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知青 | 夏春元:吃的往事,跟着“老八路”第一次吃狗肉

关注本号☞ 新三届 2022-09-19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作者简历

夏春元,生于1956年,1974年下乡插队,1977年返城后供职于国有媒体,现退休。


原题
知青往事
吃的记忆




作者:夏春元


我们下乡的知青点儿,坐落在冀中平原的一个很大的村子里,离家不算很远,逢年过节都能回家。回家不仅能和亲人团聚,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能稍微改善和调剂一下伙食。

贫瘠年代的日子里,不争气的肚子总是对吃抱有期待。

01

母亲看我又要返回知青点的时候,就开始动手给我做炸酱了。这似乎成了每次回村子时一点必带的东西。

肉丁炸酱是用猪肉和黄豆酱做的。把肥瘦相间的猪肉切成玉米粒大小 的丁子块儿,然后拌上葱花姜碎,先在锅里炒出油来,肉熟了以后下入调成粥样的黄酱。在煮开的过程中开始放盐。盐放的稍微多一点为的是炸出来的酱可以多吃几天免得发霉坏掉。

母亲手脚麻利,不一会儿工夫一锅香喷喷的肉丁酱就炸出来了。这时母亲会小心翼翼会把肉丁酱装在一个小罐里封好口包裹好,然后仔细装进我的行李包中。

实在是太爱吃母亲炸的这个肉丁酱了。

知青们从家里带到村子里去吃的东西,通常都要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带去的肉丁炸酱是超级受欢迎的。吃饭时,每当盛炸酱的罐子盖一打开,大家便你一勺我一勺地来尝鲜。一瓶炸酱吃几次就没了。

有的同学可能是觉得肉丁炸酱实在美味,于是再回家时也会如法炮制一点炸酱,带到乡下慢慢享用。

02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在我们下乡的地方,当地农民已经初步解决了温饱问题,然而贫穷却一直缠绕着绝大多数农户。

因为我们插队那个村子的都是同班同学,所以尽管已经离开了学校,但依然保持着一个同学集体的状态。

我们吃饭有自己专门的食堂,上面还派了一名老乡来负责我们的炊事。这一点比起我们上一拨也就是1968年插队的知青们进步了许多。

我们一日三餐的主食是棒子面和红薯。这“哥儿俩”整天摽在一块儿来到我们面前,想躲都躲不开。

棒子面大名叫玉米面,主要用来蒸饼子和熬粥。玉米饼子是北方农村最常见的餐桌主食。新蒸出来的饼子是黄橙橙的,一个大约有二两重,正面看呈半月形,侧面看是钝角三角形,可立可卧。这样的饼子吃到嘴里有一股玉米原香的味道。

虽然玉米饼子天天吃早就吃得够够的,但离开农村后的许多年里几乎没有再吃到过那种原香味道的玉米面食物了,甚至连见都极少再见到,真有点想那一口呢。

红薯又名山药,也叫白薯或地瓜,是高产农作物。当年它因为填饱了无数国人的肚皮,所以成为食物短缺年代里的一大功臣。

如今看起来红薯属于绿色有机食物,受到众多“饫甘餍肥”的人们的追捧。现下的大城市街头买一块稍大一点的烤红薯大约得要十来块钱,相当于那些年我的一个月生活费的总和。当年,由于红薯是我们每日三餐的主食之一,所以我揣测大家都有见了它就想跑的冲动。

白面是定量配给的,偶尔可以吃到馒头。麦收后不久的新麦子面馒头吃起来有一股难以言喻的香甜味道,像极了暖烘烘的阳光的味道。

因为缺油少荤又干体力活儿,再加上都是十八九岁的年轻人,所以大家的饭量都很可观。男生一顿饭吃三四个饼子或五六个馒头的毫不足奇。

我们吃的蔬菜一般是随着季节走,生产队地里种点儿什么,我们食堂的大锅里就可能出现点儿什么。

通常情况下只有午饭和晚饭能吃到一点蔬菜,而早饭只有饼子、红薯、棒子面粥加萝卜咸菜。

03


伙食里稍微特殊一点的东西,是当地的“地产品”——豆腐和粉条。

粉条是老乡们用自产的红薯制成淀粉后压制出来的,是真正的红薯粉条。这样的粉条吃到嘴里柔滑易烂又劲道好吃,远非现在那些张扬地做广告实际上却八成是劣质产品的所谓红薯粉条可比。

黄豆不算主粮,但因为黄豆能变成豆腐,所以就成了比较高级的农产品而得到大家青睐。

豆腐在我的眼里是仅次于肉和鸡蛋的好东西。生产队每年都会种一些黄豆,秋收后每人都可以分到几斤。我把领来的黄豆用一个小布袋装好收在自己的箱子里,而后便开始等待时机给它派上用场。

嘴里实在清淡时,常常从小布袋里抓出一把黄豆来,找一个铝制的饭盒盖子,把豆子放在上面再拿到炉子烤一下,于是就成了一份磨牙解闷儿的“休闲小吃”。有一次因为吃烤黄豆没有及时喝水,致使胃火上攻长了一嘴燎泡。

每当秋天黄豆一入户,卖豆腐的就会如期而至地走街串巷敲着梆子吆喝着用黄豆换豆腐。

这时候,我和一些同学就会拿出自己“珍藏” 的黄豆来换豆腐吃——这就是我们为分到的黄豆派上的那个最大用场。

在我眼里,卤水点的豆腐永远是最正宗的。软硬适度、泛着豆香的卤水豆腐咬一口立马能满足口腔的期盼。

换回来的豆腐无需动火加工,只要找一棵葱,把它和豆腐一起弄碎然后二者掺和一下,再撒一点细盐就可以成就一道民间名菜“小葱拌豆腐”。

这些倒也不足为奇。记忆特深的是我们与时俱进地发明的一种豆腐的新吃法儿,就是把豆腐和饼子都搓碎放进棒子面粥里,然后加入几段大葱,再倒入一点酱油,搅拌后就成了一碗“化腐朽为神奇”的无名美食了。

端着这碗稀粥饼子拌豆腐大口吞食,可以放下诸多尘世俗念。

04


豆腐虽说好吃,但仍然能感受到大家对吃肉渴望。

曾听过一个古老的笑话,说某人爱吃豆腐,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豆腐就是我的命!” 有一天,有人端来一碗豆腐一碗肉给他吃,但见他闷着头只吃肉却不理会那碗豆腐,于是就问他:“你不是说豆腐就是你的命吗?怎么这会儿不吃了?”那人答道:“这你还看不出来吗?有了肉我就不要命了!”

这笑话也反映了我的真实心态。

那些年吃肉对我们来说都属于“偶发事件”。“大块吃肉”只在《水浒》小说里才能看到。偶尔在盛到碗中的菜里发现有肉,好心情至少能保留好几天。

说到吃肉,的确有过几次难忘的经历。

一次是我所在的生产小队里,有位我们都叫他“老八路”的退役回乡老军人,因为怜恤我们几个从城里来的小青年儿日子清苦,就在一天晚上给我们端去了一小碗炖狗肉让我们解馋。

那是我平生第一次吃狗肉。

狗肉当然不该吃,那是最通人性的动物。所以现在说起来内心依然会泛起隐隐的愧疚感。

不过当时好像顾不上这些了。尽管吃狗肉在当时或许在有些人内心也会有所抵触,但一般不会被人诟病。

一直都很感激给我们送过肉吃的“老八路”。我想,这位好心大叔留给我的记忆此生一定是不会磨灭的:他的慈眉善目、他的低声细语和他的那张黑黢黢的脸膛。

吃狗肉成为我们的一个集体行为,始于当地一次大范围的打狗运动。据说是当时的县委书记下乡巡游时遭到了一条狗的冒犯,于是一纸令下在全县范围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打狗运动。这导致一时间狗肉频繁地被送上了人们的餐桌。

作为久居乡下的知青,食堂入乡随俗,偶尔也从集市上花三两块钱买条狗回来给大家改善伙食。

知青点男、女生分别被安排在两个专门辟出的院落。两院各建有一排青砖平房。食堂就设在我们男生住的院落里。
 
食物的匮乏会使某些伦常底线向下浮动。杀狗吃肉的具体情节不可描述,只想把那些片段从记忆里全部删掉。

另一个有关吃肉的记忆是吃蛇肉。吃蛇肉在南方或许稀松平常,但在北方较为罕见。

那一次吃的蛇是我们一个同学从麦田里逮到的。胆儿大的他把那条蛇直接拎回了食堂剥皮剁段儿,然后弄了点油就给炸了。这让包括个别女生在内的久不识肉味的我们纷纷品尝了那条蛇的鲜美味道,然后大家奔走相告都说蛇肉像鱼肉。

就在我们住的那个院子,还出了另一桩相关吃肉的糗事。

一天,邻居老乡家的一只鸡不知何故突然误闯进了我们住的院子里。

已经忘记是哪个馋极了的同学顿起歹意,顺手咣铛一声关住了院子的大门,然后表情丰富地低声招呼大家一起动手。人们自然都明白他的意思。于是,在院子里,我们齐心合力默契地展开了对这只倒霉的鸡的围捕。

最终的结果没有悬念,大家用它打了牙祭,肠胃里添加了一点儿鸡肉的成分。随后,丢鸡的邻居老乡也在院墙外面叫骂了我们大约两周。

我们一律假装没听见。

估计当时就有人后悔了,但不知道事后有没有人从更宽的维度反思过我们现实存在的价值和作为。

说来也不奇怪,伙食越差越馋肉,总想吃到有肉的饭菜。

回想起来, 在乡下,没有哪一次比那次跑到县城里吃了一回牛肉包子的印象更深了。

那一次,不知道是什么机缘造化把我们几个馋虫躁动的男生知青凑到一起,走进了城里的那家牛肉包子铺。也记不得花了多少钱,只记得那次的牛肉包子的味道堪称餐中至美,令我一直念念不忘。

准确一点的表述,那次吃的应该是牛肉大葱馅的烫面蒸饺。它的外表呈浅褐色,体量约有三个饺子一般大小,咬一口就能看到里面一团浅粉色的肉馅和带着油花的汤汁。

当时的哥儿几个早已顾不得吃相难看而一通大嚼,现场犹如饕餮开会。

那次开荤,不仅扎扎实实安抚了一次肚子里那可怜的馋虫,也让牛肉包子的概念永远占据了有关吃的记忆头条。

尽管多年后自己也曾在家里试着做那种馅的包子,但怎么也吃不出来当年的味道,最后终于心灰意冷地放弃了现实的尝试,而只好去回忆中回味了。

05


满足于口腹之欲毕竟只是那年头适应了一点低级的生理需求,而从生理上的满足升华到精神上的享受,还得说凸显了集体主义精神的包饺子吃饺子的知青往事。

对我们而言,饺子当然也是难得一遇的美餐了。从我个人体验来说,吃饺子堪比荒漠里撞上了一块绿洲。

饺子的馅和面都是由食堂统一配给的,然后以宿舍为单位领到饺子馅分头去包。饺子包好后再拿到食堂排队去煮。

最先送到食堂的总要被人们大大地点赞。

每当一组饺子送进食堂时,都有聚在那里的人说笑着品评一番。

女生包的饺子通常更好看一些;而男生的饺子就五花八门了。这时就会有人当众指出哪一盘饺子包得实在太丑,然后追问是谁包的。于是来送饺子的人就开始互相推诿,全然不见有高风亮节者站出来担当一把。

饺子无论丑俊都会噼哩噗噜地下到锅里,继续接受喜形于色的人们的围观。每当一锅饺子出锅,都能再次听到院子里大呼小叫的声音。

和吃肉比起来,饺子吃的是祥和是融洽是开心。无论是不是节日, 集体吃饺子总会呈现一种浓郁的节日氛围。

就这样,热热闹闹吃一回饺子,大家会沉浸在欣慰和幸福中久久不能自拔。

06


当年农村的行政结构是生产大队下辖若干生产小队。农民的另一个名称是社员,知青们对当地百姓统称为老乡。

那时我们知青被分散在不同的生产小队里,每天和老乡们一样起早贪黑地下地干活儿。

夕阳西下时分也是人们收工的时候。大家扛着农具一同走在乡间的土道上。

每当这个时候,如果是路经棒子或茄子地又恰逢收获季节,就会有些大妈级的女社员突然一跃冲进地里扭下两个棒子或茄子踹进自己的怀里。

这时常会有女社员把刚扭下来的茄子在大襟上随便擦两下就大口咬着吃将起来。接着,从女人群里就爆出一阵阵嘻嘻哈哈的笑声。

此刻也走在人群中的队长往往会故作正经地视而不见。

行走的人群中若有知青,有的老乡会善意地把刚摘下来的茄子塞到你手里推搡着让你也吃。如果你有所犹豫,Ta就会凑到你跟前笑着怂恿你说:“吃吧噢,么(没)事儿! 可好吃哩!”

这样的嬉闹场面毕竟让劳累了一天的人们轻松了许多。

斗转星移。我渐渐开始羡慕起被派活看菜园子的同学了,因为可以没有什么顾忌地摘吃田里的黄瓜和西红柿;也开始羡慕麦收前派活晚上浇地的同学,因为可以躲在机井房里偷偷烧麦穗吃;甚至还会羡慕偶染风寒感冒的同学,因为可以名正言顺地吃上煮挂面卧鸡蛋的病号饭......

07


在乡下的日子里,许多同学都和当地老乡建立起不错的私人关系,逢年过节,老乡们会把一些“关系户”同学拉到自己家里改善一下伙食。大家把这样的老乡家戏称为“堡垒户”。

据我有限的了解,我们所在的那个村子老乡家里所谓的“改善伙食”, 除了排第一位的饺子外也多是馒头加大锅菜。而这也往往只出现在年节期间。

大锅菜是用直径一米多的黑铁锅把白菜、粉条、豆腐放在一起一锅烩的家常菜,过年时会再加入些肉片使其从素菜质变为荤菜。

这道北方百姓都比较熟悉的杂烩菜因为做法简单所以十分普及,我想其大概率也与食物短缺年代导致人们缺乏烹调技术有关。

因为看见一位一起干活的汉子脚下的鞋实在是太烂了,我就花三块钱买了一双解放牌胶鞋送给了他。于是,他就把我认作了一个可结交的人。

记得那位大叔言语木讷,见我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么(没)事儿齐(去) 家里坐着哩吧,想吃点儿嘛儿了让孩儿他娘给你揍(做)点儿嘛儿。” 然后就不会再说出别的话了。

一次临近过年,他的儿子果然来到我们知青点叫我去他家里吃饭,我知道那一定是受到他爹的指派来的。我推脱不过就跟着他来到他家。

破旧的院落和一个破旧的小平房就是他的家。孩子爹娘两口子见我来了一脸喜色地招呼我进屋。

屋子里尤其脏乱。灶台连着土炕,一口大铁锅里正热气腾腾熬着一锅过年的大锅菜。

看上去他们不知道说些什么好。孩子他娘直接就盛了满满一大钵碗菜捧给我,然后又递给我一个新蒸好的白面馍馍(馒头)。

大锅菜里白菜粉条豆腐肉一样不少。大片的肥肉几乎是猪肉本色。尽管我肚子里也没什么油水儿,但面对那碗有些腥膻味道的大锅菜还是略有迟疑。这时,一家人看着我差不多异口同声地说:“吃吧,趁热,就跟到了家一样,昂!”

我觉得自己像是刚被放出来的一样。

我努力调动食欲,边吃边说着感谢的话。我知道那是他家一年里最好的饭菜了。

我居然有些感动了。我知道他们捧给我的并不只是一碗大锅菜。
……

08


风翻动着麦浪。
雨打在玉米的叶子上。
鸡在炊烟缭绕的远处叫着。
孩子们在街头追着闹着。
老头们靠墙根儿蹲着。
太阳在天上照着......

遥望远去的知青岁月,一切都清晰如昨又恍如隔世,而眼前诸般似曾相识又物是人非。

昨天吃的什么今天已经想不起来,再美味的食物送到嘴里也常常无感。可是,那些年有关吃的那些俗事儿怎么就忘不了呢?

2022.2.


文章由作者提供本号分享

给老编续杯咖啡
就摁下打赏二维码吧


知食分子
陶正:每月24号家里粮食就吃光了
陈新民:买私粮补饥荒,
我的“投机倒把”往事
李晓东:每年口粮分到三四百斤大米
秦晓:我们在牧区吃商品粮啃大羊腿
史铁桥:粮食够不够吃?够吃个鸡儿
景文:灾荒年口粮月均17斤,
忍饥受饿的日子真难捱
陈蔚:没饭吃啥都“去个毬”
熊代坤:粮食的记忆
吕贡呈:粮票不够的日子
老鬼:1960年代爹亲娘亲没有粮票亲
冯印谱:以粮为纲 缺钱少粮
韩晓秋:那年端午,我是地下工作者
韩晓秋:一个“吃货”的人生记忆
韩晓秋:集体户的餐桌
东北集体户的吃货生涯
集体户里杀猪的日子
马岭:北方菜市场的蔬菜价格,
一个女大学生的微观调查
朱普乐:计划经济时代
普通人的衣食住行

不想与您失联

请关注备用号

余轩编辑、子夜审校

公 号 征 稿主题包括但不限于童年回忆  文革  上山当兵月  青工光阴  高考校园  浪漫  菁英职业  学术  家国……40后、50后、60后的光阴故事这一代人的苦难辉煌与现实关怀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点击分享赞在看,是对我们最佳鼓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