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公益带读09|新传考研经典书目之《新闻学概论》
雷打不动的周一带读,又见面了喔~今天我们要进行的是《新闻学概论》第3-4章的内容,速速跟上!
第
3
章
真实性是新闻的本质规定
第一节
1、新闻真实性的含义和要求
新闻真实性是指在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具体事实必须合乎客观实际,即表现在新闻报道中的时间(when)、地点(where)、人物(who)、事情(what)、原因(why)和经过(how)都经得起核对。坚持新闻真实性是新闻工作的起码要求,也是最高要求,新闻必须真实,是新闻工作的第一信条。
2、与新闻真实直接相关的几组概念
(1)新闻真实和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新闻报道要真实地反映一个事件,必须注意它上下左右的联系。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从事实的全部总和中去抽取事实,而不是带着固定的观点到现实中找例子,或者孤零零地表现一个事件。
(2)单个真实和整体真实(微观真实和宏观真实)
新闻真实性,不但要求每篇新闻都真实,而且要通过连续不断的新闻报道反映出整个现实的真实。这要求新闻工作者尤其是新闻媒介的负责人,从整个现实出发审时度势,决不漏报、瞒报重大新闻事件,力图做到新闻报道的平衡。
(3)新闻真实和本质真实
“本质事实”不能成为新闻真实性的衡量标准。新闻报道的真与假只有一个标准:是否符合客观实在。
(4)真实与真相
报道真实的新闻不易,揭示事情的真相更难。真相隐蔽在事件背后,错综复杂,扑朔迷离。“离我们最近的是真实,离我们最远的是真相”。
(5)真实性与客观性
新闻报道的客观性,是指传播主体在报道自身以外的对象时,不能用自己的意识、意志、情感等改变对象本来的面目。客观性的具体内涵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作为新闻报道的客观理念,即传播主体在报道新闻事实时,要超越自己的爱好和兴趣,特别是自己的利益需要,将新闻事实的实际面目反映出来;
二是作为新闻报道操作规范的客观方法,其核心原则是把事实和意见相分离。客观性原则是实现新闻真实的基本途径。
认识的客观性是历史的、具体的、相对的;确立客观的有限性观念,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也是科学的、符合新闻传播实际的态度。
第二节
1、真实是新闻工作的职业要求
新闻业承担着向社会提供信息的职责,这是人们决策的前提。没有真实可靠的信息,人们就无法即时、全面、准确地了解客观世界,做出恰当的决策。因此,坚持新闻真实性是新闻工作的起码要求,也是最高要求,新闻必须真实,是新闻工作的第一信条。
2、在我国坚持新闻真实的极端重要性
(1)只有坚持真实,才有助于党和人民正确认识客观世界,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
(2)只有坚持真实,才能坚持真理,我们的宣传报道才会有力量,人民才会跟着共产党走。
(3)只有坚持真实,才能切实加强党和人民的联系,才能使人民和党心连心。
(4)只有坚持真实,才能使我们的新闻事业取信于民,赢得人民的尊敬和信任,我们的新闻媒体才能具有权威和公信力。
(5)只有坚持真实,才能“让中国了解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营造有利于中国发展的良好国际氛围。
第三节
1、新闻失实的主要表现
(1)新闻失实的五种突出表现
①无中生有、凭空捏造。当前新闻失实最突出的表现是无中生有、凭空捏造。这类新闻多指新闻中出现的现象在现实中根本不存在,或把想象当现实,或把道听途说当现实。
②添枝加叶、层层拔高。这类失实表现在媒体好说过头话、夸大、渲染,结果往往造成新闻失实。当前这种类型的失实在赞扬社会优秀典型、弘扬社会正能量、激发社会慈善的新闻中比较突出。
③要件残缺、隐瞒事实。有些作者采取“减”法,在一个完整的事件中抽去部分事实,给读者造成假象。在许多图片和视频新闻中,断章取义地表达部分新闻事实常常会导致新闻失实。
④偷梁换柱、移花接木。即把过去发生的事情写成现在出现的;把众人共同努力的成果说成一个人的成绩;把别人做的事说成某个人做的。
⑤因果不符。新闻指出的事件所发生的原因不符合实际情况,或把事件发生的多种原因说成只有一个原因,或者风马牛不相及。
(2)互联网生态下新闻失实的突出表现:煽情八卦、捕风捉影
新闻煽情和八卦是指在报道中提供带有娱乐性质的事实信息,只注重选择那些离奇的、情绪化的、给受众带来感官刺激的内容。具有这类倾向的失实新闻主要有两类:
①“悬疑新闻”。指对尚未发生的或者尚待求证的新闻事实进行不置可否的报道,并试图通过这一点悬疑(或者说存疑)来吸引和满足受众对知情的期待。
②“标题党”。泛指那些利用各种颇具“创意”的标题赚取点击率的网民和网站管理者。
2、新闻失实的性质类型
(1)非故意性失实
在采写编新闻过程中,作者并没有觉察到自己报道的事实与实际情况不符。这种失实主要是由媒体从业者的专业能力不足造成的。有的记者采访不深入,以讹传讹,造成失实。也有编辑把关不慎,核对不严造成新闻失实的。
(2)故意性失实
明明知道自己所写的新闻与实际情况不符,却明知故犯,造成新闻失实。其原因比较复杂,有新闻队伍内部问题,也有社会原因。这样的新闻失实是对新闻理念与价值的巨大伤害。
第四节
1、新闻失实的特点和趋势
(1)纯粹假新闻越来越多,新闻失实愈演愈烈。社交网络的繁荣,公众参与新闻生产、利益团体的斗争等使得纯粹假新闻层出不穷。新闻真实性原则正遭受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危机。
(2)虚假新闻呈现出高度的媒介融合特性。互联网环境下,在虚假新闻的链条上,往往是新闻网站、客户端、微博微信公众账号、传统媒体等不同形态的媒体都参与其中。从新闻内容形态来看,以图像、视频为主的融合新闻产品逐渐占据新闻生产和传播的主体地位,不同表现形式的虚假新闻“异彩纷呈。
(3)社会敏感问题成为虚假新闻高发区。近些年,新闻失实向公共领域蔓延,危及大众的切身利益,包括衣、食、住、行以及与大众的日常生活、工作密切关联的方方面面。
(4)虚假新闻的存活周期较短,往往很快就被发现和揭露。各种新媒体工具的应用提高了新闻的可视化程度,增强了新闻的透明度,为社会各界揭露虚假新闻提供了便利。
2、新闻失实的原因
(1)新闻失实的原因
①有些地方、有些部门党风严重不正,个别领导人想利用新闻来自我吹嘘,骗取荣誉;或掩盖劣迹,欺上瞒下。
②记者、编辑队伍中的作风问题是造成新闻失实的重要原因。有些记者心浮气躁,急于成名,不惜弄虚作假博取知名度;有些记者怕苦怕累,不深入实际,靠电话、道听途说、想象编造故事。
③近年来专业媒体记者恶意造假的新闻相当罕见,更多是由于各种主观或客观原因产生的失误,其中对新闻信息的核实不足尤为突出。
(2)网络谣言盛行的原因
近几年来,对新闻真实性威胁最大、危害最烈的是网络谣言。谣言的背后往往是复杂的政治、商业、技术力量的博弈,是世界范围内的信任缺失与组织化操纵。
①政治上,谣言往往成为敌对双方的攻防武器。
②经济上,谣言成为部分人谋取利益的工具。
③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和用户的普及大大提高了谣言传播速度。借助社交媒体平台和计算机程序,大量带有经济利益、政治动机以及欺骗性质的虚假内容以“扩散链"的形式传播。
3、坚持唯物论,维护真实性
“合理想象”、“扩大宣传效果”这两种错误的新闻观点对新闻真实性也造成有害的影响。
(1)“合理想象”是从是知的事实去推测记者没有采访到而可能发生的“事实”,并作为事实来报道。而新闻是事实的报道,以已经发生、正在发生的事实为依据,不允许以可能发生、将要发生的事实为“依据”。
(2)对新闻中的事实添油加醋,追求事实的“完美",借以“扩大宣传效果”,是不能容许的。
第
4
章
新闻与信息、宣传、舆论
第一节
1、信息的定义
(1)根据所指范围不同,信息可以分成三大类:
①广义信息,指所有对象在相互联系作用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各自的属性。
②一般信息,指与人类的认识过程和传播活动相关的知识积累。
③狭义信息,指能够消除受信者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
(2)在新闻学里,信息这一概念是指狭义信息。
2、信息的特点
(1)信息最基本的特点
信息必然包含新的情况、新的知识、新的内容。
(2)信息的特点
①共享性或称使用不灭性。这是信息和物质的显著区别。单一物质无法共享、同时占有。正是由于信息的共享性,才使信息得以传播。
②扩缩性。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可以压缩也可以扩展。这一特点决定了信息开发具有多层次性,即任何一个新闻题材,可以写成简讯、短消息、短通讯、长通讯乃至几万字的报告文学,这都取决于信息传播者的愿望。
③组合性。两个以及两个以上的信息的有机组合,可以产生出新的信息来。对信息进行组合的能力,反映出每一位记者的水平。一条信息和其他什么信息组合,是揭示新闻背后的新闻的关键所在。
④信息运用的多角度性。这是信息和物质的又一显著区别。物质的使用属性在生产过程中已确定下来,但人们对信息的认识往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而也会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信息。
⑤相对性。信息的相对性和人们对外界信息的选择性注意密切相关。这要求新闻工作者了解、熟悉受众的需要。尤其在信息化时代,受众细分为各种群体,对信息的需求更趋多样。
3、信息对新闻工作的要求
(1)提供信息是新闻媒介的首要功能
社会需要新闻媒介,首先就因为它们能满足人们获取信息的需求。一切宣传都必须建立在提供信息的基础上,因为信息是人们任何行为的先决条件。
(2)新闻必须致力于消除读者的不确定性
新闻要回答人们所关心、所渴望了解的情况,每一条新闻至少不应该使读者产生新的疑惑。
(3)信息对新闻业务提出的新要求
①变一次性的终端报道为分阶段的连续报道。信息的时效性要求变一次性的终端报道为“事前有预测报道,事件发生时有动态报道和追踪报道,事后有反馈总结报道”这样分阶段的连续报道。
②加强深度报道。依据信息可扩缩的特点,对信息进行深加工,抓住一个社会现象,穷根溯源,一层一层地开掘下去,直到找出事情发生的直接原因或根本原因。
③加强新闻的综合评述。要求作者把一个事情相关的各个方面加以综合,从而显示事情的社会影响,揭示其发展趋势。
④加强全方位报道。即运用信息使用的多角度特点,对新闻作多侧面、多角度的报道。全方位报道又称''全息“报道。
4、信息与客观性报道
(1)客观报道与客观性报道的区别
①客观报道即“用事实说话”。新闻报道用事实说话,就是用新鲜事实来说理。客观报道实际上是一种宣传方法,是以客观的外表掩饰主观的宣传动机。
②客观性报道大致包含三层意思:
a.要求记者在事实选择中不带偏见;
b.记者应超然于所报道的事情之外;
c.记者不应该对事实发表评论,把意见和事实分开,新闻报道只提供事实,评论才提供意见。
(2)客观性报道的操作方法
①完整(或称全面)。西方新闻学称为“多维的背景材料”,即要把构成该事件的主要事实和盘托出,给读者完整的印象,不能有意隐瞒某些材料。
②平衡(或称对等)。当社会上对某一事件有多种不同的意见,或双方当事人发生争执时,报道应让各种见解有同等的表达机会,不能在版面上(篇幅、播放时间)偏袒一方。
③非感情色彩的中性语言。在进行客观性报道时,要剔除感情色彩,尽量使用中性语言。
④引语的运用。引语能使报道具有真实性,使读者觉得记者就在新闻现场聆听了原话或接触了消息来源,掌握了第一手材料。大量引用原文可以避免记者对某一事件的性质、意义、影响直接作出评判,避免由于判断失误造成的麻烦。
⑤避免记者直接发表意见。在纯信息的新闻报道中,客观性报道是主要的报道方法。
第二节
1、宣传和新闻
宣传是运用各种有意义的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的行动的一种社会行为,它的基本职能是传播一种观念(理论、方针、政策、伦理道德、立场态度)。
(1)联系
①宣传和新闻一样,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②宣传活动和新闻活动都是从人类一诞生就开始了。
③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常常利用新闻来进行宣传,这在中国的新闻媒介中运用得尤为普遍,两者的联系尤为密切。
(2)区别
①出发点不同。宣传的出发点是出于宣传者自身的需要;新闻的出发点是出于受众的需要。
②归宿点不同。宣传的最终目的是要人们理解它、接受它、支持它;新闻发布者(如果他们没有宣传意图的话)发布新闻,除了以新闻谋利外,对新闻本身没有自己的主观意图,任凭新闻接受者自己去分析、判断,做出决策。
③传播的方式不同。宣传常常需要重复,往往用同一形式或不同形式向人们重复地宣传同一种观念;信息总包含着新的原先人们不知道的东西,一条信息的传播从来是一次性的。
④传播的要求不同。宣传要求定性的准确,即观点和材料的统一;信息沟通要求定量的准确,具体要求是真实、全面、客观、公正、及时、准确。
2、决定宣传效益的因素
宣传的七个环节是决定宣传效益的七个因素,宣传的成败是这七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宣传者——谁来宣传(who)
这不但指某一个人,也包括一个团体或宣传机构(例如报社、电台、电视台)。宣传者不但是宣传活动的组织者,还是一切宣传的信源。宣传者的自身形象(主要指宣传者在受众心目中的信任度)是决定宣传成败的重要因素,在有些情况下,是决定性因素。
(2)宣传对象——向谁作宣传(whom)
对于一切宣传,宣传对象会做出能动的反应。在整个宣传活动中,他们是积极的参与者,会以各种方式影响宣传过程。宣传对象是宣传效果的承担者,也是宣传效果的最后鉴定者。
(3)宣传内容——宣传什么(what)
在宣传效益中,起最后决定性作用的是宣传内容。这包括:
①宣传者是宣传真理还是宣传谬误?真理有时可能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可能一时不为人所接受,但最终会开辟道路,赢得人心。
②宣传者是提供真实材料、向受众讲真话还是弄虚作假?真实的东西是经得起历史考验的,终究会被人们所信服;假话尽管可能使一些人受骗,但终究会被揭穿。
③宣传内容是维护人民利益还是损害人民利益?一切维护人民利益的内容必然为人民所欢迎和接受;一切损害人民利益的内容必然会被人民所反对、拒绝。
(4)宣传场合一一在什么样的社会环境、什么地方作宣传(where)
①在封闭的环境下,信息渠道单一,外界的干扰小,没有竞争性的或敌对性的信息、观点,宣传就容易取得预期的效果。
②在开放的环境下,信息渠道多样,各种各样竞争性的或敌对性的信息、观点都设法争取受众,受众的思想比较复杂,宣传要取得预期的效果就比较困难。
③从微观来看,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宣传气氛,受众就会产生不同的心情和心理定势,同一内容的宣传所取得的效果也大相径庭。
(5)宣传时机——在什么样的时机作宣传(when)
①在局势动荡时期,社会问题错综复杂,人们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急于寻求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宣传对于受众有很大的吸引力。
②在局势平稳期,信息透明度高,人们对自己巳有的思想观点充满信心,强化宣传最易被人们所接受。在遇到挫折、遭到困难时,比较容易接受革新宣传,对强化宣传会产生厌烦。
(6)宣传动机一一为什么要宣传,要达到什么样的预期目的(why)
宣传要取得成功,动机必须纯正,那就是要为人民利益而宣传。
(7)宣传方法——怎样宣传(how)
包括所采用的媒介、途径和宣传的手段、技巧。各种媒介、途径各有特点,宣传的手段、技巧也多种多样。问题在于宣传者是否运用得当、运用得巧妙。
第三节
1、舆论的定义和特点
(1)定义
舆论是指在特定的时间空间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
(2)舆论的特点
①公开性。舆论在公开讨论中形成,又公开表达以实施干预,而且始终在开放的社会公共领域内产生并发挥作用。
②公共性。具体体现在舆论指向的公共性和作用目标的公共性。
③急迫性。舆论涉及的都是近在眼前而且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④广泛性。舆论存在范围广泛,影响范围广泛。
⑤评价性。舆论是一种意见,是对事物作出的判断,带有明显的主观倾向,因而具有评价性。
2、舆论的社会功能
(1)舆论的主要功能是对涉及公共事务的组织、人员的行为实行监督,进行有效的制约和限制,使之服从、服务于既定的公众共同意志,符合公众共同利益。它是社会控制的有力形式之一。舆论的控制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①对国家政权、政府行为的监督和制约
a.对国家和政府决策过程的监督制约;
b.对决策执行过程和执行结果的监督;
c.对于决策和执行人物行为的监督;
②对公众行为的鼓舞或约束
a.鼓舞公众成员合乎社会公德的行为,约束、制止损害公德的行为发生;
b.鼓舞公众符合职业道德的行为,约束和制止公众成员违背职业道德的行为;
(2)舆论的两面性
舆论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其作用是正负双向的。衡量舆论质量的标准是舆论作用于社会实践的后果,包括直接与间接、长期与短期结果等。而决定舆论质量的因素或者说舆论质量高低、好坏主要取决于:
①公众的认识水平、道德水平、受教育程度等主观条件。
②公众获取信息的真实、全面和充分程度。
③公众自由表达意见的可能性和充分性。
3、新闻媒介与舆论导向
(1)反映并代表舆论
公开表达对于舆论既是必要条件又是最后形成的标志,而公开表达又必须借助于一定的媒介。新闻媒介在舆论领域实际已同时扮演了公众论坛和公众代言人的双重角色,它既是舆论的载体,又常常是舆论主体(公众)的影子。
(2)引发舆论
传播学中的“议程设置”理论认为新闻媒介报道外界信息是经过仔细筛选与过滤的,并采用种种手段把媒介认为重要的信息加以凸显,使之成为公众焦点,进而引发公众舆论。
(3)引导舆论
①通过持续不断的信息流,构筑现代信息环境,作用于人们的认识,引导舆论。
②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意见表达引导公众意见。这是指新闻媒介通过报道中隐含的意见倾向(即通常所谓“用事实说话"),或者通过直接的评论,表达观点立场,引导舆论。
往期精彩推送↓
择校及课程:21级择校指南05丨东北财经大学新闻传播硕士考研信息21级择校指南04丨中山大学新闻传播专硕考研信息21级择校指南03丨西南财经大学新闻传播专硕考研信息
21级择校指南02丨上海财经大学新闻学硕士考研信息21级择校指南01|中央财经大学新闻传播专硕考研信息爱传播财新考研课程第五弹:全年小班计划【西财】
爱传播考研课程第四弹:全年小班计划【中大】
爱传播财新考研课程第三弹:全年小班计划【上财】
爱传播财新课程考研第二弹:全年小班计划【央财】
爱传播财新考研课程第一弹:VIP一对一
最新真题:新鲜出炉!四所财经新闻考研名校2020年真题合辑喜报丨中山大学新闻与传播专硕(内附2019年真题)
喜报丨上海财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硕(内附2019年真题)
喜报丨中央财经大学新闻与传播专硕(内附部分真题)喜报丨西南财经大学新闻与传播专硕(内附2019年真题)
初试经验贴:中央财经大学2019新闻与传播专硕初试经验分享
西财新闻传播 | 5个月圆梦西财,初试前五学姐如何高效复习
中大财经新闻 | 4个月复习,初试411,其实我只是做对了这几点…中大财经新闻 | 跨考初试409,“我很享受备考过程...”
上财财经新闻|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上海财经大学考研经验帖|三跨一战上岸 再坚持下人生就有更多可能央财传媒经济学经验帖|普本三跨生一战391上岸秘籍央财新传经验帖|二本生三个月如何逆袭中央财经大学?
复试经验贴:上财新闻学学硕复试如何准备?一对一辅导开始啦!
西财新闻传播专硕复试如何准备?一对一辅导开始啦!中山大学新闻传播专硕复试如何准备?一对一辅导开始啦!
中央财经大学新闻传播专硕复试如何准备?一对一辅导开始啦!
财新热点:又一知名团队解散,非虚构写作这盆饭真的炒不熟吗?
财新高管报道,愤怒之后更要思考媒介伦理瑞幸的小鹿角,差点顶死自己昨晚阅读量突破8万,上微博头条的文章是哪篇?
起底“N号房”背后平台:Telegram有罪吗?别光玩“抄作业”的梗了,各国抗疫经济战至少有100分的考点!落地了!财新考研界宠儿科创板终于挥手“草莽江湖”时代美股4连断!巴菲特都不敢编的故事,这题不考算我输!“央行降准”能考啥?考点都在这里!考点!“疫情下的供应链格局”,这题你会吗?再融资新规正式落地了!给上市公司增发股票松松绑~初、复试必看|新《证券法》今日落地,所有考点,一文解决!出题老师钟爱的考点之一?不得不看的“深圳先行示范区”!又是一道必考题!一文看懂“英国脱欧”利与弊“新冠”疫情—复试必备的30分考题—你掌握了吗?
其他内容:上海财经大学复试线已出,速来查看!
中山大学复试线已出,速来查看!国家线出来了!久等的Ta也来了!一年仅此一次!财新专属公益带读活动,免费参加!如何用SWOT分析“二战之路”?公益带读08|新传考研经典书目之《新闻学概论》
公益带读07|新传考研经典书目之《网络传播概论》终篇—考点集中警告!
公益带读06|新传考研经典书目之《网络传播概论》
公益带读05|新传考研经典书目之《网络传播概论》
公益带读04|新传考研经典书目之《网络传播概论》
公益带读03|新传考研经典书目之《传播学教程》
公益带读02|新传考研经典书目之《传播学教程》公益带读01|新传考研经典书目之《传播学教程》金融小白必修课之“那些不可错过的好电影”
码住!专业课120+必看的专业基础书单复试敲门砖,新传十大期刊你都看过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