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昌斌:做官三境界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世相观望 Author 宋昌斌
黄土地上望星空
窑洞文化撞击企业家精神
欢迎关注 xinzhuangketang
一
做官须先做人。
官也是一种人。既然是人,就得按做人的标准来要求,说人话,做人事,不被百姓视为“另类”。
当然,官又是一种特殊的人。特殊在于他手中有权,可以办普通百姓办不了的事。如果能守住做人的底线,就能办些好事,如果守不住底线,就会办坏事。
自古以来,人们对官员的操守,有过种种要求和期许。其实,最基本的是三条。
一是不贪。
这个要求不算高。但能真正守住这条底线的官员不多。看看人们对“清官”的赞颂和期盼,就能知道“不贪”的稀缺性。
二是不欺。
不欺的意思有多种。这里只说两种,即不欺骗和不欺压。
不欺骗,有对上的,有对下的,有对同僚的。这与做人的“诚信”要求相似,但侧重于不故意隐瞒真相。作为官员,有些不该说的话,自然是不能说的。但按规定必须如实说明的事情,则不能隐瞒。不然,就是失职甚至渎职。如果夹杂着个人的其他不良意图,则另当别论了。
不欺压,侧重于对百姓的态度。特别是那些有实权的,经常和老百姓打交道的,这一点尤其重要。俗话说,官不在大,有权则灵,或者说官不在大,有权则横。比如古代的各类衙役,尽管官不大,有的甚至不算官,但在百姓眼里,他就是政府。历代“官逼民反”中的“官”,十有八九就是这些小官或者小吏。
三是不偏。
不偏就是不偏三向四,办事公道。
从大的方面讲,是要求高层制定出台的政策和法律,应当具有公正性。
从小的方面讲,是具体实施政策和执行法律的官员,必须持中守正,不能欺软怕硬,优亲厚友。尤其是司法人员,更应该恪守公平正义的底线,能使百姓从每一个具体案件中,感受到司法的公正性。
二
做官还得做神。
权力崇拜是传统社会的通则,掌权的官员自然是被崇拜的对象。
官越大,就越受人崇拜。帝王就是人们最崇拜的对象。
帝王之下的各级官员,也具有程度不同的神圣性。
严格说来,“神圣”二字还是有些区别的。
神多指智慧超群,比如神通广大、神不可测等等。
圣多指品德高尚,比如圣贤风范、圣人慈悲等等。
若将“神圣” 二字冠于某人头上,那就意味着他的智慧和品德都令人难以企及,简直不是“人”了。
即使他本质上仍是个凡夫俗子,人们也要根据他权位的高低,给他塑造出种种光辉的形象来,甚至编造出各种匪夷所思但又不敢不信的神话来。你非神也是神,非圣也得圣!
这种权力神圣观产生的缘由,说来话长。这里要说的是,权力崇拜和官员神圣,对职场中人,具有双重影响。
一种影响可以算是正面的。
一个向来行为荒唐的人,当上官后,会突然变得正经起来,言称规矩,行近方圆,真令人刮目。
比如刘邦没有当大官前,行为很不检点,好吃懒做,不务正业。尤其是鄙视循规蹈矩的儒生们,甚至“溺儒冠”:往儒生的帽子里尿尿。但当了皇帝后,竟对儒生叔孙通炮制的“朝仪”欣赏备至,再也容不得当年曾是“战友”的部下们的“非礼”之举了。虽然当皇帝后仍有不够检点之处,但在大的方面,是颇合规矩、近方圆的。
皇帝,是中国古代最大的官,故有此正面效应。
小官呢,似乎也一样。
比如在小学中,一个班里谁最调皮——不是流氓,但不加教育,发展下去有可能成为流氓,老师就说:选他当班长!果然,一当上班长,他就规矩多了,颇有些好孩子的形象。
另一种则是负面的了。
一个本是常人的人,因为各种机缘当了官,如果没有权力崇拜和官员神圣的要求,他还可能保持做人的本真,做官的本分。但随着官位的升迁,权力的增加,可能驾不住人们或真或假的吹捧与歌颂,就想超凡入神了。
于是,不懂要装懂,不能偏要能。有时,则要故作高深,说些模棱两可、不着边际的话,让人捉摸不透,以此保持永远正确的神圣形象。
整天这样做,肯定活得很累。但上天不易落地也难,一旦入了道,只好装下去。因为这不仅是个人的事,也是保持权力神圣和统治地位的需要,有时还是百姓的期盼。
职场的虚假、官员的虚伪,与要求官员做神为圣的传统文化不无关系。至于由此而产生的其他弊端,不在此赘。
三
做官有时还须做鬼。
在四柱八字算命法中,“官鬼”是并列的一种状况。可见古人对做官就得做鬼是早有认识的。
但做鬼,不见得就是境界低下。鬼可分三六九等,也有高下好坏之别。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许多鬼,就通人性,非常可爱。
官员要经常面对各色人等,各类事情。有的用正常的权力行使可以解决,有的用神圣的光环也可以糊弄过去。但总有一些人,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总有一些事情,是靠常规办法解决不了的。
这个时候,你就得在神和人之外想辙。得有些鬼点子,会说鬼话,做鬼事。手段可能有些上不了台面,但结果可能差强人意,甚至皆大欢喜。
唐朝的狄仁杰和宋朝的包拯,是后世称颂不已的好官清官。但翻开正史,再看看传说,他们在处理行政事务和司法事务时,的确是鬼精灵的。
狄仁杰在狱中,如果不当面认罪,暗地递信申诉冤情,恐怕是不能活着出来的。
他和武则天的关系处得那么好,恐怕也不光是因为有一身正气吧!
包公虽然一身正气,但在审理疑难复杂案件时,不时装神弄鬼,不择手段地获取证据。否则,“包青天”的称号从何而来?
做官免不了要做鬼,但如果不分青红皂白,不管难易繁简,都不循正道,不按常理出牌,总是喜欢捣鬼,人前一套,人后一套,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时间长了,就会失了人性,损了官体,被人瞧不起,难以立足官场。
借用鲁迅先生的一句话,那就是:捣鬼有术也有效,然而有限。以此成大事者,古今未有。(《南腔北调·捣鬼心传》)
精彩视频
“辛庄课堂企业家精神”
欢迎关注
BOOK
感谢您关注“辛庄课堂”。本公众号由“辛庄课堂”制作并享有版权;转载、摘录、引用、改编、阐释本号原创文章的部分或全部须获得授权并注明出处;若未经本号许可,将追究其相应责任。该平台引用的部分内容、图片、音/视频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请相关权利人与我们联系协商相关授权事宜。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