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人间丨夏春元:有歌为伴,平淡生活涂抹了缤纷色彩

关注本号☞ 新三届 2022-09-19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作者简历

夏春元,生于1956年,1974年下乡插队,1977年返城后供职于国有媒体,现退休。


原题

有歌为伴




作者 :夏春元
 


经常在做某个事情或闲呆着时,脑中会毫无缘由地盘旋着一支久远的旋律,这旋律甚至在潜意识中无限地单曲循环。其他人是否也有类似体验不得而知。


在过往的岁月中,我从小到大每个阶段各种经历似乎都和当时的许多旋律穿插缠绕,特别是在大众文化中那些曾经流行于某个年代的歌曲,甚至可以在头脑中激活并还原当时的场景、氛围、声响乃至味道。这是多年以后才逐渐发现的一个现象。


音乐真是一个神奇的存在。


儿歌《找朋友》

01


来来来我们大家走到一起来,

不说谎也不骗人做个好小孩。

人人见人人爱,

人人见人人爱,嘿!

......


像这种既叫不出歌名也不知怎样学会的儿歌,虽经几十年岁月的磨砺,仍然偶尔会盘桓在头脑中,且往往挥之不去。


在有一年春晚的节目中,有个儿童歌舞表演《找朋友》,瞬间把我拉回到了童年时和小伙伴们做着游戏欢唱这首儿歌的情形。


那时候还是个小屁孩。吃过晚饭,在我们住的大院里,小伙伴们围成一圈做那个"找朋友"的游戏。这支歌朗朗上口,欢快喜悦,可算是印象最深的儿歌之一了。


夏天的傍晚暖风习习,小伙伴们围成一圈,开始了这个有歌相伴的游戏:两个人在圈里跳着脚拍着手转着圈,其他人一起跟着脚步的节奏地开唱,同时随着歌曲的内容做着相应的动作。"找呀找呀找呀找,找到一个好朋友,敬个礼呀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再见!"然后再换俩人上场。


现在想起来,当年许多场景依然历历在目。穿越数十个岁月后登上春晚大舞台,受到不同年代人的喜爱,并且仍然如此富有感染力的儿歌并不多见,可见这支《找朋友》够得上儿歌中的经典。


那些年的儿童歌曲,很多都是融合在游戏里面或带有表演性质的。像《两只老虎》《丢手绢》以及在北方很出名的儿童表演唱《二小放牛郎》等。后来才知道《两只老虎》这首流传极广的儿歌源自数百年前的法国,后来传到世界各地并被广泛地重新填词翻唱。有关这首儿歌的典故之一是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还在中国被唱成《打倒列强》,成为一支弘扬民族大义的歌曲。


不过,记忆里永不磨灭的儿歌还是那首《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恬静的意境、温馨的氛围、款款道来的叙述,共同构成了我对这首歌的全部记忆。特别是开头的几句:

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

晚风吹来一阵阵快乐的歌声。

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简单而诗意盎然的唱词,总是可以打动从少年到白头的我。后来,有个电视剧《与青春有关的日子》,把这首歌作为了主题曲,结合怀旧画面,更让人触景生情感慨良多。有时候在发小聚会的饭局上,大家会情不自禁地唱起这首歌。随着优美旋律的回荡,使大家一起沉浸在对幸福童年温馨的回忆之中,这种亲切的共鸣与共享好像是任何其它形式都无法替代的。


优秀的歌曲有时候会超越它本来的意义,能带出你很多当时听、唱这首歌时的那种溢于言表的心境与情怀。 


说起儿歌,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专属。到了我们晚辈这一代,唱的儿歌已经少了我们那一代儿歌的拙朴,显得更为清新明媚了许多。

小燕子,换花衣,

年年春天来这里......
 

这是女儿小时候在幼儿园学唱的儿歌。从幼儿园把女儿接回家来时,她高高兴兴地给爸爸妈妈唱起这首刚学会的儿歌。她站在屋子中央,穿着爸爸给买的漂亮的花裙子,两只小手捏着左右裙边,一边唱一边转着圈圈。当唱完最后一句,不好意思地直接扑到爸爸怀里。那种稚气可爱的小样子,永远定格在了记忆里面。尽管儿歌代代有所不同,但有些儿歌还是能够贯穿几代人,成为儿歌中的常青树。譬如那首《上学歌》——

太阳天空照,

花儿对我笑,

小鸟说,早早早,

你为什么背上小书包?


《上学歌》 


这应该是几代人都唱过的儿歌。可见好的儿歌生命力实在是超强呢!女儿在上一年级之前就学会了这首歌。她奶声奶气地唱的时候,与自己的童年时代唱这首歌时的情状完全重合。帮着女儿背好书包牵着她的小手第一天去上学的一幕,随着《上学歌》的旋律浮现在眼前。看着她那兴高采烈的样子,同时想到慈祥的母亲为我挎上书包送我第一天去学校的情景。


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我便加入了少先队,胸前美美地系上了鲜艳的红领巾。人所周知的《中国少先队队歌》是一首非常普及的少儿歌曲,并且至今依然是少年集体中的“第一歌”。

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

......
 

歌曲豪迈有力,充满阳光。但是现在的小孩儿们大概并不知道它原本是一个儿童电影里的插曲。对这支歌,似乎在很小的时候就有过一些疑惑,想着共产主义好像是离我们特遥远的事儿,我们怎么可能成为它的接班人呢?我们能活到那会儿吗?就算活到了那得多大年纪了,还能再接班吗?当然马上就意识到这是不该有的胡思乱想。


其实我们刚系红领巾时唱的是另外一首《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是由郭沫若作词马思聪作曲的那首“队歌”——

我们新中国的儿童,

我们新少年的先锋,

团结起来继承着革命的英雄,

不怕艰难不怕担子重……
  

唱这支歌的时候大概有七、八岁的样子。年纪小记忆好,至今可以把其中两段歌词完整地唱出来。上世纪70年代以后出生的人恐怕连听都没听过吧。


当年的红色歌曲是无差别全覆盖的,哪怕是儿歌也概莫能外。记忆深刻的一首红色儿歌是《哈瓦那的孩子》,清晰地记得当时一边哼唱着歌曲的曲调,一边趴在床上看着《小朋友》画刊上每一段陪着图画的歌词。这首歌题材新颖旋律独特,算得上一首难得的优秀儿歌。须知好儿歌多难写呀!可惜这首歌因为内容过期早已被人们遗忘。看来,艺术这玩意儿想要流传久远还是别太功利为好呢。

长大后有一次母亲跟我说起她小时候唱过的一首儿歌。母亲一面说着一面就笑盈盈地唱起来:


小辫儿,立天锥,

蝴蝶往上飞,

拨浪鼓,花棒槌,

玩具一大堆。
 

母亲唱给我听时,面容总是喜滋滋的特别好看,一如她年轻时照片上那样美。


少年时代那些歌,好听并印象特深的并不很多,倒是后来在不同场合听到的少儿歌曲让人感觉很赞。像《小白船》《小红帽》《红蜻蜓》都是。有意思的是这些流传甚广的儿歌童谣全都出自异邦。其中,像在电影《早春二月》《城南旧事》等电影里都用到的那首插曲《送别》最为典型。这首老歌严格讲并不算少儿歌曲,但因为很多影视作品采用它时都采取童声合唱的形式,所以人们也都把它归入少儿歌曲类别中。《送别》原为一首美国歌曲,后由大咖级人物李叔同填词开始在上世纪初叶的中国传唱。由于歌曲旋律凄婉唯美,歌词哀怨伤感,很合民国初年国人的心境。当然,其中透彻骨髓的人性的流露,产生超越时代超越族群的感染力。这歌因其感时伤怀,实在不适合一个人听,也别喝了酒听,更不要在静谧的秋夜里听,尤其不要独自一人饮酒后在绵绵秋雨的静夜里听了……


《送别》,电影《城南旧事》插曲


02


“红歌”是“红色歌曲”的简称。在过往的几十年里,红歌一直如影随形地与我们相伴左右。


作为特定时代产物,红歌起源的年代、涉及的范围以及涵盖的内容等至今没有看到令人信服的界定。“革命歌曲”一词或可勉强认作它的同义词。


现在想来,最早接触红军时期的红歌应该是在小学二、三年级的时候。当时学校组织校际间的合唱歌咏比赛。同学们每天辛苦排练,演唱了一大组红军年代的歌曲,包括《双双草鞋送红军》《井冈山之歌》和后来再度红极一时的《十送红军》等。


彩排的那一天,大家兴致高涨,一水儿的白衬衣蓝裤子,胸前佩戴着“红旗的一角”,站在台上用卖力地演唱来接受台下领导和老师们的审查——

红旗满山崖,

鲜花遍地开……

麻窝草鞋亲手呀编,

送给我格红军穿哎……

 一曲终了,校长亲自走上舞台,把我从合唱队伍里拽了出来。大庭广众下的突发的举动令那个九岁男孩顿时手足无措。那一刻,他的脸上应该是像红歌一样的颜色。当场蒙圈的你,根本记不清校长当时跟其他老师都说了些什么和自己是怎样离开的那个会场了,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不能参加演唱了。


后来反思,最终没能参加那次合唱比赛多半儿是因为自己个子矮小,从而影响到了合唱队的整体形象。因为我自信从小乐感就好,不可能是因为唱歌跑调。个儿矮不是你的错,但影响了集体荣誉就是你的不对了。多年以后仍然对登台说话或在卡拉OK里当众唱歌感到畏惧,有可能是因为这件事给心里留下的阴影。


后人无论怎样评价,“红歌”的确深印在了一两代人的记忆里是个不争的事实。如今,许多“史无前例”大运动时期的红歌,别说现在的孩子们闻所未闻,就是曾经的过来人再听,也会有恍若隔世之感。


从歌曲风格上看,红歌大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特铿锵豪迈的那种,多数为合唱歌曲,像《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我们走在大路上》和《接过雷锋的枪》等,唱起来令人血脉偾张;还有一类属于抒情色彩的红歌,以颂扬领袖或赞美祖国和家乡为主题,旋律舒缓而优美。如《我的祖国》《金瓶似的小山》以及《沂蒙山小调》等。这类红歌虽然比较抒情,但一般不能离开主题涉及个人情愫,否则极易被指涉黄嫌疑。


《怀念战友》,电影《冰山上的来客》插曲


有些很动人的抒情红歌,是借着电影的衣钵悄悄溜出来的,后因被人们广泛传唱而最终成就为红歌中的经典。像电影插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怀念战友》以及母亲生前最喜欢的《洪湖水浪打浪》《小曲好唱口难开》《珊瑚颂》《九九艳阳天》等等。这类歌即便在如今的KTV里也依然有着很高的人气。


母亲病重卧床时,我把小播放器放在母亲手中,里面播放的就是这些抒情老歌。母亲一边听着,一边轻声地跟着哼唱,面容宁静而祥和,似乎沉浸在久远的回忆中......


   各种运动的喧嚣似乎并不能完全消解人们对美好情感与谐生活的憧憬、追求和歌唱。红歌中的抒情歌曲,应属那个时代的幸运儿,她们如冰山上的雪莲,在严酷的环境中悄然开出散发着异彩的花朵……


很多事物越是被封禁,似乎越会撩拨起人们探求的好奇心。现在人们听民乐名曲《彩云追月》不会觉得有什么特别,但可知当年我第一次听到这支乐曲时内心曾受到何等强烈的触动。


那是上世纪60年代末的一天,我在一位叫小D的初中同学家里首次聆听到这支当时被封禁的美妙乐曲。晓D的父母是军队干部。那天,他把我们几个要好的小伙伴带到他家里,拉上窗帘,偷偷打开一个手摇留声机,一起听他老爸收藏的老唱片,后来才知道那就是传说中很拽的黑胶唱片。


神秘的唱片里播出的内容既有传统的民族音乐作品,也有侯宝林的传统相声。当然这些东西在当年都属于“四旧”范畴的禁品之列。在那些音乐唱片里我听到了《彩云追月》《马兰花开》等多首民乐名曲。旋律在缓缓流淌,小伙伴们难掩新奇与兴奋之情。

《彩云追月》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大家也都觉得格外好听,一遍听不够就倒回来再次聆听,真可谓一曲难忘。每当听到乐曲中间一顿一顿的俏皮的节奏时,晓D都会一脸得意地用舌头打着响跟着哼唱。他那陶醉于音乐中的样子至今如在眼前。


几个同学聚在一起不是做作业而是听音乐,这与那个时代的气氛严重违和。多年后的小孩儿们,怎么会想到这样一支不足为奇的广东民乐的曲子,曾经是他们的父辈们拉上窗帘在屋子里偷听的禁曲呢。此后,这首乐曲终于成了我最喜欢的民乐之一了。细想这支乐曲打动我的原因,除了其悠扬婉转的旋律之外,她取的名字和其音乐形象,竟然与儿歌《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中的诗情画意完全契合。


不过后来,曾经和我们一起去他家“窃听音乐”、一起插队下乡并一起用口琴吹奏《边疆处处赛江南》的晓D,却因疾病没有等到返城回家随着乡间的寒风倏忽远去阴阳两隔。那一年他只有19岁......


往事杳然。现在,《彩云追月》有中西各种乐队不同版本的演绎,也有配上歌词的演唱版本。每次听到这支曲子特别是旋律中间那个一顿一顿的段落时,总会竭力避免过多地延展自己的思绪......


《九九艳阳天》,电影《柳堡的故事》插曲


03


大概是在上世纪六十与七十年代交接的时期,我国曾引进了一批“兄弟国家”的电影。朝鲜的电影及其电影歌曲正是那会儿涌进来的。很多人记得,当年,朝鲜歌曲曾在社会上风行一时。


人们一般认为,朝鲜歌曲最突出的一个特征就是绵柔优美,富有感染力。所以,随着朝鲜电影的播放其中的插曲也便受到人们的热捧。这当中以当年由歌剧改编的《卖花姑娘》影响最大。记得学校组织看《卖花姑娘》时,电影里的苦情桥段令影院里哭声一片,有时甚至盖过了影片台词。除了煽情的剧情以外,其中的一首首插曲也的确好听。最著名的当属那首主题曲《卖花姑娘》了,凄美哀婉的旋律一时间不知搅动了多少人的心。


据后来有人考说,这首歌的旋律是来自一首名叫《克里门泰因》美国民歌,也就是现在俗了八条街的那个《新年好》的改编歌曲。不过,记得我那时最喜欢的却是其中的《春风年年吹绿平原》,又译为《春天年年来到人间》。在18岁以后独立生活的很多年里,每当苦闷时,这支旋律都会像镇静药一样带给自己心灵的很大抚慰。


可以说,那些年轻柔绵软的朝鲜歌曲,真堪称所谓“治愈系”的旋律了。 


真情实感是优秀艺术的源头。旋律柔缓的抒情性歌曲之所以持久地受到人们广泛的喜爱,昭示出艺术对人性皈依的必然性和对某些虚张声势的伪艺术品的抵抗,也诠释物极必反的道理。

上世纪70年代初,柬埔寨国王诺罗敦·西哈努克的大名在中国从纺纱女工到田间老农几乎无人不知。特别是人们还逐渐知道他原来还是一个“文艺皇上”。人们都记得由他亲自操刀写下的一首赞美我国的歌曲《怀念中国》,一时间曾走红于殿堂和坊间。当年跟着电台哼唱的时候,感觉旋律有点儿旧时宫廷里靡之音的味道。我想那会儿肯定是大家都有这样个感觉,只是不愿说破而已。然而在那个充斥着“高、尖、硬、响”的歌曲的年代,冒出这样一支舒缓绵长充满磁性的旋律,也是很奇葩的一件事。


或许是受到《怀念中国》的鼓舞,不久后,我再次听到了据传也是西哈努克创作的歌曲《惜别》。这首歌歌词情深意切,旋律更加旖旎缠绵。因为歌曲表达离情别意,描述的是送郎出征、杨柳依依、云动月移、水岸惜别的场景,所以好像又特别受到女生们的喜欢——

春风吹散岸边杨柳,

水中花影动;

乌云遮住了一轮明月,

鱼儿出没水中。

送郎出征迈步原野,

情比那夜色浓。

......
  

所以此歌又名《送郎出征》。传说是由金日成夫人作词,西哈努克谱曲。另一个传说则正好相反,这些都无从考证。不过,那圆舞曲的风格倒显示出妥妥的是朝鲜歌曲的范儿。


后来得知,当年比我们下乡更早的“知青”曾把她作为“知青歌曲”来传唱。从塞北到江南,都曾出现过这首《惜别》被改造后的各种版本。感觉网上李玲玉演唱的版本最接近当年的味道。码字至此,那优美的旋律在头脑中反复萦绕,尤其是里面深沉浑厚的弦乐合奏实在是曼妙无比。

 04


对于十七八岁的年轻人来说,缺少真正意义上的书籍和音乐这样的日子是何等乏味和沉闷可想而知。如果再加上下乡务农,终日起居劳作于边远陌生的村落,其内心的荒凉更是不言而喻。


   北方的冬季都要给麦田浇水。大概因供电限制,机井浇水多在夜晚进行。于是浇地看水(看读一声)的农活儿就常常派给没有家室的“知青”们。寂静的冬夜,裹着一件破旧的棉大衣,手拿一把铁锹,孤独地站在夜色苍茫北风凛冽的田野里......就是在这样的情境中,我心里第一次哼唱出了自己随口瞎编的一支旋律——

月光洒在静静的大地上,

夜风阵阵吹我衣裳。

啊,原野的月夜,

你使我放声歌唱……
 

 忽然有一天,就在我们下乡的那个难忘的小村庄,一支艺术院校的学生队伍以”学农”的名义来到了村里。正是那个偶然的机缘,使我认识了一支外国的民歌《深深的海洋》。


晚饭后,进村的学生们没有去贫下中农的家里“访贫问苦”,却跑到我们的“知青”的集体宿舍来玩儿。男女生们的到来使我们的驻地如投石于死水,波澜骤起,欢声笑语一时间充满了整个男生“知青”的院落。在我们的要求下,他们为我们展示唱歌和演奏各种乐器的才艺。一个女生在她同学的手风琴伴奏下,兴奋地唱起了那首外国情歌——

深深的海洋,

你为何不平静,

不平静就像我爱人

那一颗动摇的心。

......


 靠着煤油灯取亮的小屋子,瞬间弥漫了浓浓的艺术氛围。本是天涯同龄人,相聚不必曾相识。那一刻,我们开心得像傻子一样。我被这首歌的旋律彻底打败。多年后把这首《深深的海洋》下载到了自己电脑的空间里。每次打开聆听的时候,都会忆起那个不寻常的夜晚。我想,难忘的肯定不只是这支歌曲略带淡淡哀愁的旋律,更是小村之夜那个短暂而特别的时光吧。  

 
苏小明、张暴默《深深的海洋》

05


对于中国百姓来说,没有比时事风云的变幻对我们生活影响更大的了。这种影响,波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而歌曲的创作和演唱非但不能置身其外,甚至充当了社会气象的晴雨表。1976年“四人帮”被抓捕的时候,笔者仍被算作一个“知青”滞留在乡下。那一刻,并没有完全意识到这个标志性事件乃是中国社会沧桑巨变的一个拐点。


谁也不曾料到人们精神的解放以及对新生活的欲望就像洪水决堤一样猛烈。体现在歌曲方面,似乎一夜之间从《文化大革命就是好》翻牌到了《祝酒歌》上。其时,老歌重唱、老电影复映、新歌转型等等,开封解禁成了全社会的主旋律。一时间,《天涯海角》《珊瑚颂》《送别》等解禁的经典老歌迎来了“第二春”。


由歌剧改编的电影《洪湖赤卫队》是数百部被打入冷宫的电影之一。影片复映后,其插曲《洪湖水,浪打浪》《小曲好唱口难开》再一次被无所禁忌地唱响。客观来看,人们发自内心地放声开唱,并不完全是由于歌曲本身,而是在畅快地宣泄积郁已久之后的一种解放感。


回望那个时节,新创作的好听的歌曲可以用井喷之势来形容。如《太阳岛上》《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在这个时刻》《请到天涯海角来》等等优秀新歌纷至沓来,不胜枚举。仅看歌名就知道那是个怎样的一个社会氛围。对于那个年代的过来人来说,这些歌曲几乎都耳熟能详。


对那个时期的歌曲创作,如果只能选一首原创歌曲的话,我大概会把票投给李谷一原唱的《乡恋》。至今仍然能回忆起那年我身在部队的一个情景:一个人在冷风瑟瑟中独自走在塞外一个土岭上,脑中盘旋着这支直接击中了人们内心深处的优美旋律。歌词以三峡喻人,旋律旖旎妩媚。


李谷一《乡恋》


而今,当这一幕在眼前情景再现时,已然恍如隔世。


在回归理性被解禁的那些老歌中,还包含着一大波当年的外国歌曲。特别是前苏联的一些歌曲。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对于前苏联歌曲可以说是情有独钟。因为这些歌承载着他们特殊的“年代的感受”。现在的小朋友们如果碰巧跟爸妈甚至爷爷奶奶一起卡拉OK,会看到大人们点唱《喀秋莎》《三套车》《山楂树》之类歌曲。但娃子们不知道曾广为传唱、现在听起来太普通不过的《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一度也是被判定为黄色歌曲而被禁唱。


说来也难怪,此歌儿从当年极左神经质的角度来看,仅歌名就充满了“不良的暗示”。初次知道这首歌的时候好像也在那年在乡下。当时环境中,捏着个手抄歌篇儿悄声哼唱时,眼前会出现人影幢幢的罪恶男女,于是瞬间心律不齐。


记得“改开”初期,拨乱反正,百废待兴。乐坛歌苑除了复活老歌创制新作外,还出现了翻唱外国歌曲热。这对于被封禁已久从文化荒漠中走出来的人们来说无异于久旱逢甘霖。外国歌曲不仅给人带来异国情调,更能感受到那种无拘无束的自由的心灵跃动。


被很多人翻唱的《雪绒花》选自美国经典影片《音乐之声》。不知为什么,后来每次参加各种成人考试之前我都会在心里默默哼唱这支曲子,觉得特有镇定安神的作用。


当年翻唱的那些外国歌曲,多为外国的经典民歌。一个民族,总会有那么一两首流传久远的歌曲,我们之所以能为之心动,除了好音乐对人类情感的广普效应外,还因为它们如同美玉一样,在人们的传唱中所经历的长时间磨砺和雕琢的缘故。古爱尔兰著名歌曲《友谊地久天长》,应属词曲俱佳的世界级经典,任何时候聆听都能把人拉到对故乡家园如烟往事深深的眷恋之中——

我们曾经终日游荡在故乡的青山上,

我们也曾历尽苦辛到处奔波流浪;

我们也曾终日逍遥荡桨在微波上,

但如今已经劳燕分飞远隔大海重洋……
 

 昔日不再。淡淡的伤感与哀愁,跟南唐后主李煜的词倒有几分相像呢。歌名原文(《Auld Lang Syne》)的直译为“逝去已久的日子”,感觉更符合原意,主题就是怀旧,歌颂友谊倒在其次。这种感伤时光流逝的愁绪,自然会引起世人普遍的共鸣。


多民族文化之水的荡涤,让脚下这块几乎撂荒已久的干涸土地骤然间生动活泛了起来。

06


人们记忆犹新的是,当年“改开”的大门甫一打开,与各种新文化同步涌入大陆内地的港、台流行歌曲如飓风一般登堂入室。加上新兴起的卡拉OK的推波助澜,于是,内地城乡大街小巷到处流淌着港台歌曲的声音。并且从此,这一风潮延续了二十年以上。对此,所有经历了那个时代的人对此都深有感触。想来,这种现象只会出现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段,是一个事物封禁久了之后突然打开的一种必然,想不出类似现象今后还会在哪个领域复现。


追忆往昔那些难忘的日子是绝然绕不开她的。她是一座山,一座俏丽的山峰,在华人世界流行音乐史上独步至今,无法替代也无人超越。她,就是邓丽君。诚然,听邓丽君不只是那些年,而是从那些年一直延续至今。


细想了一下,第一次听到她的歌声的时候,大概是在上世纪70年代末。一个晚上,在山西一个土窑洞里,我跟我战友还有他也是丘八的一个朋友,面对着一个老旧的开盘磁带录音机,静静地听一个台湾女歌手唱歌。磁带的圆盘开始旋转,婉转的旋律敲击着我们的耳鼓——

 

在哪里,在哪里见过你,

你的笑容这样熟悉,

我一时想不起,

啊,在梦里……

柔美的声音低徊萦绕在阴暗简陋的窑洞里……这便是我第一次听邓丽君的情景。可以想象,仨军人,在大西北一个不毛之地的土窑洞里,围着一个破录音机,偷偷地、初次地、贪婪地静听一个来自台湾的神秘女声的诡异情景。当然,再后来,人所共知,这个神秘女声几乎是一夜之间迅速红遍了大江南北。再再后来,又一度被官方以“靡靡之音”的罪名封禁。在当时,唱歌仍然被主媒要求要鼓舞斗志的时节,一个只唱情爱歌曲的台湾歌手,如一脉清流,悄然但却汹涌澎湃地注入了大陆歌坛久旱的荒原……


说到邓丽君的流行,不能不提到当年录音机进入百姓家庭这一社会进化的史实。“改开”初期,现在已经罕见但当时也同样十分罕见的家用录音机,一度成为人们追捧的电视、冰箱、录音机这新的“三大件”之一,成为时髦新生活的象征物件。从“砖头式”录音机到“卡式”盒带录音机再到“双卡”录音机……一路换代过来,几乎是当年每个家庭都有过的经历。


人们热衷于录音机主要是用于放歌听歌。我家第一台卡式录音机是父母购买一位熟人的“内销”日本水货。这在当时差不多算是奢侈品了。随机附赠的盒带里,全部都是港台歌曲,当然主要是邓丽君的歌曲。仅仅人们熟悉的,略一思忖就可以历数出一大堆来,如《甜蜜蜜》《小城故事》《美酒加咖啡》《月亮代表我的心》《小村之恋》《香港之夜》等等……实在是不胜枚举。从此,这些带有时尚生活符号化的歌曲,彼此复制,像春季流感一样扩散传播。用当下演艺圈一个流行词来形容,绝对是不折不扣的“现象极”了。


邓丽君《小村之恋》


邓丽君被誉为最具世界影响力的华人歌手。她的歌加琼瑶的剧,成为上世纪80年代思想和文化大解放的一个突出标志。80年代是一个思想解放激情飞扬的年代。与当下的物质丰富而精神虚脱相比,尤其感觉时光无情昨日不再……如今,那个美丽的灵魂虽已香消玉殒,可全世界有华人的地方,她的歌声就从未中断过。作为一代歌者得邓丽君,这或许才是她独享的最大殊荣吧。


在我所经历的港台通俗歌曲风云际会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香港Beyond乐队是一支散发着异彩、有着自己光辉岁月的优秀团队。因为女儿是这支乐队粉丝的缘故,我在这支乐队出道近20年而且乐队主唱黄家驹已经离世后才真正认识了他们。他们的歌曲有情怀有内涵且又十分励志。当2003年他们的演唱会又一次在北京唱响时,在女儿的“挟持”下,我像个超龄追星族似的随着女儿赶到北京工体观看了他们整场演出。那是个沸腾的夜晚,陪在女儿身边,看着女儿和全场的观众情绪激昂地站立着呼喊着从始至终。没有的Beyond 依然带给人们无比的震撼——


多少次 迎着冷眼与嘲笑

从没有放弃过心中的理想

一刹那恍惚,若有所失的感觉

不知不觉已变淡心里爱

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

也会怕有一天会跌倒

背弃了理想,谁人都可以

哪会怕有一天只你共我……


仅就歌曲而言,流行的不一定能成为经典,但经典的必定曾经流行,并且将会一直流传下去。真正的好音乐并不会被时间的长河所湮没。


某一时代可以给一段音乐打上很深的烙印,而同时音乐本身也可以成为某一个时代的清晰印痕,这或许就是每当人们偶尔听到许多年前的一首歌或一支曲子时,眼前就会浮现当时许多情景的缘故吧。


不管怎样,有歌为伴的日子还真是挺好的,她给我平淡的生活涂抹了一些缤纷的色彩,添加了一些人情的温度,特别是在记忆里多了一道旋律的风景。

 
beyond2003北京演唱会 《海阔天空》

延伸阅读
夏春元:吃的往事,
跟着“老八路”第一次吃狗肉

 

文章由作者提供本号分享
音视频选自网络,版权事务请联络编辑

给老编续杯咖啡
就摁下打赏二维码吧

有歌为伴

崔清明:听我背儿歌,

幼儿园阿姨脸色都变了

珊伊:歌党

马艺华:歌曲串起我们的校园芳华

陈新民:歌声串起的回忆,

是冻土下潜行的暖流

孔捷生:一代人的喉咙与歌声,

他们的激情并不遥远

王力坚:知青流行音乐的地下传播

王力坚:我对《知青之歌》的认知转变

任毅:写给知青朋友的一封信

王永刚:拉兹之歌伴我浪荡江湖

吴颂今:井冈山下种南瓜,

一首歌牵出姻缘线

汪骢:歌声背后的宿命

雷霆:“音盲”的我,

在老师呵护下收获一生美歌

雷蕾:与丈夫易茗“互忍”到白头

 郭爱平: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

王永刚:拉兹之歌伴我浪荡江湖

陈彩虹:涟水河畔的青春之歌

齐每丰:保安堡,那难忘的歌

韩兆琪:大学文工团的载歌载舞

何蜀:爱唱歌的母亲,

在战乱与运动中被折腾一生

伍里晖:在茶场偷听敌台,

邓丽君的歌令人伤感

复旦大学文工团:歌声飞越40年

刘晓华:周总理指挥我们

歌唱"共产主义接班人"

古灵精怪的音乐奇才谭盾

侯杰:一首歌与自由的故事


不想与您失联

请关注备用号

余轩编辑、子夜审校

公 号 征 稿主题包括但不限于童年回忆  文革  上山当兵月  青工光阴  高考校园  浪漫  菁英职业  学术  家国……40后、50后、60后的光阴故事这一代人的苦难辉煌与现实关怀都是新三界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点击分享赞在看,是对我们最佳鼓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