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访谈 | 乌克兰Oleg Bazaluk:我欲在纷杂的世界探寻人类文化基础的统一性
《科技与金融》高端访谈栏目将连续多期对多位高层次外国专家进行专访,为产业的技术升级、产业转型把脉献策,探讨产业发展及国际合作等方面的机遇和挑战,为读者带来国际合作的经验借鉴与启发。
直至傍晚六时,仍弥漫着的日照与湿热浸透了校园的每一个角落。熙熙攘攘的排球场上,一位外国人正忙于安排今天的训练,在画面中显得尤为醒目。不只是这一天,两年来都是如此。“他们叫我‘教练’。”谈及这份坚持,奥列格·巴扎洛克(Oleg Bazaluk)教授笑道。但除了球技,他所折服人的学术专长,其实是在哲学研究领域。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我的工作是研究并在欧洲推广这段历史。”出生于乌克兰的巴扎洛克教授,言谈间总带着一份厚重与使命感。光阴荏苒五十年,从欧美到中国,他以赤诚之心开展哲学研究,在各国分享社会理念。2019年,他来到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并担任“一带一路”中欧研究中心主任,带领团队深入“一带一路”倡议的理论层面研究。如今,团队已具备组织大型项目的实力。
在接受《科技与金融》专访中,巴扎洛克教授分享了自身的志事。其研究的一个方向,在于探索中、欧文化的共同基础,并最终探寻人类共同的文化根源。“只有团结起来,人类才能获得力量。”他正投身的学术事业,是将“一带一路”倡议的智慧推广至其他底蕴深厚的国度。
本文首发于《科技与金融》2022年6月刊
采访|张孟月 翻译|靳松
文︱吴政希 图|由受访者提供
探讨国际关系离不开哲学
正如数学是所有物理理论的基础一样,哲学也是所有政治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和经济理论的基础。探讨所有的国际关系,包括“一带一路”倡议中包含的各类型关系,在很大程度上都属于哲学范畴,或至少是相关联的。
为欧洲土壤浇灌中国智慧
Q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一带一路”中欧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研究中心”)已成立逾两年,能否向我们介绍相关的成果?A 研究中心的工作重点是在欧洲推广中国的各类经验与美好价值观,可以说,我们的工作做得不错。目前,研究中心已经举办了多次国际学术会议,有数本著作问世,发表的高水平论文更达数十篇,这是就成果数量而言的。
利用我们团队所创建的《哲学与宇宙学》期刊等多种平台,研究中心开展的“一带一路”倡议宣传工作产生了一定国际影响力。
研究中心在位于乌克兰佩雷亚斯拉夫的斯科沃罗达大学开设了分中心,并针对学生群体开设了中文和中国文化的课程。
研究中心一方面致力于加强与中国各地区间高校、机构的交流和联系;
另一方面则以促进国际交流合作为己任,在不少方面助力了中国与乌克兰、波兰和俄罗斯的区域沟通。
研究中心开展的联合研究,吸纳了来自不同国家的研究小组,提高了学校在欧洲的知名度,并为进一步的合作与共建项目奠定了基础。
Q 我们知道,中国与欧洲的研究环境有一定差异。您如何评价中、欧间的学术合作现状?A 就我的经验而言,欧洲各研究小组间的竞争非常激烈,成果奖励使得团队的每个人都是以结果为导向的,这促使欧洲高校在提升竞争力方面制定了更全面的措施,譬如他们十分重视合作与科研成果转化。作为借鉴,如果中国也加强研究小组(智囊团)之间的竞争度,应该可以提升整体的研究效率,更好地为“一带一路”建设服务。
目前开展国际学术合作正面临着一个巨大的不确定性因素,即复杂的疫情问题。新冠肺炎疫情让我们与欧洲合作伙伴的沟通变得复杂,也影响了研究中心的工作效率。针对这种情况,我会建议多在交流方式、交流频率、交流范围三方面用功。增进中、欧之间的交流,有助于推动落实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战略。
国际形势的挑战
作为一名研究人员,我坚信各国必须加强沟通交流。以我的团队为例,我们研究了英语、俄语、汉语、波兰语和德语的主流媒体的传播倾向,这为后续的交流做好了准备。
面对国际舞台上的新挑战,各方需进行积极讨论并寻求解决办法。在欧洲,我参与了针对这些问题的讨论:谈论了中国的文化,中国人对我与我家人的善意,等等。这基于我的真切感受,使我必须在这些场合维护中国的利益。当然,研究中心的积极作用有进一步发挥和呈现的空间,我们希望能做得更多。
“哲学”一词的字面意义,即是“用必要的正确性的眼光”。“一带一路”倡议可以促进各国关系的融合发展,前提是需要对承载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文化背景有着深刻理解;它可以帮助不同文化“转向”中国价值观并认识其重要性,可以帮助各国进行折衷探索,这正是具国际视野的智库所努力实现的目标。
我们将会采取分析历史哲学、语料库语言学、论证理论中的语用辩证法、非正式逻辑等方法论。就预期成果而言,在理论方面,我们期望能全面了解当前全球辩论实践和战略沟通中与“一带一路”相关的主要叙述和反叙述。而在实用方面,则可以优化“一带一路”倡议在现代战略国际传播中的实践模式,旨在加强中国与欧洲国家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的伙伴关系,促进相互了解和国际合作。
Q 能否与我们分享一些近期的个人感受或思考?A 我非常感激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为我创造的理想的工作环境,学校领导和国际处的工作人员帮我解决了各种生活与工作的问题,并且为我的团队提供了最大的支持。
近三年来,我其实没有遇到什么困难。每天在学校工作12小时,没有什么能分散我的注意力,我可以心无旁骛、自由地获取知识。我在广东参观了很多间博物馆,这对研究很有帮助。我研究中国文化基础是为了探索其与欧洲文化基础的共同根源。人类有共同的根源,需要永远记住这一点。只有团结起来,人类才能获得力量。我在当今矛盾纷杂的世界中探索的正是这种统一性。
Q 因此,您会如何评价在中国的生活?A 我觉得在这里很舒服。遗憾的是由于繁忙的工作日程以及疫情原因,出去旅游不是很方便,我还没好好地去见证整个中国的变化。但是在茂名,我亲证了这座城市变得更加美丽和现代化。我和妻子喜欢在新修的城市绿道上骑车,在美丽的公园里放松身心。
我很乐意分享我在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的两个固定“节目”。差不多两年前,文法学院的马波院长邀请我去打篮球。我喜欢运动,排球打得很好,但我甚至从来没有拿过篮球。没想到自己会成为球队大家庭的一员。现在,我期待着每个星期三,对我来说,这是与“家人”会面的机会。团队中的交流揭示了中国男子汉的内心和灵魂,这份经历带给我深刻印象。
在工会邀请下,我和热衷打排球的女教师们一起活动,这种打球方式就是“聊天多于打球”。其间,我也尝试指导老师们。两年来发生了很多变化,他们叫我“教练”。现在,下午6点来打球的人越来越多,水平已经没有“好和差”之分了。这样的活动非常有趣和健康!
后记
巴扎洛克教授接受专访时,无论是谈论现在所从事的工作,或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能感受到有一份热爱贯彻其中。尤其是当他提及自己参与的两种球类运动以及与队友日常相处时,“家庭”与“家人”是他选择的用词。
这份真实的感情,似乎与他哲学研究的最大关怀——人类的共同性,正相互映衬着。这一点让我们相信,“一带一路”倡议的智慧,中国的善意,必然能跨越种种矛盾纷争而传递给各国人民。
· 文章版权归本编辑部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如需获取转载、合作、采访等需求请到微信公众号菜单栏,获得相应信息。
· 您亦可在知网、今日头条、南方号等相关平台上关注我们。
往期回顾
2022年
以色列Shuki Gleitman:积十年经验深知,广州是生物医药投资的最佳城市 西班牙佩德罗·欧桑纳:为中国打造一个坚实的“知识产权保护之盾” 德国Wolfgang Kreuzpaintner:放眼未来,我们将成为挑战中子光学领域的“高级玩家” 高端访谈 | 瑞士Claudio R.Boër(伯乐):中小企业可以尝试数字工厂与真实工厂并行发展
Gendie Elizabeth Lash:中国对科研的资助力度很大 Daniel Roland Gustafsson:在中国从事科研是可行的 Rajeev K. Varshney:我的目标是令农作物不再带有“孤生作物”的标签 Martin Banwell:资金和耐心是实现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至关重要因素 60年科研经历,世界著名药理学家为大湾区生物医药发展出谋划策 Theodoros Tsiftsis:高性能5G是智能制造转型的支柱 Dieter Hoffmann:中国是创新型人才追求事业的理想之地 Jordi Montserrat:智慧的大脑是瑞士的财富,中瑞应在高科技领域紧密合作 高畅:以史为镜,照亮现实,照亮未来 David Waite 教授:好的研究不仅要理解自然规律,还要改善自然环境
宫奇:打破空间阻隔,金融科技赋能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与中澳合作 王锐强:疫情证明金融科技是满足未来需求的必然选择 芬兰Klemettinen Mika博士:长三角和大湾区将是芬兰的合作重心 Matthias Thürer教授:智能制造的关键不在新技术,而在智能管理方法 刘科:未来不可预测,但要支持未来技术研发 Razaqpur教授谈生态材料的研究 贫瘠土地也能变绿洲?他做到了! 对话广工教授,AD新药研发为何如此难? 人工智能需要多样化发展 要超越硅谷,深圳必须鼓励人们冒险
芬兰,它的基础教育为何全球第一 广东制造业劣势如何破?听澳大利亚的这家机构怎么说 STEM教育:香港人才培养的创新课堂 走进顶尖学府,看美国大学如何推动STEM教育——专访斯坦福大学设计学院联合创始人Bernard Roth教授 颠覆性技术与金融监管如何兼而并举——专访澳大利亚联邦政府贸易投资委员会商务官员宫奇(Adam Gong) 澳大利亚驻华大使馆工业、创新与科技参赞邦乔安:碳纤维、石墨烯、电池等是澳大利亚先进材料的优势领域 对话澳大利亚驻沪总领事馆商务领事李丹——中澳金融科技合作与交流“十问十答” 美国天使投资人Joanne Wilson:我从不追逐热点,那不是我的风格! 女性创业加速器Springboard Enterprises 澳洲主席托帕兹·康韦:自我设限是女性创业融资难的主因之一 科斯特罗 x 巴希:美国投资人眼中的女性创业 专访德国弗劳恩霍夫IOSB-INA国际智能工厂Holger Flatt博士:人工智能是工业4.0取得更大成功的重要契机 专访力纳克中国区总裁Simon Jenkinson:真正为企业带来成功的是从事创新的人及创新成果
专访世界经济论坛全球青年领袖朴宥顯博士:信息智能时代亟需推广“数商(DQ)”教育 专访硅谷生物医药天使投资人联盟主席法斯·巴希:协作和联合是美国天使投资的最新发展趋势 专访美国巴士底有限公司CEO布拉德利·拉尚:缺乏管理经验,导致97%的科学家创业失败 Mohamed Elhabiby:从科学家到创业者之路 专访美国风险投资学院(VCI)主席费尔费德:中国投资人千万不要爱上硅谷 专访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JST)特别顾问冲村宪树:合作将是中日关系的一条必经之路 专访荷兰科技与创新参赞万宁:在荷兰创立一家公司不用4天时间 专访兰卡斯特中国企业催化项目总监倪克博士:催化项目本身就是一种创新 专访欧盟驻华代表团科研创新公使衔参赞薄思睿:创新无止境 开放不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