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80年代丨​鲜为人知的“江青日记”流失案始末

谭敦民 新三届 2021-04-24

原题

鲜为人知的

“江青日记”流失案始末




作者:谭敦民



   

1985年5月,素以消息灵通著称的《华盛顿明星报》以显著位置刊登一条爆炸性新闻:本报以重金从中国大陆购得“江青日记”手迹数本,经多方专家鉴定,确属真迹无疑。现发表该日记一页真迹照片,共计376字。其原件不日也将陆续公之于众……

  

由于《华盛顿明星报》言之凿凿,西方各报纸,电台纷纷转载、转发,形成轰动性的国际效应。


不久,中国国家安全部门发言人称:《华盛顿明星报》刊登“江青日记”是不负责任的,“江青日记”并未外流。


既然如此,《华盛顿明星报》所刊载的“江青日记”又从何而来呢?中国国家安全部门通报各地,要求留意捕捉各种蛛丝马迹,并及时上报。

  

就在警方陷入困惑之时,远离首都几百公里的山西省太原市发现了重大线索。太原市迎泽派出所民警侯庆森会友时,有一个是山西某大学经济管理系应届毕业生,名叫张清华,张清华给了他一卷外国报纸,还夹着一张便条,写着:“今晚九点半,迎泽公园七孔桥边。”市公安局立即决定,直接与张清华秘密接触,摸清底细。

  

张清华学的是企业经济管理,对日语有偏爱,尤其对日本的企业管理很感兴趣,所以,他时常向该校日籍28岁的教师山口道子请教,两人逐渐有了感情,还度过销魂之夜。一次山口道子向张清华吹嘘:“‘江青日记’就是我搞到美国去的,仅报纸披露的这一页,就值1万美元。”她还告诉张清华,第二天晚上她还要到迎泽公园七孔桥继续收购“江青日记”……

  

张清华敏感地联想到“特务”“犯罪”等字眼,不禁浑身打颤。张清华深知“江青日记”外流的严重性,感到惴惴不安。他有意去公安机关报案,但想到与山口道子之间不光彩的关系,又失去了勇气。左右为难之际,张清华想到了在公安机关的朋友侯庆森,在见面时,张清华有意将外文报纸给他,递上个信息。



延安时期的毛泽东与江青

  

专案组找张清华谈话后,嘱咐他要一如既往,与山口道子保持密切接触,最好在她那里找到其他线索和证据。张清华终于获知某化工厂助理工程师郭强与山口道子来往甚密的线索。

  

就在这时,迎泽宾馆服务员提供一个重要情报:有两名美国人,不知是干什么的,吃饭时多次用英语提到“江青”的名字。也许,他们不知道服务员懂英语,所以没太顾忌。警方迅速查明:这两个美国人,一个名叫奥尔顿,一个名叫鲍里斯,西方某大公司的代表,是应山西省经贸委的邀请,以考察投资的名义入境的,住在迎泽宾馆803房间。


专案组组织警方全面布控。山口道子、郭强与美国人奥尔顿约在晋祠见面,后又在出租车上交易,全被警方监视。山口道子刚进宿舍,警方人员就随后赶到,并出示了搜查证。郭强和山口道子都显得很惊慌,但此时已躲不开了。刚刚调换到手的黑色经理包被打开,里面装满了钱币,经清点,共有人民币三万元、外汇券25万元。山口道子不得不向警方低头。

  

第二天,在机场,警方搜查奥尔顿的皮箱,截获七本大小不一的笔记本,即所谓的“江青日记”。


江青亲手给毛泽东包饺子


  

所谓的“江青日记”出自于某化工厂助理工程师郭强之手。他想发财又没有门路。就在这时,他认识了山口道子,两人的关系迅速升温,成为一对狼狈为奸的情人。

  

一天,郭强从《参考消息》上看到伪造希特勒日记的报道,颇受启发。他决心伪造江青日记,卖到国外,必定能卖个好价钱。郭强收集了许多“文革”期间出厂的笔记本,搜寻“文革”期间的传单、小报、“四人帮”倒台后的各种批判材料及有关小说、记实文学,加以梳理,比较详尽地了解江青每一时期的情况,研究她的心理状态、思想演变脉络,列出了一份比较准确的“江青编年史”,并以它为依据,开始编写“江青日记”。

  

模仿江青的笔迹是编造“江青日记”的关键。郭强想,江青一生的签名、题字不少,如果收集到一定数量的江青手迹,经过模仿练习就不难了。于是,郭强私刻了一枚某监狱管理处的公章,化名“王景生”,持介绍信到处拜访接触过江青的名人、演员,收集江青馈赠别人的手迹。然后,把得到的“江体字”集中起来,潜心研究、刻意摹仿,经过一段时间的苦练,终于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


“文革”时期的江青

  

日记本的氧化程度,是专家鉴定年代的依据,也是伪造江青日记的难点之一。但这一点难不住学化工的郭强。他在实验室里多次实验,配制出一种透明的快速氧化剂。这种氧化剂喷到日记本上,可以使字迹迅速退化、暗淡,喷得越多,效果越明显,日记就越显得陈旧。控制喷雾的量,便可以制造出不同年代的字迹来。

  

在内容上,郭强尽可能地把握江青的思想脉络,宁可少写几天,决不勉强为之,免得露出马脚,前功尽弃。

  

日记上的指纹是制假的又一难点。郭强煞费苦心,用碘熏法在获得的资料上寻找指纹,在几本《毛选》和笔记的扉页上发现一个相同的指纹,根据握笔签名的距离,他认定是江青的。于是,郭强便用移花接木的办法,将它转移到伪造的“江青日记”上去。

  

《华盛顿明星报》披露的那页“江青日记”,是郭强抛出的第一页伪造日记。美国指纹专家检验鉴定后作出结论:上面的指纹是江青的,字迹也是她本人的……


于是,《华盛顿明星报》以1万美元的价格从山口道子手中购得这页日记,抢先发表,立即引起轰动。顿时,该报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鉴于此,该报决定派奥尔顿、鲍里斯到中国重金购买其余日记。


被押上审判席的江青


江青专题

1968年《江青文选》流产内幕
穆欣:陈伯达和江青的明争暗斗
唐纳神秘身份之谜:
并非江青前夫那么简单

毛泽东会见江青前夫唐纳,

瞪大眼睛说一句话

北京市委是如何开罪江青的?
阿甲、江青与《红灯记》
陈伯达告诉周扬:
我垮台是因为和江青发生冲突
张国男:我陪江青赴苏联治病
“旗手”江青与小靳庄的那点“破事”
许建国:调查江青的高级警官的悲剧


文章摘自《警笛》第6期 

文图选自网络,版权事务请与编辑联络

给老编续杯咖啡

就摁下打赏二维码吧


80年代
邓丽君:她的歌声,
是对苦难民族的人道补偿

“潘晓来信”事件台前幕后

1980年代,那时我们还有梦
陈原:人民日报为崔健正名
刘瑜:我的早恋,就和崔健有关
周大伟:我的战友王朔:
一个人和一个时代的故事
杨劲桦:我认识的李富胜
和国足那些哥儿们
新三届音乐人,走向国际的一代人

侯杰:站在桌子上的大使夫人

侯杰:广播电视里的两个英语老师

丁东:全国人大的第一张反对票
丁东:1984年的一次“教授风波”
张志鸿:1980年一场"激动人心"演讲
雷颐:80年代被神话了吗?
王小妮:80年代没有传说那么好
查建英:那的确是一个浪漫时代
王家新:我的八十年代
最令人怀念的五位大学校长
丁石孙:单车上的北大校长
张曼菱:被春雨洗浴的北大
野夫:易中天为何出离武汉大学?
郑力刚:那时清华"青椒"人人想出国
高尔泰:谁令骑马客京华
苏建敏:连衣裙荡起的机关风波
陶洛诵:在北京的外国人
李爽:"国际女流氓"的残酷青春
唐翼明:“革命之子”梁恒
顾晓阳:混在北京的美国好友老康
1988年海南“洋浦风波”始末
钟金虎:在成都为西哈努克办舞会
王蒙:我当文化部长那三年
金弢:文化部长请客被服务员嫌弃
《一九八四》是如何在中国出版的 ?
左方和他的《南方周末》时代
侯杰:一首歌与自由的故事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2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子夜审校
公 号 征 稿主题包括但不限于童年回忆  文革  上山当兵月  青工光阴  高考校园  浪漫  菁英职业  学术  家国……新三届人一路走来的光阴故事40后、50后、60后的关注热点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