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80年代丨刘志达:难忘“3.20”之夜,“振兴中华”口号诞生记

刘志达 新三届 2021-04-24


作者简历


        刘志达,少年时干过农活,后来上了中专,半导体器件制造专业毕业,到呼和浩特一企业中工作了八年,对调回京后在某大型国企干过一年多电工,三十岁那年赶上恢复高考,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四年后毕业,分配到光明日报,当编辑二十六年,退休后,喜欢写毛笔字,不见长进,惟自娱耳。


原题

难忘的“3.20”之夜




作者:刘志达



位于北大图书馆东北角的“振兴中华”碑

自北大毕业已经二十七年了,回想起1978年春天开始的在北大的四年生活,至今仍兴奋不已。那时我们国家刚刚摆脱“文化大革命”的浩劫,精神枷锁乍被解除,人们一身轻松,但却也因此感到很多的不习惯。旧山河要从头收拾,百废待兴,然而问题重重,诸多困难。


一个新的时代正在开始,人们憧憬着,却又不知憧憬着什么。不断有大事发生,万众欢呼,却也有人不理解。许多事情看上去出乎意料,却又都在情理之中。那是一个充满使命感的年代,作为北大的学生,这种感觉似乎更强烈。那四年中,我们经历了很多令人难忘的事情。而对于我来说,最难忘的,还是“3·20"之夜。


1981年3月20日,风和日丽,同学们像往常一样正常上课。中午吃饭时,有的同学议论着正在香港举行的世界杯排球赛亚洲区预赛。当天晚上,中国男排要与韩国男排在香港伊丽莎白体育馆决赛,胜者将代表亚洲参加在日本东京举行的世界杯排球赛。下午,各宿舍楼的电视室里,早早地就有人用小方凳占上了位子,准备晚上看中央电视台对这场比赛的实况转播。


我对体育不很热心。由于是“文革”后首批大学生,进北大时我已经三十岁了,学习负担以外,还有家庭负担,平时不怎么看电视,也不太注意各种体育赛事。但我这个人比较随和,愿意与比我岁数小很多的同学相处,因此有不少的事情就受他们影响。那天许柏林、王林等同学积极主张晚上看男排比赛的电视直播,他们在电视室里占了位子,位置还挺靠前的,约我晚上一同去看。我对排球还是懂得一些的,二十多岁时,在工厂里有时也凑热闹打打排球,虽然成功的扣球屈指可数,但基本规则和技术知识大致上都了解,因此待球赛快开始时,我就和他们一起坐在了电视室里。
    
比赛从晚上八点开始,七点多时电视室里面已挤满同学。我们中文系的电视室在32楼三层,只有两间屋大,由于人多,中间的坐着看,两边的和后面的就站着看,来晚了的没办法,只好站在凳子上从门口向里伸着头凑合看。

比赛的详细情况已记不得了,只记得一上来中国队就连输两局。我们的队员扣球总是让人家给拦住,人家扣球我们又拦不住网,发球还常常失误。第一局以很悬殊的比分输掉了,第二局眼看要追上了,可还是输掉了。同学们越看越揪心,有的气,有的急,议论纷纷,说什么的都有,有人甚至认为大局已定,中国男排肯定冲不出亚洲了。


可没想到的是,从第三局起,中国队克服了前两局的拘谨,放开了,动作挥洒自如,大幅跑动,交叉换位,中路快攻,扣球不断得分,拦网反击也屡次成功,队员们一个个像民族英雄一般,越战越带劲儿,越打越有精神。电视室里,同学们也是越看越兴奋,鼓掌叫好不足以抒发心中的痛快,就不停地给场上队员出主意。坐在我旁边的新闻专业的周宁一个劲地喊:“时间差!”他一喊,电视里我们的队员就真的打了一个时间差,扣球得分,弄得电视室里同学们都一个劲儿地高喊:“时间差!”第三局中国队以很悬殊的比分获胜,第四局中国队又以很悬殊的比分获胜,双方打成二比二平。


最关键的第五局开始了。中国队气势不减,胜利几成定局,可比赛快结束时,转播突然中断。那是因为租用卫星的时间用完了。但1981年时我们还不太懂得这些,同学们就等,等了一会儿也不见转播恢复,估计香港的比赛已经结束了,大家就陆续回了宿舍。


在楼道里,我遇到了我们班的李春。李春当时也就二十一二岁,机灵,好动,活跃。他跟我说:“收音机里广播了,比赛已经结束了,第五局十五比九,中国队赢了。”他看我挺高兴,就说:“外面热闹着呢,咱们到外面去看看。”我就跟着他下楼了。
    
出了楼门往西,38楼那边果然很热闹,我们俩走过去一看,也不知谁从哪里找来了一面不是很大的鼓,两个同学抬着,还有一个同学在敲,敲的是秧歌点儿,大家围着看。有人把寝室里的破笤帚点着了,当火把一样举着;也有人摇着手中的红旗。楼上的窗子全开了,许多同学从窗户中探出身来向下看,喊着什么。


我们俩看了一会儿,李春说:“想办法让大家在校园里转转,行不行?”我说:“有一个办法,你去跟那个敲鼓的同学去说,只要鼓一走,大家就会跟着走。”李春真的就过去了。我在这边看得真切,只见那敲鼓的同学边敲鼓边点了点头,两位抬鼓的同学就抬着鼓走起来。随之,大家就跟着走。鼓和旗在前面,后面越跟人越多。


李春不知跑哪里去了,我也就跟着大家走。队伍从32楼后面向东,由32楼东面直奔南大门,边走边喊着口号:“中国队,万岁!”至南大门,折而往北。路东的25楼、26楼,当时是留学生楼,有外国留学生从楼上窗口往外看热闹。队伍的口号到这里很自然地就变成了“中国,万岁!”而且就这么一路地喊了下去。我前后看了看,这个队伍真不算小,前边快到图书馆了,后边还刚过26楼。队伍从图书馆前毛主席塑像那里往南返,显然,前面的同学是38楼的,他们要回38楼。

可到了38楼后,队伍并没有停下来,却顺路出了小南门,上马路向东走。我不记得此时还有没有敲鼓的了,印象里当时队伍有些稀拉,人也没在校园里时多了,只听有人喊“跟上!跟上!”不一会,有人带头唱起了《团结就是力量》这首歌。开头唱得挺整齐的,可唱到了后面,许多人不会词儿了,“向着”什么“向着”什么的,唱不下去了,于是又接着喊“中国,万岁”的口号。


此时前面停顿下来,我当时距队头不远,就赶上前去看。原来是前面的同学在讨论队伍往哪个方向走。当时队头正在校南大门外东边不远处的丁字路口,往北可去清华大学,往南可去人民大学。我正跟几个同学打听这个事,身后面又挤过来一个同学。当时天黑,距路灯也远,看不清楚他的眉眼,大致上是20岁出头,一米七多一点的个子,体形较瘦,白净面皮,戴着个眼镜,不知是哪个系的。大概是看我年长一些,他就对我说:“同学,咱们换个口号好不好?”
    
我就问:“换什么口号?” 
    
他说:“团结起来,为中华的崛起而奋斗。”我知道他说的这个口号的后半句,前不久哪个报纸上发表的一篇报告文学中提到过,据说是一位伟人在青年时代说的。我对那位同学说:“这个口号好是好,就是太长,不如就喊‘团结起来,振兴中华!’”那位同学说:“行!”我就对面前的几个同学说:“把他抬起来,让他跟大家说,换个口号。”几个同学就弯腰去抬那个同学的腿。这时我才看到,就在我们身旁,有好几个同学都举着录音机,是那种当时算是挺不错的“砖头式”录音机。他们在做现场录音。这时,那个同学已经被抬了起来,他面朝西,双手握成喇叭状,向队伍喊:“同学们,咱们换个口号,喊‘团结起来,振兴中华!’大家一齐喊‘团结起来,振兴中华!’”
    
大家就跟着喊:“团结起来,振兴中华!” 
    
“团结起来,振兴中华!”


可能是因为没有扩音器,队伍后面听不清那位同学的声音,所以口号喊得并不很整齐。没喊几声,那个同学被放了下来,口号也就没再接着喊。大家又回到队伍朝哪边走的问题上来了。我看当时已是半夜,就对前边几个同学说:“走到哪儿,也就是表达这个心情,现在已经很晚了,别再往前走了,回校吧!”大家都同意我的看法,于是队伍就往回走。这时已经不喊口号了。
    
不一会儿就回到了学校的南大门。我当时的心情仍很兴奋,觉得今晚的事情挺有意义,不能草草就散了。我见门卫室前有一张三屉桌,就站了上去,对大家说,咱们在这儿唱个歌,然后再解散,咱们唱“老国歌”!大家都一致同意。于是我起了个头,打起了拍子,大家就跟着唱了起来:“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文革”结束后,国歌曾一度被换了新词,但人们心里仍烙着田汉写的词。一唱“老国歌”,同学们都很兴奋,因此歌声非常整齐雄壮:“……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在一阵欢呼声后,大家各自散去。
    
当时已是后半夜了,但校园内并没有平静下来,还有人在欢呼,据说还有人用喇叭吹奏国歌的曲调。
    
第二天中午吃饭时,校广播台报道了头天晚上校园里发生的事情。广播员以激动、热情的声音说:“3·20之夜,同学们喊出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表达了北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广播里还播放了现场录音。两天后《人民日报》也刊出了有关北京大学学生“3·20"之夜欢呼中国男排获胜情况的通讯。那篇通讯写得不长,内容也不是很详细,比较概括,但那通讯的标题十分引人,我至今还记得很清楚,在报纸第二版的中上靠右的位置,印着一排楷体大字:“团结起来,振兴中华!”

男排队长汪嘉伟在北大讲述夺冠之路


汪嘉伟被北大学生抛了起来


男排队员在给北大学生签名

排球运动员在北大


当年的海报


当年的海报


作者注:此文原是1998年纪念北大百年校庆时,为某出版社组织的《北大往事》一书而写的,原标题为《难忘的3·20之夜》。但该书出版时,标题被编者改为《一个口号的诞生》。今天,借文学七七同学出版毕业三十年纪念册之机,将此文略作技术性修改,并将标题改回原貌——2009,2,12)


延伸阅读

北大1981:一个口号激励一代人



原载《文学七七级的北大岁月》
转载微信公号未名湖是个海洋

给老编续杯咖啡

就摁下打赏二维码吧


北大新三届

张宏:北大王楚教授帮忙学生修仪器
张健:“高干”足球队是怎样炼成的
唐文方:低调的高干子弟和
北大国政系77级学习经历

黄子平:北大当年,文学社团轶事

名编剧王小平的大学岁月
查建英 :男气的女作家
查建英:那的确可以说是一个浪漫时代

夏晓虹:峰回路转补录北大中文系

夏晓虹:我经历的北大留学生楼陪住
史铁生:她叫吴北玲
梁左:他有趣又深刻,热闹又孤独 
黄爱平:用未名湖水浇灌学问精神
宋红:随贻焮师驾游巴蜀
北大中文系77级:
数风流人物,还看当年
高小刚:在北大留学生楼的陪住追忆
范东升:重回学校像第二次生命开始
刘震云:如果不是高考我可能在搬砖
北大1981:一个口号激励一代人
陶海粟:挑战权威的初生牛犊
陶海粟:邓英淘的学术人生
陶海粟:准确踩到"点"上的儒商杨滨
陶海粟:北大77级"屠夫状元"任保山
杜创业:山西官场里的"清流一派"
追忆逝水年华:
北大经济系77级点滴回忆
海闻:从北大荒到北大到北加州
海闻回忆黑土地:我的青春我的梦想
谢思敏:回忆40年前高考往事
谢思敏:李克强同学指点我东瀛取经
何勤华:与李克强同班的律政精英们
何勤华:给李克强班级上课的老师们
何勤华:当时不知道法律为何物
实习生李克强曾是电影原型人物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2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子夜审校

公 号 征 稿主题包括但不限于童年回忆  文革  上山当兵月  青工光阴  高考校园  浪漫  菁英职业  学术  追师长……新三届人一路走来的光阴故事40后、50后、60后的关注热点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