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何志铭:说说陕北和路遥

何志铭 辛庄课堂 2023-12-15


黄土地上望星空

窑洞文化撞击企业家精神

欢迎关注 xinzhuangketang

辛庄课堂四期班招生中

(点击👆了解更多)

我是一个电影人,和路遥相处过一段时间,现在说说自己对陕北与路遥一些感受。

今天我们相聚在陕西省最高级的图书殿堂,来共享路遥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

我有三个没想到:没想到路遥去世那么早。没想到他去世三十多年了,人们没忘记他。没想到我们能在这里一起追念他。


一、陕北是个什么地方?


陕北在苍茫的中国,辽阔的北方。中国智人,在黄河的分支无定河谷就有“河套人”的生存地。

路遥出生在无定河边,一个商周时期有“鬼方人”遗址的陕北榆林市清涧县。

这里长城和黄河牵手纵横交错,大漠和高原拥抱,紧密相连。这里处于中国北纬38度降雨量和胡焕庸线上,标志着中国大东南、大西北,地理以及人口分界的交界线处。这里是游牧和农耕文化的交错地带,文化的交融,产生了伟大的文明。

凡是中华儿女,只要看一眼长城、黄河都会禁不住心潮澎湃……。

陕北,北有成吉思汗陵南有黄帝陵,从李自成到刘志丹都是闹出大动静的人物。

  陕北人有艺术天赋、审美情趣高。性格两个极端,大喜大悲、大恨大爱、吃苦耐劳、豪气柔情、不怕失败。张季鸾办报的秘诀:“准备失败,争取成功”!刘志丹兵运七十次失败,愈挫愈勇。

  陕北人有政治抱负。在乡下厕所里,蹲在茅坑都看着《参考消息》。“要知朝中事,先问乡下佬。”陕北一个县城,被称为“丈人县”,姑娘长的俊,嫁给了京城官人,朝廷有什么事,他们早知道,街口坐的人们发布的就是“早间新闻”。

  有一天,一个陕北老汉,从几十里路上气喘吁吁地跑来,对路遥说:“不好了,王卫国,里根当选了美国总统了”……。

  西北苦甲天下,但西北有王气。陕北人有造反的传统,明末农民起义首领,大部分是陕北人。

  陕北人有领导意识,路遥十九岁当了红卫兵司令,给自己找了不少麻烦,最后神圣的文学拯救了他。

  陕北人轻生死。路遥给他的同学说:“我死了以后,随便找个山沟一埋。”陕北人重情义。“死死活活跟你走,哪怕高杆上挂人头。”

  陕北人爱唱陕北民歌,像是从娘胎里带的,女人唱的像男人,男人唱的像女人。路遥和张子良唱的陕北民歌就柔柔的……,有趣好听。

  陕北这地方,爱情和战争轰轰烈烈,“对面山上流河水,横山里下来些游击队……”,“三哥哥当兵坡坡里下,四妹子崖畔上灰塌塌……”,“二月里来刮春风,江西上来个毛泽东……”,

  延安时期思想和艺术的丰收,音乐、文学、绘画、秧歌如井喷式的涌现,造就多少伟大的艺术家,不能不说这是陕北这块土地神奇独有的现象。

陕北人是由十多个少数民族失败和重新组合形成的,路遥说自己长着匈奴式的胡须,张子良耳朵里都长着很长的汗毛。

陕北人有着弱德之美,内心深处有挫败感,求胜欲超强,自大混合着自卑,说自己怂得很,见面就说“受死了”,爱说自己是“受苦人”。这种古老忧患意识,洋溢着人生的悲壮美,迷茫的哀怨美。

路遥喜欢音乐“三套车”、油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小说《静静的顿河》。

他喜欢的陕北民歌是:“三月里的太阳红又红,我赶牲灵的人儿为什么这么苦……”。

但是无论如何陕北这地方决定了我们民族生死存亡的命运。


二.路遥的格局


路遥是个弃儿,路遥七岁的时候,远离了亲生父母,过继给他的大伯家。

幸福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路遥的一生,就是如此。

路遥对陕北爱恨交加,恨其不争,爱是天生。路遥说:“穷苦的陕北我也爱”!张子良说:“陕北的缺点我都爱”!

有的陕北人说路遥是个“儿人”,不近情理,不按长规,不仁不义的二愣子。他们不理解路遥的气象和格局,不理解路遥对陕北的大爱,路遥的思想、思考是博大深沉的,他对家乡严厉的爱,包藏着巨大的深情厚意,就是用作品回报家乡父老。

路遥的格局气场大、心硬。他文学创作竞技场不在陕北、陕西、而是全中国和世界文学,他一心要创作出能够经得起历史考验和时间检验的作品。

他人生决战的疆场,在文化意义上的胜负。所以,他对自己包括亲人太狠,以顽强的毅力,非凡艰辛的劳动,以另一种爱来回报陕北。


三.路遥的矛盾心理


  路遥在乡村的时候,对城市有着渴望,进了城市以后又无法摆脱,对乡村的怀想。路遥身在西安,心在陕北。

  路遥朦朦瞳瞳地活在现实生活的社会里,他饱受着创作小说《平凡的世界》里人物的折磨,一般人很难想象,那些年,他活在他所创作的小说世界里。


四.路遥回陕北


路遥至少有两次精神危机。

1.他根据自己小说改编的电影《人生》上映后,面对广场式的生活欢呼,他冷静地思考想再干一件更大的事情。

2.小说《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发表后,整个文学界和朋友圈一片惊呼,“路遥完蛋了!江郎才尽了”。声誉几乎跌到了谷底。

他找寻着治疗精神危机的良方,思想的收获。

他在陕北榆林毛乌素沙漠中找到了力量的源泉,这次“沙漠誓师”,保证了他长达六年中一个人的长征,坚持创作完成了二百多万字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


五.路遥和陕北人


陕北人的良心,让路遥的内心更强大。

陕北给了路遥希望和信心,让他去完成远大的目标。

路遥的身后背靠着辽阔的陕北土地和平凡的世界里无数的人们。

陕北人有英雄崇拜情结。

路遥是陕北人心目中英雄。陕北人扶助路遥,是因为看到路遥是陕北这块古老失血土地上的希望种子,他们牺牲了自己,哪怕在自己倒下的最后一刻,也要成全路遥,这是他们人生的理想和目的,因为在路遥身上看到了自己影子。

陕北人古道热肠,急公近义、风趣幽默、智慧精明。在《平凡的世界》写作中途,路遥去榆林看病,路遥说:“无数热心肠的人在为我的病而四处奔走”。最后,路遥以他们给的治疗药方,用200副的汤药,身体坚持把《平凡的世界》拿下,划上最后一个句号。


六.路遥的人民性


路遥创作的原动力,归根结底是,他心在陕北人民与大地的根系。我们从路遥的三段内心独白能看出他的心路历程:

“有时候当我在都市喧嚣的大街上走过时,我常常会在一片人海中猛停住脚步。我的思绪又回到了遥远的陕北,我看见那荒山秃岭,光着脊梁的父辈们在挥着镢头开垦土地”。

“在异邦公园般美丽的国土上,我仍在思考我的遥远的平凡世界里的那些衣衫褴褛的人们。”

“从北京一下飞机,听见满街嘈杂的中国话,我的眼泪就在眼眶里旋转。走了全世界最富足的地方,但我却更爱贫穷的中国……”

左起:陕图讲坛负责人于瑞 主讲人:张艳茜、白描、何志铭 主持人:董媛媛


七.路遥不朽!


陕北最中国,路遥最爱陕北。

路遥对人民深情如海,他把广阔无尽的爱全部浸注在自己的作品中。路遥作品的人民性,是路遥生命故事的全部意义。

因为在任何时代都会有无助中奋斗的人们,路遥的精神和作品,是暗夜里希望的星斗!生命的曙光!至善的力量!所以,路遥不朽!

路遥的生命以作品的形式永远留在平凡的世界。

路遥影响了陕北,陕北成全了路遥。路遥以他四十二岁的生命奉献给了他生活过的土地和岁月。

路遥与何志铭

他与我们那些历史上英雄一样,成为我们那块土地上的光荣。他献身于土地,续写了有史以来英雄的传奇!

今天,我们无论是如何的富有和幸福,仍然要关爱那些仍在平凡的世界里奋力改变自己命运的人们!

现在,让我们以陕北那块土地名义和在这里牵挂路遥的人们,向天国里的兄长路遥致敬!

谢谢大家!

2023.9.23



  本文是作者在陕图讲坛《对话平凡世界里的路遥》的主题发言。




精彩视频







更多精彩视频尽在

“辛庄课堂企业家精神”

欢迎关注




BOOK



往期精彩文章
张维迎:市场失灵理论的谬误
怒波走世界 | 采访马岛战争亲历者
中国当代文学的新现实观照暨黄怒波《珠峰海螺》研讨会召开
林雪萍:辛庄课堂的意义
辛庄课堂二期班第三阶段课程顺利完成


感谢您关注“辛庄课堂”。本公众号由“辛庄课堂”制作并享有版权;转载、摘录、引用、改编、阐释本号原创文章的部分或全部须获得授权并注明出处;若未经本号许可,将追究其相应责任。该平台引用的部分内容、图片、音/视频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请相关权利人与我们联系协商相关授权事宜。谢谢!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