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李大钊(1889-1927)编者按五四时期新文化人“到民间去”的口号及相关实践对1920年代的文化与社会运动影响深远,李大钊《青年与农村》一文于此有界标性的意义。袁先欣博士在知识分子与民众关系这一大的问题背景下,细致考索此文与周边相关文献的内在关联,并将其放置到李大钊对青年问题的思考的脉络中,在此基础上探讨俄国革命如何具体地引发他提出关于青年的一套新的行动模式的设想,在推进对五四时期李大钊思想的研究的同时,亦提示了经由具体文本勾连出思想史重大论题这一具有方法论意义的路径。本文初刊汪晖、王中忱主编《区域》第7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版,感谢作者授权发表。俄国民粹主义、青年问题与农村的浮现:李大钊《青年与农村》再解读袁先欣论文摘要:长期以来,对李大钊《青年与农村》的解读围绕在其与俄国民粹主义的相似性之上。本文试图将《青年与农村》放置回其写作时的历史脉络之中,还原俄国民粹主义对李大钊产生影响的具体渠道和过程,挖掘作为问题的农村在李大钊思想中浮现的历史过程。农村问题在这一文本中首先是与李大钊对青年问题的思考紧密相关联的。在俄国革命影响下,李大钊以“庶民”概念把握对阶级问题的理解逐渐形成,与之相伴随,“边疆”在他的思想中逐渐退隐,“农村”开始浮现为青年们实践自我和改造社会的空间。在1910、20年代的中国,“到民间去”口号的流行是一个令人瞩目的政治和文化事件。这一源自19世纪70年代俄国民粹派实践的口号虽早在辛亥前即已经为中国人知晓,但其传播和使用直到五四前后方才真正形成规模。“到民间去”的提法,一方面指向知识分子与民众分离的现状,另一方面呼吁对此加以克服和改变;这一吁求因而极大地呼应了始自五四时代潮流和氛围。1910、20年代中国的“到民间去”运动不仅包含了政治运动、社会服务(如北大的平民演讲团、五四时期的工读团体实践,以及1920年代恽代英、邓中夏等人在中国共产党内开展的农村组织活动),而且也与这一时期的文学变革、知识转型(如平民文学、民间文学的提出,中国民俗学的诞生)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这正是汪晖所谓的五四的“文化政治”的重要表征[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