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思享者丨吴限:从世界著名的战争祭奠方式看生死与人性

行摄无限 新三届 2024-04-25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作者简历
刚上大学的作者
吳限,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78级,美国波士顿西蒙斯商学院MBA。 前MTV 亚洲新媒体总裁,前新闻集团 News Corp 常务副总裁(创办星空卫视)。喜爱旅行、摄影和写作。

原题

从世界著名的战争
祭奠方式看生死与人性




作者:吴 限



德国“新岗哨”内唯一的展品

俄乌战争以来,网上各种好战声甚嚣尘上。估计所有鼓噪者,不仅自己没有经历过战争,如果征兵让他们或他们的家人上战场大概也是不会去的。他们只愿意做个傻乐的战争啦啦队员。

我父亲曾经是一名军人,经历了国共战争和抗美援朝,还是为数不多的上甘岭的幸存者。而我出生在六十年代,只见过武斗没见过战争。我们对战争的认知和感受是完全不同的。但我居然比父亲还要反战。这大概是因为我看过的几个全球最著名和最无名的战争纪念馆。
01
母亲与亡子

这辈子,最震撼我心灵的战争纪念馆是个只有一件展品的柏林“新岗哨”(Neue Wache)!
柏林的新岗哨纪念馆

10 年前,我去德国旅行,因为想好好看看柏林的各种馆藏,专门留了一周时间给柏林的“博物馆岛”。博物馆岛位于柏林历史中心施普雷岛北部。说是岛,其实是一个博物馆综合体/区域。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也是欧洲最重要的博物馆群。它由新、旧博物馆、国家美术馆、博德博物馆和佩加蒙博物馆组成。柏林大教堂也位于此处。自德国统一以来,博物馆岛按照总体规划进行了重建和扩建,还增加了游客中心和各种艺术画廊,很有看头。

博物馆岛地图

记得那天早上,我一个人早早地溜达到那条通往“博物馆岛”的菩提树下大街,就顺便先看看不在顶级名单上的“新岗哨”。
这个馆由卡尔·弗里德里希·申克尔所建造,始建于 1816 年,为一座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1818 年完工,最早是普鲁士皇家军队的岗哨,所以名为“新岗哨”。
1931 年改为纪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阵亡的普鲁士战士,名称也改为“阵亡战士纪念馆”,但纪念馆在二战结束的前几个月被轰炸损毁。
1960 年,东德政府修复了新岗哨,将其命名为"Memorial to the Victims of War & Political Violence" “战争和政治迫害受害者纪念馆”。“政治迫害”这个词非常敏感, 一个国家能把政治迫害与战争放在同一个层面上,足以说明他们真是觉悟了,令人肃然起敬。
“新岗哨”是个不要门票的展馆,里面只有一个 10 几米高的巨大空间,大概因为来的太早了,我居然是唯一的观众。整个大厅空空如也,不仅一个人也没有,更意外的事,四壁空空,连一个展柜和展品也没有。难道这个馆在维修?搬空了?
唯一的展品

幽暗的大厅,有种令人毛骨悚然的死寂和空旷,大厅的屋顶上有个圆圆的天窗,一束光从天射下,如幽暗的舞台上一束聚光灯,打在墙上,在这束光的前面,有一座黑乎乎的雕像。我走近一看,顿时被石化了。
一个悲伤的母亲坐在地上,怀抱着在战争中死去的儿子,在绝望地哭泣。空旷的大厅使得这母亲显得如此弱小和无助,而那悲哀又如此巨大……我的心像被子弹击中,那一刻尖锐地体会到亡子母亲的痛,体会到战争的残酷和丑恶。
这是德国女艺术家凯绥·珂勒惠支(Käthe Kollwitz)的雕塑《母亲与亡子》。


母亲与亡子局部特写


珂勒惠支本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失去了两个儿子。她心碎地写下了自己在 1914 年的“爱国热潮”中让他们参军所留下的悔恨:“给彼得写了一封告别信,就仿佛这个孩子第二次被剪断脐带。第一次是出生,第二次却是去死。”几天后,他死在战场上。

悲伤的艺术家珂勒惠支

据说,1989 年东西德统一后,在修复柏林普鲁士时期建筑物新岗哨时,出现了大量的分歧和辩论,那些战功累累的将军们的雕像是否应该恢复到建筑内或建筑物旁边它们原来的位置?在强调纪念战争受害者时,又该在何处安放那些曾经为法西斯德国效力的军人们?意见很难统一。但最终,新岗哨决定将东德的纪念物全部移除,将关注点从军事历史转向了战争和暴政的所有受害者,最后决定在整个展馆里只摆放这一个雕塑。
这个“年老、孤独、痛定思痛的女人”,代表了世上所有的战后母亲。
战争的伤亡对于一个国家是个数字,但对于任何一个母亲却是永远不能接受的生离死别!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战争常常是被描绘成浪漫与悲壮的。但一战之后的作品中,不再有骑士挥舞着长剑的雄姿,新时代的艺术作品开始探索人与社会、人与战争的关系。艺术家不把战士塑造成不可战胜的神话,而是把战士还原为拥有脆弱身躯的人,表达战争对人的伤害。这实在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

英国女王前来悼念


聚光中的母亲与亡子,最深切的战争之痛


新岗哨真是我见过设计最别出心裁的展馆,诺大的展馆只有一件展品,日升日落,不同时间点天窗的投影、聚光点不同,但所有的焦点永远只在“一个人”的身上。一个简单的雕塑不加渲染,却能刺痛人心,让人体会战争的伤痛。真是以少胜多!
02
57000 阵亡将士的越战墙

我知道另外一个著名的战争纪念碑 — 华盛顿的越战墙,走的是相反的设计路线。纪念碑上用了 57000 多个阵亡将士的名字。

设计师林璎是林徽因的侄女


该纪念碑由用黑色花岗岩砌成的长 500 英尺的 V 字型碑体构成,黑色的的花岗岩墙体在地下相交,最深处,约有 3 米,逐渐向两端浮升到地平线上。
皑皑白雪中的越战墙

有人说它是地球被(战争)砍了一刀,留下了一个深深的不能愈合的伤痕。我却觉得它是一个暴露的坟场。打破了地上和地下、生与死、胜利和失败的界限。原本象征胜利的 V 字造型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和震撼力。

每一场战争都必须反思,每一个死者都值得铭记


闪着黑色光芒的花岗岩墙上,刻着 1959 年至 1975 年间在越南战争中阵亡者的 57000 多美国士兵和军官的名字,依每个人战死的日期为序,一个一个名字刻画上去。充分体现了强烈的反战情绪,战争不再是一个抽象的“爱国”概念,而是 57000 多条鲜活的生命的消亡,57000 多个家庭的悲哀!
战争的一个小小尘埃,落到个人的头上就是一颗炸弹

大多数美国人把越战看成一场噩梦,整个国家为此付出了沉痛的代价。这道黑色的墙揭示了美国历史上黑暗的一页,诉说着过往沉重的苦难,但是,它所体现出来的人道主义精神和敢于直面历史的勇气,也让参观者肃然起敬。在怀念战死的亲人同时,引发了人们更深的思考,到底什么是战争的意义和生命的意义。

03
300万人“非正常死亡”的“自我屠杀”

千禧年前后,我因为在新加坡看了一个吴哥窟摄影展,决定去那里旅行,看完吴哥窟临时又买了张机票拐到金边去看了看。与吴哥窟相比,金边乏善可陈。只因看了吐斯廉屠杀博物馆(英语:Tuol Sleng Genocide Museum),就不虚此行了。 
吐斯廉原为“昭博涅亚中学”(Chao Ponhea Yat High School)。这所中学以柬埔寨国王博涅亚的名字命名,他是西哈努克亲王的祖先。学校共有五栋建筑。1975年,该学校被红色高棉政府改造成集中营和集体处决中心。建筑物周围布满带高压电的带刺铁丝网,教室被改造成狭窄的牢房和拷问所。为防止犯人逃脱,窗户被铁条封锁并缠绕电线。
纪念馆的墙上,有一幅用骷髅头镶成的柬埔寨国家地图非常震撼!
骷髅头拼成的国家地图

整个柬埔寨地图上全是死人头!由男女老少真人骷髅头堆砌而成。个个有着大大的眼窝,充满了呼救无门的恐惧和饱受煎熬的痛苦,黑洞洞的眼里射出惨遭毒手的悲愤……而穿过全国地图的湄公河简直就是鲜红的人血奔流汇合而成……一个字都不需要,就让人了解了那场浩劫有多么可怕!看一眼就令人不寒而栗,终生难忘。
1975 年,波尔布特领导的红色高棉攻克金边夺得政权,此后三年间,波尔布特带领红色高棉杀掉近 300 万同胞。对于当时人口只有八百万的柬埔寨来说,这可是个令人瞠目结舌的数字!
“三分之一人口”非正常死亡!
难怪,法国学者让•拉库尔特发明了“自我屠杀”一词来形容红色高棉。
仅仅在一个杀人场挖出的尸体就有 9000多具,而且大多是知识分子。所以此处又称万人塚。 
我们雇用的专车司机也从侧面印证了这个可怕的数字。他们一家 11 口人,只有他和一个逃到国外的哥哥幸存,其余全部死了。他说这话的时候很淡然,我却久久不能平复。
希特勒杀戮犹太人十分凶狠,但红色高棉能这样杀害自己的同胞,实在是更残暴!而被杀掉的这些人只是红色高棉认为的“潜在敌人",是他们不喜欢的前朝人员、城里人、文化人。波尔布特喜欢农民,他要带领农民夺取革命政权,建立纯粹的农民社会主义国家。
波布政权短短 3 年多就被越南军队给打垮,然而经过 3 年多的摧残,柬埔寨早已经国不像国、人不像人,到处是妻离子散甚至全家灭亡的人伦惨剧,只留下满目疮痍——尸骨、血迹、地雷、残疾人,破碎的家园和横行的文盲。没了知识分子,国家重建难上加难。
要杀这么多人,当然不是几个人可以做到的,肯定需要一大批脑残打手。想想一种“主义”能把人都变成那么凶残的野兽,真是非常恐怖的一件事。如今无论建什么样的灵骨塔和纪念堂,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未亡人的悲痛是绵绵无绝期的。
我很想了解那段历史,一场发生在我们同时代,同信仰的邻国的民族内部的血腥屠杀,究竟是为了什么?对于这类“意义缺失”的人间惨剧,后人又该如何纪念?但愿后人不要只是把责任推给一两个恶魔,而是深刻内省人性的阴暗面,让这类悲剧永远成为历史。
04
为敌人立碑

发现这个碑,纯属意外。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曾经在波士顿留学,波士顿郊外的康科德小镇有个英美交战的古战场遗址,它是打响美国独立战争第一枪的地方(英文:Battles of Lexington and Concord)这场战役意味着英国与其北美十三个殖民地正式爆发了战争。200 年后,这个古战场遗址已经成为了一个美丽的国家历史公园,用来纪念当时自愿投入革命战争的民兵们。
对于中国留学生来说,缅怀美国英烈当然与我们无关,同学们常常去那里郊游和野餐,只是因为喜欢那里四季优美的自然风光而已。

独立战争遗址


直到邀请我父母来美国参加毕业典礼那年,因为我要充当导游带他们去看看这个著名的“英美战争第一枪的场景”,才赶忙补习了点美国历史。
一路上, 我给他们详细讲解了当年在这个前线战地发生的故事, 还津津乐道地强调了美军将士的墓志铭上那几句著名的话,“上帝要我们自由,有人却想要奴役我们,我们的愿望与上帝一致”。“Freedom is not free(自由不是无代价的)”。
美军阵亡将士墓地

我们沿着当年英国殖民军和北美民兵间的战线,漫步过了古桥,来到了英国殖民军葬身之地时,我妈妈发现了一个不太起眼的墓碑。她好奇地要我把墓志铭翻译给她听。
我这才第一次注意到美国人居然为康科德战役中阵亡的敌军战士也立了一块纪念墓碑, 还在上面刻了一段墓志铭。
英国士兵墓

They came three thousand miles and died,
To keep the past upon its throne.Unheard beyond the ocean tide,Their English mother made her moan.
From the poem “Lines” by James Russell Lowell

译文大致如下:
来自迢迢千里为保护王座长久他们在此阵亡海浪滔滔流不尽淹没了英伦母亲的悲哀的哭泣
这段碑文摘选自诗人詹姆斯·罗素·洛厄尔(James Russel Lowell)的一首诗。

James Russel Lowell

我的翻译让我父母目瞪口呆,也让我自己非常地意外。为敌人树碑本身就是一件十分不可思议的事情,而那碑文又写得如此人性,如此设身处地,感同身受,更是震撼得我唏嘘不已。
看来这个国家“生命至上、人人平等”是有历史的。史料上说,1849 年,诗人洛厄尔与霍桑一起参观了墓地后写下了这首诗。1877年,为纪念独立战争百年,康科德的负责人花了25美元,在英国士兵之墓上竖立了“一块带有适当铭文的小石板”。这适当的碑文就节选了洛厄尔的诗《The Lines》的一部分。
我觉得真是没有比这更“适当”的文字了。想想这墓地里躺着的阵亡士兵,他们是“敌人”,殖民者,也曾是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八九点钟的太阳,也是异国父母的儿女,自己祖国的卫士……他们远渡重洋,为自己的国王和信仰捐躯……他们远在大洋彼岸的父母再也见不到他们该是如何悲哀?
就在那一刹那,我突然明白了什么叫“人道主义”,什么是人性的温暖。原来人类其实是有许多超越国界,超民族和超历史的共同情感。难怪这世上会有法国新浪潮的《广岛之恋》和意大利的《美丽的西西里传说》这样感人的电影和这个感人至深的墓碑和铭文。
这对我的世界观真是一个不小的冲击。小时候上学时,学校常常给我们上爱国主义和反帝国主义的课。我们曾好几次被带到郊外的山上去看所谓的“万人坑”。据说那山谷里埋着成千上万的中国孩子的尸体。他们都是解放前被美帝国主义的教会当作医学实验的实验品、害死的无辜孩子。记得当时同学里的小女孩全都被吓哭了。那时年纪小,又正值文化大革命期间,没见过一个外国人。想象中,他们都是魔鬼般的万分恐怖。小小的心里对美帝国主义可真是种下了仇恨的种子。
后来中美建交了,我们突然发现美帝国主义好像并不完全是纸做的老虎,他们还会造 100 层摩天大楼和登月太空船。再后来,改革开放了,出去走走,才知道海外同胞和其他国家人民也并不全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等着我们去解放……而我那些名叫“超英”和“超美”的同学也纷纷赶去英国美国留学了。我也已经渐渐淡忘了那“万人坑”的故事。如果不去深究,大概永远也无法知道事情的真相。其实无论真假都令我不寒而禁。真有这样的事该是多么残忍?但如果是为了制造仇恨而编出这样的谎言就更可怕。
康科德这个感人的墓碑,远远不如华盛顿那个名扬四海的得过设计大奖的“越战墓墙”有名,如果你到网上去 google,搜出来的世界著名的墓志铭里也不会有它。甚至大多数去过美国的和住过 Boston 的朋友连听都没有听说过它,可我却认为它是我见过最美丽感人的铭文。康科德人的勇气和胸怀真是令人钦佩。
很久以来我都想把它写出来,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世界上有这样一种大爱,一种情怀。希望下一代的人类能有更好的历史和人性观。能够具备为每一个生命(包括战死的敌人)树碑的人性光芒。 
富兰克林曾说过: 从来就不存在好的战争,也不存在坏的和平。
发动战争的并不是人民。皇帝动刀枪,百姓遭了殃。相信世上所有的母亲都憎恨战争。
联合国前的雕塑

吴限专列

吴限:操纵民意的人,

战争中也是舆论战高手

学会谈判,才理解什么是民主

吴限:我最穷的时候,住进世界上最好的房子上帝长啥样?天使在哪里?信?还是不信?这是一个问题从英语“文盲”到新闻集团高管借书还书,是撩妹的最佳借口吴限:不靠谱的妈妈从红色格格到两块钱活动家

本号获作者许可分享,略有删节

原载作者公众号行摄无限

给老编续杯咖啡

就摁下打赏二维码吧


自新大陆

项西行:美国社会阴谋论缘何横行?从伯奇之死说开去马雅:在托克维尔眼里,美国民主的优与劣孔捷生:你有权保持沉默,"米兰达警告"的里程碑意义
无声的力量,罗莎女士的启示
孔捷生:头顶与颅内的自由孔捷生:画框外的故事孔捷生:新冠疫情第三春孔捷生:追缉国家公敌,“五角大楼文件”泄密案50周年为什么1/3美国人抗拒新冠疫苗坚妮:美国人的种族主义和反智主义
坚妮:种族歧视的历史,真的已经过去了吗?黑人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
美国华裔又面临"陈果仁时刻"?庄稼婴:美国也有网民围攻与言论暴力于小红:美国中学校长给我上的一堂维权课

不想与您失联
请关注备用号
余轩编辑、子夜审校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