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作者:姚恒璐内容提要:人类的语言实践决定了“语法”的特征;音乐的“语境”决定了作品的结构方式。在20世纪的中后期,每一位作曲家在创作之初,都会想到设计出不同于别人的个性化结构方式,作曲家们取得这样的结构共识:打破传统既定的曲式模式,创造崭新的结构新观念,当音乐作品的材料、调性发生了巨大革命时,其音乐的结构必然要随之适应,产生出与其新的音乐语言体系相匹配的结构设计方式。人们认识到,结构处理的独特性与音乐所要表现的“内容”相适应,远比此作品“符合了”什么曲式原则更为重要。在这种音乐创作的结构观念指导下,产生出一批批新的作品样式,总结其中的结构规律、设计理念,既是当前创作和研究的空白,也是为新音乐作品的全方位定性的需要。在种种不同的音乐语境(创作技法的产物)下,如何设计与之相适应的结构方式,一定是衡量作品成功因素的重要方面,在此,成功的作曲家们已经提供了各自丰富的经验和成果形式,等待我们去进一步挖掘、领会和再创造。关键词:结构逻辑;自由曲式;音响信号;反再现;并列段分结构;变奏结构;衍展结构;开放结构;参数结构刊登于《音乐艺术》2018年第3期,第152~167页在研究分析当中我们常常会发现,很多音乐作品中的形态、陈述方式的个性化处理都会直接导致作品结构力的改变,以至于最终形成一个个独立的、个性化的音乐作品建筑外貌。对近现代音乐结构的归类研究,实际上是对以新音乐语言构建的音乐作品在结构和结构力形成方面的研究,对现实的音乐创作有着直接的指导意义。在当前以新技法创作的音乐作品中,存在着相当普遍的“结构病症”,诸如“前言不搭后语”型、“虎头蛇尾”型、陈述平平的“无高潮设计”型、有特色的主题动机或音色主题却无随后展开的所谓“有始无终”型,以及各部分规模比例失调,等等,我们看到的往往是作品的局部写得较为出彩,却由于忽视了整体结构的设计,在音响上形成种种“断层”与听觉的心理缺憾,以至于留下令人遗憾的结果。任何个人要想突然做出惊人的发现,这是不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的。科学是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发展,每个人需要依赖前人的工作。科学家并不依赖于某一个人的思想,而是依赖于千万人的集体智慧,千万人思考着同一个问题,某一个人尽他自己的一份力量,知识的大厦就是这样建造起来的。[1]在这里我们将着重研究那些与传统观念相距较远的、新的结构方式,特别是在创作大型音乐作品时所分析的典型作品,能够在结构布局方面为当前艺术音乐的创作提供启迪和思路。对音乐结构功能的种种新认识所谓“自由曲式”是陈述功能为先导的创新过程。陈述功能,就是音乐当中“说话的口气”及其所要表达的情绪内容,音乐展开的不同阶段存在着不同的陈述口吻,担当着不同的功能角色。“自由曲式”是相对于规范、固化的曲式类型而言。“自由”也是人们对于普遍不熟悉的结构方式的一种模糊称谓。抛开人们以前相对熟悉的结构方式,重新认识那些将音乐的材料、调性或非调性的多声部背景,以及所有参与创作的其他重要参数加以整合和设计,我们看到的往往是一种更为复杂、富有逻辑的音乐组织,而清晰地认识到这种种独特、富有创意的结构设计,常常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也是我们认识现代音乐作品,主要是认识各种大型音乐作品结构的难点所在!也就是说,如果认识到独特的结构设计的妙处,你必须首先认识各类技法参数,透过参数所表现的形态和现象,才能达到通向认识结构的道路。所以,以往那些停留在技法参数或是各种形态现象的做法,其实才只是做到了认识结构设计的第一步,想要清晰地认识新的结构关系,必须要下功夫去进行从现象上升到本质的各种步骤和工作。谁也不可能跳过这些节点去发现认识结构逻辑的捷径,以曲式范式为蓝本去套用并得到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