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背影丨​夏新民:父亲是劳教出来的旧军人,我对他有几分"敌意"

​夏新民 新三届 2020-06-24


 作者档案

本文作者


夏新民,武汉人,湖北大学78级,主修化学。大学毕业后从事电化学分析和材料研制,曾在国内率先研制成功复印机用铁氧体球形载体,并有其它几项技术成果。退休后客居上海,曾以“琴台散仙”及本名,在网络发表文章及古诗词若干。


原题

父亲的头发




作者:夏新民


01


很多年前,积玉桥家斜对门周家的婆婆突然去世,父亲曾回家感叹说,周家婆婆走得好快,没给家人添麻烦,自己也不受罪,痛快。周家主妇,说是婆婆,故去时,其实还不到60岁。头一天,她还好好的,第二天说走就走了。她家是炭圆铺,卖炭的。她个子高,嗓门大,皮肤白皙,风风火火。往她家里望去,地上墙壁,一片黑黜黜中,白鹤一只,亭亭玉立,反差鲜明。

在积玉桥街,从我们家出发,不到5分钟的步行路程,有三家炭铺,周家的除外,还有靠近一马路的张家,中山路上的万家。周家炭铺主人的身世,我不熟悉,原因是她们家的孩子大,不是我儿时的玩伴。积玉桥街上的人家,大多是有故事的。听故事的,讲故事的,都是相互熟悉的人。周家离我们家距离最近,情感最远。万家的两个堂兄弟和一个堂妹,万文辉、万文汉、万小妹,是我小学同班同学。他们家有一独栋的两层楼房,白墙黛瓦,临街阳台,是中山路积玉桥街上最显眼的建筑之一。

文辉小名美美,是我儿时好友。我经常去他们家玩,对他们家昔日的富裕,有印象。张家的二儿子张耀衡也是我小学同班同学。他的父亲八十年代搬家,和我的父亲成为邻居,我才知道,那位终日在积玉桥街炭圆铺蹲在一角,弓着背,旋转着大竹簸箕,制作炭圆的老头子,当年曾是远征军中的一位年轻英俊的军官,驰骋中缅战场,际会风云。

父亲的离去,与周家婆婆一样,也很突然。记忆中,他一辈子都没有住过医院。他在母亲故去一年多后,随之而去。在此之前,他每天行走在水陆街与积玉桥文化宫之间,往返好几里路,健步如飞。而更早时,他退休后不久,60-70岁期间,还曾在紫阳湖区体委的游泳池去当过救生员。这是我同学看到后告诉我的。我以前甚至不知道父亲是否会水?我也从来没有去过游泳池游泳。我们是长江边长大的野孩子,那50米长的一池静水,承载不了野孩子们自由的身躯和心灵。

父亲是因心血管疾病,造成急性肾衰竭,住院不到1个星期去世的。就诊期间,他住临近人民医院的水陆街大妹家,六楼,没有电梯,我抱他上下楼时,感觉很轻,但又沉重。父亲因我抱他,感动得留下了眼泪。

父亲去世时,八十三岁,是那个年代,平民家庭中高寿的人。去世之前,他有一口好牙,能吃干炒蚕豆。更让所有认识他的人不可思议的是,他年过八十,仍一头乌发,令人惊奇。

02


在我的少年时代,积玉桥街上贪玩的男孩子们,对他们的父亲,多有几分敌意,我也没有例外。

我的敌意,不是因为父亲的成分。儿时,我对父亲的经历知之甚少。直到现在,也不是完全清楚。初中毕业,中考需要填成分时,我才知道他曾经是国军的一名军官,旧军人。这个成分,对于贪玩落后,不求进步,没有想到过将来要上大学深造的学生,不具备杀伤力。父亲在我儿时,从来也没有教过我,也很少带我出去玩。

我的“敌意”,是因为父亲是积玉桥街上大男孩们的笑料,这让我很难堪。这些大男孩们,很多是父亲的学生,他们见到我时,说夏老师跳高,屁股,不,臀部,老是擦杆。父亲在积玉桥小学教历史,偶尔代课,也教过体育。我在他们学校,亲眼目睹过这一幕。那是沙坑,两边木架上横起一个竹竿,杆高1米30,父亲助跑,风驰电掣,跨越式跃起,竹竿随之落下。

父亲说,臀部擦了一点。他卷土重来,竹竿下落高度5个cm,再跑,我在一旁紧张得要命,周边调皮学生模仿父亲的腔调,齐声喊道,“臀部(tun),臀部。”父亲故伎重演,竹竿应声而落。怎么会是tun(臀)部呢?我们积玉桥街上的人,老幼无别,只知有殿(臀),不知有臀。我们都是念“殿”的。这个臀部,读起来很别扭,让积玉桥街上的孩子们笑话了好多年。

父亲当年怎么不跳“剪式”呢?像郑风荣一样。那样的话,即便擦杆不过,也与臀部无关啊,

父亲曾跟邻居讲过,他的一个学生名字中有一个燚字。那是第一次上课,点不上名字,会让学生笑话的。父亲查了字典,读出了“yi”字音,这让那位学生很服气。

新政之前,积玉桥小学是圣母玛利亚教堂。儿时,我在教堂里看到过很多修女。她们穿着黑黑的长袍,站在白墙中间的栏杆上。那是不足1米宽的木廊,延着四壁,悬挂在墙中央。我感觉那些修女,好像是贴在墙上一样。以后教堂改成大礼堂,我也去玩过,与儿时玩伴在大礼堂的地下室捉迷藏,修女们早不知道到什么地方去了。

以后,父亲因历史问题劳教,去了我不知道的地方。回来以后,到得胜桥小学教书,我去积玉桥小学的时间就少多了。

03


父亲单独带过我一次远行访旧,记忆中,那是我少年时期唯一的一次。

那时,我读小学高年级,他劳教回来,带我去了鲁巷,一个我儿时感觉非常遥远的地方。

我们步行到汉阳门,在15路公共汽车起点,乘去关山方向的车,鲁巷是倒数第二站。

汽车是涂上红色的“大鼻子”,引擎在车的前方。车厢内,是窄木条搭成的长条座椅,延着车辆长度方向置放。两边的乘客,相对而坐。你如果在车辆行进过程中,浏览车外的风光,脖子需要向窗外扭去,几近90度。文革期间,我才知道,这是改装而成的车辆。它原是朝鲜战争缴获的美国军车,美国克莱斯勒公司生产的“道奇”车。

那时的鲁巷,公路两边是一片农田。我随父亲来到一家农舍,黄土泥墙,茅草屋顶,木门木槛。

我们到达时,天渐渐地黑了下来。我们在屋内昏暗的煤油灯光下,吃饭聊天。谈话之间,我才知道,父亲和年轻的主人,老家都是鄂城华容镇夏家湾人。年轻人是我们夏家的远房亲戚,富农子弟,高才生,大学未取,回乡务农。

晚饭后,父亲和主人意犹未尽,两人又撇开其他亲戚,仅仅带上我一人,到屋外的田埂上散步,边走边聊,神秘兮兮。他们讲的,都是我第一次听到,又听不懂的词语,“斯大林,二十大,赫鲁晓夫,个人迷信,南斯拉夫,阿尔巴里亚……”

我小小耳朵听到的,更多的,是农田远近中传来的呱呱的蛙声。

记忆里,父亲1950年代以后,从来都没有回老家去过。

父亲去世很多年以后,我才知道,民国出版的《茶花女》,其翻译者之一,夏康农先生,也是我们鄂城华容夏家湾人。他是留法学者,学农的。除了《茶花女》,他还翻译过《包法利夫人》。文革期间,我读过这两本书。其中,《茶花女》的译者序,当时读到,印象极深,至今都能背出部分段落。

“爱与死是两个伟大的艺术家,一切人间的丑恶经过它们的手都会改头换面,又是庄严的裁判官,一切人间的价值走到它们座前都会低头不语。”

“想紧闭这些小鸟,试看,修道院的城墙不够高深?母亲的枷锁不够坚实?宗教的责任感不够持恒?……但她们怎么抵得住青年男子隔着篱笆吹来的一声声的哨声?”

近查鄂城名人志,这个家乡夏家湾的夏康农先生,民国学者兼翻译家,竟然不在其列。父亲生前,我要是能问问多好。他知道这个人吗?

04


记忆,无疑是人类生理现象中,最具选择性的品质之一。而这种选择,随着年龄、经历和环境的变化,又会发生偏移。

阅读也是。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阅读兴趣与倾向。

我在回忆母亲的文章中,提到过我们家里的一个小木箱,三年困难时期,用于存放大米、灰面、五谷杂粮和贵重物品。其中的一件“贵重物品”,是一个小布包,装的是父亲的“交待材料”。我打开过,里面厚厚的一叠纸,有十几张吧,写满密密麻麻的字,估计有一两万字。

我匆匆地看上一两页,便急忙包上。那时,我更关心的是木箱中的生米,而不是父亲的历史。

我从那一两页文字,以及尔后多年父亲断断续续地讲话中,大致了解到,父亲出身穷苦人家,很早就被家人送往武汉的中药房学徒,从给东家孩子端屎倒尿做起,以后学徒毕业,成为药铺的伙计。

那时的药铺伙计,又专业又热情,认识不少中草药材。也大都偷偷学艺,知悉不少验方、偏方和土方。顾客来了,多会根据患者病况,主动提出各种治疗建议。

抗日战争时期,父亲毅然从戎。以后自学成材,成为一名国军教官,这期间,去过大后方恩施。

05

 
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初期的某天,父亲刚刚50岁,一夜之间,满头乌发,寸草不留,全部脱掉。那是夏季,不能带帽,灰白的头皮,毫无光泽,全部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让我再次成为积玉桥街上大孩子们的笑料。

在积玉桥街,桥头到一马路短短的距离,有三个药房,分别是对门的济强中药房,斜对面的西药房,靠近一马路的范医生家里的家庭药房。这三家药房,以对面的济强中药房规模最大。我印象里,它是仅次于老武昌城内,司门口的“刘有余堂”,保安街上的“天宝元”“香山堂”“体仁堂”等几家中药房以外,武昌地区最大的中药房。父亲经常去这家药房,与药房的掌柜及伙计们都很熟。与范医生也很熟。

但这次尴尬,持续时间并不长,父亲在对门的济强中药房,买来各种中草药材回家,母亲帮忙熬药,几个疗程下来,父亲光秃秃的头皮上,竟然又长满了乌发。
 
06


第一次听到外人对父亲的赞许,是在1965年,我读初三,在我的同班同学尼姑家里听到的。

尼姑的母亲见到我的第一句话,“你是夏老师的儿子啊。你爸爸年轻时,一身军装,好英俊。他是积玉桥街上有名的美男子。”

尼姑姓彭,我初中好友,班上的文体积极分子,全校男生中最英俊的学生之一。

他们家弟兄姊妹,六男一女,分别是和尚、道人、尼姑、小妹、沙弥、小弥、弥弥。他是老三。六个男孩个个英俊。

道人、小弥,和弥弥,都是武汉京剧团的专业京剧演员。道人是京剧《奇袭白虎团》中杨有才的扮演者,和尚和尼姑是京剧票友。

彭同学母亲的眼光是很挑剔的。她说的父亲军装在身,那是四九年以前的事。我在家,从来没有看到这样的照片。

这是父母一辈的人,对我父亲的评价。我听到的第二起对父亲的赞许,是同辈人,沙湖猴良讲的。

猴良也是父亲积玉桥小学的学生,大我3岁,江湖上叱咤风云的人物。儿时印象中,他在武汉三镇的江湖地位,相当于七侠五义中的北侠欧阳春。

猴良当众说起我是夏老师的儿子时,颇有敬意。我感觉积玉桥街上的比我稍大一点的玩字号哥们,顿时对我刮目相看。

父亲对人说过多次,他以前的学生中,凡属顽皮捣蛋,不好好学习的,走上社会以后,都对他特别尊敬。小调皮,小尊敬。大调皮,大尊敬。

我最后一次见到猴良,是2000年前后,在化工研究所,我的好友柳同学的实验室里。他当时六十余岁,高高的,一身皂装。一头油光黑发,长长的,披在双肩之上,一派文艺风范。他是柳同学的初中好友,后来留级,不读书,走向了社会。

中午,三人一起到附近的餐馆吃饭。我们刚刚坐下,遇到了我在汉阳钢厂的老同事,转炉车间的,也是二十多年没有见面,玩字号的著名人物。他上来和我及猴良搭讪就走。他认识猴良,猴良不认识他。等到我们吃完饭去结账,酒店老板说,那位老同事已经结账了。

文革期间,猴良在武汉三镇曾引出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戏。那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07

 
三年以后,父亲再次成为我同学们的笑料。但这一次,是善意的。

那是1968年,上山下乡之前,文革已经只是少数人醉心的运动,我周边的绝大多数中学生,已经成为逍遥派。我的几位38中初中同学,离开各自学校,相聚一起,玩起了一场年轻人常有的荒唐游戏。

记得那天参加的有刘同学、余同学、姚同学、高同学、肖同学等几位。那天肖同学拿来一只小口径气枪,约我们上城山去“打猎”。

城山,是老武昌城的一道天然屏障,与中山路平行。老武昌城的城墙随之展延。武昌城的城门之一,草埠门,在其山余脉与得胜桥街交汇处。儿时,我们在此处游玩,还能看到当年城门残存的痕迹。

我们来到城山十四中北坡处,肖同学看到10余米外,有一只黑色老母鸡,缓慢行走,便抬起气枪,扣下扳机,那老母鸡随之中弹。它没有叫,也没有即刻倒下,只是卧伏在地,可怜的一双眼睛,望着我们。

肖同学走向前去,将母鸡的头颈一拧,掩埋在其翅膀之下,装进他随身所带的书包之中,它仍然一声未叫。

那老母鸡约莫3斤。在什么地方处理“战利品”呢?几个同学商量,我家父母不在家,去我家烹饪比较方便。

等到在我家一楼公共厨房烹制完毕,端上一大脸盆萝卜烧母鸡,到楼上房间桌上摆好,准备开席之际,父亲突然回家,闻香而至。

同学们纷纷让坐,要父亲尝尝。

父亲捻上一块吃进,问,“这是什么?”

高同学急忙接上,“野鸭子。”

父亲说,“好肥的野鸭子!”抗日战争时期,他在恩施吃过老鼠。他说老鼠肉特别好吃,除了尾巴内脏,都能吃。几句说完,便离席而去。

父亲下楼后,同学们憋了老半天的笑声,突然爆发,“好肥的野鸭子!”欢声笑语,伴随着美味,一直不断。以后还被余同学,模仿父亲的音调,带进38中同班同学中,嬉笑多年。

多年以后,我才想起,父亲老鼠肉都吃过,难道会分不清家鸡与野鸭?他是否觉得年轻人的荒唐与错误,实属正常,大可不必惊慌失措。时间是整治错误的最好良方。

何况余同学刘同学,是我初中班上的好学生,两人都有良好的家教。
 
08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父亲陆续在《文史知识》《武汉晚报》上发表过几次豆腐块文章。这也许是他晚年生活的调剂。那是一个积极向上的年代。生活简朴,精神丰富,充满希望。但那时,我为工作,为生活,为我的小家,终日奔波,充实忙碌,始终没有把父亲的历史和“豆腐块”文章,放在心上。

直到新世纪来临,我和我的一位朋友谈起,我刚参加工作时研制过的,国外的一个民用产品,国内还很罕见。我预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个产品,会走向千家万户,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十几年后,这个产品,果然走进普通人家,这是后话了。

我向我的那位朋友讲起,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在国内率先研制成功的静电复印机用铁氧体球形载体,附加值极高,市场容量虽不大,但如果有高人青睐,也是可以做起来的。我与朋友闲聊,突然想起了父亲的头发。我说,我亲眼目睹过,上世纪六十年代,父亲的头发失而复得的场景。父亲是自己配方,到对门济强中药店抓药,母亲在家熬制,服用后,重新长满一头乌发,一直到八十岁,还是黑乌乌的。我讲起,上世纪八十年代,“章光101”在市场上风靡一时,父亲竟然没有向我谈论他的生发药方。我也没有关心。以后,直到他去世,我都不知道,这个中草药配方是什么?父亲是怎么得到的?这是他个人的治愈案例,还是有他知道的其它类型?

朋友当时听后,大为叹息。他认为,我失去了一次极好的发财机会。

到了晚年,我想起了父亲的诸多往事。我才觉得,没有将父亲的药方,父亲的“豆腐块”,还有更早,我在家里看到的那包“交代材料”,保存下来,是我们家很大的损失。这不是因为失去了发财的机会。人老了,我对身外之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而是因为,前者的治愈状况,非常神奇,也许可以给社会上部分脱发患者,带来惊喜。而后者,它是大历史中的个人记忆,对于我,我的后代,尤为珍贵。

夏新民写字楼

一个武汉老人的美国惊魂与万里牵挂
我亲眼所见的中医治疗神奇案例
1978:高考前夕鲜红的记忆
我的小学,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
我的沙湖记忆
忆当年,明月前洲古渡头
我的棋友戴观书
我在文革期间认识的几位围棋老师
当时只道是寻常
我的疯子舅舅
未曾谋面的友人金先生


文图由作者提供本号分享
表扬小号
就摁下二维码打赏吧


父辈的背影
成小秦:父亲与他的同学和同事
成小秦:父亲与他的西南联大同学们
蔡晓鹏:安徽大跃进时代亲历记
孙冰:父亲孙泱,倒在黑暗中的黎明前
马小冈:老人家一生握笔晚年"返老还童"
李榕:爸爸的故事
李杭:我爹居然是台湾归来的地下党
葛佩琦之女葛希平:
回眸一甲子,风雨故人情
苏斐:怀念父亲
夏玉和:给爸爸的一封信
刘玉民:CBA改革受委屈时爸爸默默支持我
父亲刘建章两次运动中蒙受不白之冤
父亲马洪: 坎坷人生赤子心
马雅:父亲马洪在改革开放年代
汪林珊:父亲汪洋与崔嵬苏叔阳电影往事
张芸芸:父亲认准一条道就一直走到底
白而强:我和发小,父辈们的运动生涯
父亲陆定一:几经生死,无怨无愧
陶斯亮:回忆与思考,父亲五十周年祭
耿志远:父亲耿飚耿直坚毅风风火火的一生
项苏云:我与父亲项英,两代人的沧桑往事
田力:从延安到东北,父亲的人生起伏跌宕
阎明复:"阎家大院"就这样瓦解了
彭小莲:我的父亲彭柏山
徐永清:父亲徐明,戎马关山镌诗行
王永刚:父亲在滚滚洪流中南下贵州
乔冠华龚澎儿女忆父母:30年恩爱如初
父亲王近山与母亲离婚后的命运纠葛
彭小莲:爸爸妈妈的岁月,就这样结束了
任正非:我的父亲母亲
我是杜月笙的女儿,跨越万水千山归来
严家汉:我把赴台湾68年的老爸接回家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2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少达审读
公 号 征 稿主题包括但不限于:


童年  文革  上山     当兵月   青工  高考校园  浪漫  菁英       职业  学术   追师长教育  养老   兴趣爱好……新三届人一路走来的光阴故事40后、50后、60后的关注热点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联系人微信号: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