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何巧用诗词来为你的论文或论述题增色

肖一凉介 肖一凉介 2022-03-19

大家好,欢迎来到肖一凉介不定期更新的「凉介干货」栏目。学习经、答疑贴、读书笔记、论文推介等,良心干货,精心放送。关注我,带你瞧瞧「凉介」家里的粮仓。


文 | 凉介
编辑 | 凉介
字数 | 3870

前段时间,高考作文题目一出,新传人们纷纷奔走相告,笑侃:传播学出圈了。

一时间,“信息茧房”、“镜中我”、“拟剧理论”等各种传播学理论都被用来解读高考作文题目。

文科类学科的理论知识大都可以互通,所以这种现象其实并不难理解。

从新传理论可以去解读语文,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反过来,从语文角度去看看新传理论?

不管是考研答论述题,还是日常写个小论文,文笔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要素,而“引经据典”则成了一个润色文笔的绝佳方式。
今天这期干货,凉介就为大家分享如何巧妙地在你的论文或论述题中引用诗词。

一、知识/信息鸿沟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在新媒体时代,媒介环境呈现出一定的高度冗余和低度选择性,社会经济地位不再成为受众近用大众传播媒介的决定性因素,民众间的知识沟有可能会因社会化媒体的使用而逐渐弥合。
由于社会化媒体的大众和通俗性,在非专业领域上,知沟确实可能逐渐缩小,甚至弥合。但在一些对专业和素养要求较高的领域上,依然是“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景象,只有对这些知识和信息做了通俗化的翻译和传播,更多的大众才能够接触到这一类的知识。
所以其实我们很难从整体上去判定,“知沟”在新媒体时代是扩大了还是缩小了。

二、抢新闻/媒介失范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新闻是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事实的报道,这就决定了新闻对于“时效性”的要求天然就很高。
在具体的新闻实践中,新闻记者往往是追赶新闻,从而导致“抢新闻”的情况经常发生,往往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这样的一种行为也很容易导致媒介失范。如果事实本来很小,没有新闻价值,媒体去故意推动事实的发展;或者事实不存在,媒体找个由头,制造真实,然后再去报道。
媒体这种制造或推动事实的发展,并报道该“事实”的行为,这就是“媒介假事件”。

三、新闻敏感


夜深知雪盖,时闻折竹声

新闻敏感,又称“新闻鼻”,指记者敏锐识别和准确判断客观事物所蕴含的新闻价值的能力。这种能力对于当好一名优秀的记者是必不可少的。
在新闻实践中,记者除了要能够迅速判断某一新闻事实能否吸引较多读者;还要做到“夜深知雪盖,时闻折竹声”,透过一般现象去挖掘出隐藏着的有价值的新闻事实,而不能只是见山是山,闻香是香。

四、新闻选题角度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从选题到采访,从写稿到编辑,“角度”在整个新闻生产的流程都可以说是至关重要。
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对于同样一起新闻事实,在如今传统媒体和自媒体蚕食媒介环境的情况下,攫取新颖的角度切入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五、媒体困境/媒介融合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新媒体的崛起导致议程设置主体泛化,社会化媒体、自媒体越来越让传统媒体倍感压力,现在的困境已经不再是“纸媒式微”,就连早早转型的传统媒体也感到力不从心。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尽管传统媒体处境艰难,但由于长期以来奠定的地位,其在议题设置上依然更具有分量和说服力。
因而当下传统媒体仍需要把握好在议程设置上的核心作用,并于媒介转型的浪潮中中转而适度、稳扎稳打,切不可急功近利。

六、新闻观察/到群众中去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新闻线索,也称采访线索、报道线索,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简明信息或信号。它是新闻采访活动的向导,能够决定采访去向,并且很大程度上,新闻线索的质量就决定了新闻报道的质量。
新闻线索的一个重要来源就是:生活渠道。记者日常接触的范围以及自身对生活的积累,包括一些在街头发生的为大众关注的新鲜事等,都是新闻线索的重要来源。
正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就更容易嗅到有价值的新闻。

七、新技术变革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支红杏出墙来

技术的发展正以势不可挡之势席卷而来,“5G通信”、“机器人写作”、“AI主播”“大数据算法”......都在不知不觉中渗透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支红杏出墙来”,对技术的不以为意和诚惶诚恐都会让我们陷入错误的转向。
我们总在这个浪潮汹涌的时代反复挣扎于惊奇和恐慌,然而经验告诉我们最终都会落脚到接受。所以既然不可阻挡,那不如学会看到并重视。

八、新闻真实


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

新闻真实是指新闻作品报道事实所达到的与事实实际情况的吻合程度,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
但近年来,鱼龙混杂的互联网泥沙俱下,捕风捉影的新闻失实现象尤为突出。
“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靠煽动或制造事实生产的新闻,已经不能称作是新闻了。而如若新闻工作者都忘记了对真实性的坚守,那才将是媒体生态的覆灭行性灾难。

九、媒介变迁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人类传播演进的过程经历了符号和信息时代、说话和语言时代、文字时代、印刷时代、大众传播时代以及网络传播时代等几大阶段。
传播手段和传播媒介的进步贯穿整个人类存在过程,其发展进步成加速度发展模式。
在古时咨询不发达的时代,我们传播信息可能会遇到“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的情况,但现在技术的发展让我们早已进入即时联系的时代。
书信车马的传播方式已成为历史,但同时我们又会感到过度连接,私人领域的边界不清让我们重新思考该如何重构人际关系。

十、媒介生态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当大众更加深度地参与到网络场域中,形成一股庞大的支配性力量,媒体和明星的权威再次被削减,其生态环境变得愈加恶劣。
例如,以往大众更多的是通过电视和有限的网络媒介去了解到媒体建构的生态,到了互联网下半场的现在,大众通过瞬息万变的网络平台发布、聚合信息,很快就能自主地了解资讯并参与讨论。
大众崛起的后果之一就是舆论环境热点频生,舆论场上裂度加大,难以形成网络共识。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也是面对着层出不穷的各类爆炸性新闻,公众们纷纷感叹“瓜太多吃不下”的原因。

十一、舆情事件


风起于青萍之末,之于草莽之间

很多大型舆论事件都起源于一些不经意的行为,例如“翟天临”、“仝卓”等艺人直播翻车,从而逐渐牵扯出“学术不端”、“高考舞弊”等大规模的舆情事件。
此外,微博平台上的一些营销号也经常通过断章取义、渲染夸大等手段在制造和推动着舆情次生灾害的发生。
“风起于青萍之末,之于草莽之间”,在当下的网络舆论场上,舆情源头变得更加隐蔽,舆情生成、发酵以及扩散的周期都在缩短。
为此,我们亟需构建多主体联动的网络治理结构,从舆情监测、危机公关以及媒介素养等多个渠道进行及时介入。

十二、涵化理论/议程设置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格伯纳的涵化理论认为大众媒介传递的内容包含着价值观,能够以长期的、潜移默化的方式来影响观众的认知态度,从而不知不觉制约人们的世界观,使人们形成社会所需要的共识。
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好比“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大众通过电子媒介获取信息,而媒体设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就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甚至塑造着大众的认知。

十三、灾难美学/煽情主义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澳洲大火时,自媒体号“青年大院”写了一篇相关的推文,内容却是诡谲地联想到了我国33年前的大兴安岭火灾。
这篇文章直接摘取了当年的救灾事实,对救援行动进行歌功颂德,引得人民感叹大国担当。
但事实是,当年那场大火:人祸因素更大、死伤惨重,所以我们应该要做的的是要:以其为戒、停止歌颂。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这种不合时宜的正能量看似岁月静好、众志成城,但实际上,它不仅罔顾事实,还误导了公众对历史的解读,煽动情绪挑起矛盾,是污染社会环境的“毒药”。

十四、群体/乌合之众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 今日乌合,明日兽散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群体的概念对于人类来说密不可分,群体意识和规范则组成了群体维持生存和发展的主线。而在这个网络世界,已分裂出各个迥异的群体,这些群体如同巴尔干半岛的局势一样复杂多变。
很多网络群体并不是训练有素的组织,而是有着共同目标的“心理群体”。群体里的成员是“无意识”的,没有理性,只有本能,这样的群体被勒庞称为“乌合之众”,有着情绪化、无异议、低智商的特征。
“今日乌合,明日兽散”,这样的浅层的简单的群体很可能因为一起舆情事件而聚集在一起,而当另一起又发生时,这群人就立马散开,甚至还会站在对立面。

十五、互联网经营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随着互联网用户增产逐渐触及“天花板”,用户上网时长持续增加,网民对于短视频、网络直播等娱乐形式的多样化内容需求提高。
这就说明,在存量时代,媒体亟需将“流量”思维转变为“用户”思维。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要想以优质内容吸引和固定用户,就要把自己当作用户群体,转变媒介主导的意识,充分地体会用户最迫切的需求,这样才能聚焦已有的忠实用户,投入内容的深度竞争中。
最后,
想问问你们,
你还知道什么可以应用到新传上的诗词
或者你还有什么很好的润色文笔的方法?
在「评论区」留言
我们互相分享吧

—END—

      往期精选      


肖一杂谈
杨丽萍争议 | B站《后浪》罗志祥性丑闻 | 
青春有你2 | 罗永浩直播 | N号房调查报道 |
霉霉侃爷录音曝光 | 詹青云被骂 | 肖战事件 |
凉介干货
英语方法经 | 专业课经验贴 | 《英雄之城》
19爆文复盘 | 娱乐向短视频 |
数据可视
普利策新闻奖 | 高管被控性侵案 | 乘风破浪的姐姐 | 
中国传媒大学 | 高考作弊案件 |
报道策划
疫情下的毕业生 | 考研回忆录 |


喜欢就点个在看吧,现在还可以点赞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