切

彭刚:当代西方史学的几点观察

孙周兴:今天我们怎么做哲学才好?


作者: 张治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出版年: 2019
定价: 60.00元
装帧: 精装
丛书: 光启文库
ISBN: 9787100169172

 

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辑录作者文章20馀篇,分作三辑。第一辑为作者所关注的中西文学交流主题下的考据短文,涉及经典翻译中的底本来源和文化交流中的疑难之处。第二辑以钱锺书手稿研究的相关近期成果为专题,也属于中西文学交流主题的深入探讨。第三辑主要围绕学术史、文学史、翻译史的内部脉络之研究而展开,绝大多数都与近年的书籍出版相关。

书题“文学的异与同”,是力图体现作者本人对于文学研究的理想,即从中西不同的文学史传统里通观其变,把握其中不变、固有的因素,由此认知彼此间的启发和参照,进行贯通。此外,“文学的异与同”,也包括了对于“文”与“学”的异同之辨。

 

作者简介  · · · · · ·

张治,1977年生,山东淄博人。北京大学文学博士。现为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译作有《西方古典学术史》等,著作有《蜗耕集》、《中西因缘:近现代文学视野中的西方“经典”》、《异域与新学:晚清海外旅行写作研究》、《蚁占集》等。 

 这是原来的目录,后因为篇幅稍大,删去一篇未刊文章(已打码)


自 序


本书收入的主要是近两年发表的随笔与论文,多涉及中西文学交流、文学翻译和钱锺书研究的话题。此前出过两本集子,都放在“启真馆”的“六合丛书”里了,均以虫类拟象,分别题为“蜗耕”“蚁占”;这次结集,忝列“光启文库”之中,体例风格皆有所不同。

我听从了商务印书馆上海分馆鲍静静总编辑的建议,最后定书名为“文学的异与同”。钱锺书早年讨论中国“固有”的文学批评里的一个特点时,有段话说到,我们对于中西异同不能贸然下结论,两种不同的理论有可能是遵循着同一原则。我深以为是,并认为文学研究之理想,当是通观其各自古今之变,且把握其中不变、固有的因素,然后才有彼此间的启发和参照,并贯通之,由此方可鉴往知来。此外,“文学的异与同”,好像还可以理解为对于“文”与“学”的异同之辨。1906年,周氏兄弟在日本听章太炎讲学,鲁迅曾提出自己对文学的界定是“学说所以启人思,文学所以增人感”,章太炎不以为然(许寿裳:《亡友鲁迅印象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年,第27页)。后来章太炎在《国故论衡》中卷《文学总略》里有一大段话来阐述他的观点:文辞优美者也可以蕴含事理,学说高明者也能够感动人心。20世纪中国文学受19世纪西方文学史观念演变的影响,采取以艺术为中心的角度,重视艺术经验、情感影响等因素,从此忽视史志、论辩等类型的学术文章,只以诗歌、戏剧、小说和难于界定的“散文”作为文学来认识,而且以文体自限,较少追求长于哲理或论辩、考据的文学创作道路。我多少也有感于此,在文献稽考和文艺评述的取材上,想要对“文学”的内涵加以重新的理解与界定。

因为近年来关注钱锺书中外文读书笔记的《手稿集》,所以连续在写相关的论文。即便是其他论题上的很多想法都可以与钱锺书研究联系起来。包括上文所言本书的题名,也与他早年那篇《中国固有的文学批评的一个特点》有关。此文谈到中西比较里似异而实同的例证,就是中国文学讲平仄,西方文学讲重音(古典时代则为音长),都是追求声调和谐的原则。后来我注意到钱锺书、吴兴华,甚至也包括了陈寅恪等人,他们都认为中西古典文学都有追求骈俪对偶的流派风格,因此“五四”时期胡适提出的“八事”,说文学革命主张之一是“不对仗”,理由是西方近代文学不这样,这是错误的看法;胡适晚年尚道“骈体文有欠文明”,“是中国语文的蛮夷化”。这个偏见很深,造成的结果并不仅仅是学术上的,更导致了我们现代语言文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认识误区。我的专业是中国现代文学,从我的角度和立场理解,所谓辨明中西传统的异同,可以“鉴往知来”,就是要立足当下,和我们今天语言文学里的问题有关,也和未来中国文学的方向有关,还与包括中国文学在内的世界文学的理想有关。

钱锺书早在20世纪80年代那次中意文化交流会议上的讲话中,就断言,中西文学交流必然早就存在,只是找不到充分可靠的证据。《容安馆札记》第748则载,钱锺书读冯梦祯《快雪堂集》至卷五九日记部分时,注意到后者有和来华耶稣会士利玛窦接触的记载,于是提到多种集部文献、学问笔记乃至“兔园册子”里出现过的与利玛窦交游或评价其思想的资料“皆未见人称引”。最后他得出一个结论:“明季人于西教尚稍识,真远胜清季人之妄诞。”2006年年初,我还在北大中文系读博,准备的学位论文研究的就是“清季人”海外游记里五花八门的“新学”之表述,读到《容安馆札记》里这句话时激动不已。正好当时刚刚看到李奭学先生的新书《中国晚明与欧洲文学》,提到晚明时候,来华的都是欧洲的高精尖人才,中国士大夫多能予以认可。可以说《管锥编》前言所标榜的“东海西海,心理攸同”,作为源于陆象山心学思想的晚明精神,就是我在“异与同”之间分辨、取舍时最终想要追求的。我想钱锺书拿这个来破20世纪中国文学里过于强烈的国族意识是有效的。正如本书最后的那篇书评所强调的“近四百年”一说,我想我们在今天可以用这个大时段,来破除中国现代文学只是自救自强的一种定位。走向世界,并不是因为闭着眼不看世界会挨打,而是因为交流早就存在。

恰好是70年前,钱锺书的《谈艺录》问世。全书91则,具有首尾相扣的布局,实际上整体是一“圆”象。结尾所论“同时之异世、并在之歧出”,即关联开篇引席勒之言:“所谓古今之别,非谓时代,乃言体制(Manier)。”我们一方面可感受到钱锺书在行文间情怀涌起、接通中西而产生“同时性”的世界感,另一方面又当理解文学史的演进发展并不应该只是关注新的所谓“时代主题”,之所以存在“异世”,是因为选择“新”未必就一定取消“旧”的存在资格。从钱锺书读书笔记的手稿中,可以看出他对西方文学古典传统在现代文学中的延续问题极为关注。他笔记最为详尽的德语书之一,即库尔提乌斯所著《欧洲文学与拉丁中世纪》,似乎也是《管锥编》有意效法的名著。众所周知的是,与《谈艺录》同年问世的《欧洲文学与拉丁中世纪》寄寓着作者在“二战”前后对于“岌岌可危的德意志精神”的忧虑。库尔提乌斯在书中指出,一切现代文学的价值都在于将一部分古典传统复活,“过去的文学”并非死去,而是随时可以在当下活跃起来的内容,这揭示着文学的本质特征即“永恒的当下”。就此而论,钱锺书“同时之异世”说法,与之不谋而合。

我不能判断自己对于这些问题理解程度是深是浅,甚至也不确定自己妄发的阐述是否有价值,一切都还有待诸位方家的批评指正。


  

后 记

 

这部小集能够成书出版,缘起于上海师范大学陈恒老师的邀请和指教。他最初在微信上跟我说起计划时,我确实有些忐忑不安的。我看到过“光启文库”已经刊出的几种,作者都是师长级的前辈贤达,我作为不起眼的后进,实在显得不够资格。但陈老师给予了充分的勉励和信任,使我愉快又坚定地接受了任务。随后在鲍静静女士以及李彦岑先生的帮助下,顺利申报选题,确立篇目和书名。在此,首先向以上几位表示诚挚的感念之意! 

书稿整理编订于2018年春季学期,那几个月里我在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做邀访学者。静园二院的静谧优雅环境和春天莺飞草长的活泼景色交相映发。二院此前是历史系的院子,我很少走进来,绝未想到有一天我会在这里有一间办公室,每天坐在其中看书。文研院的论学气氛极为浓厚,每周都有各种学术活动,从前读书时认识的老朋友们时常来谈话,这次又结识了很多久仰大名的人物。负责文研院具体运作的渠敬东院长,是我很佩服的人。我几乎每天都可以看到他和韩笑兄以及办公室的年轻人在院子里忙碌,受到他的影响和熏染,这里充满爽朗豪放的谈笑声。6月底离开时,渠院长在欢送会上说了一句话,大意谓学问好坏,说到底还是看大家能不能交心地讲真话,说到圈子之外的,让并非同行的朋友也可以评价、批评或是受益,乃至由此紧密联结。这对我启发很大,因为作为原本学科内的从业人员,我对固定而科律化的教学科研方式很有危机感,有时会以为换个领域也许会好过些,谁知来文研院,和文科高人们搞了一场“大串联”,彼此间一聊,才知道各自都不是真那么有底气,都且悬着一颗心呢,根本不存在学术研究的舒适区——要是你不过分地以学历、著作、名声、职位等为目的,而真想要让这“学术”变得更“好”的话。我非常感念这段不寻常的文研院生活,在此真诚地将此书献给那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一语一笑。 

我要向促成此书的师友们表示感谢。首先是我的博士学位导师陈平原教授,以及师母夏晓虹教授,两位恩师对我学术生涯给予的关照是我在任何境况下都不忘积极奋进的最大动力。以往出书,我自觉毫无进步,不好意思在后记中标榜老师们的教诲之恩。但过了不惑之年后,我逐渐领悟来自学生的挂念与谢忱也许微不足道,却终究是可以令老师感到欣乐的。还要感谢对于书中某些篇目的完成或发表提供过帮助的刘铮先生、陆灏先生、郑诗亮兄、夏锦乾先生、黄德海先生、王丁教授、张文江老师、高山杉先生、章可兄、刘津瑜教授、黄曙辉先生、王风老师、陆胤兄、周运先生、李浴洋兄、李纯一女士、卫纯兄、李青果先生。 

还要感谢父母妻子一如既往的支持和勉励。此外,特别感谢本书责编孙莺女士细致严谨的编校工作,她使得此书在文字方面更便于读者阅读。 

2018年于我个人而言,意义重大。我完成了一个重要的人生转变,即从已经生活工作了10年之久的厦门大学离开,回到山东老家工作,任职于地处青岛的中国海洋大学。多年来心里时常念叨的“回家”,终于得偿所愿。新环境的领导、同事和同学们,对我都很友善和热情,使我在工作上顺利调整心态,能够更加平和舒畅地在学问事业上去思考和感受。我感到,过去因地域、气候、生活方式的差异而日益强烈的烦躁、峻急情绪,在逐渐减少。这些心境上的变化,连同近年所结下的善缘,我将它们看作接下来可以继续提升和发展自己的动力和源泉。 

另外,本书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钱锺书中西文读书笔记手稿的整理与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16YJC751039)。教育部课题经费亦用于此书的出版中,特此说明。

 

2018年11月7日于青岛,12月17日改定

 

  

【晚清民国】

戴海斌《晚清人物丛考》:关注历史中的“人”

千军万马来追牛:谭伯牛《牛史·晚清篇》出版

马建标《权力与媒介:近代中国的政治与传播》出版

桑兵《旭日残阳:清帝退位与接收清朝》出版 

高田时雄《近代中国的学术与藏书》出版

杨焄《却顾所来径》:从六朝文学到近代掌故

《尘封的历史——汉学先驱邓嗣禹和他的师友们》出版

王东杰《历史·声音·学问:近代中国文化的脉延与异变》出版

陈建华《凌波微语》:追怀往昔,追念师友

万志英《剑桥中国经济史:古代到19世纪》出版

《殷墟九十年考古人与事(1928~2018)》出版

潘玮琳《礼俗消费与地方变迁:江浙锡箔的物质文化史》出版

南大出版社“学人文丛”(李里峰 李恭忠石斌 舒建中 著)

钱锁桥《林语堂传》:传达中国文化重生之道 

谢泳《钱锺书交游考》出版   

《魏斐德演讲访谈录》:汉学巨擘 远航  


【面白い】

平川彰《印度佛教史》出版:流畅连贯,平易近人

刘东《天边有一块乌云》出版:接着业师李泽厚继续讲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自传出版:“在野党”必读

陈荣捷《中国哲学文献选编》再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