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浙江省义乌市三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浙江历年期末一模二模高考真题汇编

近三年高考语文真题答案解析及部分作文范文
2020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9浙江省高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2019年浙江省高考作文优秀学生范文
2018年高考试题浙江卷及答案

2020年浙江卷新高考作文范文集锦(9篇)


浙江省舟山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题

2018-2019学年浙江省宁波市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

2020学年浙江省绍兴市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

2019学年浙江省嘉兴市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

2019学年浙江省宁波市六校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

2019学年浙江省921高中联盟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

浙东北联盟(ZDB)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高一期中考试语文

浙江省A9协作体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浙江省台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2018-2019学年浙江省杭州市八校联盟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

2019学年浙江省温州市新力量联盟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

2019-2020学年浙江省丽水四校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

2019-2020学年浙江省温州十五校联合体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

2019-2020学年浙江省嘉兴市高三(上)期中语文试卷

2019-2020学年浙江省金华市东阳中学高三(上)期中语文试卷

2019-2020学年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高三(上)期中语文试卷

2019-2020学年浙江省9+1高中联盟高三(上)期中语文试卷


浙江省十校联盟2020年10月高三联考语文试题

2019-2020学年浙江省之江教育评价联盟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

2019-2020学年浙江省温州市新力量联盟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

2018-2019学年浙江省杭州市八校联盟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

2019学年浙江省921高中联盟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

2019学年浙江省温州市新力量联盟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

2019-2020学年浙江省丽水四校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

2019-2020学年浙江省温州十五校联合体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


2020学年浙江省绍兴市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

2018-2019学年浙江省宁波市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

2019-2020学年浙江省湖州市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

浙江省丽水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控语文试题

浙江省金华市金华十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浙江省宁波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浙江省温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浙江省金华市金华十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浙江省绍兴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2020学年浙江省宁波市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

浙江省瑞安市上海新纪元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内部)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2)

浙江省衢州四校联盟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浙江省名校协作体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浙江省丽水市五校共同体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

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浙江省名校协作体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联考语文试题

浙江省嘉兴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基础测试语文学科试题

浙江省十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题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浙江宁波诺丁汉大学附属中学高二10月月考语文(实验班)试题含答案

浙江省名校协作体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联考语文试题

浙江10月东阳中学阶段性测试卷(高三语文)

浙江东阳中学学期阶段测试卷(高一语文)

浙江省9 1高中联盟台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浙江省温州新力量联盟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浙江省温州新力量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浙江省2021年好题基础卷(一)

浙江省2017年好题摸底卷(二)

2020年11月份温州市普通高中高考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

浙江省杭州市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浙江省丽水市五校共同体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

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浙江省义乌市三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各项字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   )

A.请将你的脂(zhī)膏,不息地流向人间,培出慰籍的花儿|我的指关节铆钉一样揳(qiè)入巨石的罅隙。血滴,从厮裂的千层掌鞋底渗出。

B.混(hún)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地能特别引起深沉、悠远、严厉、萧索(suǒ)的感触来的。

C.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zhà)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

D.它一面剥蚀(shí)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退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我真想告戒所有长大了的男孩子,千万不要跟母亲来这套倔(juè)强,羞涩就更不必了。

2.下列各项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   )

A.为何更须烧蜡成灰,然后才放出光来?一误再误;矛盾!冲突!

B.什么样的物象或事件,是你欢乐乐曲的源泉?什么田野、波涛、山峦,什么空中陆上的形态,是你对同类的爱?还是对痛苦的绝缘?

C.在老柏树旁停下;在草地上在颓墙边停下;又是处处虫鸣的午后;又是鸟儿归巢的傍晚;我心里只默念着一句话: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

D.他们在茶几旁边跳着唱着:“月亮堂堂,敲锣买糖……”。或是唱着:“月亮嬷嬷,照你照我……”。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追溯历史可见,早期新诗的发展离不开国外留学归来的知识分子的推动,他们      ,接受了大量国外先进教育,学识和见解均得到极大提升。西方诗潮在中国       ,这背后既有被迫推动的命运之歌,更是诗歌发展的必然趋向。(     ),以自己的《尝试集》率先为白话新诗铺路;深受日本俳句和印度诗人泰戈尔影响的冰心也         ,推出自己“爱”的代表诗集《繁星》《春水》,为新诗注入新鲜血液。直到今天,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依然和西方诗歌保持着紧密的联系。

新诗在外来诗歌的影响下,在中华文化的依托下迅速地成长和诞生,两者优势结合从而指向重生。朱光潜曾指出:“我们的新诗运动正在开始,我们必须      ,不能让它流产。当前有两大问题须特别研究,一是固有传统究竟有几分可以沿袭,一是外来影响究竟有几分可以接收。”接受古今中外的诗歌影响是新诗百年来的重要标识,在不同的时期和环境中有着不同的表现,而如何对待这种交融却仍在摸索中。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风头正劲  炙手可热  劳苦功高  谨小慎微

B.风华正茂  炙手可热  功垂竹帛  如履薄冰

C.风华正茂  风靡一时  劳苦功高  如履薄冰

D.风头正劲  风靡一时  功垂竹帛  谨小慎微

4.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胡适留美归来后在诗歌方面受到了英美意象派的无形影响

B.留美归来的胡适在诗歌方面无疑受到英美意象派的影响

C.英美意象派无疑在诗歌方面影响了留美归来的胡适

D.英美意象派对胡适的影响无疑体现在诗歌方面

5.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新诗在外来诗歌的影响下,在中华文化的依托下,迅速地诞生和成长,两者优势结合从而指向重生。

B.新诗以中华文化为依托,在外来诗歌的影响下,迅速地诞生和成长,两者优势结合从而指向重生。

C.新诗在外来诗歌的影响下,以中华文化为依托,迅速地诞生和成长,两者优势结合从而指向重生。

D.新诗在中华文化的依托下,在外来诗歌的影响下,迅速地成长和诞生,两者优势结合从而指向重生。

 

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   )

A.徐志摩和闻一多都是新月派的代表人物。同时闻一多也是现代新格律诗的倡导者和实践者。郭沫若,与成仿吾、郁达夫等人组织创造社。

B.《登泰山记》“乾隆三十九年”属于年号纪年法。《赤壁赋》“壬戌之秋”属于干支纪年法。地支计时的“子”指23点到1点,“午”指11点到13点。

C.赋的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赋萌生于战国,兴盛于汉唐,衰于宋元明清。

D.韩愈(唐),字退之,世称韩文公,唐宋八大家之一。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与柳宗元同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称。

7.下列选项中对文章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错误的一项 (   )

A.《劝学》中,荀子认为,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而君子之所以成为君子,是因为他们善于利用学习来弥补自己的不足。这种“学而后知”的观点,在当时的条件下是难能可贵的。

B.《师说》第一段所提出的无论贵贱长幼、有道者皆可为师的择师标准,打破了门第观念,很有积极意义。

C.《沁园春·长沙》“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遏”,阻止之意,“浪遏飞舟”写风浪很大,都把行船阻挡住了。

D.《赤壁赋》一文,作者以主客问答的形式,在借景抒情的同时,抒发了关于人生的感叹。一方面他感叹人生苦短,现实苦闷;另一方面,表现了一种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不过在中国,文字里有一个“秋士”的成语,读本里又有着很普遍的欧阳子的《秋声》与苏东坡的《赤壁赋》等,就觉得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了。(“秋士”古时指到了暮年仍不得志的知识分子。)

B.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深味:很浓烈的味道)

C.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另一个世界。(“一个世界”指正常人生活的世界,“另一个世界”指的是不会和别人接触的世界。)

D.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凝碧:青翠欲滴的样子。这里把一闪即过的情景固定化,形成一幅恬静的画面,但静中有动。)

9.下列选项中翻译不正确的一项(   )

A.崖限当道者(像门一样横在路上的山崖)

B.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哪管他是生在我之前还是生在我之后呢)

C.金就砺则利(金属制的刀斧拿到磨刀石上磨过就变得锋利)

D.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如果从那变化的一面看,那么天地间万事万物连一眨眼的功夫都不停止)

10.下列诗句描绘的景象与农历节气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①巧穿帘罅如相觅,重压林梢欲不胜。

②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③竹拥溪桥麦盖坡,土牛行处亦笙歌。

④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A.①立夏②立春③大雪④清明B.①惊蛰②立夏③立春④大雪

C.①立秋②清明③大雪④冬至D.①大雪②立夏③立春④清明

 

二、语言表达

11.“打call”是一个近年来较为流行的中英文混合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表达出多种含义。请根据下列句子的不同内容,分别用一个汉语词汇替换每个句子中的“打call”一词(每个替换词语不超过三个字)。

①这里四季有花,美食地道,街巷有故事——高颜值的广州得到了外地朋友的疯狂打call

②为尽快解决案子,女子与南阳的赵军法官近千次打call,至今仍未得到满意答复。

③作为90后,要在新时代保持“初心”,坚定信念跟党走,撸起袖子加油干,为祖国打call。

④2018北京国际设计周举办了一系列活动,好玩的、好吃的、好看的应有尽有,你不来打call?

⑤国力的迅猛增强,吸引留学生归国成潮打call未来。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学  校

黄宗羲①

学校,所以养士也。然古之圣王,其意不仅此也,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盖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是故养士为学校之一事,而学校不仅为养士而设也。

三代以下,天下之是非一出朝廷。天子荣之,则群趋以为是;天子辱之,则群以为非。簿书、期会、钱谷、戎狱,一切之俗吏。时风众势之外,稍有人焉,便以为学校中无当于缓急之习气。而其所谓学校者,科举嚣争,富贵熏心,亦遂以朝廷之势利一变其本领,而士之有才能学术者,且往往自拔于草野之间,于学校初无与也。究竟养士一事亦失之矣。

于是学校变而为书院。有所非也,则朝廷必以为是而荣之;有所是也,则朝廷必以为非而辱之。伪学之禁,书院之毁,必欲以朝廷之权与之争胜。其不仕者有刑,曰:“此率天下士大夫而背朝廷者也。”其始也学校与朝廷无与其继也朝廷与学校相反不特不能养士且至于害士犹然循其名而立之何与?

东汉太学三万人,危言深论,不隐豪强,公卿避其贬议。宋诸生伏阙搥鼓,请起李纲②。三代遗风,惟此犹为相近。使当日之在朝廷者,以其所非是为非是,将见盗贼奸邪慑心于正气霜雪之下!君安而国可保也。论者乃目之为衰世之事,不知其所以亡者,收捕党人,编管③陈、欧,正坐破坏学校所致,学校之人乎!

(选自黄宗義《明夷待访录》)

「注」①黄宗義:明末清初思想家,浙江宁波余姚人,曾为东林党人,是“复社”领导人之一。②李纲:字伯纪,北宋邵武人,曾因力主抗金被罢官。③编管:宋代官吏得罪谪放,编入当地户籍加以管束。

1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闾阎之细             闾阎:民间

B.则群以为非         擿:指摘

C.一切之俗吏         委:抛弃

D.而反学校之人乎     咎:责备

1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学校,所以养士也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而后设学校意始备出     师道不复可知矣

C.天下之是非一出朝廷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反咎学校之人乎          君子博学日参省乎己

1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其始也/学校与朝廷无/与其继也/朝廷与学校相反/不特不能养士/且至于害士/犹然循其名而立之/何与

B.其始也/学校与朝廷无与/其继也/朝廷与学校相反/不特不能养土/且至于害士/犹然循其名而立之/何与

C.其始也/学校与朝廷无与/其继也/朝廷与学校相反不特/不能养士/且至于害士/犹然循其名而立之/何与

D.其始也/学校与朝廷无/与其继也/朝廷与学校相反/不特不能养士/且至于害士犹然/循其名而立之/何与

1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黄宗羲认为学校除了养士的职责外,更重要的任务是独立地评判政治是非。政策、措施及施政的是非不能由天子一人裁断,而应交由学校评议而定。

B.在“学校”篇中,黄宗羲对学校职能和作用的认识,摆脱了士大夫忠君思想的束缚,使学校承担重要的社会责任,显示了其思想的革命性。

C.黄宗羲引用东汉时太学兴盛和宋代诸生干预朝政的事例,既论证了学校应该具有议政功能,实际上也是对自己所处“衰世”政治的影射与抨击。

D.黄宗羲关于学校职能的思想在封建专制制度下只能是一种理想,但是他的让庶人议政的观点,对封建专制制度是一个很大的冲击。

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而士之有才能学术者,且往往自拔于草野之间,于学校初无与也。

(2)东汉太学三万人,危言深论,不隐豪强,公卿避其贬议。

 

 

四、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郊闲望有感    韩偓

枫叶微红近有霜,碧云秋色满吴乡。

鱼冲骇浪雪鳞健,鸦闪夕阳金背光。

心为感恩长惨戚,鬓缘经乱早苍浪。

可怜广武山前语,楚汉宁教作战场。

注:①韩偓,晚唐诗人,曾深得昭宗器重,官至兵部侍郎,后为小人所忌,被迫流落至江西、福建等地。②《晋书•阮籍传》:“籍曾登广武,观楚汉交战处,叹曰:‘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1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选取了富有秋天特征的“枫叶”“秋霜”“碧云”等意象,描绘了秋高气爽、晴空万里的深秋景色。

B.诗歌颔联形象地写出了鱼儿在水中冲浪健游,鳞片如雪;乌鸦在夕阳下自由飞翔,翅膀闪着金光。

C.全诗围绕“闲”字,写出了诗人悠闲地观赏眼前色彩斑斓、生机蓬勃的秋景,表现了诗人自在、悠闲的心态。

D.这首诗前四句描绘秋郊秋景图,后四句联系自己的遭遇,感时抒怀;以乐景衬哀情,脉络清晰。

18.结合诗歌内容,分析诗人“惨戚”的原因。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孤独的庄稼

赵新

赵庄稼大门前的荒地上长了一棵庄稼。赵庄稼已经六十二岁,种了一辈子庄稼,从未见过这样好的一棵庄稼。饭前饭后,工余闲暇,端上一袋早烟,老汉常常站在那棵庄稼跟前,观赏它粗壮挺拔的身姿,抚摸它舒展修长的枝叶,直看得如痴如醉。

老汉现在是沟里村的清洁工,每天拿把扫帚在街道上打扫卫生,然后按月去村委会领钱,然后用两千四百块钱的工资,买米买面,买油买菜,买这买那。

日子过得很享受,但是过得不踏实,很纠结。他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是,沟里村的庄稼人一窝蜂地都去打工,怎么不种庄稼了呢?眼见大片大片的土地撂荒了,怎么没人心疼呢?家家户户买着吃,要是有那么一天天底下的米面卖完了,人们该吃什么呢?他去问村委会主任。年轻的村主任哈哈大笑。村主任说,姑父,你这就叫杞人忧天啊!人们出去打工,那是因为打工比种地挣钱;人们方方面面买着吃,那是因为手里有钱;而只要你手里有钱,你就永远有饭吃!他说:照你这么说,钱就是饭,钱就是粮食?村主任说:你真是,这还用怀疑吗?他不服:那,要是万一光有钱没有粮食呢?村主任说:姑父,你别死凿铆,好好打扫卫生吧。他胡乱地点了点头,心情却越发沉重起来。

只有见了那棵庄稼,老汉的心情才会感到舒畅,感到明朗,感到踏实。老汉拍手掌,提高噪门夸奖那棵庄稼:好家伙,你腰杆子真硬,你旱也不怕,涝也不怕,风也不怕,雨也不怕!正兀自念叨时,发现它的叶子上爬了一只虫子。那虫子又细又长,弓了腰快速蠕动,像爬在他脊背上,像爬在他的心上,他伸手把它拿住,用力一搓,那虫儿便成了一滩绿色的汁水。

说话到了白露节令,那棵庄稼上的娃娃已经长得比棒槌还大。一团红缨秀出来,丝丝缕缕,飘飘洒洒。老汉把那娃娃摸了摸、按了按、捏了捏,上面的颗粒密密实实,娇娇嫩嫩,饱满圆润,又鼓又大!老汉闻到了它的芳香:那芳香如酒,扑鼻而来,令他陶醉。老汉看见了它的成熟:那成熟金光闪闪,像一道霞光,扮亮了秋天。

傍晚的时候,村主任忙忙活活地来到赵庄稼家里,递上去一支香烟。老汉正在吃饭,顾不上接那支香烟。村主任说:姑父,就你一个人吃饭?老汉说:你姑姑撇下我走了,孩子们都在外头打工,可不是就我一个人吃饭!村主任说:姑父,我问你一个问题,你门前的那棵玉米,是你的吗?老汉放下饭碗:这还用问吗?它长在我的地里,当然就是我的。村主任又给老汉递烟,老汉忙着刷碗,又没接。村主任说:姑父,你把那个棒子送给我吧,我儿子吵着闹着要吃煮玉米。老汉的心猛地一抖:那可不行。你到别处找去吧……村主任笑了:咱们村只有你这一棵玉米,只有你这一穗嫩棒子,我到哪儿找啊?老汉说:不行就是不行!那穗棒子我要留下作种子,不能随便糟蹋了它!村主任说:姑父啊,你已经不种地了,还要种子干啥?老汉说:种,我现在就开始准备种,你别忘了我叫赵庄稼!老汉又说:想吃煮玉米还不好说,你有钱有车,你到城里买去啊。

当天晚上,月光明媚,夜色如画。在缠绵的秋风里,赵庄稼披了一件厚衣服,坐在一张板発上,聚精会神地守护那棵孤独的庄稼。有只萤火虫儿飘过来,欢欣地绕着那棵庄稼转,而它好像睡着了,顶着满天露水,抱着硕大的娃。老汉想,再有十几天,我就可以收获,把这穗种子藏到我家。收获了这穗种子我就向村委会辞职,我还种我的庄稼。

老汉竟迷迷糊糊睡着了,睡梦中漫山遍野都是好庄稼。老汉是自己笑醒的。笑醒了,天亮了,那庄稼上没了那个娃娃。

晌午的时候,村主任又忙忙活活地来到赵庄稼家里。他说:姑父,我今天还真到县城去买嫩棒子了,可惜白跑了,没有卖的啊!老人家,求求你……

老汉说:你别求我啦,我的娃娃早丢啦。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有删改)

19.请简要概括赵庄稼的形象特征。

20.文章第五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21.小说第八段写赵庄稼梦到“漫山遍野都是好庄稼”,这情节有何作用?

22.小说标题是“孤独的庄稼”,请探究“孤独”的意蕴。

 

 

六、情景默写

2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之处。

(1)孔子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表述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荀子·劝学》篇中,也有两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韩愈在他的散文名篇《师说》中表达了从师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择师的标准,其中明确择师标准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赤壁赋》中,描写“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让小船随意漂荡于浩瀚旷远的江面,享受来去自由的快乐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沁园春·长沙》写旧地重游,引发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 ”。

 

七、材料作文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史铁生在地坛中寻得了新的生命,朱自清在荷塘边觅得了人生“刹那的意趣”,苏东坡在赤壁领悟了“物与我皆无尽也”的道理,……你的生命中是否也有这样的地方,曾带给你遗世独立的悠游、温暖的感动、生命的启示或人生的顿悟。

  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来讲述你与“它”的故事。自定主题,自拟题目。

 


参考答案

1.C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辨识能力。

A项,“慰籍”中的“籍”书写错误,应该为“藉”;“揳(qiè)入”中的“揳(qiè)”读音错误,应该为“揳(xiē)”;“厮裂”中的“厮”书写错误,应该为“撕”。

B项,“混(hún)混沌沌”中的“混(hún)”读音错误,应该为“混(hùn)”;“悠远”中的“悠”书写错误,应该为“幽”。

C项,正确。

 D项,“淡退”中的“退”书写错误,应该为“褪”;“告戒”中的“戒”书写错误,应该为“诫”;“倔(juè)强”中的“倔(juè)”读音错误,应该为“倔(jué)”。

故选C

2.A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A项,正确。

B项,句子“什么田野、波涛、山峦”和“什么空中陆上的形态”都是表疑问的句子,所以句末都用问号;句子“是你对同类的爱?还是对痛苦的绝缘?”是一个选择问句,选择问句中间的停顿不能用问号,应该用逗号。

 C项,句子“在老柏树旁停下;在草地上在颓墙边停下;”都为句中的并列成分,句子“又是处处虫鸣的午后;又是鸟儿归巢的傍晚;”都为句中并列分句,都应该用逗号。

D项,“月亮堂堂,敲锣买糖……”和“月亮嬷嬷,照你照我……”都是引用的句子,引文的最后有省略号,不用再加句号。

故选A

 

3.C

4.B

5.B

6.D项,“与柳宗元同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错误,不是“新乐府运动”,而是“古文运动”。

故选D

7.C项,“‘遏’,阻止之意,‘浪遏飞舟’写风浪很大,都把行船阻挡住了”理解错误,应是“作者和百侣游泳,激起的波浪把行船阻挡住了”,侧面表现了游泳者“风华正茂”,搏击风浪,要做革命的中流砥柱。

故选C

8.B项,“深味:很浓烈的味道”错误,“深味”的意思是“深层浓厚的意趣”。

故选B

9.A项,“限”解释成“门”错误,应是“门槛”。正确的解释应为:挡在路上的像门槛一样的山崖。

故选A

10.D

11.(1)赞美 (2)打电话 (3)出力 (4) 凑热闹 (5)打造

 

12.C

13.A

14.B

15.B

16.(1)而真正具有才能的有学问的读书人,往往从民间自行崛起,与学校压根就没有什么关系。

(2)东汉有太学生三万人,敢于发表正直深刻的言论,即使是面对豪强也从不隐瞒回避,朝廷的公卿大臣都畏惧他们的批评。

【解析】

【分析】

12.

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

C项,“委:抛弃”错误,“一切委之俗吏”的意思是:全都交给庸俗的胥吏去处理。所以“委”的意思是“交给”。

故选C

13.

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用法的能力。

A项,所以:表凭借,均为“用来……的……”。

B项,第一个“之”,助词,的;第二个“之”,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C项,第一个“于”,介词,从;第二个“于”,介词,对于。

D项,第一个“而”,连词,表转折;第二个“而”,连词,表递进。

故选A

14.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

“其始也……其继也……句式结构相同,陈述“开始”与“后来”两种不同的情形,应单独断开,排除AD两项。“学校与朝廷无与”与“朝廷与学校相反”结构相同,字数相等,且表意完整,显然应在“朝廷与学校相反”后断开,排除C项。

故选B。

句子翻译:开始的时候,学校与朝廷没有关系,后来,朝廷跟学校事事相反。学校不但不能培养人オ,反而成了迫害人才的场所,这样的话,朝廷还要沿袭前代的名目而设立学校干什么呢?

15.

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B项,“摆脱了士大夫忠君思想的束缚”“显示了其思想的革命性”理解错误,由文中的“君安而国可保也”可看出未摆脱忠君思想。

故选B

16.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

赋分点:(1)而士之有才能学术者:为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有才能学术者士”。拔:崛起。初无与:压根就没有什么关系。

(2)危:正直。隐:隐瞒、回避。贬议:批评。

【点睛】

文言文翻译记清两原则,一是直译为主,字字落实。所谓“直译”就是字字落实,不可凭大意去翻译。所谓“字字落实”,就是在翻译时,要将文言语句中的每个词都落实到译文中去,这是文言文翻译的最基本的要求。“直译为主”是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也是保证达到“字字落实”这一基本要求的最佳方法。“直译为主”是说对于大多数句子、大多数词语,可以采取直接翻译的方式来进行。二是意译为辅,文句通顺。所谓“意译为辅”就是在难以直译或直译后难以表达原文意蕴的时候,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文句通顺是语言表达的一般要求,凡是语言表达都必须遵从。考生一定要养成推敲语句的习惯。翻译成现代汉语以后一定要读一读,看看是否通顺、流畅。如果不通顺、不流畅,就要对它进行修改、润色,适当的进行意译。

翻译:

    学校是用来培养人オ的。不过古代圣王设置学校的用意不止如此,还要让治理天下的手段都出自学校,这样设置学校的意图才能得到完全实现。这样说的意思并不是指朝廷会议、发布政令、尊养老人、抚恤孤儿、计检战功,以及出兵征伐之时检阅将士、审理重要案件时召集吏民、举行重要祭祀之时祭莫始祖等等,这些事情自古都要在辟雍举行。而且无论朝廷之上,还是民间之中,都要经过学校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大家都有诗书中所蕴含的那种宽厚的气象。天子认可的未必对,天子否定的未必错,因此天子也不敢以自己的态度来判断是非,而把判断是非的任务交给学校的公论。所以培养士人固然是学校的职责之一,但是学校并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士人而设置的。

    夏商周三代以后,天下事的是非对错完全由朝廷来判断。天子赞扬过的,大家就全都认为是对的;天子贬抑的,大家就全都指摘是错的。文书、限期、赋税、司法等等,全都交给庸俗的胥吏去处理。在这种风气之外,偶尔有稍具才千的人出现,也会认为学校这种地方不与什么要紧的事情相符。其实他们所说的学校,不过是为了科举考试而喧嚣争竞,一心想争取功名富贵之地,所以他们才能利用朝廷掌握的权势和利益改变了学校的本来意义,而真正具有才能的有学问的读书人,往往从民间自行崛起,与学校压根就没有什么关系。说到底,学校就连培养人才这一点作用也失掉了。

    于是学校一变而为书院。可是,书院中人认为不对的,朝廷一定会认为是对的并且加以表彰;书院中认为正确的,朝廷一定会认为是错的并且加以羞辱。或者禁止所谓“伪学”,或者禁毁天下书院,都是用政治权力来与书院争胜。就连不肯出来做官的,朝廷也要施以刑罚,指责这些人:“这是带领天下的士大夫背叛朝廷。”开始的时候,学校与朝廷没有关系,后来,朝廷跟学校事事相反。学校不但不能培养人オ,反而成了迫害人才的场所,这样的话,朝廷还要沿袭前代的名目而设立学校干什么呢?

    东汉有太学生三万人,敢于发表正直深刻的言论,即使是面对豪强也从不隐瞒回避,朝廷的公卿大臣都畏惧他们的批评。宋代的太学生聚集到宫门之外,擂鼓上书,请求起用李纲。这两件事还算接近于三代的风气。如果当时在朝廷当政的那些人,认同太学生的是非判断,一定可以使盗贼奸邪们屈从于正气的权威!皇位得以安稳,国家能够保全。但是很多人却把东汉、宋代太学生做的这些事情看成是亡国的表现,却不知道国之所以灭亡,正是由于收捕党人,打压言论、拘禁异议人士陈、欧,破坏学校追求真知真理造成的,怎么反而责备学校的学生呢!

 

17.C项,“表现了诗人自在、悠闲的心态”错误,作者不自在,表面悠闲,心不悠闲。

18.(1)惨戚于皇帝的恩情、器重却无法报答。(2)惨戚于身处乱世,鬓发斑白,岁月流逝。(3)惨戚于小人当道,无法建功立业,渴望有新的楚汉战场,可惜英雄无用武之地。

 

19.①物质生活宽裕但内心纠结;②孤独寂寞;③热爱土地;④心忧现实。

20.①使用比喻、叠词、视觉触觉嗅觉结合、动作(细节)描写等手法。②多角度、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庄稼的形状、颜色和香味,突出了老汉对庄稼的喜爱与兴奋、呵护与期盼之情。

21.①梦境表现赵庄稼对撂荒后农村重又种满庄稼的期昐;②现实与梦境的反差,更加突显赵庄稼对农村撂荒现象的忧虑。

22.①庄稼由多到少,只剩下一棵,是孤独的;②失去了庄稼的土地是孤独的;③不被理解的赵庄稼是孤独的;④被逐渐遗弃的传统农耕文明是孤独的。

23.吾尝终日而思矣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    纵一苇之所如    凌万顷之茫然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