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流程挖掘与任务挖掘:探究两种分析方法的核心差异

RPA中国 RPA全球生态
2024-09-01

流程挖掘与任务挖掘是对业务进行分析的两种核心策略。由于它们的名称和功能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它们之间的微妙差别可能被轻易忽视或混淆。本文将深入探讨流程挖掘与任务挖掘的关键区别,以及在利用流程挖掘和任务挖掘进行分析时所依赖的数据的特性。

01

定义

两种技术都是数据挖掘的重要应用,都能帮助企业优化和自动化其业务流程,但它们关注的焦点和使用的方法有所不同。

流程挖掘(Process Mining)

流程挖掘是一种数据挖掘技术,它基于事件日志来分析和可视化业务过程。这种技术的主要目标是发现、监视和改进现有的业务流程。流程挖掘可以帮助企业找出流程的瓶颈,发现不符合规定的行为,预测流程的未来行为等。流程挖掘主要使用的方法包括序列分析、时间序列分析、聚类分析等。

任务挖掘(Task Mining)

任务挖掘则是一种专注于用户与应用程序或系统之间互动的数据挖掘技术。它通过分析用户的行为模式来理解、优化和自动化任务。任务挖掘的数据源可能包括屏幕录像、鼠标点击和键盘敲击等。通过任务挖掘,企业可以更好地理解用户如何使用他们的产品或服务,从而优化用户体验,提高操作效率,甚至实现任务自动化。任务挖掘可能需要使用到更多的用户界面分析和机器学习技术。

02

目标

流程挖掘和任务挖掘的目标区别主要在于它们各自关注的焦点和数据源。

流程挖掘主要关注的是业务流程的优化。其目标是通过发现、监控和改进现有的业务流程,以提高效率和生产力。流程挖掘的数据源主要来自事件日志,这些日志记录了流程中各个步骤的执行情况,包括执行时间、执行者、执行结果等信息。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可以找出流程中的瓶颈,发现不规范的操作,预测流程的未来行为等,从而实现流程的优化。

任务挖掘则主要关注的是用户与应用程序或系统之间的互动。其目标是通过理解用户的行为模式,来优化和自动化任务执行。任务挖掘的数据源可能包括用户界面的操作记录,如鼠标点击、键盘敲击、屏幕滚动等信息。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可以了解用户如何使用产品或服务,找出用户操作中的问题,提高用户体验,甚至实现任务的自动化。

这两种技术都关注于优化和自动化任务执行,但流程挖掘更关注于业务流程的优化,而任务挖掘更关注于用户体验的优化。

03

数据源

数据源是流程挖掘和任务挖掘之间的一个关键区别,因为它们所分析的数据类型和来源不同,因此产生的洞察和应用也会有所不同。

流程挖掘主要依赖于事件日志数据。事件日志是系统执行过程中自动记录的数据,包括了各种活动的起始时间、结束时间、执行者、任务状态等信息。这些数据通常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流程链。流程挖掘通过分析这些日志数据,可以了解到流程的执行情况,找出流程中的瓶颈或者异常情况,从而对流程进行优化。流程挖掘主要适用于有明确流程的业务场景,如财务审批、订单处理等。

任务挖掘则主要依赖于用户行为数据。用户行为数据是用户在应用程序或系统上执行任务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包括屏幕录像、鼠标点击、键盘敲击等信息。这些数据可以反映用户的操作习惯、任务执行的效率、遇到的问题等。任务挖掘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可以了解用户的需求、优化用户体验,甚至实现任务自动化。任务挖掘主要适用于需要理解和优化用户体验的场景,如软件开发、产品设计等。

总的来说,流程挖掘和任务挖掘的数据源不同,反映的是从系统内部和用户角度两个不同的维度来理解和优化任务执行的过程。

04

应用

应用方面也是流程挖掘和任务挖掘两者的重要区别。它们的应用领域和目标不同,因此解决的问题和产生的价值也会有所不同。

流程挖掘主要应用于业务流程管理(BPM)。流程挖掘的目标是通过对事件日志的分析,了解和优化业务流程。例如,流程挖掘可以帮助找出流程的瓶颈,从而改进流程设计,提高效率。流程挖掘还可以发现不符合规定的行为,比如违反了公司政策或业务规则的操作,这对于风险管理和合规性检查非常重要。此外,流程挖掘还可以预测流程的未来行为,例如预测订单处理的完成时间,这对于资源规划和客户服务也非常有用。

任务挖掘主要应用于用户行为分析和用户体验优化。任务挖掘的目标是通过对用户行为数据的分析,了解用户的需求和问题,提高用户满意度。例如,任务挖掘可以帮助分析用户在使用应用程序或系统时的操作习惯,从而优化界面设计,提高操作便利性。任务挖掘还可以找出用户在执行任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比如使用频率低的功能、易错操作等,这对于产品改进和教育培训非常有帮助。此外,任务挖掘还可以实现基于用户行为的自动化,例如自动填充表单、智能推荐等,这可以进一步提高用户效率和满意度。 

流程挖掘和任务挖掘的应用领域和目标反映了它们的不同侧重点:流程挖掘侧重于从组织内部优化业务流程,而任务挖掘侧重于从用户角度优化用户体验。

05

方法

流程挖掘的主要方法包括序列分析、时间序列分析、聚类分析等。序列分析是为了理解事件的发生顺序,从而揭示流程的结构和规律。时间序列分析则是为了理解事件的时间模式,例如周期性、趋势性等,从而预测流程的未来行为。聚类分析是为了找出相似的流程实例,从而识别流程的变种和异常。这些方法主要依赖于统计和数据挖掘技术,需要处理的数据主要是结构化的事件日志。

任务挖掘的方法则可能需要使用到更多的用户界面分析和机器学习技术。用户界面分析是为了理解用户在界面上的操作和反馈,从而优化界面设计。机器学习技术则是为了从大量的用户行为数据中学习和预测用户的行为模式,例如识别用户的需求和问题,实现基于用户行为的自动化。这些方法主要依赖于人机交互和人工智能技术,需要处理的数据可能包括结构化的用户操作日志、非结构化的用户反馈信息,甚至是半结构化的屏幕截图和眼球追踪数据等。

流程挖掘和任务挖掘的方法反映了它们的技术侧重点:流程挖掘侧重于统计和数据挖掘技术,用于处理结构化的事件日志;而任务挖掘侧重于人机交互和人工智能技术,用于处理包括结构化和非结构化在内的多种类型的用户行为数据。

总体来看,这两种技术都属于数据挖掘的一部分,都需要对数据进行收集、清洗、整合和分析,都可以用于优化和自动化业务流程。但是,具体使用哪种技术,取决于你的具体需求和数据类型。



-  END  -

 报告下载 




佬观点分享
关于RPA、AI、企业数字化转型
(点击文字即可阅读)

吴威 |  UiPath-邹作基 艺赛旗- 唐琦松 | 艺赛旗-胡立军 | 壹沓科技-卞晓瑜 | 弘玑-高煜光 | 弘玑-吴迪 | 凡得科技-海广跃、刘聪
达观数据-陈运文 | 达观数据-陈文彬 | 华为-杨永根 |  华为-杨波 | IBM-孙震
IBM-常旭  | 天行智能-张尧 来也科技 - 褚瑞 | 实在智能-孙林君      
金智维-廖万里 | 金智维-屈文浩 | 阿博茨-余宙 | 阿博茨-刘铁锋 | 英诺森-胡益、徐志宏
云扩-刘春刚  | 云扩-刘林 | 容智-柴亚团 | 容智-黄莹 |  微软-李永智 | 微软-缪玉峰
中关村科金-周长安  | 百炼智能-冯是聪 | 玄一科技 - 杨凯程
德勤-杨玲玲 | 德勤-周麟 | 普华永道-庞胤杰 | 安永咨询-安武 | 中兴云-刘雅琼  
BV百度风投-方鑫 | 致同咨询-任子旭 | 兴业数金-梁一纲 | 毕马威-马金平 
建信金融- 陈文极 | 海通证券-任荣 

行业知识交流分享,结识扩展人脉圈层
公众号后台回复【RPA】
可受邀加入【RPA数字技术】交流群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RPA全球生态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