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兵团丨邢翠玲:宣传队的友谊,从两年延绵至46年

关注本号☞ 新三届 2024-04-25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作者简历

邢翠玲,1978年考入山西晋中学院外语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82年在天津大学华北高校教师班进修 (脱产)。1991—1993年在西安外国语大学研究生班学习。40多年一直在教学第一线,出版过六本专业书籍,在省级刊物上发表过多篇论文。

原题

朝夕相处近两年

友谊延绵四六載




作者:邢翠玲

修改:刘保明


1976年距今已46年。我也从一个19岁的青年迈入老年。

60岁以后人的记忆力开始逐渐衰退,但年轻时候在榆次建设兵团的经历却一直记忆犹新,下面三个部分最难以忘却。

01

宣传队的打拼


当年的榆次市建设兵团,共分五个连队,一个直属排。直属排由宣传队、篮球队、和几个职能部门——办公室、政工组、施工组、文印室、木工组、缝纫组、后勤组等组成。我有幸成为宣传队的一员,担任直属排排长、宣传队队长。

当时的宣传队大约有20名队员,主要来自榆次市的几所中学——榆次一中的李海霞、杜美玲、王丽英、王玉生、李长源等;榆次二中的张金贵、郑泳、林淑慧、李惠琴、邢翠玲等;铁路子弟中学的侯蕊萍、赵薇;晋华子弟中学的彭宝英;经纬厂子弟中学的张秀琴、袁桂林;社会青年田雅琴;还有来自乡村的晋剧爱好者梁改琴、郭明远等。

兵团宣传队接到的第一个任务是1976年正月十五在榆次市城区的巡游活动,以打造声势,宣传榆次市建设兵团这一新生事物。活动的总指挥是时任榆次市委常委庞廷清,总策划是时任榆次市文化局局长马克俭,具体编排就是我们这些年轻人了。

当时,我们兵团巡游分为几个板块,造型为“海上巨轮” 的大型宣传彩车是第一板块,它在那年的巡游活动中最为醒目:远远望去气势磅礴,四辆大卡车搭建的流动舞台上配有不断变化的造型。每到闹市区,宣传队员就会在流动舞台上唱歌跳舞,热情表演。当时最成功的演唱歌曲是王丽英和侯蕊萍的女生二重唱《歌声飞出心窝窝》,两个小姑娘用稚嫩的声音把民族、通俗和美声完美的糅合在了一起。低音区是通俗唱法,中音区是民族唱法,高音区是美声唱法,要不然唱不上去啊!因为那时我们最好的音响也只能是原调伴奏。

我们的演奏员在几天之内不可能奏出那么复杂、优美的乐曲。因为根本没有现代化的多媒体音响。彩车后面是竹竿舞队和仪仗队。竹竿舞是另一个亮点,是马老的一个创意。估计他是从某个电影片段中得到的灵感。这个节目曲调简单,动作整齐划一,几十根竹竿同时碰击在一起,和着一定的节奏和音乐,发出统一的响声。男女青年身轻如燕穿梭在时起时落的竹竿间。

这个节目引起了不小的反响,令人耳目一新。时至今日那曲调还记忆犹新, (mi so so mi so so mi so so mi ri do mi ri la ri ri la ri ri so ri mi mi ri do do do)后来,我们到云南、四川、贵州等地旅游时,只要有竹竿舞表演我都会积极参与,可能是触景生情,勾起我对当年兵团生活的美好回忆吧!四十年前我们已经把黎族、壮族和苗族的地头舞搬到了元宵节的巡游中,很接地气。

现在回想起来,觉得这帮年轻人真神奇,在短短的十几天内能排出十几个形式多样、博得阵阵掌声的节目实属不易。第一,大家都不是专业人士,水平有限;第二,在文化生活相当匮乏的年代,仅凭着一群十七八岁娃娃的记忆,用口口相传、最原始的方法集思广益,排练出了1976年榆次市元宵节巡游中数一数二的节目。难道还不应该给我们自己点个赞吗?!

当时的乐队有扬琴、二胡、笛子、大鼓、小提琴等,它的作用一是给歌者定调、让舞者统一动作,二是有了这些乐器,一个有模有样的业余文艺团体就诞生了。虽然这次活动已经过去四十多年了,它在我脑海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这是“一忆”。

在之后的几十年间,每当工作、生活中遇到困难,每当接受新挑战的时候,我都能从容含笑面对,往往都能获得成功,这都和兵团插队的经历有关。因为有什么能比得上在兵团插队时遇到的困难大?是那个特殊的年代,是一群初出茅庐、无所畏惧的插队知识青年团体,不惧艰辛,不怕流汗,敢打敢拼创造出来的传奇。是在兵团插队期间练就了我们的无私、无畏!这是可贵的精神财富、无价之宝。

02

“涧河”流域的生活


下面从“衣”“食”“住”“薪”四个方面回忆兵团岁月。前面谈的大部分是宣传队的点点滴滴。作为全团的俊男靓女,我们的服装起着引领潮流的作用,我们也有许多‘粉丝’。既然是“兵团”那成员就都是“首长”和“战士”,绿色就是我们服装的首选颜色。虽然兵团没有团服,宣传队没有队服;尽管颜色深浅不一,款式各异,有的人穿四个兜,有的人穿两个兜,但咋一看全穿着绿色军服。

兵团成立的第一天,上至庞廷清团长,马克俭主任,下至城市或乡村来的战士,基本上都穿绿色‘军装’。如果谁家有当兵的亲戚,能搞到一件真军装,那是无比自豪的事,怎么都得在团部好好显摆一番。

我们宣传队的演出服也以绿、蓝色为主。这些衣服基本上都是裁缝们加工而成的。女生的歌舞表演服多是借用原市文化馆的演出服。红绸子上衣配蓝绸裤子,加一件黄色小围兜,一群可爱的村姑娘和赵本山《红高粱模特》队员有得一比。

每次演出的压轴节目都是大型歌舞《毛主席您是我们心中的红太阳》,从歌词中我们不难看出这是表达各族人民热爱祖国领袖的一首歌曲:幸福的伽倻琴在海兰江边激荡;杜美玲、林淑慧、李海霞、王丽英四个朝鲜族姑娘翩翩起舞:热烈的达甫鼓在天山南北敲响;张金贵、郑泳、李长源、王玉生四个库尔班大叔上场了。这个节目场面宏大,涵盖面宽,类似于后来非常流行的《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在没有演出经费的前提下,要满足多个少数民族服饰的基本要求是很难的。然而马老每次都能倾其所能七拼八凑把每个民族的特点彰显出来,皱纹纸,五颜六色彩旗常被我们用来改成各种服饰。    

70年代后期的中国刚刚解决了温饱问题。山西属于丘陵,半丘陵地带,主食是玉米高粱和谷子,白面是按人头分配,油、肉、豆腐等都是凭票购买。我们的一日三餐基本不变,不是大厨不想变而是没能力变,“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早晨小米稀饭,窝窝头加咸菜,中午水煮白菜,面条或馍馍;晚上玉米面糊糊玉米面锅贴,炒酸菜。小米粥,窝窝头加咸菜是我们不变的主食,但是从没听到一个人说没吃饱、咽不下。

我们的伙食不但没有质而且还限量,是份儿饭。女生还好,男生多数不够吃,如篮球队的王永平,张荣德等属于长期缺粮户。因此,吃饭时女生总要先从自己的碗、盆里分一些给男生,然后自己再吃,窝窝分,馍馍也分,虽然我们穷,但真不自私。所以团部这群年轻人相处得很好,感情也很深,最后有几对结成了夫妻。毕竟我们朝夕相处,是同事也是战友,亲如一家。

刚到沛霖公社西左付村时,我们住在老乡的库房或年久失修的杂物房里。所谓的炕是由几块土坯垒起来的,上面盖了些麦秆,把自己的行李往上一铺就是我们的“床”了。四、五个女孩挤在不足五米宽的炕上,翻身都很困难。早晨每天派一个代表到老乡家里打满满一盆洗脸水,回来之后每个人分一小份。我们洗脸既快又省只是拿湿毛巾擦擦脸而已。大冬天,零下十几度,没有热水,怎么洗?!反正出门都戴口罩,围围巾。春节一过我们基本上都从河边打水洗脸洗衣服,还真有点《小二黑结婚》里小芹洗衣裳的范儿…...

在兵团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我们除了排练节目,每天还要抽出半天时间参加劳动。365天除了春节放10天假之外几乎没有别的假期。快到演出时更是不分昼夜。集体节目,特别是群舞,没有几十甚至上百次不可能整齐、漂亮,而达不到马老理想的效果是决不能收工的。他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优秀节目看多了,对我们的节目总是要求甚严,常常练得腰酸腿疼。到各公社演出坐的是大卡车,从装卸道具,整理演出服,拉启大幕,演出结束后的系列善后工作全部由这些队员完成。任务到人,环环相扣,不能有丝毫懈怠。大幕开启不留一分钟的“空白”。

每当回想起这些,我的自豪感、骄傲之心油然而生。那工作效率是当今正式文艺团体也很难超越的。这样辛苦一年我是全团满勤,薪酬只有120元。这比不上今天一个清洁工的日工资。现在回想起来我们算不算“无私奉献”?!每天唱跳十几个小时,渴了,喝杯白开水,饿了,缓口气接着练,没有抱怨,没有责备!

从1976年2月到1977年5月,宣传队共上演了几十场大型的文艺晚会,我们的足迹走遍了榆次的各大乡镇,演出中总能赢得热烈掌声,同时我们的节目也极大地鼓舞了兵团战士的劳动热情。那时的节目很接地气,绝对原创,因为那不是信息泛滥、知识爆棚的时代,节目内容多源自各连队的通讯员,我们说的、唱的、演的是发生在身边的人和事。我们纯属下里巴人,我们的节目战士们喜闻乐见,正能量满满的!节目形式丰富多彩——有合唱、独唱、舞蹈、表演唱、鼓书、诗朗诵等。所谓鼓书,采用的是山西上党潞安鼓书的曲调,用连队战士的事迹填词,把当时仅有的四个大鼓架起来就显得蛮像那么回事了。

知青是中国历史进程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在物质生活极度匮乏的年代,我们的理想、抱负更多的依赖精神支柱,榆次市建设兵团恰恰是我们那些青年的精神家园。仔细回味我们不难发现:这就是兵团精神!只有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只有当一群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汇聚在一起的时候才能迸发无穷的干劲和无限的想象力!

今天作为40多年前的一名青年评价“上山下乡”政策的褒贬价值不大。在人生一个大轮回的60年中,两年只占其中的三十分之一,就我个人而言,在兵团近两年的时间里,我获得了一辈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概括起来收获有三:第一是乐观向上的态度;第二吃苦耐劳的精神;第三是坚韧不拔的毅力。

1977年底,国家的高考改革政策给了我们每个青年彻底改变命运的机会。凭着不甘落后的决心,通过几十天的苦读我终于考上了晋中学院。

在今天看来,我们学校和重点大学相比确实很普通、太一般了,但对于一个丢开课本三年,做梦也不敢想还能踏入大学校门的人来说可谓来之不易!所以我把上大学当作新的契机。上学时全神贯注听好每一节课,不放过任何一点一滴学习机会。结婚第六天就去天津大学参加了出国高校教师培训;生女儿前一个月还在西安外院研究生班学习……

工作之后40年如一日,都能兢兢业业,凭着吃苦耐劳的精神,扎实的专业基础,创造非凡的业绩。时至今日我教过的学生总数已无法用数字统计。我儿子曾开玩笑地说:“我妈可以获诺贝尔英语教学‘质’‘量’奖”,这是孩子对我工作态度和效果的褒奖,也说明他母亲的工作态度和作风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从这个层面讲是在兵团插队的岁月历练了我吃苦耐劳的精神!

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激励和鼓舞下我考上了大学,成了一名大学教师;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激励鼓舞下我大胆南下广东,在粤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今天儿、女都大了,打拼得相当不错。当他们在工作、学习中遇到坎坷时我总会给他们讲我们兵团的故事。孩子们总能从这些故事中摄取苦涩的精神食粮。看来当年的兵团精神不仅激励了我们,同时也影响了下一代……从这个层面上讲,当年我们的苦至少没有白吃,有一定的价值。

03

与老公的结识


如果用倒叙的手法看我写的回忆录,写在最后的也是最重要的。在兵团插队期间我认识了我的先生刘保明。我们没有花前月下,没有浪漫的恋爱史,也没有豪华的婚礼。

40多年了,工作中我们相互支持,学习上相互帮助,生活中相互体贴。一路走来心心相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濡以沫。我们是互补型夫妻,遇到困难就齐心协力,处理问题先替配偶着想。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爱情、友情、亲情在不断加深、加浓!从下面的轶事中可窥一斑。

前几年我先生的右手指患上了腱鞘炎,经过N次治疗效果都不理想。搞文字工作的人手指长期肿胀是最无奈的事情。从用热水浸泡中我们悟出了热敷有助治疗的道理。因此几年来不管是走步还是逛街,他的腱鞘炎手指总是被我握在手心,发现有效果之后,我们每天坚持走步两个小时,既锻炼了身体又增加了暖手的机会。奇迹终于发生了,今年腱鞘炎消失了。不知道是我们的爱情故事感动了上帝,还是我的手心温度赶走了病魔,神了!

 延伸阅读




歌舞《毛主席您是我们心中的红太阳》演员合照

1976年正月十五巡演时的竹竿舞
1976年正月十五巡演时的花鼓队

1976年秋,参加榆次市乡镇合唱比赛,指挥张金贵


演出后在舞台前的合影
下连队演出镜头:英姿飒爽女民兵
下连队演出镜头二:词朗诵
下连队演出镜头三:田雅琴在独唱
王丽英和赵薇表演《对口词》

全体兵团宣传队员和时任副政委原宝香、团委书记赵建华合影。这也是两位领导留给我们最后的纪念

兵团领导、部分工作人员和演员们合影

团部领导和宣传队员合影

团部青年合影

外出活动,和团委书记赵建华合影


马主任在河边“指点江山”


看看兵团的小青年 颜值担当 风华正茂


当时摄影条件不好,像素很低,但生活乐趣很高,王丽莎 杜美玲 李海霞走着站着合不拢嘴

瞧这四兄弟!王学锋 甘德英 张荣德 刘保明

王永平,时任五连副连长、兵团篮球队员,话不多,铁笔杆。曾在晋中区委、榆次市委、榆次区人大任职

张荣德——活脱脱一个不用化妆的王成,退休前曾任榆次公安局主要领导职务

庞廷清,时任榆次市委常委、建设兵团团长

从庞团长、马主任(政委)身上我们学到了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我们的进步离不开你们的引领和指导。
下面附上团长对我们充满爱意的信件。
亲爱的朋友们、战友们大家好!兵团的峥嵘岁月使人终生难忘,当年青春年少的兵团战士、生龙活虎的精神面貌、战天斗地的革命精神、团结友爱的高尚情操,至今历历在目,每当想起那段不平凡的岁月,使人往往回味无穷,身感无尚的快乐与荣光。由于不同的人生,虽然见面少,但每个人的音容笑貌永远记在心中,待到疫情过后,我们再欢聚一堂,畅谈过去的友情人生的辉煌、今后的远景。
祝各位战友幸福安康。

战友庞廷清

2022.10.26


兵团解散前,团部大合影
1978年春节 原团部部分青年合影

这兄弟四人中,三个是榆次区高官,一个是大厨,四十多年了,年年团聚,推杯换盏,互吐心声

丽英 赵薇 雅琴 美玲 海霞 丽莎等姐妹花的合影

凤梅 笑艳

孙笑艳 王丽莎 郭凤梅

金贵 榆生 志强

结伴而行 收获友谊 定格青春 找找哪位是篮球队的王小伟?哪个是宣传队的笛子演奏员韩建国?

70年代末80年代初,盛行的大波浪,成就了兵团的美女,彭宝英、侯蕊萍

时间变了,聚会地点变了,黑白照已成为过去时。大家的友谊长长久久,缠缠绵绵,兵团第二代也来聚会了。战友的团聚演变成了四、五家的联欢,兵团的“女婿”“媳妇”也领着他们的第二代常回“家”看看。


赵薇就是兵团宣传队员中一颗闪亮的星。她声音甜美,朗诵时起承转合、抑扬顿挫,时而凌空悠扬,时而激情澎湃。曾任榆次人民广播电台播音员,山西长城广播记者、编辑、主持人,中国教育电视台主持人、制片人。听她朗诵是一种美的享受

李长源,兵团宣传队员 中学高级教师,曾任榆次五中副校长,山西省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理事,晋中快速作文研究会秘书长。山西省教学能手,山西省中学语文金钥匙二等奖。连续多年荣获省、地、市级优秀教师,优秀党员,模范班主任,先进工作者,优秀教研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业余时间李长源学习编程,小制作很多;也喜欢舞文弄墨,至今已出版了两本回忆录


我们工作岗位不同,但都是文艺爱好者。唱歌、弹琴、跳舞、朗诵伴随着大家走过青年,度过中年,迈向老年。听听袁桂玲、田雅琴、侯蕊萍的演唱,再听听李爱珍的钢琴独奏,绝对是美的享受。

李爱珍,不仅弹钢琴弹得好,玩手机软件的能力也不比年轻人差

郭晋芳,时任团部文印员,善交朋友,助人为乐,本群群主,身在南京,心系榆次 。大小活动都能看到她的身影,在南京也组建了近百人的退休老人群,为大家排忧解难,是个热心肠。看看晋芳的舞蹈有模有样,用笑艳的话说:“晋芳搞活动总在C位”。可见,晋芳在她的朋友圈处于核心地位

孙笑艳 时任兵团打字员,人如其名 典雅俏丽

甘德英 ——三儿,时任团部厨师 广交朋友,上至团长、连队战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有他在的地方几乎没什么矛盾,他走到哪里,哪里就笑声一片

在团部家庭活动中,有四个人如影随形。如果说徐健 树林 素萍是兵团“好媳妇”,郭晋芳的老公海平就是兵团“好女婿”。

聚餐之后团部成员合影——这也是郑泳留下为数不多的照片之一

袁桂玲,兵团宣传队独唱演员,曾演唱《绣金匾》《满怀深情往北京》《一铺滩滩杨柳树》等民歌。她的群名“衣织独秀”据说她织的毛衣非常漂亮,可以举办服饰展

林淑慧 兵团宣传队员 能歌善舞

林淑慧和梁改琴合影 改琴时任晋剧独唱演员

马克俭 原榆次文化局长,时任建设兵团政委兼办公室主任,自称“老马大爷”

王学锋,兵团战友中的“天花板 ” 。能力、颜值 始终在线 抗压当今“众小生 ,360℃无死角。把80年代女青年的口号改一下:“嫁人就嫁王学锋”用在这里也比较合适。他退休前是晋中市委副秘书长。学锋这棵“梧桐树”引来徐健“金凤凰”。她不仅是学锋的贤内助,也是很多战友求医问药的好帮手。我们可以把徐健称为兵团好“媳妇”

春节期间几位战友和老领导庞团长、马主任聚会

杨瑞琪、赵志强、田雅琴和庞团长合影

战友们和马主任合影

部分战友参加榆次知青部落活动后合影

退休后有的人常年在外地帮助儿女照顾小孩,但只要回榆次,再忙也要碰个头,见个面,吃一餐,留个影

退休后的生活轻松自如了许多,所以年轻时候学的基本技能就有施展的机会了。请欣赏杜美玲和朋友表演的节目《祝福祖国,既能锻炼身体,又能发挥余热,增加和邻居朋友沟通的机会,一举多得。

团部部分成员聚餐合影

王玉生每次活动都是护花使者。我们叫他团部“贾宝玉”吧

头发开始花白,皱纹爬上了额头,笑容依旧灿烂,吃馒头,喝烧酒,山西人就爱这一口

美不胜收

聚会哪能少了美照?

聚会哪能少了雅琴?原来她演出去了。
田雅琴,兵团宣传队员,擅长演唱戏曲、民歌。如今仍然活跃在榆次群众艺术舞台,参演过13部电视剧拍摄,是五个省、市业余文艺团体负责人之一。她拥有自己的演出团体,爱好吹拉弾唱。她一生钟爱艺术,艺术成就了她的一生
雅琴的部分剧照,这是建设兵团的骄傲

这是多年来年人数最多的一次活动,媳妇、女婿、孙子、外孙 能来的都来了,好不热闹

刘保明,时任《兵团战报》主编,东莞特殊人才,曾任大学副教授,退休前是东莞及常平地区教育科研员,广东高评委成员。读研期间是武大在《中国语文》发文第一人,访美学者。一生专业论文颇丰

邢翠玲,曾任大学讲师,中学高级教师,广东省高考口语教官及评委。撰写过六本专业书籍 ,在省级刊物发表过多篇论文
我们的友谊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已经从兵团第一代延绵到第二代,他们都已长大成人,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尽心尽力发光发热。我女儿欢迎大家来东莞做客!

文图由作者提供本号分享

给老编续杯咖啡

请摁下打赏二维码吧


山西知青

刘克阳:村里的年轻人,

“我们太穷了,什么也买不起”

刘克阳:年轻时三次恋情,

没有轰轰烈烈只有无奈

刘克阳:带病走山西,

回京后切除大半个胃

马小冈:跨越半世纪 重返杨家川

戈小丽:郭路生在杏花村

刘少奇之子刘源插队往事

何求:五十年祭哭健儿黄玉麟

周锤:北大子弟沈因立的决绝选择

郝春和:我与1977年高考

马献时:一个黑五类子女的遭遇

齐每丰:保安堡,那难忘的歌

郭景兰:一个老三届的回忆与随想

吕飞飞:女生成了男生配鸳鸯打赌对象

乔远生:名字被改了,从此越走越远

王宗禹:村里的那些黑五类"贱民"们

王宗禹:我不相信因果,也感到了天意

王宗禹:谷前堡纪事

朱志宏:我在木瓜会种瓜看瓜偷瓜

朱志宏:插队返城房东差点把我当小贼

朱志宏:木瓜农田基本建设逸事

我的底层江湖,有大善也有大恶

张亦峥:少年诗酒如浮云

张亦峥:京城顽少50年的"羊汤一梦”

张亦峥:村里人都管我叫三先生

张亦峥:混在山西的我们仨

张亦峥:与往事干杯

张亦峥:我认识的插队老兵

张亦峥:装蛋就要付出装蛋的代价

张亦峥:猎狗再快跑不过逃命的狗
再穷,自娱自乐也会让乡民笑起来

穷得地主都没有, 还斗争个球

世上有一种人生,叫“三锅头”

我的底层江湖,有大善也有大恶

客串兽医,专门给大牲口量体温

不想与您失联
请关注备用号
余轩编辑、子夜审校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