卌年丨一张北大旧照片,牵出40年前的高考记忆
1977年10月21日,恢复高考的消息,像一声春雷响彻天地,唤醒了许多人尘封已久的“大学梦”,点燃了无数人通过高考改变命运的希望之火。
在中国照片档案馆和北京大学档案馆中,都收藏着这样一张珍贵照片:
这张照片拍摄于1978年10月4日,定格了北京大学78级新生走出由食堂临时“客串”的迎新站的那一瞬间。近日,新华社记者记者探访了照片中两位当年的北大新生——彭艳(前排左1)和黄伟七(右2),听他们讲述40年前的高考往事。
1977年,黄伟七参加了恢复高考后的首次高考,但由于没能考上心仪的大学而选择再考一次。在1978年的高考中,他被北京大学图书馆系录取。40年后的今天,他已从清华大学图书馆退休。
“我在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呆了七年。一听到有恢复高考的可能,大家就都拿起书本开始复习了。”说起当年的高考,黄伟七就打开了话匣子。“当时我们在兵团,虽然课本不太好找,但学习条件不错。有很多同学抱着‘考着玩’的心态,不认真复习。”
黄伟七推着自行车走过清华大礼堂。
回忆起考场的一幕幕,黄伟七依然记忆犹新。他是在中学教室里参加高考,每间考场里都挤着四五十人。“当时有一个小女孩,交完卷就哭了。可能是碰到了什么难题没解出来吧。”
黄伟七在清华大学老图书馆里翻阅资料。
黄伟七说,当时他们班上有一个在老家放牛的孩子,每天就在牛背上看书备考。“他在黄河边上放牛,拿到录取通知书后,就站在黄河边上大吼了一声,把鞭子直接扔到了河里。”
黄伟七在清华大学老图书馆里翻阅资料。
甫一走出北大燕园,黄伟七就进入到清华园工作。“毕业的时候,有多少的好工作在排队等着我们。我更喜欢校园里的环境,所以选择到清华大学图书馆工作。”如今黄伟七虽然已经退休,还保留着阅读的习惯。
黄伟七走出清华大学老图书馆。
彭艳1977年曾作为在校生参加过高考,当时在校生的录取分数高于其他考生,她差3分而落选,所以1978年7月再次参加高考,她填报的第一志愿就是北大图书馆学系。彭艳大学毕业后先后在中央党校图书馆、首都师范大学图书馆工作,2014年8月退休。
彭艳在母亲家中翻阅相册。
在彭艳母亲家中,视界君看到了那张经典照片的原版照,“当时是学校宣传部的老师为我们拍的,照片洗出来后送给我一张。我当时只觉得是一张普通的入学照,后来发现它不断地被各种报刊、展览采用,我才意识到这是一张具有历史意义的照片。”彭艳说,“我的室友王植(前排左二)也在照片里,现在她在加拿大定居了。”
参加高考前的彭艳。
“我们班最小的男同学当时只有14岁,最大的有31岁,整整跨了一代人。”彭艳说,这在现在的大学课堂中极为罕见,却是当时的常态。
大学时代的彭艳在公园游玩。
“当时的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是当年北大文科系中录取分数最高的,后来更名为信息管理系。我们班很多同学毕业后都选择到图书馆工作。”
彭艳就读北京大学时在未名湖畔留影。
大学时代的彭艳(右一)和室友一起复习功课。
在接受视界君采访后,彭艳萌生了一个想法,想把这批同学聚在一起,就算不拍一张同样的照片,能在一起分享40年的风风雨雨也很值得。只可惜在几天后,她发消息给记者说:“拍摄这张照片的老师在3月份刚刚去世,真的是太遗憾了。”
老编附注:
文中提及14岁考入北大图书馆系的考生,为来自河南原阳的李书磊。李书磊为1964年1月生人,1978年9月入学时14岁8个月。李书磊现为中纪委副书记、兼任中央追逃办主任。
新华社记者孟鼎博报道
资料照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原载微信公号“新华视界”)
卌年:恢复高考记忆
莱茵河漂流之旅
穿越欧洲的今昔
每天讲述最真实的故事
长摁二维码 关注新三届
余轩编辑、工圣审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