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丨人民日报记者肺癌晚期后的8大感悟
人物名片
凌志军
凌志军,1963年生,人民日报社资深记者。祖籍广东,生于上海,长在北京。15岁到工厂做工,16岁做农民,19岁当兵,25岁成为新华社记者。没读过中学,也没读过大学。30岁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3年后获得法学硕士学位。1998年和同事马立诚合著的《交锋》引起轰动。还出版有《追随智慧》《联想风云》《中国的新革命》《重生手记》等著作。
作为时政记者,他曾记录下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的风云变迁。2007年,他被诊断为肺癌晚期,脑转移,当初医生认为“活不过三个月”,但他却走出了适合自己的康复之路,现如今依然非常健康!
他就是凌志军,生于1963年,人民日报社资深记者、作家,代表作有《重生手记:一个癌症患者的康复之路》《交锋》《联想风云》《中国的新革命》等。
凌志军的抗癌过程可以说是个“奇迹”。
2007年,他被诊断为“肺癌晚期”,且已经转移颅内。当时多数医生认为是恶性肿瘤,不立即手术会贻误“最佳治疗时机”时,凌志军决定静养;当肺内阴影变小被多数医生认为无关紧要时,他决定接受病灶切除手术。两次他都“赌”对了。
抗癌成功后,凌志军写了一本抗癌感悟的书《重生手记:一个癌症患者的康复之路》,包含了他五年抗癌康复之路上的经验总结,如实记录了犯过的错误,堪称一部“生病智慧书”;也书写了一位资深记者对当今中国癌症医疗体系种种利弊的观察和剖析,观点犀利。
编者根据其《重生手记》以及其接受媒体公开采访的内容,总结出其患癌后的8大感悟,可以说字字如金!
1. 很多人不是死于肿瘤,而是死于对肿瘤的无知和恐惧
“癌症只是一种慢性病”。著名肿瘤临床专家何裕民颠覆了中国人“癌症是绝症”的惯性思维。他说,“很多肿瘤患者不是死于肿瘤,而是死于对肿瘤的无知、高度恐惧以及恐惧本身带来的盲目应对。应该理性对待、善用智慧以合理防治。”
凌志军认为:“我们最大的不幸在于被中国式的观念包围着,同时还接受着中国式的治疗。”他认为,我国癌症治疗体系可能存在致命的弊端,人们对癌症的认识也存在致命的偏差。“只要我们不恐惧,不盲从,不走上错误的治疗之路,就已有66%的机会远离死神。即使我们的肿瘤已经到了中晚期,也可以长期与癌共存。”
2. 患癌后:没想到做癌症病人那么没尊严
2007年2月,凌志军被诊断“肺癌、脑转移”的概率为98%,即“肺癌晚期”。北京、上海两地名医会诊,几乎一边倒地判定他活不过3个月。
今年3月15日,新一轮复查结果:颅内病灶几乎完全消失,肺部和腹部未见新的异常,癌胚抗原指标回归正常,脚踝骨的阴影正在淡化,手术后幸存的那片肺叶生长壮大起来。
在治疗期间,凌志军发现,病人们花了钱、排了长队、内心所期待和倚重的一流医院的“特级专家会诊”,才不足三分钟。医生冷漠的“你等着吧”的“诊断”几乎就是一纸死亡判决书。手术、化疗等高科技治疗和开“天价特效药”,是不同医生的相同手段。而忧心忡忡、愁眉苦脸、排队就医甚至倾家荡产的那个弱势群体,就是中国癌症患者的群像。
3. 我们要用脑子救命,而不是用腰包救命
北京、上海的专家们陈述的治疗程序是:开颅手术;化疗、放疗;观察肺部病灶,准备第二次手术,打开胸膛,切除肺叶;继续化疗,放疗……
因为开颅也不能保证痊愈,凌志军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先观察一阵。
两星期之后,医生的说法是,脑部的肿瘤“应该是没有长大”!凌志军倾听自己身体所发出的信号是,头痛、眩晕、视觉模糊、眼球震颤等症状并没有更严重。
他感悟:对病人而言,要用我们的脑子救命,而不是用腰包救命。
但是,他并非一味排斥手术,在可信的医生,胸科影像学专家石木兰确认肺部的癌症,并建议他做手术开胸之后,他立即按照石木兰的推荐,选择医生为自己主刀。肺部的恶性肿瘤被切除之后,他迫不及待地回到了家里。他拒绝了化疗,因为化疗仅仅“将治愈率从60%提高到62%”,同时拒绝了很多昂贵的“特效药”。
他查阅了很多资讯,确认中国有很多癌症患者被过度治疗。他的一个朋友,身体棒,腰包鼓,结果从发病到治疗仅三个多月就去世了。
他决定,做一个聪明的患者,相信自己身体的力量而不是医生和药物,开始自我恢复。
4. 把性命托付给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康复之路
凌志军的经验是:他把性命托付给自己,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康复之路。出院时,凌志军尝试用一些纯自然的方法恢复自己的体能。他曾在一种“末日心态”笼罩之下,但也在不经意之间走上康复之路——他每天步行5公里。8000公里,就是他5年走过的路程。相当于从北京到拉萨一个来回。
现在的凌志军好似一个得道的智者,乐山乐水乐于助人,喜欢摄影,发现并捕捉光影世界中的美感,喜欢以积极的眼光看待世界和人生。他的妻子也说:爱情、亲情和友情的力量,会让我们的生命出现奇迹。即使它无法起死回生,仍可以让我们超越肉体的痛苦,达到心灵的安宁。
著名作家、心理医生毕淑敏说:“他不但奇迹般地把病治好了,整个人生都上了一个新境界。”
5. 向死而生,把身体交给自然
从饮食和起居习惯开始,凌志军彻底改变了自己的生活,他不再忙碌。对他来说,“时间不再是金钱,不再是完成工作进度的承载体,它不过是我告别死神走向康复的桥梁。”
他更多的时间是在户外度过,在湖边踏青,在林间漫步,在阳台听音乐闭目养神,眺望远山近水和蓝天白云。他享受阳光,也享受风雨雪雾。
每天,他重视的五件事是:吃、喝、拉、撒、睡。在吃的方面,要足够杂,足够粗,足够素,足够天然;他每天要喝2400毫升水;让自己的排泄每天都有规律,同时观察大小便的颜色和多少,间隔时间;每天的睡眠不低于8小时。
春秋季节,盛夏9点之前和下午5点之后,他会来到户外,裸露50%的皮肤晒太阳,就算不能补充维生素D,“我的生命再次被阳光照亮,生机和活力不知不觉重新回到我的身上。”
他还去一些气候和空气好的地方疗养。去苏州的第二天,开胸手术后的正常反应胸闷和咳嗽就减轻了,五个月后咳嗽就好了。他还去了深圳东郊隐居,或漫步海边,或在山间拾级而上。
他终于又回到了滑雪场,重温了这种野性和富有刺激性的运动。当晚,他给关心他的朋友发出一条短信:“号外:凌志军重返滑雪场。”
2012年3月15日,经过新一轮的复查,凌志军颅内病灶几乎完全消失,肺部和腹部未见新的异常。医生对他说,“不要再把自己当作病人啦!”
6. 中国有八成癌症患者被“过度治疗”
在治疗期间,他处处发挥自己的记者本能,细心观察自身所处的医疗环境,悉心搜集资料,对中国癌症治疗现状有很多惊人的发现。当今社会医患关系紧张,医生误诊错诊,病人伤害医生的事件时有发生,医疗领地上的“割据”与“门户”让人很是无奈。这些现象及其根源在本书中都有体现。有一组数据很能说明问题:全国每年因癌症死亡的人数是200万,有80%的癌症患者在有意或被迫接受着超过疾病治疗需要的“过度治疗”。90%以上的癌症患者没有得到良好的治疗方案,符合规范用药者仅为20%。
“这些数字令我震惊,癌症患者中竟有如此多的人不是死于自己的疾病,而是死于自己的恐惧和不正确的治疗。看起来,我们最大的不幸不在于遭遇癌细胞的侵袭,而在于我们被中国式的癌症观念包围着,同时还接受着中国式的癌症治疗。这种医疗环境正在造就一个悖论:医学越是发达,越是剥夺患者的主动性和判断力,越是造成病人的恐惧和错误。”
所有死亡的癌症患者中,三分之一是被吓死的,三分之一是治死的,只有三分之一是真正因病而死。
7. 不能盲目,你要会辨别哪些医生值得信任
在自己亲历了之后凌志军说,病人通常有两种心理:第一,我不懂医,不听医生听谁的;第二,医生都是错的,不能听医生的。我想这两种心理都有问题,都会导致自己犯错误。
我自己的感受是看病是一件很受罪的事情,去看病常常是很难受的事情——不是疾病带来的难受,而是看病的过程当中种种的问题。
的确有一些医生不怎么样,医生也会犯错误,我遇到好几次,所以对医生的话不能盲目。但是,也的确有好医生,医术高明,道德水准也很高,这样的医生不难找到,我就碰到好几位。癌症患者对医生的选择非常重要,其实我从医生那里学到了很多,医生不仅救了我的命,而且给了我很多这方面的知识,引导着我的康复之路,甚至他们的错误也让我学到很多。
还有,犯了错误的医生不一定不是好医生。实际上,那些有热情有办法去发现新证据,并且根据新证据迅速修正自己错误的医生,更值得信赖。
8. 作为病人,我们不懂医,但我们应当懂人
作为病人,我们不懂医,但我们应当懂人,应当知道什么样的医生是可信的,什么样的医生是靠不住的。如果既不懂医又不懂人,那就很容易盲从,而盲从是导致我们犯错误的最重要的原因。
我做了30多年记者,接触过各种各样的人,的确养成了观察人识别人的习惯,也有一些经验。这能够帮助我寻找那些值得信赖的好医生。
除了记者经验之外,我想还有别的,比如冷静,比如动脑子,甚至一个人的价值观也会发生作用。举个例子,我非常信奉诚信,甚至有些偏执。如果发现一个人说了一句假话,我就会对他的所有言行产生疑问。所以,我在和医生的接触中,特别注意他说话的可信度。一旦发现他在自吹自擂,我就不会再去看他。就是因为这个理由,我拒绝了不少医生和他们的所谓“特效药”。这也许会让我失去一些治疗的机会,但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自己犯错误。
最后,相比国外医生,大多数国内医生并不大看重病人的症状变化,“都有过分依赖现代扫描仪器和黑白影像胶片的倾向,漠视病人的直觉和陈述。
凌志军说,我的一个美国朋友告诉我,在美国,医生不仅仅依据影像诊断,还充分考虑病人的症状,认真倾听病人的感受。而对于中国式专家门诊,这一点很难做到。一个简单的事实是,人的生理状态千差万别,疾病也是五花八门。千差万别的癌细胞发生在千差万别的人身上,结果必定是千差万别的。没有任何一个医生,更没有任何一台机器,能够精确地分辨出每一种情况。所以,当疾病猝然加之的时候,我们必须明白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康复之门的钥匙在我们自己手里。
(本文参考资料:北京青年报《凌志军:一个“向死而生”的传奇》;南方人物周刊《凌志军:忘了,就忘了吧》;《重生手记》作者凌志军;长江商报《中国式抗癌》等。)
原载《健康时报》,版权事务请与编辑联络
延伸阅读
体制内中年男人的心态描摹
1、午休成为工作的一部分,被子成为办公室的标配,觉得中午约饭局的人都是扯淡。午睡也要打呼噜,而且能把自己打醒。
2、听到人说自己帅,会点头笑笑,说声“谢谢”,但不再沾沾自喜。因为自己知道,善意的谎言也是一种尊重。
3、开始有选择地参加饭局,赴约前会问都谁参加,人不合适觉得说话不能随心所欲,以及超过六个人的饭局坚决想法推掉,然后回家。
4、喝酒时不再说自己吃药了,也不会再喝醉了。遇到不相干的人给自己敬酒,会说随意喝,然后舔一舔酒杯放到那,自己没面子无所谓,对方有没有面子也无所谓。
5、知道啥是举重若轻,不管工作任务多还是少,都会认真干完,不为别的,主要是感觉要对得起这点工资。工作任务重时,不再拧着眉头、一副旧社会的脸,而是点上一根烟,略带麻木,从容不迫,逐个搞定。
6、走廊里给领导和同事打招呼,对方木反应,不再觉得是对自己有意见,回到办公室就给忘到玉米地了,继续悠然自得,该干嘛干嘛。
7、别人求自己办事,超出自己能力办不成时,不再硬着头皮绞尽脑汁托关系,而是直接告诉他:“这方面我真不认识人,见谅啊!”。
8、圈子由小变大,又由大变小。有三两个臭味相投的伙计,虽然是狗皮袜子,但也保持着距离美,不为利用,就为有事没事时喝个小酒喷喷空儿。对方有事时,会想尽办法在原则之内帮他搞定。
9、越来越喜欢喝茶,而且喝起来越来越挑剔。越来越不爱发朋友圈,也懒得点赞,但每天都看看别人的表演。
10、越来越不喜欢开车,对豪车也越来越木感觉,觉得车就是个代步工具,没有换车的冲动。对别人甚至女同学对自己车的嗤之以鼻,就如同对待女同学一样,也毫不在意。
11、开始关注血糖血脂血压,吃饭开始挑食,高脂高热高糖的很少吃了,偶尔吃顿猪头肉、猪肚、猪大肠会很自责,觉得对不起自己。
12、喝酒时一般不说话,而是听着别人吹牛逼,自己坐那先吃。听到自己感兴趣的就喷两句,自己不感兴趣的就继续吃,但不再吃撑得走不动。
13、看着亲人、同龄人得绝症或者突然走了,心情很沉重,坚定认为好身体才是王道,其他都是浮云。但也开始释然,对生死越来越看开、越来越淡然,经历生死别离,能随时回归正常、回到现实。
14、不再喜欢夜生活,喝完酒不再去唱歌,即便去也不会再当麦霸,坐那喝着矿泉水,听着跑得找不着的调,虽然很忍受,但也会鼓掌。坐一会看表九点了,提前开溜回家。
15、跟大领导一起不会再紧张,觉得再大的领导都是人,也喝过五块钱的二锅头,烦的时候也会骂人。
16、开始买书看,但是把于丹、易中天等网红全部请下书架。对《易经》《道德经》有了再认识,不再觉得是木用的废话。
17、穿衣服开始低调,虽然臭美的本性从未改变,但越来越注重舒适。
18、不再幻想辞职创业了,觉得有份工作干着就很不错了。虽然工资不高,但还是尽量干好,懂得这既是责任,也是看得见的谋生手段。
19、交际场合不再谁的手机号都记、谁的微信号都加,觉得不会再有交集的,或者见面不来电的,连名字都不会去记,因为知道八百年都不会再联系一次。
20、同学聚会不再打听职务、不再说工作,不再带着目的去跟某个有用的同学搞好关系。会喷喷过去,喷喷老师,喷喷初恋,喷喷孩子。
21、觉得诗和远方都是毒药,不再出去瞎跑,不再通过旅游来缓解压力。因为心里非常清楚,回来后还得面对现实,甚至会让现实变得更现实。不是因为自己老了 而是沉淀了!
健康读本
记录直白的历史
讲述真实的故事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永远的新三届
余轩编辑、工圣审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