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崔文东 | 林纾的现代性方案:评韩嵩文《林纾的文字制造厂: 翻译与中国现代文化的生成》

康凌 CCSA学术通讯 2020-09-15




编者按:本文为CCSA“Talk to the Author”栏目第二期为美国威廉玛丽学院现代语言与文学系韩嵩文(Michael Gibbs Hill)教授所著《林纾的文字制造厂:翻译与中国现代文化的生成》(Lin Shu, Inc.: Translation and the Making of Modern Chinese Cultur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2)一书所组织的书评之一。作者崔文东,香港城市大学中文及历史学系助教授。本文刊于《文学》2018年秋冬卷(复旦出版社,2019年)。更多书评及作者回应将于之后陆续推出,敬期垂注。




林纾的现代性方案

评韩嵩文《林纾的文字制造厂:翻译与中国现代文化的生成》崔文东



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林纾绝对是无法绕过的人物。就作品数量而言,林纾的译著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在古文、小说、诗词曲创作上,林纾同样成绩斐然。就影响而言,林译小说在晚清民初风靡全国,不仅鸳鸯蝴蝶派深受其影响,鲁迅、周作人、郭沫若、苏雪林、沈从文、李劼人、钱锺书等新文学名家如也无一不是林译的热心读者。探究林译小说,不仅可以了解晚清民初的文学风尚,也可以揭示晚清与五四文学文化的复杂联系。追踪林纾文名的升降沉浮,亦可以窥见传统文人步入现代的曲折轨迹。


然而研究林纾事实上困难重重。林纾本人因与《新青年》同人论战落败,戴上了“反动”的帽子,至今蒙受骂名。即使有心的研究者,面对数量众多的林译小说,也不能不望洋兴叹。何况翻译涉及多种语言,若是与原著相对照,一般研究者想必力不能及。林纾研究在资料方面也有相应的困难,早年朱羲胄的年谱,近人薛绥之与张俊才编订的《林纾研究资料》算是为数不多的基本文献[1]。林译小说超过一百八十种,然而1981年商务印书馆重印的《林译小说丛书》加上九十年代刊行的《林纾翻译小说未刊九种》合计不过十九种[2]。虽然如今电子图书资源可以解救研究者于水火之中,但是要搜集全部林译,依然绝非易事,若要连带收罗其原著,更是难上加难。


职是之故,迄今为止,有分量的林纾研究著作并不多见。[3]早年寒光的《林琴南》与张俊才的《林纾评传》于生平考订贡献较多[4];马泰来的《林纾翻译作品全目》考证林译原著战绩骄人[5],但未竟全功;钱锺书的名文《林纾的翻译》专研林译的手法、风格,其结论至今影响极广[6];樽本照雄的《林紓冤罪事件簿》则从实证角度洗刷五四以来加诸林纾身上的大量不实指控,但是尚未译成中文发行,许多研究者依然以讹传讹[7]。大概也正是从新世纪开始,林纾时来运转,由于近年来翻译研究、文化研究大潮袭来,引发不少学者对于林译的兴趣。可惜的是,论者大多懒得阅读译著,仅仅从林译小说的序跋中抽绎林纾的翻译思想,结论也就陈陈相因。即使从事个案研究的学者,也往往扎堆研究几本林译名著,不超出八十年代《林译小说丛书》的范围,对林译的评价,也依然重复钱锺书的论断。好在“吹尽黄沙始到金”,在虚矫的氛围里,也产生了几部真正具有跨文化视野的研究,就我目力所及,主要有潘少瑜的《清末民初翻译言情小说研究—以林纾与周瘦鹃为中心》(台湾大学博士论文,2008)[8],韩嵩文(Michael Gibbs Hill)的《林纾的文字制造厂:翻译、印刷文化与现代偶像的形成》(Lin Shu, Inc.: Translation, Print Culture, & the Making of a Modern Icon)(哥伦比亚大学博士论文,2008)[9],以及黄俊贤的《叙事与“视野融合”:重评林译迭更斯小说》(香港大学博士论文,2010)。其中,韩著率先修订成《林纾的文字制造厂公司:翻译与中国现代文化的生成》(Lin Shu, Inc.: Translation and the Making of Modern Chinese Culture)一书, 2013年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发行。作为第一部关于林纾的英文学术专著,此书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有趣的是,这三部论文分别触及林纾以及林译小说的不同面向。黄著专注于林译狄更斯,以叙事学为取径;潘著以言情小说为视阈,以林纾与周瘦鹃两代译者为代表,勾勒西方爱情观念的东传;《林纾的文字制造厂》着重考察翻译文本的政治、文化功能,也关注林纾在文化生产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据此而言,除却导论和结语,全书相应包括两部分,第二至五章将文学分析与文化研究融为一炉,细读《黑奴吁天录》、《伊索寓言》、《贼史》、《孝女耐儿传》、《拊掌录》等译作。在第六至七章,韩著显示了更浓厚的新文化史视野,先后讨论林纾如何编选《林氏选评名家集》,以讲习会形式开门授徒,以及林纾如何在与新青年同人的论战中败北。总的说来,韩嵩文致力于展示林纾如何借助翻译小说成就古文大家声名,以及如何介入晚清民初文化界关于国族、文化、文字等议题的讨论。


具体说来,在本文分析的部分,韩嵩文将《黑奴吁天录》、《伊索寓言》、《贼史》、《孝女耐儿传》、《拊掌录》分为三组,代表林纾思想变化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包括林纾早年翻译的《黑奴吁天录》、《伊索寓言》。林纾出于救亡图存的需要,拥抱西学,以黑奴与苦力,野兽与列强的类比唤起读者的危机感,并以古文推广公理、公法等新概念,以普世价值为标准,批评中国现状,也对殖民者加以抨击。林译狄更斯小说构成了第二阶段。韩嵩文先从叙事学与小说评点的角度分析在《雾都孤儿》之中译本。他深入探讨了林纾如何仿效批判英国社会的作者与英国读者的对话关系,插入兼具原著作者与译者口吻的外史氏之评点,从而建构出译者与中国读者的对话,塑造理想中的中国读者群。在分析《孝女耐儿传》时,则从情节的角度出发,展现林纾笔下个人与家庭的对立,自由与孝道的矛盾,消解了林纾在题目里刻意突出的道德寓意。在作者笔下,第三阶段的《拊掌录》对于林纾的翻译生涯更是别具意义。在华盛顿欧文的怀旧笔触中,林纾重新肯定自己对古文的追求,不再像当年一般追求西化。韩嵩文强调,欧文的怀旧是工业化的产物,林纾的怀旧也不是简单的思古之幽情,而是有其现代性的来源。


在作者看来,林纾在翻译的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的文化保守主义,而也正是因为翻译小说,林纾建立了古文大家的名声,并通过编选古文选本,创办讲习会来建立、推广自己心中的现代中国的古典文学传统。林纾念念不忘的,是古典文化的现代命运,他保存国故的愿望,以及与出版商密切合作的方式,都是现代性的产物,只是因其与新青年同仁论战败北,遭受否定,他的现代性方案也因而搁浅。而五四文人所塑造的保守遗老的林纾形象,可谓遮蔽了林纾式现代性的追求。换言之,林纾的保守,是其自身思想经历中西新旧之争的结果,他与五四的对立,是不同的现代性的分歧,而非简单的新旧之争。


如此看来,韩嵩文的研究,承袭的还是“没有晚清,何来五四”的思路。与其师王德威的《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类似,《林纾的文字制造厂》同样建基于文本细读,着力发掘林纾的现代性内涵。《黑奴吁天录》等译作已经是老生常谈,但是经由韩嵩文的掘发,更清晰地点亮了小说与晚清思想界的关联。至于其他几部译作少有论者涉及的译作,韩嵩文发凡起例的论述,更是构成后来者研究的起点。与《被压抑的现代性》不同,《林纾的文字制造厂》在整体框架上引入了新文化史的视野。韩嵩文将林纾及其事业放在晚清思想史与出版文化的背景上,并借鉴布尔迪厄的文学社会学,为此而特别关注古文对于林纾的意义,林纾与出版商的关系,就此而言,又与胡志德、贺麦晓的晚清民初文学研究异曲同工[10],由此也可以看出作者融会贯通的企图心。


在探求新角度,试验新方法的同时,《林纾的文字制造厂》对于资料的运用也有所推进。譬如将林纾编辑的古文选本带入自己的分析框架,凸显了这批资料的价值。与此同时,作者采用了不少广告、书信资料,生动再现了林纾与晚清民初商业文化的密切关系,以及晚期小说的翻译模式(由人笔译初稿,林纾润色)。值得注意的是,韩嵩文的论证建立在坚实的考据基础上。譬如关于林译《伊索寓言》的底本,作者就层翻阅过百种英法文著作,虽然未能成功探明真相,但对研究林译的学者是一个颇重要的提示。可以说,《林纾的文字制造厂》的新角度、新方法、新材料是建立在近年来晚清民初文学、出版文化研究丰硕的成果之上的,具有总结性的意义。




不过,林译小说毕竟是过于丰富的矿藏,韩嵩文选择林纾为议题,确实是“明知山有虎,且向虎山行”。就全书的设定的研究目标而言,韩著完成得颇为出色,但是以五部林译小说来概括林纾的翻译历程,虽然能够自圆其说,依然显得单薄。且不说大量的林译哈葛德冒险小说,就是《块肉余生述》等其他林译迭更斯小说,也与书中论述的政治、文化议题密切相关,难以完全忽略。


在我看来,韩著的这一不足,其实是由于缺乏足够的二手研究支撑。设想一下,若是林译小说的名著研究十分充分,韩著凭借旁征博引,其文本分析即可烘云托月。好在韩著问世前后,林译小说研究热度不减,关诗珮、李今、李欧梵等学者先后关注林纾翻译的《鲁滨孙飘流记》、哈格德的冒险小说,以及司各特的历史小说。与韩嵩文一样,上述学者皆以采取跨文化研究的进路,既关注小说原著的文化语境,也注重译作的翻译过程以及影响[11]。随着新材料的整理出版[12],关于林纾思想及生平的研究也后出转精,陈平原、夏晓虹等学者的研究从不同角度重新审视林纾与北京大学、林纾与新文化运动的交涉[13]。除此之外,林译小说底本的考证进展迅速,渡边浩司、张治以及西班牙学者古二德(César Guarde-Paz)前后相继,一鼓作气考出数种林译原著[14]。至于韩嵩文未能确认的林译《伊索寓言》底本,最近也经由樽本照雄等学者的努力[15],答案渐趋明朗。日积月累,完整的《林纾翻译作品全目》想必指日可待(值得一提的是,前述考证与研究成果,樽本照雄《清末民初小说目录》电子版皆已纳入,目前已更新到第九版,然而不少晚清小说研究者依然引用该目录旧版[16],未能及时跟进),我们对林纾的认识也必将经历一番新变。


以此为语境,我们返观《林纾的文字制造厂》一书,更可以看清其在学术史上的定位。韩嵩文不仅融合了文学研究与文化史的研究方法,亦更新了林纾研究的视野,扩充了其范畴。毋庸置疑,《林纾的文字制造厂》已构成后续研究的重要借鉴。而针对其得失,我们也不能不生出以下疑问:对于以个案为主流的林纾研究现状,是否需要加以反思?林译小说数目庞大,如何更全面地加以关照,我们在研究方法上如何推陈出新?当然,要解答这些问题,只有留待学界同人的共同努力了。

(2013年2月初稿,2018年2月修订)






[1] 朱羲胄:《贞文先生年谱》(上海:世界书局,1949);薛绥之,张俊才:《林纾研究资料》(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

[2] 李家骥主编,林纾译:《林纾翻译小说未刊九种》(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4)。

[3] 关于林纾研究详尽的综述,见林薇:《百年沉浮——林纾研究综述》(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0),以及César Guarde-Paz, “A Translator in the Shadows of Early Republican China Lin Shu's Position i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an Overview,” Monumenta Serica: Journal of Oriental Studies, Volume 63, Issue 1 (2015), pp. 172-192.

[4] 寒光:《林琴南》(上海:中华书局,1935);张俊才:《林纾评传》(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2)。

[5] 在马泰来之前,尚有Robert William Compton的博士论文A Study of the Translations of Lin Shu, 1852-1924。但此论文后来并未修订成专著,考证的内容为马泰来取代。马泰来:《林纾翻译作品全目》,收入钱锺书等:《林纾的翻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页60-103。

[6] 钱锺书:《林纾的翻译》,收入《林纾的翻译》等:《林纾的翻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7] 樽本照雄:《林纾冤罪事件簿》(大津:清末小说研究会,2008 年);目前只有少数章节的中文译本,樽本照雄:《林琴南冤狱——林译莎士比亚和易卜生》,《政大中文学报》第8期(2007年12月),页1-12。

[8] 潘著迄今尚未出版,部分章节修改发表,关于林译言情小说的包括〈国耻痴情两凄绝:林译小说《不如归》的国难论述与情感想象〉,《编译论丛》5卷1期,2012年3月;〈爱情与礼教的冲突:论晚清翻译小说《迦茵小传》〉,《台大东亚文化研究》创刊号,2013年6月。

[9] 其中部分章节曾以中文发表,韩嵩文:《“启蒙读本”:商务印书馆的《伊索寓言》译本与近代文学及出版业》,收入王德威、季进主编:《文学行旅与世界想象》(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10] Theodore Huters, Bringing the World Home: Appropriating the West in Late Qing and Early Republican China.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5);贺麦晓(Michel Hockx)著,陈太胜译:《文体问题:现代中国的文学社团和文学杂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11] 关诗佩:《哈葛德少男文学与林纾少年文学:殖民主义与晚清中国国族观念的建立》,《翻译史研》第1期(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页138-169;李今:《从“冒险”鲁滨孙到“中庸”鲁滨孙——林纾译介〈鲁滨孙飘流记〉的文化改写与融通》,《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1年第1期,页119-137;李欧梵:《林纾与哈葛德——翻译的文化政治》,收入彭小妍编:《文化翻译与文本脉络——晚明以降的中国、日本与西方》(台北:中央研究院文哲研究所,2013),页21-69;李欧梵:《历史演义小说的跨文化吊诡——林纾和司各德》,收入彭小妍编:《跨文化流动的吊诡:晚清到民国》(台北:中央研究院文哲研究所,2016),页19-50。

[12] 林纾著, 夏晓虹、包立民编:《林纾家书》(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13]夏晓虹:《一场未曾发生的文白论争——林纾一则晚年佚文的发现与释读》,《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陈平原:《林纾与北京大学的离合悲欢》,《文艺争鸣》2016年第1期;陈平原:《古文传授的现代命运——教育史上的林纾》,《文学评论》2017年第1期。

[14] 渡边浩司:《林訳小説《紅篋記》などの原作》,《清末小说》第32至33(2009-2010);张治:《林译小说底本补考》,《现代中文学刊》2012年第6期,页105-107;César Guarde-Paz, “Lin Shu’s Unidentified Translations of Western Literature,” ASIAN CULTURE 39  AUGUST 2015, pp. 18-36.

[15] 沢本郁馬:《林訳『伊索寓言』の底本(下)――挿絵の謎を解く》,《清末小说から》第123-124期。

[16] 樽本照雄:《新编增补清末民初小说目录》(济南:齐鲁书社,2002)。







“Talk to the Author” 往期回顾:


畅雁 | 日本作为方法,北京作为题材:评王升远《文化殖民与都市空间:侵华战争时期日本文化人的“北平体验”》

王晴 | “国民使命感”与北京的幻象:评王升远的《文化殖民与都市空间》

王升远 | 如何认识侵华战争时期日本文化人的中国叙事:对两篇书评的回应与延伸


陈妍蓉 | 《作者之手和印刷者之心》读书笔记

钱文逸 | 早期现代研究的初衷与未来:评夏蒂埃的新作《作者之手和印刷者之心》


高韵闻 | “翻译”的多重定义与出版市场的位置

陈柏旭 | 马克思出文庙:郭沫若研究与日本资本主义论争

王璞 | 一本书的“自叙传”与问题延伸:回应两份评论


蔡偉傑 | 清朝的情報蒐集與邊疆政策的轉型:從Matthew Mosca的近作談起

馬世嘉、蔡偉傑 | 关于《破譯邊疆‧破解帝國》的回应与讨论


张倍瑜 | 以人类学与新文化史角度评《袍哥》

潘博成 | 微观史与现代中国的地方社会:短评《袍哥:1940年代川西乡村的暴力与秩序》

乐桓宇 | 奇情、方法与中国微观史:评王笛《袍哥:1940年代川西乡村的暴力与秩序》

王笛 | 对三篇书评的回应


王冬青 | 前东方主义的中国想象

徐曦 | 美学国族主义的兴起与中国风的衰落:《十八世纪英国的中国风》


宇野、董立、王雨 | 林东《求实若狂:社会调查与中国民族国家的建构,1900-1949》讨论

林东 (Tong Lam) | 关于《求实若狂》的自述与回应


侯冬琛 | 砚的背后:The Social Life of Inkstones书评

郭婧雅 | 略读高彦颐《砚台的社会生命:清初的工匠和学者》

陈妍蓉 | 读《石砚里的社会百态——清前期的匠人和学者》

高彦颐 | 不合时宜的慢书:对三篇书评的回应


王雨 | 如何走下去Pluralist Universalism 书评 

王璞 | 族裔/民族的比较与想象:关于文化多元主义和金雯教授近著的提问

金雯 | 弱化的普遍主义是一种艺术:对两篇书评的回应



   关注我们

CCSA致力于促进中国学和比较研究领域中的年轻学者、学生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ccsasso@gmail.com

Chinese and Comparative Studies Association

本公号所刊一切文章版权均归作者所有,接洽发表或转载请在后台留言或发邮件联系,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CCSA所有内容均由编辑部同仁利用业余时间组稿、编发,欢迎诸位学友打赏支持我们的工作,打赏金额将用于为购买书评所需样书、组织工作坊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