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两情 | 谢咸玉:我和我的咸菜妻子

谢咸玉 新三届 2022-09-19


作者简历


谢咸玉,安徽马鞍山人;下过乡;后在国有上市公司担任中层;自2005年先后在股份公司、民企做职业经理人。爱好文学,有多篇作品,散见于多家纸媒和网络微刊。


原题

咸菜姻缘




作者:谢咸玉


我和我的咸菜妻子


我和妻的咸菜姻缘的故事,在今天的年轻人听来也许不屑,抑或会忍俊不禁。

我和妻都是插队返城知青,1979年,我们通过社会统一招考一同被录取进厂。

在同期进厂的20多个姑娘中,妻长得不算漂亮。我还在广州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进修时,妻前往探望。妻走后,我的一帮过从甚密的学友评头论足,慷慨地给妻打了六十分。

当时单位招工时就已明确,我们这批新工人,进厂半年后将被派往外地实习。等着由我们实习归来操作一条正在安装的先进的生产线。

外出实习前,我们这批人被分到各车间劳动锻炼。我和妻分在一个班组。

当班需要在厂里的岗位上自行就餐。我们几个新工人总是聚在一起就餐。一种心照不宣的心理,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把家里最好的菜肴带到厂里共餐。唯有妻每次被强拉入伙时见她带的都是咸菜。偶有不同的也只是咸菜炒豆干换成咸菜炒辣椒。

有一次,就我和妻两人的时候我忍不住问:总见你带咸菜,那么喜欢吃咸菜?

妻说,她父亲在外地工作,哥哥和妹妹跟着父亲,逢年过节才回来。家里只有她和母亲俩人生活。母亲淹了一坛过冬咸菜,她要在去外地实习前,赶着把咸菜吃完。不然,她不在家,母亲会天天吃咸菜。

妻实话实说,平常自然。但妻的话却让我心里久久难以平静。

我开始注意妻,发现她平常,又有些不平常。之前那些在我眼里貌似不平常的人,其实倒没有什么不平常。

我开始主动接触妻,经常借故让妻帮我抄录一些文学方面的东西,以此对妻做进一步了解,也让妻了解我。

妻外出实习时,我已被调入办公室。我和妻通过书信往来确立了恋爱关系。

虽然,我后来面对秀色可餐、小鸟依人般的诸多诱惑,也曾有过犹疑甚至短暂的“走神”,但最终都没能动摇我对妻的选择。

与老同学或朋友聚会,轮到我必须坦白与妻的罗曼蒂克史,我说,让你们失望了。我如实说起与妻的咸菜姻缘的故事,却听得满桌人一片寂静,没人无动于衷。

我和妻的咸菜姻缘,直到结婚,妻一直都还蒙在鼓里。

和妻结婚的时候,家里经济条件不好。当时唯一的高档家电是一台孔雀牌十二英寸黑白电视机,还是分期付款买的。

到弟弟结婚时,家里给他置办了彩色电视机、全自动洗衣机等一应俱全的高档家电。妻对此从未有过怨言,发誓靠我们自己去添置。

那时,我们的小家庭中唯有一件称得上时尚的家具,是我进修时的学友远道托运送来的三人藤编长椅,弟弟也很喜欢,想拿去点缀他的婚房。妻二话没说,催我快些给弟弟送去。

因为工作变动,使我有机会分得一套坐落在市区的三居室。我和妻商量,将我的父母亲接来同住,也让他们与我们一起共享住房改善的愉悦。

结果却并不都是愉悦。

我的母亲个性强势,平时对父亲管得过宽,由此频繁引起争吵。特别是母亲,暴躁起来不依不饶,我和妻常不得安宁。我在家时,每次多是连哄带劝充当和事佬。有时也烦,索性置之不理。结果是那几天家里沉闷异常,让人迫不及待想躲出去,眼不见心不烦。

有一年春节前,我和妻所在单位发了很多过年物品。妻在量大的物品种类里拿些回娘家。母亲知道了颇有些不悦,沉着脸:下次往外拿东西要说一声。妻忍住了,权当没听见,不与母亲计较。母亲见妻不领会,以为妻不明白她说的事,持续喋喋不休。

妻觉得母亲太过分了。当我的面,妻明确告诉母亲:这也是我的家。往娘家拿东西,我有这个权利。

我明确站在妻一边。母亲去找我的姐姐诉说,也没有得到共鸣。

现在想起来,我离开原单位去外地发展的这么些年,孩子后来也远离家去外地读大学,妻一人面对我的父母亲,妻又不能如我那样任性或不管不顾,但却终能使他们基本相安无事,也真是难为妻了。

父亲先去世。妹妹常来家里看望母亲。我当母亲的面,将母亲托我们保管的定期存单金额告知妹妹。我有意让母亲的存款透明,是为预防母亲哪天突然离开我们,兄弟姐妹由此生出嫌隙。虽然他们不会,但我还是决定要这么做。

母亲去世后,我们兄弟姐妹商量处置母亲遗留的存款。

妻忽然想起母亲还有一笔交她保管的活期存款。我从未听母亲提起过这件事。

姐姐和弟弟妹妹们商量,一致提出将这笔钱留给妻,作为对妻这么多年代他们孝敬父母亲所付出辛劳的补偿。妻拒绝了。

我突然意识到,这笔钱原本就是母亲有意要留给妻的,那是母亲对妻这么多年悉心照料和孝敬他们的心意。

妻孝敬父母、公婆,我们的孩子从小耳濡目染。硕士毕业于国内顶尖类学府的孩子也特别孝敬我们。懂得感恩。

知道妻喜欢用手机拍照,孩子又给妻买了一个有五个摄像头的手机。

我岳母去世,孩子和他的妻子专门请假陪妻到海南三亚海边散心,陪妻换换心境。

有人说懂得感恩的孩子才是一个家庭最大的财富,而这一切,都归功于妻的言传身教。

有一个贤妻,有一个懂得感恩的孩子,我的人生极其富足。
 
2021.12.6.
 
谢咸玉专列

旅途中邂逅的三个女人

谢咸玉:遭遇离婚的村妇,

被公社秘书趁虚而入


文图由作者提供本号分享

给老编续杯咖啡

就摁下打赏二维码吧


两情
谢悦:新冠时期的爱情
吴玮:蟹为红娘,我们良缘偕老
徐晓:与丈夫有关的日子
谭丹柯:我没有入团,
却娶了团委书记当媳妇
卢治安:她和我一起解说“收租院”
梁晓声:幸运的初恋,
在环境压力下无疾而终
1978,我那没有发声的初恋
韩晓秋:家有憨夫,咱有话好好说
葛有彦:我们三岁相识牵手到七旬
徐瑞清:蜜月里,新娘送我上大学
卜新民: "北漂"四年鸿雁传书纸短情长
张玉秋:男同学给我课桌里偷塞水果
马莉:解冻时期的校园爱情故事
刘晓华:别了,我的爱人
周永威:悬崖边边上的师生之恋
陈希米:要嫁就嫁个世上最优秀的
卢治安:塞北初恋,此情绵绵五十秋
陆伟国:我的初恋
赵建伟:革命少年,荷尔蒙何处安放?
严向群:革命时代中学生与男女界限
革命时代的性压迫与“作风问题”
王彬彬:女特务,禁欲时代性启蒙
冯印谱:革命年代的“革命婚礼”
陈月宝:革命时代的婚恋逸事
胡发云:我们七十年代的“异端”爱情
龚国庆:我们夫妻的相处之道
赵刚:她那双会说话的眼睛,
让我又一次闯入禁区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子夜审校
公 号 征 稿主题包括但不限于童年回忆  文革  上山当兵月  青工光阴  高考校园  浪漫  菁英职业  学术  家国……40后、50后、60后的光阴故事这一代人的苦难辉煌与现实关怀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