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必读的巨著: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
温馨提示:阅读前,让我们一起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月亮王子度食人肉罗刹(2)
他们将厨师押至国王面前说道:“正是此人偷走前前后后失踪之众多孩童。”国王听到后并不说话,大臣如是汇报、请示三次后,国王还是一言不发。大臣又说:“我们已将凶犯逮住,国王应以法律严惩,怎能如此沉默、一言不发。”国王最终只得说出真相:“是我命令他如此行事。” 听国王如此回答,众大臣不由怒火中烧,他们满怀怨恨互相说道:“我们失踪子女均为他所残食,他乃我们大家共同仇敌,我们怎能替食人肉之国王卖命、效劳?”众人商量后都认为应判国王死刑。 城市外本来有一花园,园中有一水池,国王每日都要前往沐浴一番。大臣们便提前于园中埋伏好军队,等国王赶来正欲洗澡时就将之抓获,并准备杀死。国王被抓后还想负隅顽抗,他问众人:“你们凭什么要在今日趁我洗澡时抓捕我?”大臣们义正辞严回答说:“所谓国王者乃应保护自己手下臣民,而你却将人们儿子杀掉吞食,如此一来势必导致人种全部灭尽。我们怎能忍受这种统治与迫害,故而理当将你处死。” 国王此刻不得不求饶道:“我以前所为确实不对,以后我定当努力改过。祈请诸位现在将我释放,不知可否?”众大臣义愤填膺拒绝他说:“即便空中降下黑雪,或你头顶生出毒蛇,我们也绝不会放你,你还是停止胡说八道为妙。”国王闻言深感自己目前只有死路一条,于是就向众人请求:“你们既已决定要杀死我,能否稍微等我片刻,容我深思一下后你们再杀不迟?”大臣们便开许他稍稍思索片刻。 国王则趁机在内心发愿道:“愿以我过去所做一切善法,诸如如理如法护持国家、布施仙人等所积福报,能令我马上变成罗刹,飞上虚空。”结果以其愿力感召,国王即刻就变为罗刹飞到虚空。他此时则向众大臣报复说:“你们试图杀死我,但凭我福德力,我现已变成罗刹、飞在虚空,你们又怎能奈何我?从今往后我要让你们好好看看,我如何吃光你们妻子、儿女!”罗刹边说边飞上山去。 从此之后,此斑足罗刹就开始以人肉为食,结果众人越来越畏惧他、躲避他,并开始各处逃亡。他又与其它罗刹互相往来,不久即眷属成群。有部分未成他眷属之罗刹对斑足说:“如你欲令我等也成为你眷属,你应举办盛大宴会款待我们,那时我们自会成为你眷属。”斑足罗刹马上答应下来,他说道:“我会用五百王子人肉宴招待大家。”随后他便前往很多地方去将这些王子逮入山洞,前后共抓获四百九十九名,还差最后一位。 被关押在山洞中之众王子互相议论道:“我等现已沦落至无依无靠境地,如月亮王子能到这里则为再好不过,因他有足够力量解脱我等冲出牢笼。”大家如此议论、商量后便决定以方便法诱使罗刹将月亮王子带至此处。他们告诉斑足罗刹说:“若你欲大摆盛宴,仅靠我们这些王子根本办不成一圆满宴会。我等身肉无甚声望、利益,如你搞到月亮王子人肉方才能举办起真正人肉宴席,因他具有殊胜功德。”罗刹轻松回答说:“这有何难办,我定会手到擒来。”说完便飞上虚空去寻找月亮王子。 当时月亮王子已成为王位继承人,他有一日正与众多眷属前往乐园准备听法,有一婆罗门欲为王子宣说法要。此婆罗门说法目的只为钱财,他一看到月亮王子长相端严,便不由得专注观看起来。此时婆罗门还未开始讲法,但众人却突然哀号、放声大哭起来。王子诧异问道:“到底发生何事?”众人急忙说:“吃人罗刹现已来到此地!”婆罗门闻言顿感恐惧,大家也都在惊恐中四下逃跑。王子平日已了知罗刹恶行,此刻则想以饶益心度化他。他便对众人说道:“如罗刹到我们这里,我愿接待他。”于是他安排王妃、眷属及四种军队先行回去,自己留守观待。 月亮王子在众人一片惊叫声中定睛观看,只见面目丑陋、身披铠甲之罗刹正气势汹汹,手执利剑追赶在王子军队后面。王子大声喊道:“大罗刹,所谓月亮王子就是我!你整日啖食人肉,做此等坏事到底有何意义?请直接过来找我。”斑足罗刹便回转身,他一眼就看出月亮王子行为寂静,于是就对王子说:“我正是特意为找你而来。”然后就无所顾忌地将王子扛上肩飞逝而去。王子心想应暂时随顺罗刹,因还未到度化时机,便也不加反抗,任由他扛走。 最后到一环境恶劣、人骨架四散乱扔、人血到处染污之地后,罗刹才将王子从肩上放下。而月亮王子原本就身相端庄、善妙,罗刹此刻见到后不觉目不转睛仔细观看起来。王子则回想起来:婆罗门刚才欲为我说法,但我却被罗刹半中间劫走,婆罗门对我离去甚是失望,因他未得钱财、愿望未满。想到这里,王子心中深感难过,且因悲伤而落下眼泪。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普贤行愿品》
目录(三、布施品-四、持戒品)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三、布施品(1)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三、布施品(2)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三、布施品(3-1)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三、布施品(3-2)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三、布施品(3-3)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三、布施品(4-1)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三、布施品(4-2)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三、布施品(4-3)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三、布施品(5)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三、布施品(6-1)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三、布施品(6-2)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三、布施品(6-3)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三、布施品(6-4)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三、布施品(6-5)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三、布施品(7-1)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三、布施品(7-2)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三、布施品(8-1)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三、布施品(8-2)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三、布施品(8-3)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三、布施品(8-4)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三、布施品(8-5)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三、布施品(9)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三、布施品(10-1)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三、布施品(10-2)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三、布施品(10-3)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三、布施品(11-1)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三、布施品(11-2)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三、布施品(11-3)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三、布施品(11-4)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三、布施品(12)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三、布施品(13)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三、布施品(14)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三、布施品(15)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三、布施品(16)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三、布施品(17)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三、布施品(18)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三、布施品(19)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三、布施品(20)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三、布施品(21)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三、布施品(22)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三、布施品(23)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四、持戒品(1)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四、持戒品(2-1)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四、持戒品(2-2)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四、持戒品(3)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四、持戒品(4)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四、持戒品(5)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四、持戒品(6)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四、持戒品(7)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四、持戒品(8)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四、持戒品(9)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四、持戒品(10)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四、持戒品(11)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四、持戒品(12)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四、持戒品(13)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四、持戒品(14)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四、持戒品(15)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五、安忍品(1-1)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五、安忍品(1-2)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五、安忍品(2)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五、安忍品(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