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海杨浦区高三二模作文
上海市虹口区2020届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试卷 高三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7年金山区高三一模作文范文
2018年上海市金山区高三二模作文范文
2018年上海杨浦区高三二模作文
世上没有移山的方法,惟一能改变我们和山的距离的途径是:山不过来,我过去。人们可以持有这样的态度:改变可以改变的一切,适应不能改变的一切。
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不少于800字。不要写成诗歌。不要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适应是金,改变为银
“我听到鸽子扑打空气干涩的声音,顿感飞翔的艰难。”有人这样说。人生于世,必遇重重阻力,不论是来自社会还是来自内心,人们都会惶惑:努力改变现状,最终可能会折断翅膀,但又要如何适应才能不落入妥协退让的牢笼、不丧失振翼的能力?
我以为应持有这样的态度:改变可以改变的一切,适应不能改变的一切。那又如何界定何者可变而何者只能适应呢?
其实,二者之间并无硬性的界限,甚至可以说,学会如何适应正是实现改变的途径。史铁生的疾病无法改变仿佛是确凿的,但他却最终适应了它的疾病,达到了内心的平和而成就了作家之路,他改变了上天强加给他的苦难了吗?貌似没有,但通过顽强地适应改变了苦难对他的影响,将肉体的苦果转化为了精神的硕果,没有对命运的适应,谈何对命运的改变呢?
适应是金,改变为银,但一定是有原则的适应才是金。我们清楚地知道外貌、出身、疾病等只能接受、适应而无法改变,但这并不意味着为自己不去努力而找理由,人生的态度、习惯等都是可以通过努力而改变的,只有在改变后对不能改变之事的适应,才真正焕发出金子的光芒。
适应是教我们以平和的心态面对不尽如人意的现实。转载请注明出处这是“改变”的另一种写法,著名媒体人蔡春猪在初知儿子为自闭症患者后,内心几度在崩溃边缘徘徊,而最终以幽默将痛苦平实地在《爸爸爱喜禾》中道出,这适应必是在内心与思想激烈挣扎与斗争中诞生出的平静,被称为“中国自闭症之父”的他,很好地诠释了适应如何将一位不幸的父亲,转化为千万个拥有同样不幸的家庭的引路人与精神激励者。
适应也是一种包容,是对无法改变的事物透彻了解后对自我与初心的保护,这个世界的不公可以暂时适应,因为我们在积聚能量后终有一天会爆发出来而改变它;这个时代的黑白颠倒我们可以忍受,因为终将迎来黎明的曙光。文革时期,傅雷等大家的自杀固然是其气节清高的体现,但他们若能适应、忍耐,在黑夜中寻找光明,肯定能做出更大的贡献。但他们因无法适应不能改变的现状而绝世,实在令人扼腕!
适应是断崖中生长的虬曲古松,适应是七贤们竹林里传来的泠泠琴声,我们要改变,但终有许多无法改变,于是要适应那无法改变的一切。
永无安宁,拒绝犬儒(67)
《愚公移山》的结尾,天帝被愚公锲而不舍的精神所打动,派来大力神移走了太行王屋。然而现实生活中并无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结局。这个残酷世界的真相是:我们并不能让大山增减丝毫。于是有人提出:既然山不能移,我移不就好了,何必那么较真呢?更有人提出当下的一种生存哲学:改变可改变的,剩下不能改变的就去接受,去适应。
然而问题在于,我们是否真的能分清究竟什么是不可改变的,什么只是我们不愿改变的吗?我们随时可听到这样的感慨“我已经尽力了,该做的我都做了,剩下的交给上帝吧。”于是,一切懒惰怠倦侥幸颓废都被冠以“适应不能改变的一切”的美名,所有借口都因被贴上“七分天注定”的华美外衣而被事先原谅了。“接受适应不能改变的一切。”乍一听有几分老在超凡脱俗的味道,实际上是潜藏于人心的犬儒主义被上升到了生存哲理层面罢了。
郭敬明的《小时代》中讲述了这样的故事:女主角出身平凡却意外踏入“上流社会”,在经历排挤嘲讽后她没有像童话故事里那样奋起反抗,而是适应了这个拜金的社会。小说本无宏伟格局或人性剖析,却在发表后迅速升温,或许原因在于它深深刺痛了人敏感的神经。
几十年前的“大”时代里国家社会人民有共同的宏伟历史目标,恢宏的故事格局。随着大时代的终结,网络媒体对社会阳暗的大规模披露,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引入,人们愈发感到自身的渺小和对自我存在的迷茫,身份迷失的焦虑。我们该如何安放自尊?人们选择了犬儒主义,没有什么了不得,没有什么要不得,一切都可原谅,可接受,可“适应”。让热血冰凉下来,骨质疏松下来,做一条安逸舒适的狗。
这种犬儒主义与庄子的“彷徨乎寝卧其下”实在是大相径庭,后者是饱经沧桑洞察世事后的超越,前者是被艰难险阻吓破了胆的退避罢了。更何况,庄周并非不移山,他移的不是物质上的山,不是世俗意义上的山,他在精神上征服了山,移精神之山。
罗曼罗兰说“生活中只有一种英勇主义,便是认清这个世界的真相后依然热爱它。”那些在人类历史上闪耀的群星无不是在清醒认识到“不可为”后拒绝适应,拒绝妥协,永远在路上的人。孔子在周游列国前并非没有意识到仁义在春秋时期难以推行,但他依旧“知其不可而为之”地弦歌不辍;赫尔曼黑塞《荒原狼》中的哈里哈勒尔并非看不到社会整体的堕落,但在严厉拷问自己的内心后他最终在魔剧院中杀死象征享乐主义的赫尔米娜选择不朽者的怀抱“莫扎特在等我。”他们都是永不得安宁的人,前者拒绝适应社会的礼崩乐坏,后者拒绝适应人心的阴暗,他们是永远的溯光者。
曾听一位哈佛大学哲学系教授的演讲,具体内容已模糊不可记,但记得他最后的总结:“哲学就是让我们永不安宁的东西。”山到底能否移走我不关心,但我明白,宁愿做唐吉坷德式荒诞的骑士,这永远追逐永远挣扎的“不安宁”也好过“适应你不能改变的一切”的犬儒主义。
饮冰十年难凉热血。永不安宁,拒绝犬儒!
在局限中成就无限(66)
置于人生的汪洋之中,人们必然会面对不可抗争的障碍,却始终怀着勇气做出改变。也正是在适应与改变之中,人们才能于大海之上扬帆高歌,书写生活之精彩。
正如海洋中不可预测的风暴、鱼群,生活中同样充满了困境与机遇。渔人们渴望度过风暴,收货鱼群;而士人们渴望为天地立心,背包客们向往在极限中拓宽人与自然的关联。每一个目标背后都有着客观的限制和主观的抉择。客观的事物难以去撼动,以恒古不变的自然原理、规律耸立于天地之间,而主观的行动是每一个个体都能迈出的脚步,用自我的力量无畏地尝试、挑战,终至那目标的彼岸。
一个人若在天地的规律和自我的行动之间行走。那必须做出的第一步便是适应;认可规律的必然、承认自身力量的局限,而不至于陷入自傲狂妄的地步。古代的先民们渴望兴水利、建家园,可第一步永远是对自然的敬畏与尊重。在地形和地势的客观下权衡,李冰才能建出都江堰来。欧阳修在年轻之时专攻时文,以待考取功名后在更广阔的平台上践行推广“文以载道”,也正是对于当时时代学术背景的认知,接受适应。这种适应绝不是妥协或是软弱,而是坦荡地接受局限,认知现实。
正是在这一方适应之上,一个人才更能去做出他力所能及的改变。转载请注明出处 实现价值,向目标跋涉。史铁生怀着对人世苦难至宥的接受,适应自己的残疾,并在有限的活动空间内发现哲学的瑰丽,在身旁的石阶、秋树、夕阳中发现万物与我一体。这是一个轮椅四周的改变。而当圣地亚哥咬紧牙与鲨鱼搏斗时,他早已认可了大海古老的生存法则,却在一尾渔船的狭小空间内捍卫了大马林鱼的胜利与他的尊严。这是他所能改变的一切。
因而,适应与改变构成了人类认知世界、竭力生活的两条轨迹。适应规律与必然,再在局限中充分改变,是以彰显人类之意志无限,显出辉煌所在。
这本应是人们生活的方式,只可叹今日,人们屡屡走在“适应与改变”的反面。人们想离山峰更近一些,可他们不承认山的不移,不愿行走。取而代之的,一方面怨恨山的恒久,一方面在认识到移山无望后放弃目标。——怨恨和虚无形成了两根新的轨迹!在语言的喧嚣和空洞下,失去了尊重、失去了行动的意志。若说适应与改变延伸的终点是目标实现的彼岸,那怨恨与虚无之下,只是原地的打转。
当海明威领取诺贝尔奖时,颁奖词这样说到:人们应当记住,勇气是海明威小说的核心。在各种环境的考验下,他们怀着勇气抗争,而从不去抱怨这个伟大的时代。“勇气”也不正是对于“适应”与“改变”的时代注解吗!多少人物怀揣勇气,勇敢地承认局限。又在果壳般的世界内无畏地行动,成就精神价值的无限。是以成为生活的主人,手握“改变”的罗船,扬起“适应”的风帆,勇往直前。
逆天之志,顺天之心(65)
我欲登山,但山不过来。世上没有移山的方法,于是缩小我与山距离的唯一途径便是——我过去。寥寥数语,抛出人生而为人的永恒命题:我在改变与被改变而适应之间当如何自处?
生命的价值在于与其环境抗争,通过改变来实现自我保存。这种改变是人出于自由意志的高贵选择,是赋予我们的生命以重量的途径,是人生命的伟岸在天地间绽放的方式。普罗米修斯将火种偷到人间,改变那充斥着恐惧而蒙味世界;但丁用的细改入微的体摩和铿锵有力的文字刺破中世纪的夜幕,改变行尸走肉的社会,让激愤与任性的光辉普照大地;哥伦布带着生命对未知的无限好奇征服天空,改变人类的狭小与蒙味,推动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因为拥有改变的勇气,人类的先祖赢得了生存的资格,因为改变的力量,人朝越高山大海撕开漆黑铁幕,用狭小而不屈的力量诠释了生命的伟大与尊严。
然而,一切都可以改变吗?人们总能如愿吗?迎接灰冷而渺茫等待的就一定是辛苦——得偿吗?
不。从千年前的俄狄浦斯王到百载前的马蒂尔德,从西西弗斯到布恩地亚,人类命运而悲剧失意从未离开,改变不了的总是如此之多。从那无法被移动的山,到我们无法逾越的逼仄的时空局限我们索求的有那么多得偿的却那么少。我们卑微如尘埃,渺小若游虫。那么,在永恒的失意与挫折面前,无力改变的我们出路何在?
适应,接受。山不过来,我可以过去;物不归我,我可以反思求取是否太多;时空狭窄局限,我可以将生命的每一秒活到极致。这不是处处碰壁后心灰意冷自甘堕落,而是在逆天的抗争之后知天顺天的洞达开朗。摒弃了一味追求如我所愿的改变,我以适应为梯,攀上那内外和谐平静的至高境界。这不是对意志的过度坚守,而是饱满生命应有的原度与丰腴,是骑士浴血屠龙之后笑对命运审判的从容淡定。
为人一世,若无改变的决绝与刚毅当是懦弱无能的“屠头”,若是缺少适应的智慧,便是只知一往直前的莽夫永远无法超拔于失意的苦海。我们当拥有打马过草原的决死锐气,也不忘是非成败转头空的淡然和潇洒。
与生俱来的局限注定了无法改变的种种遗憾。我们唯一可以自慰的是我们曾真诚而充满激情地生活过,不辞辛苦地劳作过,并最终以精神超越了时空的桎梏,用适应和接受熔铸成人生圆融饱满的无上境界。这不只是事人变通的努力,这是看透生活悲剧本质之后仍然热爱它的英雄。
逆天之志,顺天之心,和谐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