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陆俭明、马真 |​《人生初年》是个聚宝盆

陆俭明、马真 商务印书馆汉语中心 2021-12-26



点击上方蓝字可以订阅哦!

2019年12月26日上午,李宇明教授新作《人生初年——一名中国女孩的语言日志》出版座谈会在商务印书馆举行。北京大学陆俭明教授、马真教授在会上进行发言。以下为发言全文。

陆俭明教授




《人生初年》是个聚宝盆

——在《人生初年》新书发布座谈会上的发言


文 | 陆俭明   马真



首先,我们热烈地祝贺李宇明的《人生初年——一名中国女孩的语言日志》公开出版、发行。这是不仅令中国语言学界欣喜也将令国际语言学界欣喜的一件大事好事,因为这是世界上跟踪记录儿童语言发展时间最长、最为完备的一部儿童语言习得的科学考察实录。

人区别于动物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语言。可是人不是一生出来就会说话的,郭熙在为《人生初年》所写的序文里说,人的成长经历了一个由“动物人到社会人”的过程。那么这个过程具体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呢?这就很值得研究。这方面的研究一般称之为“儿童语言(习得)研究”。儿童语言(习得)研究,有多方面的意义与价值——有语言学价值、心理学价值、脑神经科学价值、人类学价值、社会学价值、民俗学价值、教育学价值以及儿童文学创作的价值,等等。但进行儿童语言(习得)研究,得有个先决条件,那就是要有对孩子哇哇落地不会说话到慢慢学会说话,到能自主地与成人对话交际这样一个全过程的完备的真实记录。我们说《人生初年》对孩子语言习得的记录是“最为完备”的记录,那是比较而言的。我们看到,由帕西(JeanStillw ell Peccei)于2000年出版的《儿童语言》一书在国际上颇有影响,普遍认为该书一是语料丰富真实,能引起初学者兴趣;二是方法详实可操作,为初涉本领域的学者打开一扇大门;三是从音系学、形态学、句法学、语义学等方面较为全面地分析了儿童语言,构建了儿童语言发展过程的整体画面。(褚瑞莉2011)但是,帕西所依据的“儿童语言”是从一岁开始的,到五岁为止。一岁之前儿童的语言状况如何?没有记录,没有谈及。而如今李宇明的《人生初年》则是从零岁到六岁半,所记录的儿童语言更为全面。就目前我们所看到的国内外的儿童语言习得资料,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人生初年》超过了以往已有的同类记录。

而要做这样的记录是很不容易的。胡建华在为《人生初年》所作的序文里,借用鲁迅先生在《域外小说集》序文里谈论介绍外国新文学这件事时所说的“五要”——“一要学问,二要同志,三要功夫,四要资本,五要读者”的话,说儿童语言研究也得具备“五要”,所不同的只是将“读者”替换为“儿童”。胡建华所言极是。不过我们觉得似还需补充三个“要”:一是要细心,得“有心用心”,不只是机械地对孩子有声话语的实况录音,还得记录在孩子语言习得过程中的种种生动的故事;二是要有恒心和毅力,做到持之以恒,要每天、每月、每年记录,而且得随时记录;三是要绝对忠实,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先入之见。《人生初年》的作者李宇明先生和他的夫人白丰兰老师,认真、细心、重视地记录了他们的女儿“冬冬”零到六岁半的语言发展,以及她在这一成长阶段的生活、行为、情趣、心理活动等,这完全说明了记录儿童语言习得过程确实需要上面所说的“八要”。《人生初年》无疑为具体研究汉族孩子习得母语汉语提供了一份极为完备、极为宝贵的儿童语言习得的原始语言资料。

我们是从事语言研究的。从整个语言研究的角度来说,儿童语言习得研究可分为宏观和微观两大方面。

从宏观方面来说,首先要探究的,孩子哇哇落地后,是怎么逐渐慢慢学会说话的?即儿童的语言是怎么慢慢习得的?人的语言生理机能(包括听觉器官、发音器官)跟外在的语言输入是如何互动、如何互相影响,从而使人的语言生理机能逐渐成熟,使人的语言日趋完备?目前语言学界基本有两种说法:一种是以布龙菲尔德为代表的美国结构主义的说法,认为儿童习得语言是不断刺激反应的结果,从而使人的头脑由原无语言的“白板”变成了有语言印记的“黑板”。另一种是乔姆斯基提出的“语言习得机制”说(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 LAD),认为人在千万年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在头脑里,或者说在认知域中,形成了一个语言习得机制。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叔叔阿姨不断跟他说话,实际起着启动那“语言习得机制”的作用。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在跟成人的不间断的对话、交际中,那“语言习得机制”“发动”起来了,孩子的语言生理机能也逐渐成熟起来,孩子便慢慢积累了丰富的母语语感,从而能逐渐自主地、自由地跟成人说话。以上两种看法哪一种更符合实际?是否还可能有第三种说法?我们就可以通过对《人生初年》所提供的资料的深入研究,作出自己的分析与结论。

其次,要研究儿童语言习得发展大致经历哪些发展环节或者说发展阶段。有学者认为,儿童语言习得发展大致经历以下8个发展阶段:

头3个月,喔喔哇哇(cooing)

4-6个月,发音游戏(vocalplay)

6-8个月,咿呀学语(babbling)

9-10个月,词语理解(wordcomprehension)

12-13个月,词语产生(wordproduction)

20个月,开始说第一个句子(firstsentence)

24-36个月,语法化(grammarticalization)

5-7岁,基于话语的语法(discourse-basedgrammar)


另有学者认为,儿童语言习得发展大致经历以下6个发展阶段:

头6个月,呀呀学语阶段

到12-18个月,处于单字句阶段

从2岁开始,进入两字句阶段

到2岁半,进入电报式话语

到5岁,接近成人语言


儿童语言习得发展所经历的阶段是这样吗?《人生初年》可以为我们作出回答,可能会为我们提供新的看法。

再其次,在儿童语言习得过程中,孩子是如何逐渐理解并逐渐形成词语之间的组合义?孩子是如何使词语、语句跟现实世界建立起联系的?我们也可从中窥测一二。

从微观上来说,要研究的方面那就可多了,具体说在语音、词语、语法、语序、语用和表达等诸方面,是如何一步步习得的?在那习得过程中会出现什么样的与成人不同的种种“偏差”现象?在习得过程中什么时候开始也会运用指称、提问、隐喻、转喻等手段来表达自己的意思与情感?

更细的探究——在语音上,最早发出的音节是什么音节?最早习得的辅音/声母是哪个/是哪些?最早习得的元音是哪个/是哪些?最早习得的韵母是哪个/是哪些?是否出现“偏音”现象?出现什么样的“偏音”(如“冬冬”将“刺”的发音发成了像“气”的音)?从什么时候开始孩子有声调的感觉?

在词汇上,值得研究的问题更多。孩子最早习得的是什么方面的词汇?是名词还是动词还是形容词?如果是名词,是具体名词还是抽象名词?如果是具体名词,是哪方面的具体名词?最早习得的某名词其具体表现形式是什么?是通过语音还是手势,还是语音伴随着手势?孩子所习得的名词其使用范围如何?跟成人一样吗?如果不一样,具体是什么样的情况?造成不一样的原因是什么?

动词,什么时候开始习得的?最早习得的是什么样的动词?各类动词的习得顺序是什么样的?最早习得的某动词其具体表现形式是什么?是通过语音还是手势,还是语音伴随着手势?能愿动词什么时候开始习得的?虚化动词(即“加以、进行”这类准谓宾动词)什么时候开始习得的?动词重叠式是什么时候开始习得的?孩子所习得的动词其使用范围如何?跟成人一样吗?如果不一样,具体是什么样的情况?造成不一样的原因是什么?

形容词是什么时候开始习得的?最早习得的是哪一方面的形容词?最早习得的某形容词其具体表现形式是什么?是通过语音还是手势,还是语音伴随着手势?不同类的形容词,其习得顺序是怎么样的?孩子所习得的形容词其使用范围如何?跟成人一样吗?如果不一样,具体是什么样的情况?造成不一样的原因是什么?

代词是什么时候开始习得的?最早习得的是人称代词还是疑问代词?还是指示代词?人称代词什么时候开始习得的?最早习得的哪个人称代词?疑问代词什么时候开始习得的?最早习得的是哪个疑问代词?指示代词是什么时候开始习得的?最早习得的指示代词是哪个指示代词?最早习得的某代词其具体表现形式是什么?是通过语音还是手势,还是语音伴随着手势?不同类的代词,其习得顺序是怎么样的?孩子所习得的代词其使用范围如何?跟成人一样吗?如果不一样,具体是什么样的情况?造成不一样的原因是什么?

否定词是什么时候开始习得的?最早习得的是什么样的否定词?是“不”还是“没有”还是“别”?最早习得的否定词其具体表现形式是什么?是通过语音还是手势,还是语音伴随着手势?不同类的否定词,其习得顺序是怎么样的?孩子所习得的否定词其使用范围如何?跟成人一样吗?如果不一样,具体是什么样的情况?造成不一样的原因是什么?

数词是什么时候开始习得的?最早习得的是什么基数词?最早习得的基数词其具体表现形式是什么?是通过语音还是手势,还是语音伴随着手势?不同的基数词,其习得顺序是怎么样的?孩子所习得的基数词跟实际有的数对得上吗?如果对不上,具体是什么样的情况?造成对不上的原因是什么?序数词是什么时候开始习得的?在什么情况下习得的?最早习得的序数词是什么序数词?

什么时候开始用量词?最早习得的是什么量词?孩子所习得的量词其使用范围如何?跟成人一样吗?如果不一样,具体是什么样的情况?造成不一样的原因是什么?

其它词类的习得研究大致跟上面各类词一样,可以从多方面去思考研究。限于时间不具体说了。

语法,其习得研究内容更为纷繁复杂。我们也可以从多方面去设计各种研究方案,时间关系,今天也不细讲了。但有一个问题需要说一下——对于句子的生成,现在基本有两种观点:一种是“传统+形式派”的观点,认为句子是由词组合成短语再组合成句子(包括组合超音段成分)这样一步一步生成的。另一种“认知-功能”语言学的观点,认为构式是“原素单位”(primitive unit,有人译为“基原单位”),句子就由构式这种原素单位组合超音段成分而成的。那么到底是一步一步组合成的还是“构式+超音段成分”一步到位而成的?还是还有其他生成方式?我们想也将会从《人生初年》里寻找到答案。

以上是就语言研究的角度说的。其实,《人生初年》是个聚宝盆,不仅语言学家,而且心理学家、脑神经科学家、人类学家、社会学家、民俗学、教育家以及儿童文学创作的作家,都可以从中取“宝”,获取自己所需的研究资源,这足见宇明的《人生初年》价值之大。在此我们要向《人生初年》的作者李宇明和他的恩爱伴侣白丰兰老师致以诚挚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这里我们也要感谢商务印书馆,感谢他们向广大读者推出了这样一部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好书!

谢谢大家!



座谈会现场


★图书信息★



《人生初年——一名中国女孩的语言日志》

李宇明  著



扫描二维码,即可购买


往期回顾




申桂红 | 尊重孩子,平等相待

解国记 | 学问,怎样才能做?

刘建生 | 神女应无恙  当惊世界殊

关少锋 | 存史、资研、育人的精品佳作

王建国 | 客气 吸引 喜欢 敬意 ——与《人生初年》初接触的感受

《人生初年》:真爱与互动成就的好作品

施芸卿 | 从“我家的孩子”回到“我们的孩子”

冬冬 | “挑妈妈”

杨菲 | 家庭文化的构筑与传承

白丰兰 | 除“病人”外,我还有多个“头衔”

胡建华 | 《人生初年》的道理、理想与情怀

郭熙 | 有恒心者,有恒产

研究儿童,关心儿童, 帮助儿童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人生初年——一名中国女孩的语言日志》出版座谈会在京举行

《人生初年》让我们看到幼教的甜蜜与烦恼

《人生初年》中的冬冬到底是怎么学习说话的呢?

郭熙 | 《人生初年》序二:一个动物人到社会人的全景式记录

胡建华 | 《人生初年》序一:一粒沙子看世界

《人生初年》:从呱呱坠地到留美博士后,她在0—6岁期间是如何打下语言基础的?

《人生初年》三卷本目录抢先看

一部用30年心血写就的著作 :李宇明著《人生初年——一名中国女孩的语言日志》



辞源    教师工具书    学生工具书    新书中国辞书学会  佳文摘选  语言天地  书单
博士姐姐小课堂  图书编校质量差错案例








阅读原文购买此书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