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三张图讲清楚e-signature行业

万敏 SaaS生长的山土地 2023-07-29

昨晚用Keynote做了三页slides,试图讲清楚e-signature的行业发展、行业矩阵和不同商业模式的底层差异,对当下市场上充斥着大量业务概念的混淆、盈利模式的鱼目混珠做一个更简明扼要地区分。作为行业从业者,这也是一个思绪梳理的过程,相当愉悦。
从大行业的角度看我们自己的时候,时常深感幸运,因为这个赛道实在太迷人了。我们同事每每聊起赛道时都眼中有光,最近还听到产研的同事感慨,“企业服务行业能有强网络效应的赛道,寥寥无几,而现在我们庞大的签约网络是独家的,扩张速度眼看着不断加快。这个赛道真的太好了。”
我们COO Dylan是这样形容e-signature行业发展的:由“章”到“契”到“约”到“网”再到“智”。章:印章;契:文件,合同;约:双方;网:多方;智:商业的融合与智能。全球化签约网络的建设、运营,不是简单的SaaS功能堆砌,而是基于我们构建的全球化独家签约网络,借助“智慧”去实现商业价值的创新。因为各地的合同、文档、法规、商业文化都会不一样,怎样让合同能够有全球效力、怎样支撑全球化运营、怎样和业务完美贴合、怎样让这个基于信任构建的网络高效运营,这都需要借助智能,让任何国家、任何企业、任何人、任何契约关系都能够高效、智能的“连接”。
上上签起步于大行业发展的第三阶段电子签约SaaS工具阶段,没有做过任何电子签章、印章平台、电子签名这样重模式及卖人头的传统业务,生来带着SaaS基因。

我们的使命是“让世界互连”,这个使命的达成,将由两个阶段构成:

1. 第一阶段:借助云计算和独家签约网络来实现“互连”;

2. 第二阶段:借助AIGC模型以及未来其他领域的AI模型实现“智连”。

第一阶段的网络化“互连”是第二阶段的智能化“智连”的前提与基础,两者是蕴含关系,不可逾越。网络化是智能化的必要条件,即第一阶段不成立,则第二阶段不可能成立,哪怕堆砌再多的新名词——因为只有基于云计算与大量客户真正使用的网络化产品,从而实现开放的全网互连互通,真正深入到企业客户的业务场景,生产出庞大的云端数据,才有实现智能化的基本前提。

站在高处远望,看到的不仅是困难,更是希望。在这条路上探索,我们感到很幸福。

更多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