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同窗丨黑马:1977文青们的春播秋收

黑马 新三届 2018-07-16

        老编的话:2018年是新三届大学生中的77、78级走进校园40周年。他们有怎样的高考故事?他们的校园生活如何度过?本号延续“卌年”“校园”“同窗”等专题,征集新三届学子记录高考历程和大学生涯的文图稿件,共同分享新三届人永志不忘的那一段如歌岁月。


作者简介

本文作者


黑马,本名毕冰宾,1960年生于保定市。翻译/作家。1978~1984年就读于河北大学外文系(77级)和福建师范大学外文系(81级研究生),文学硕士。英国诺丁汉大学劳伦斯研究中心访问学者;美国勒迪希国际写作之家访问作家。出版劳伦斯作品译文十余种,出版《混在北京》《孽缘千里》等长篇小说及散文随笔集多部。《混在北京》改编成同名电影后获第19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

原题

致1977的文青


作者:黑马

原载微信公号深港书评2017-12-15



一个梦想进中文系当作家的年轻人,阴差阳错进了外语系;


一个以翻译劳伦斯作品起步的年轻人,终于成为一匹文坛“黑马”;


一群文青校友在非文学岗位坚守梦想,在文学创作上收获累累硕果,成就一笔弥足珍贵的人文精神财富



作者参加完高考1977年12月


这几天央视《国家记忆》栏目在播出一个文献片《高考1977》,纪念和追述恢复高考四十年的历史大转折。个人感觉片子的艺术表达差强人意,但内容上的共鸣还是让老同学们都回忆起四十年前的12月15-17日这三天,我们顶风冒雪参加了那场史无前例的高考。那应该是我的文学梦的真正起点。


停止了11年的高考猛然间恢复了,被耽误了那么多年的人才在疲惫与无望中看到了民族复兴的光明,他们很多人把这次高考看成是人生的最后一搏,使命感和压力都非常大。但我是在校生参加的高考,不像历经磨难的他们心情那么复杂,只是按规定参加了一次选拔考试,进入了前百分之三,就轻松地获得了参考资格,这个时候摆在我面前的具体问题就是想考什么专业,那决定了将来干什么工作。


于是多年里酝酿的各种想入非非的理想似乎在考什么的时候要真正落实在某一点上了。物理和化学学得没感觉,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文科,而且准备从北大中文系开始连报三个不同等级大学的中文系,我觉得只有上中文系最适合我,以为读了那个专业就能当作家,或至少可以从事与写作有关的职业。但我的班主任兼俄语老师强烈建议或者说是“逼”我必须参加俄语考试并且在三个志愿里必须有一个报外语。在老师的压力下和期盼的眼神感召下,我还是报了外语专业,按他的说法是“多一条路”。就这样匆匆复习二个月就上了考场。


作者1979大二时


录取通知下来后发现我莫名其妙被英语专业录取了,这个结果出乎所有人意料。后来知道那年考生570万,连大专一起一共录取了20多万人,录取率低于百分之四,无论随不随个人心愿,能考上并且没落入大专,已经算“超强者”了。


入学后得知,没有多少人是按照自己的第一专业志愿被录取的,大多是以“考上就是胜利”的心情接受那次高考结果的。但我知道文科几个系里很多人第一志愿报的是中文系,估计想法都和我差不多,因为那是个很多人做着文学梦的年代,工厂农村和部队里一些年轻人成了著名的青年作家,风靡一时。所以那年的中文系也就成了文科生的第一大热门专业,名额有限的情况下不少人就被“分流”到其它文科专业了。


专业上可以分流,但初心依旧者不在少数,无论学了什么专业,文学创作的梦想并不因此泯灭。记得当时学校里成立了规模很大的诗社,这是一个跨系的文学组织,诗社的活动很活跃,定期在校园里贴活动海报,在广播里广播诗作,这样的诗社遍布全国各个大学。


作者翻译作品


当时文学爱好者们的一个共同行为就是给各种杂志社投稿,小说、诗歌、散文、评论都有,上学期间就涌现出了一些著名的校园作家。我那个时候基本上除了学英文,业余时间都用来读各种中外小说,几本主要的文学杂志都是必读读物。


读多了就偷着自己写小说并投稿给杂志社,几年中竟然写了七八个短篇小说,但收获的却是很多铅印的退稿信,有的稿件干脆就一去不复返了,但依然乐此不疲。苍天不负苦心人,临毕业前一篇小说被《河北文学》发表了,收到录用通知的时候心中激动,感觉与同时收到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一样神圣。


作者小说作品


四十年过去,校友会的微信圈把不同系别的同学联系到了一起,我惊奇地发现,这些年像我一样在非文学的工作岗位上工作多年的老同学们很多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了很大成就,虽然大家都不是炙手可热的一线作家或商业作家,但不少人都出版了自己的诗集、小说集、散文集和长篇小说,还有的创作出了热播的电视剧,还有人出版了各种文化研究专著,留学国外的同学中有人用英文写作小说和诗歌,一位获得了少将军衔的同学竟然是在退休后开始出版小说集和长篇小说的。这些不同职业的同学的文学作品如果收集到一起完全可以办一个颇具规模的校友文学书展,同样是一所大学弥足珍贵的人文精神财富。


我可以想象出大家在文学上的坚持和坚守是多么艰难和坚韧,但也正因为有这种不为稻粱谋的文学精神的支撑,这四十年的岁月才过得如此艰辛但美好,因为文学经过多年的祛魅化后终于回归其本色,写作变得越来越纯粹。我终于在几十年后认识了我的这些分散在各个行业里的文青校友,感到莫大的快慰,似乎觉得我们又重新开始上一所新的大学了,这才是我们真正的专业。恢复高考四十年的时候,我们的任务是再出发,将文青进行到底。


作者作品改编的电影《混在北京》



延伸阅读

这届那届或无届



作者:黑马

原载《晶报》2016年10月01日


开学季,微信朋友圈上传来一本《那三届》书的序言,慷慨激昂。这是又一本关于我们新三级学人(77-79级大学生统称恢复高考的新三级)的回忆文集,这个刍狗已陈的话题似乎又历久弥新,就两个字:光荣。


从纪念恢复高考三十年开始,这十来年中这类书层出不穷,字里行间流露的都是这个八十万人群体的划时代的豪迈和荣耀,强调着这个群体的社会中坚作用。后来这个群体里出了一个总理,夫人也是77级,群体的自豪感因此达到了顶峰。



这一本据说是这个群体里四十位“绝对精英”(书的广告词)的回忆文集,我怎么也得关心一下,毕竟我也忝列这个大群体而且是77级。我先查作者都有谁,似乎他们写什么并不重要。从头看到尾,惭愧地承认只知道其中七八个人,其余的包括编者(他的各种海内外职务列了足有半页纸,辉煌无比)闻所未闻。


于是我才知道,我这个77级边缘人离绝对精英们的距离有多么遥远,文学界的精英我认出了三位:陈建功、刘震云和陈平原,但想起社科院中、外文所的两位所长都是77级,还是海归,这个段位的都没有入选,有点替他们也替编者惋惜。


还感到失落的是我的大学同级经济系同学樊纲也不在其列,他可是77级出身的经济学“绝对精英”。还有,居然没有张艺谋和陈凯歌……看来四十位绝对精英的代表面还是太小。八十万人,多么浩浩荡荡的阵势!


十年前中共党史出版社在新三级人里公开征稿出版了《抹不去的记忆》,我看到启事,就写了一篇应征,出版后拿到书,发现作者里一个“绝对精英”都没有,更多的还是一些很普通的教师和公务员,因此知道那种征稿方式有问题,那些“绝对精英”们怎么会以普通人的身份去参加这样的征文呢?但那本书与这本“绝对精英”们的书相映成趣,对比来看可以说是两个绝对不同的人群。

张琦主编


还有那些各校各系的同学回忆录,都是这个大群体的真实记录。这个群体估计还会以新三级的名义不断出版绝对精英、普通精英和非精英们的各种文集。明年是恢复高考四十周年,肯定有无数本新三级人的不同小群体的纪念文集进入策划编辑中,这个重大契机绝对不能错过。


与此同时我得到了一本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1980级同学们出版的毕业三十年纪念册,每个人都各有一帧三十年前后的照片和回忆文字发表,很是令人感慨。我发现里面的绝对精英是作家苏童。还发现里面有三个人竟然是我当年出版社的同事,还有几位也在不同的场合有过交集,这世界真小。


作者2003在央视《百家讲坛》讲座


这令我忽然顿悟,我和这些1980级的人其实是在1969年同时上的一年级!我因为“文革”停课几年,直到九岁才有机会上小学,几个年龄段的孩子同上一年级,黑压压挤了一操场新生,分成了十个班。后来我们紧赶慢赶跳级比他们早两年上了中学,他们又因为夏季改冬季后又冬季改夏季升学多上了一年,这样我就高出他们三届,读研实习时还教过80级学生,完全没有意识到我跟他们曾经是同学!


这些年日子过得恍恍惚惚,反正我是对这届、那届早就麻木了,基本感觉是无届,但届感强烈的还是大有人在。


文章由作者许可本号转载,图片主要选自网络



卌年:恢复高考记忆

毕冰宾:没有冬玫瑰的1977年

梁昌年:高考之前,唠唠考试这回事儿

他学医三月退学考研,只为追求数学梦想

赵凡:那年16岁,我跳级参加高考

李兵:难忘的一缕晨光

孙鸿:阴差阳错,我成了高华的同班同学

张效雄:1977年兄妹三人同赴考场

李辉:晒晒我的1977年高考试卷

樊克宁:1977年恢复高考的来龙去脉

他向邓小平建言恢复高考:

当年只是说了几句真话

1978年入学的那拨大学生(上)

1978年入学的那拨大学生(下)

周晓虹:一个知识青年的人生转折

吴思:我在乡下的极左经历

范明:我的复旦七年

范东升:重回学校像第二次生命开始

卢晓蓉:祖父卢作孚与我姗姗来迟的大学

郑忆石:他们给了我专业知识的第一桶金

周彩莲:痛切心扉的三次高考

池渡客: 我没资格报中专,只好考大学了

王虎华:五兄弟见证高等教育史

记住那个冬天和春天的故事

二湘:怀念北大的嘘声

段英贤:相识四十年相聚在扬州

北大经济系77、78级同学相聚深圳

他们的大学故事,也是77级的青春记忆

张耀祥:四十年后重聚首,回眸刻骨那段情

夏春秋:高考40年同学再聚首

李连江:新书首发成了40年后的一场班会

青春芳华,四十年不老的神话

张曼菱:被春雨洗浴的北大

朱志宏:恰同学少年,一路穷游

许士华:新三届大学生之歌

北大1981:一个口号激励一代人

彭艳:一张历史照片引起的回忆

陈小鹰:1980年代初期之复旦大学影像

刘大椿:一张老照片带出的珍贵记忆

周慕冰:我们是知识改变命运的典型

乔凯华:我们给邓小平写信要求“专升本”

复旦数学系77级:在新世界门前

吴工圣:我和我们宿舍的七条汉子

陈锡文:人民大学78级报到第一人

追忆逝水年华:

北大经济系77级点滴回忆

北大中文系77级:

数风流人物,还看当年

陈平原:再也写不出比“高考作文”

更有影响的文章了



记录直白的历史

讲述真实的故事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永远的新三届

   余轩编辑、工圣审读

征 稿


新三届公号向新三届朋友征集稿件

主题一:新三届人的高考之路

主题二:新三届人的大学时光

主题三:新三届人的文革经历

主题四:新三届人的上山下乡

主题五:新三届人的当兵岁月

主题六:新三届人的爱情故事

主题七:新三届中的菁英人物

主题八 新三届人的职业生涯

主题九:新三届人关注的话题

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

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联系人微信号:james_gz7
联系人电话:13570472704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