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其他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人口高质量发展研究

[摘要]人口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基石。通过对概念拆解与辨析,讨论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概念内涵、衡量指标及判定标准,进而对中国人口发展形势与前景加以研判。在数量方面,持续低生育率使得人口负增长速度不断加快,以往积存的人口数量优势将逐渐缩减。在结构方面,人口的性别结构逐渐改善,但年龄结构不断恶化,少子老龄化挑战愈发严峻。在素质方面,人口教育素质不断提高,而人口健康寿命虽在延长,却遭遇“残病扩张”风险,人口素质喜忧参半。在分布方面,人口分布趋于合理,但受制于户籍相关制度,仍有较大改善空间。中国人口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许多严峻问题与挑战,未来要实现人口高质量发展任重而道远,关键举措在于努力提振生育率、积极应对老龄化、全面提升人口素质、合理引导人口流动以及统筹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关键词]人口高质量发展;人口负增长;少子老龄化;中国式现代化[作者简介]陈友华,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孙永健,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博士研究生引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报告强调:我国十四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发展途径和推进方式也必然具有自己的特点。2023年,习近平主持召开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又提出了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论断和工作要求。会议指明:完善新时代人口发展战略,认识、适应、引领人口发展新常态,着力提高人口整体素质,努力保持适度生育水平和人口规模,加快塑造素质优良、总量充裕、结构优化、分布合理的现代化人力资源,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人口高质量发展构成走好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党和政府在人口领域新一轮的工作重心与战略方针,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成为我国“十四五”时期乃至本世纪中叶以前人口相关政策制定的关键点、观察点和着力点。人口高质量发展思想的提出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与政策渊源。一方面,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提出得益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延伸。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重大论断,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同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强调,“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其基本特征是“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此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出现了引人瞩目的扩充式转化,经历了“始于经济、融入社会”的词义转化,目前“高质量发展”已经全面涵盖了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1}。人口系统作为社会大系统中的子系统,自然面临着肩负起高质量发展的任务,高质量发展的思想与方针也为我国当下与未来人口发展战略与人口政策的完善提出了新要求、指明了新方向。另一方面,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思想承袭与发展了人口均衡发展、人口可持续发展、人口安全等政策理念。譬如,2017年1月25日,国务院印发《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提出要“以促进人口均衡发展为主线”。2020年,党的第十九届五中全会再次强调“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这意味着人口均衡发展成为中国重要的人口发展目标与战略方针。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是指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并且人口规模适度、人口素质优良、人口结构优化、人口分布合理及人口系统内部各个要素之间协调平衡发展。可见,人口高质量发展与人口均衡发展之间息息相关、一脉相承,是人口均衡发展的升级版,也是党中央审时度势而作出的又一个重大抉择。然而,尽管实现人口高质量发展已经确立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之一,但在具体操作层面,实务工作者和研究者对人口高质量发展尚未予以明确且具体的概念界定与指标设定,由此导致了对人口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落差认识不足,对于人口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研判不足,因而也就无法聚焦于实现人口高质量发展的可行路径。基于此,本文尝试从概念与指标入手,剖析我国人口高质量发展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路径方案与政策建议,以期为人口高质量发展的制度完善与理论演进提供些许裨益。一、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概念辨析与内涵阐释(一)概念辨析1.质量人口高质量发展建立在“质量”概念之上。何谓“质量”?《辞海》中指出“质量”即是事物、产品或工作的优劣程度。质量的概念融合品质、特性、才能等含义,常常可直接表述为“卓越”或“高水准”,含有“优良”的指向。在物理学层面,质量作为“物体所含物质多少的量”引入,它描述的是物质的一种属性而非特性。在哲学层面,“质”就是事物的性质,而质量是指“质”的“量”,即“性质”的多少。质变是由一种性质向另一种性质的突变,而质量是指事物的一组特性以其特定的关系在某一时空的呈现{2}。在企业生产层面,质量的概念关注产品和服务如何满足消费者需求,它反映客体满足主体某种期望或潜在需求的能力,强调以客户需求为基础。不过,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对质量的作用与价值的日益关注,质量的内涵不断充实,外延逐渐扩展,已涉及市场、社会、政治、人口、生态等多个领域。因此,质量如今可泛指经济产品、社会成果、人们工作状况等等的优劣好坏,“人口质量”一词也正是在这一广义范畴下加以使用的。2.发展何谓“发展”?《辞海》中释义为:“发展”是指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由旧质到新质的上升的变化过程,这种变化既包括量变和质变,又表现出连续性、阶段性和顺序性。现代意义上的“发展”与欧洲启蒙思想息息相关,最初体现了人们对社会“进步”或“进化”的期盼和关怀。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发展”这一复杂、动态的概念逐渐演化,其含义在人们对社会变迁的认知中得以不断充实和丰富。“发展”已不仅仅是一个抽象的名词,它既关系到价值认知,又关系到现实践履,发展被赋予了主体性价值期望,更多立足于人对未来的预期与预判,是行动的先导{3}。“发展”概念如今在多个学科领域中都有重要意义,包括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地理学等等。在人口学中,人口发展便可以理解为,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资源环境的持续变化,人口运行不断打破原有状态,在新的平台上构建新的状态,由无质量或低质量转变为高质量、由非均衡或低级均衡转变为高级均衡的跃迁过程{4}{5}。需要认识到,“质量”与“发展”之间关联密切但又存在本质区别。“质量”反映的是一种现实状态或变化结果,它不具有进步的指向;而“发展”则反映的是事物不断演化与进步的过程,包含质变的意涵,能够体现变化的方向,因此,人口质量体现的是对人口发展状态和目标达成度在特定时间点的静态评估,而人口发展则需要对人口演变过程与目标契合度在特定时间段展开动态评价。人口发展总是在动态演变中从一个旧的人口质量演进到新的人口质量。3.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结合了“发展”“质量”“高”三个概念,旨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强调高效、公平、绿色和可持续性。它不仅关注供给有效性、公平性、生态文明和人的现代化,还注重满足人的真实需求{6}{7}。笔者认为高质量发展包含两个重要面向:一是强调事物发展的过程本身质量高、结构优或效益好,高质量用以修饰发展的过程;二是突出事物向着高质量的目标或结果迈进,高质量用以描绘发展的成果与状态。因此,在使用“高质量发展”一词时应仔细体会与思考其中的差别。“高”也是理解高质量发展的一处难点。“高”是一个比较而来的相对概念,不同社会不同历史时期对于“高”的理解和认识也是不同的。纵向历史比较而言,“高”涉及将某一指标或特征与过去的时点进行比较,以评估进步或退步。横向国际比较而言,“高”涉及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特定指标与其他国家或地区进行比较。由此看来,在研究中国高质量发展时,该如何评判与验收发展质量的高与低,可能不仅取决于当下对过去的超越,而且还要参考发达国家的经验。仅仅有质量提高并不能称之为高质量,只有质量提高至一定水准或门槛之上才能称之为高质量;相反,质量降低也不必然说明低质量,因为依然可能保持在一个高质量水平的区间。此外,“高质量发展”与“高速增长”也是一对比较使用的概念。一方面,应当注重区分两个概念之间的差别,即高速增长主要关注规模的迅速扩大,对增长的质量要求较低,而高质量发展主要关注增长的质量,包括增长的可持续性、公平性、创新性和环境可持续性等方面。不过,考察经济增长从高速到低速较为简单,GDP(国内生产总值)指标便是一个很好的“抓手”,而考察经济发展从低质量到高质量也是可能的,但考察经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则相对棘手,因为速度与质量是经济增长的两个不同维度,经济增长速度的相对放缓是否必然换来发展质量的明显提升是需要严密的逻辑推演和充足的现实证据。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高质量发展与高速增长之间的内在联系,发展不仅包含有量的扩张,还包括有质的提高与结构的改善等,没有一定速度的经济增长,就很难有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基于此,从类型学上构建出两个概念的交叉分类表,如表1所示。经济高质量发展只有在经济高速或者中速增长情况下才有可能,同样,经济低质量发展只有在经济中速或低速增长情形下才能出现。(二)内涵阐释基于党中央对我国人口形势的最新研判,人口高质量发展是指塑造素质优良、总量充裕、结构优化、分布合理的现代化人力资源,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然而,如果将人口高质量发展仅视为一种理念,那么定性目标可能足够,但如果我们将其作为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目标,仅有定性描述是不够的,还必须明确定量指标及相应标准来监测人口发展状况。目前,由于人口高质量发展概念的新颖性和复杂性,政界和学界还未就此概念展开详尽的界定与测度,因而本文试图从指标衡量的角度进一步阐释人口高质量发展的内涵。1.何谓素质优良人口素质优良是指人口在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身心健康等方面素质状况良好,且与社会经济发展对人口素质的要求相匹配,同时不同素质人口之间保持合理的比例状态。首先,思想道德素质与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等密切相关,难以量化与讨论。相对于规模、寿命等显性指标,精神生活的内隐性、弥散性和不可计算性特征,使人们对如何评价思想道德素质高低难以形成共识。其次,科学文化素质一般由人口受教育年限加以衡量,在国际比较时通常将人口年龄限定在15~64岁的劳动年龄期。不过,受教育年限并非是衡量人口素质的正向指标而更应当是适度指标。一方面,在法定退休年龄未能明显延后的背景下,教育年限扩张的直接结果是人口就业年限的显著缩短{8}。另一方面,教育扩张的间接影响反映为人口素质与经济增长可能出现不相适应,造成高素质劳动力的失业与闲置,引发劳动力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不匹配。所以说,人口受教育年限绝非越长越好,以舒尔茨为代表建立的传统人力资本理论值得商榷。最后,人口健康素质一般借助平均预期寿命、健康预期寿命、不健康预期寿命及其之间关系等指标进行测量,即在预期寿命延长前提下,健康预期寿命越长而不健康预期寿命越短,说明健康素质不断提升。不过,这些指标在反映人口健康素质时不总是同向变化,常常出现指标间的张力。随着疾病谱系的变化,人们愈发认识到“健康可以导致长寿,但长寿不一定就健康”{9},因而反映死亡水平的平均预期寿命指标很难反映人口的真实健康水平。相较之下,健康预期寿命指标由于综合了人口的死亡和健康信息,似乎成为比较不同时期不同社会中人口健康状况的合适指标,但该指标最大的缺陷在于忽视了在健康寿命不断延长的同时,病痛寿命也在相应增加,甚至可能不成比例地扩张。为此,学者们提出了残病扩张理论{10}和健康预期寿命指数{11}或生命质量指数{12}来驳斥或改进传统的健康测度指标。2.何谓总量充裕人口总量充裕通常用来描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规模的适中或合理,是指人口数量相对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而言足够多,同时也不会导致过度竞争、资源短缺、环境恶化或社会紧张等问题。总量充裕理念与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中规模适度思想一脉相承,它们均展现出人们对实现理想人口数量的探索与追求。我们该如何衡量并计算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充裕或适度人口规模?首先,不能仅仅从人口绝对规模角度来考量人口是否充裕问题。有研究认为,中国人口总量2050年为13亿左右,远高于第三位的美国(3.75亿),中国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2020年为9.68亿,2035年将超过9亿,比目前欧洲人口总数多1.5亿人,接近美国现在总人口的2.7倍{13}。然而,这样未经标准化处理的国际比较真有意义吗?能否由此得出中国人口总量长期充裕的结论?实际上,考虑总量是否充裕时,不仅要考虑人口绝对规模,至少还要考察承载人口的国土面积的大小,即需要借助人口密度指标来衡量与评估人口充裕与否,否则仅仅从人口规模角度出发,只有人口小国才可能出现人口不充裕问题。实际上,除了国土面积以外,确定何时人口总量充裕通常还应该结合自然资源、经济机会、社会基础设施等多个指标和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其次,充裕的人口规模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难精确计算。19世纪末,英国经济学家E.坎南提出了使得经济处于“最大收益点”的人口总量,奠定了适度人口理论。自此以后,后世学者竞相效仿与发展该理论,并力图精确计算出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理想人口总量,但无一例外都以失败而告终,所提出的理想数值均被质疑或否定。随着人们对确定适度人口的幻想破灭,越来越多的学者放弃甚至大加批驳适度人口理论。可见,人口规模适度更多只是一种发展理念,人们既无法计算出适度人口,更无法通过切实干预来达到所谓的人口理想值{14}。最后,生育率水平常常是评估人口总量时易遗漏的关键指标,生育率维持在更替率水平附近是人口总量充裕与规模均衡的必要非充分条件。无论现在的人口总量充裕与否,一旦生育率长期偏离更替水平,或者出生率长期偏离适度水平(适度出生率=1/e0
2023年12月12日
其他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逻辑

[摘要]中国共产党使中国现代化的探索由被动推向主动,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人类文明实现现代化的新道路。从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历程来看,中国共产党促使中国的现代化探索实现由被动适应到主动引领的深刻转变,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成为历史必然;从现代化的理论特性来看,中国共产党构建了不同于中国传统的、西方国家的、以往社会主义国家的现代化理论体系,创造了面向未来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从现代化的实践图景来看,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关键在党,必将在党的领导下不断推向前进。[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党的领导;中国式现代化;人类文明新形态[作者简介]何虎生,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当代政党研究平台研究员;周子衿,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开创者和领导者,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各项事业的统领者和开拓者,党的领导贯穿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探索、理论建构和实践推进之中。从历史和现实相贯通、国内和国际相关联、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视角深入思考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关系,必须准确把握、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何以领导人民开创现代化道路”“中国共产党构建的现代化蓝图何以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党的领导何以成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等关键问题。回顾党对中国现代化探索历史轨迹的改变,分析党对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内涵的发展,认识党的领导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的决定性作用,从而把握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逻辑,对我们在新征程的前进道路上更好发扬历史主动精神,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一、历史进路:中国共产党使中国的现代化探索道路由被动转向主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出场和成功的根本保证。以中国现代化探索的历史进路为视角,在百余年的奋斗历程中,党以强大的政治领导力开辟出一条真正符合中国国情和具体实际的现代化道路,使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由被动走向主动,开创了“中国式现代化”这一集中体现历史主动性的现代化命题。(一)克服后发外生型现代化的先天弊端综观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尽管现代化是人类的、世界的历史进程,然而其发展之初与资本主义的发展历史纠缠而生,使现代化在走向世界的初期被时序表象冠以西方化面目。地理大发现以降,“芽蘖初生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②以杀戮、征服、殖民为主要手段向外寻求财富积累,在土地剥夺和殖民掠夺中造成沉重代价。随着对资源侵占和褫夺的不断扩展,西方国家抱持“导师”心态和“模范”面貌出场于世界历史的现代化进程中。作为世界现代化进程中被动接受的客体,中国现代化的序幕亦于硝烟中开启。当中国传统社会的“超稳定结构”在西方“现代”世界的冲击中逐步土崩瓦解时,囿于现代化浪潮下的“后发外生”属性,中国在外源生存挑战的猛烈冲击和内部剧烈震荡的连锁反应下开始了被动的现代化进程。与其他后发外生型现代化国家相比,中国在物质条件上面对“庞大的人口过剩压力与自然资源的相对短缺”的社会基础,在精神冲击中受到“亡国灭种的民族生存危机”“政治衰败、国家四分五裂的乱世局面”③的主体威胁,人们在反思技术落后、封建制度、故步自封等问题后,把中华文明一朝从高位跌向谷底归因于“后发”现代化的错失,如在工业化、民主化、文化和教育现代化等方面的缺失。伴随着民族意识的觉醒,针对被“现代”“先进”所宰制的民族现状,催生对“西方现代文明”的回应摇摆便不足为奇。“既定的”“原生的”所谓西方“先发”现代化带来的路径与标准,东西方不同空间维度的物质发展基础和文化圈层影响,都为“现代化”的定义和进程蒙上畸变的阴影。当现代化先在的“经验”“道路”和“模式”可供效仿,传统和现代的问题衍生为与外部世界的接洽,又或进一步异化为对西方文明的接受或抵制问题。中国的现代化探索并生于对西方先验经验的接纳抉择,“全盘西化”“以中补西”和保守传统皆沦为应对冲击的路径依赖,一则是世界上西方样本的经验,一则是旧有的中国封建样本的经验,现代化调整的空间仅在于西化的程度问题,实际上成为以外界为主要驱动力的迫于无奈的选择。中国共产党应运诞生于西方现代化模式已初现端倪之时,以政党的主体意义和主动力量,通过严密组织结构和坚定理想信念一统政党的主体力量,开启中国现代化探索由被动走向主动的崭新篇章。在后发条件下,中国现代化的探索由被动而历经结构崩溃、认同错位和路径依赖,要走向主动,须剥离其中不合理的西方先验因素。单一的回应冲击的被动机制在中国复杂的社会土壤上缺乏动力。实际上,中国的“现代化”一词于1933年7月《申报月刊》“中国现代化问题号”特辑正式问世时便已有了追赶和达到世界潮流和先进水平的语义指向。真正的“现代化”相对于封建、落后指向前进、进步而非具体的“西方化”落点。可与之相悖的现实是,冲击使中国社会传统法理权威和旧有价值规范体系逐步瓦解消失,面对先发国家出于自利的矛盾转移模式和先在的现代化经验道路,须以更强有力的动力号召和更契合民族国家的发展策略统合聚集分散的力量。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引领”和“组织力量”④恰是带领中国克服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阻力、跳出后发历史圈套迫切需要的力量。在异质于本国文化传统的外来规则,以及结构崩溃与重塑异步导致的社会“真空”中,中国共产党甫一诞生,就以更为广阔的国家、民族和社会发展目标超越单一的西方化,以意识形态号召力和严密组织原则撬动广大群众撇除以原初国家模式为现代化必要参照的固有思维模式,发挥主观能动性克服西方主张和社会传统冲突带来的对现代化的认知偏离,以走向对于现代化的主动探索和建设之路。(二)推动现代化探索转向主动构建的主体自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的现代化探索道路上出现了主动力量。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的现代化探索呈现出显著的阶段性、单向性特征,在器物、制度、思想文化等层面进行了初步探索。而出于打击、经验、认知转变而对单维度的现代化进行探索,实际上仍是囿于是否效仿西方工业化路径、照搬西方政治体制、尊崇西方文明的路径争论,其所谓现代化的本质是以被动姿态接受关于殖民国家的个体发展现代社会样态的认知。启于外源示范的现代化探索与中国社会机制异质,陷入外部现代文化同据守传统中国文化无法弥合的尴尬窘境,更由于缺乏有公众认同的主线目标、缺失有效力的作用机制而成为对现代化的无序摸索。近代中国的现代化探索与国家样貌的构建紧密勾连的同时,愈发与中华民族的命运紧密勾连。在这一历史舞台上诞生的中国各方政治势力,以建构现代民族国家为愿望,为实现现代化目标而提出不同方案。尤以中国共产党对于现代化的探索为代表,体现出真正具有政党主体力量的有序主动探索。中国共产党的特质使中国的现代化探索有了实际有力的主动力量。建立现代国家以挽救民族命运的诉求,在近代中国催生出相应的政治力量。孙中山以“振兴中华”的民族愿望为核心,以现代化的文明社会为愿望,以国民党为主体作出了不同于前人的努力。政党政治失败后,在苏俄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孙中山改组国民党,以期形成有力的政党力量以建立和治理现代民族国家,使之实现实际意义上的现代化。集中体现孙中山对现代化国家理论设计的《建国方略》强调,要推进交通、港口、矿业等实业发展,锻造国民发达民权以达“民有、民治、民享”的国家和社会,已然包含多方位的现代化图景。然而,这一构想随着孙中山去世和国民党的权力斗争全面发酵而破灭。不同于国民党对于现代化探索的政党主体力量缺失,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建党原则建立的中国共产党,形成了有效的组织力量,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起,中国共产党便开始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进行主动探索,立足中国革命中的实际问题,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映照现代化进程,在以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的基础上,以创造实现中国现代化的根本社会条件为阶段目标,将实现国家现代化的使命担到了自己肩上,以政党的力量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由此,中国共产党厘清中国的现代化探索主线,以严密的组织架构落实政治意志,动员民众整合革命性力量,运用运动等强效方式,在实体上以统一的政党组织维护了中国的大一统稳定格局,精神上以强力的意识形态宣传连接起现代化阶段目标和文化主体认同,以政党力量保证了现代化中的中国特性。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不仅使中国革命的前程光明起来,也使中国现代化探索的道路光明起来。(三)推动现代化探索转向主动革新的系统深化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便成为推动和引领中国的现代化探索的主动力量。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因时而变,不断探索推进现代化的方法侧重,接续完善党实现现代化的作用机制。面对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中国共产党以不同的方式方法为主导,从革命过渡到改革浪潮和“全面深化”,均指向对现代化的争取和发展。革命本身以解放、发展生产力为目的,毛泽东指出要将中国从受压迫剥削的国家变为“政治上自由和经济上繁荣的中国”“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⑤,以破坏旧世界的革命运动来构建新世界。通过政治革命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进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目标内含现代化取向,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一开始便成为现代化探索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后,以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现代化建设过渡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随着1956
2023年10月25日
其他

中国式现代化彰显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品质向度

[摘要]中国式现代化从理论到实践,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独立开创出来的,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鲜明特色。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破解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诸多难题,摒弃了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两极分化的现代化、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老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人民至上,彰显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人民性;坚持共同富裕,彰显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公平性;坚持两大文明协调发展,彰显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协调性;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彰显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规律性;坚持和平发展,彰显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包容性。中国式现代化塑造了全新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充分彰显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超越性、原则性、生成性和示范性,为21世纪世界现代化和人类文明进步指明了正确方向。[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人类文明新形态;资本主义现代化;世界现代化;人类文明进步[作者简介]侯衍社,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研究员;葛数金,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西藏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内涵与实现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2&ZD012)、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重大项目“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现代化道路探索历程与经验研究”(项目编号:19XNL003)的阶段性成果。
其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栏征稿启事

为深入学习贯彻、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杂志将开设“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栏目,围绕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坚持好、运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的立场观点方法,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科学把握百年变局下的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以正确的战略策略应变局、育新机、开新局,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已手中,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等等,公开征集、组织刊发相关系列文章。
2022年10月17日
其他

个体化视域下乡村社会情感共同体重塑

[摘要]乡村本身具有共同体的属性,情感要素是维系乡村社会整合的重要变量。个体化造成乡村社会的情感基础更迭、情感内聚消解和情感边界收缩,具体表现为信任伦理感知弱化、公共精神流失以及福利资源再生产受限,这些社会情感问题亦蕴含社会再整合的需求转向。乡村社会情感共同体的重塑需要兼顾情感与规则的平衡,根植于传统乡村情感资源,融契于现代乡村情感结构,以伦理道德为情感规范、公共精神为情感依托、福利互助为情感纽带,并以制度建设为情感保障,实现乡村社会整合的现代性方式。[关键词]乡村社会;个体化;情感共同体;社会再整合[作者简介]杨慧,中央民族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吕哲臻,中央民族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研究生引言乡村本身具有共同体的属性,是建立在自然情感基础上的地域性村落与伦理共同体的结合。传统乡村社会中信任、规范的意涵与礼俗社会的内在秩序契合,村民对其产生共同性的情感认同,并保持一定的延续性,这是长期以来我国乡村社会稳定的内在原因。在不同时期社会政策的影响下,我国的乡村共同体呈现多样形态。通过对社会整合机制进行研究可以发现,我国经历了从传统社会的先赋性整合(以血缘、地缘为基础),到改革开放前的行政性整合,再到契约性整合的历史变迁。①无论在哪一个发展阶段,乡村社会的情感要素如血缘关系、伦理道德、宗族组织等力量一直存在,是维系乡村社会整合的重要变量。随着社会现代化发展,乡村社会的个体化、原子化特征日渐显著,乡村内部自然规范的强度与情感内涵经历了动态性的调试演变。利他主义的道德情感、礼俗秩序的伦理约束以及集体主义共享价值日渐式微,造成乡村原公共精神和共同体意识的流失,并进一步影响了乡村社会团结机制与社会成员的公共事务参与。现行的规范性制度和措施难以在村庄层面有效培育内生力量与公共精神,而在乡村治理中构建适宜村民表达的情感空间和参与机制,以情感联结乡村治理多元主体,并与正式的规范和制度相结合②,有利于提升村民个体对公共事务的关心和参与,重构村庄共享价值和情感内聚。在个体化背景下,情感要素对乡村社会整合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个体化进程带来社会情感问题的同时,亦蕴含社会再整合的需求转向,情感共同体重塑是对前述传统乡村共同体的推进和超越。共同体情感主要是社会成员对所属社会产生的归属感,是对于共同需求的认同和参与公共生活的动力。我们需要探索整合人情关系、福利互助、家国同构等情感资源的现代性方式,即如何通过共同情感的重建恢复乡村社会对于个体的情感依托?根源于乡村伦理道德文化和公共精神的情感共同体如何保障村民的主体性和村庄的公共性?如何在主体性责任与公共精神培育中提升村民参与乡村建设的意愿与能力?一、个体化与乡村社会情感嬗变(一)乡村社会个体化“个体化”概念描述的是有关社会制度以及个体和社会关系的一个结构性转变。③个体化在历史文明进程中产生,在时代变迁中不断被赋予新内涵。辩证地来看,个体化具有两方面含义。一方面,个体化意味着原社会形式、集体良知、社会参照单位的补偿作用消退,个体获得相对意义的自由④,是突破传统羁绊获得个人解放、并赋予个人主体性的过程。另一方面,个体化也使得集体的责任被碎化为个体的形态,个人身份逐渐转变为“责任者”,即个体需要完成任务并对其行为后果负责。⑤由于现代社会的液体化和流动性,可能性趋于无限,个体选择的自由也趋于无限,给个体带来了“情感解放”的心理满足,但每一件事情的未完成、不彻底和不完全决定状态充满了风险和焦虑。⑥风险社会的不确定性由集体直接转移给个人,并由此衍生出新的社会依赖。我国乡村处于个体化的发展趋势之中,所带来的情感后果由个体向家庭、乡村社会层面延伸,在不同的社会结构层次呈现出不同特点。个人的本体性安全来自于家庭与关系网络,而非政治意义上的权利义务关系,但这种克服不确定性的基础是不牢固的,传统联结与当前社会制度难以满足风险社会中个体的安全性需求,社会个体化中的“个体”又处于更多的不确定性之中。⑦现代社会家庭虽仍是个人情感依赖关系的重要来源,但个体也不再愿意为了集体的利益和家庭扩展而牺牲自己,相反他们在家庭中寻求自己的利益和快乐⑧,更强调个体在情感上的独立和个人目的实现。在集体情感层面,随着土地承包责任制推行和面向市场的生产与经济发展,以责任和义务为本位的传统公共精神逐渐从村民的观念中淡出,社会化小农开始以自身的利益为核心重构观念世界。⑨传统互助团体开始走向衰落,村民从各种共同体中“游离”出来,走向原子化。⑩不过,我国乡村社会的个体化具有“适度”发展的特征,即个体虽从传统中抽离,但仍处于原差序格局的情感联系之中,原社会关系与集体道德仍对个体产生影响,而不确定性情境下个体的情感焦虑与对新社会依赖关系寻求的渴望,又会更新原社会整合形式中的要素。如何回应个体化背景下的情感特点与情感需求,进而实现乡村社会的再整合,是我国现代乡村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基于我国个体化的发展现状,阎云翔对“为自己而活”的个体化命题进行了本土回应,认为在我国个体化进程已经进入新的阶段,新家庭主义、民族主义和物质主义是国家主导下个体化新阶段的主要特征,个体似乎有了更强的身份认同危机,更迫切地寻求强大的保护机制,也更需要找到在精神层面安身立命的资源。{11}乡村社会经历个体化演变,个体、群体在微观层面所产生的情感体验也随个体化进程发生嬗变。微观情感体验通过日常生活实践与集体行动,进入社会情感再生产的宏观结构层次,在历史发展的变迁中不断改变原乡村社会共同体中情感的意涵。乡村社会情感嬗变体现于信任伦理、公共精神、福利资源的变化之中,在其中凸显了“自我”为导向的发展特征,但个体在回应上述乡村社会情感变化过程中也产生了新的情感体验与情感认知,从个人情感问题发展至乡村社会问题。因此,关注现代乡村社会个体化趋势中的问题以及精神层面的情感导向愈发重要。(二)乡村社会情感嬗变1.情感基础的更迭:信任伦理感知弱化乡村熟人社会建立于初级社会群体以及地缘、血缘基础之上,以家庭、集体为单位进行生产建设和生活治理,在日常生活的历史实践中形成了共享的信任环境和价值体系,并通过共识机制的生产使乡村信任伦理具有“约定俗成”的特征,实现村民相互之间的情感承诺。随着农产品市场化、农民外出务工等新乡村经济的出现,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对熟人社会中的信任环境造成冲击,乡村礼俗秩序式微和共享性道德秩序范围缩小弱化了村民对信任伦理的感知,情感嬗变体现为基于关系的特殊信任不再完全依赖于情感和认同。{12}乡村社会的信任存有一种惯性,传统社会信任得以维系的重要前提在于几乎所有信息是完全公开的{13},熟人社会中的交往规则和信息流动具有共同“意会”的特征,社会交换与契约定立建立在长久共同生活所产生的情感信任基础之上。而在个体化时代背景下,人际关系的建立以自我利益实现为导向,本体性价值被动摇的村民容易在社会竞争中失去底线和原则,从而动摇农村稳定的内核{14},村民对信任伦理感知弱化。半熟人社会中个人信息的模糊性以及趋利性造成了乡村社会内部的猜忌、怀疑,加之乡村内部信任机制对于个人行为的规约力以及失信行为的监督力降低,不断销蚀乡村社会自在信任的生成机制,出现了“熟人失信”等社会问题。同时,“离土”时代信任权威的流失以及外部社会失信风险改变了乡村社会一贯以来的特殊信任依赖路径,村民逐渐失去信任伦理的感知资源{15},社会信任的总体存量下降使村民对于共同体的情感认可悬置。具体体现为:怀疑正式制度下的政策措施与结果,较易采取非正式方式表达自身的不满情绪;以“乡规民约”为代表的非正式约制逐渐失去对乡村失信行为的约束。村民对乡规民约的关注热情较低,使得乡规民约丧失了原本的乡土性和继承性{16};基于乡村信任而产生的互助、共享等慈善精神与福利网络在总体风险社会的影响下趋于瓦解,个体难以在共同体中获得情感资源和互助性福利支持。2.情感内聚的消解:公共精神流失公共精神来源于村民的日常生活,现代性情感具有生活政治的取向,其情感内聚消解与日常生活背后的道德和生存问题有关。{17}乡村社会个体化发展背景下的公共精神流失首先体现在村民对公共事务表现淡漠,村民难以自觉、自愿参与乡村公共事务。对江西、湖北、河南、黑龙江、甘肃5省20村的调查数据表明,村庄公共事务参与以私人利益为主导,直接涉及村民实际利益时,村民会选择参与公共事务,一旦无直接利益关联时却很少主动参与{18},在公共事务的商议中以最大程度实现个人利益为目的,忽视集体利益。在公共性联结方面,多元利益诉求下的乡村环境亦缺乏强有力的乡村组织,不能对多元价值观念进行凝聚整合并达成统一共识,过度行政化的村两委组织和封闭性、礼俗性的宗族组织都难以扮演好“中间组织”的角色。{19}对佛山市村级治理实践的研究显示,村级组织“行政化”“自利性”趋强,村民利益有时得不到有效维护,导致村民缺乏对于村级组织的必要信任。{20}在西南地区的某村委会中,日常活动也要通过发钱发物等“激励”方式才能对留守村民进行动员。{21}同时,乡村人口流失使传统乡村组织在乡村整合中失去效用。例如,由家族组织所联结的劳动共同体正在被社会流动加速分解,家族成员的“公共性”观念脆弱,集体生活失序、组织程度孱弱,狭隘的个体主义思想呈现滋长之势。{22}个人失去与公共生活的组织联结,村庄公共物品供给不足。在公共空间实践方面,乡村公共空间作为历史延续性和空间共时性的载体,以自然为基础但并非是单纯性的物理空间抑或是景观,而是作为承载乡村共同体情感的历史肌理和文化记忆的现实性表征,包含了个体对共同体存在的感知及社会关系的迭代,从而能在公共空间实践过程中得以实现社会空间的再生产。而现代乡村更多地将公共空间作为物理性场所,个体在公共空间中的实践并不诉诸其整合作用,乡村历史记忆和情感在公共空间中缺乏被转喻为“空间符码”的活动与机制。对关中平原西部农民的调研发现,随着数字时代智能手机和短视频在农村社会的流行,村民的文化生活已从公共文化空间回归到私性文化空间。{23}
2022年6月24日
其他

中国共产党把握历史主动的宝贵经验

[摘要]如何把握历史主动是一个集认识论、实践论、方法论于一体的重大现实问题,直接关涉中华民族与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自觉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始终掌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积累了弥足珍贵的财富与经验。把握历史主动,前提在于遵循历史规律,基础在于坚定历史自信,动力在于尊重历史主体,重点在于增强历史担当,关键在于抓住历史机遇,精髓在于勇于自我革命。系统阐释并充分运用我们党把握历史主动的这些宝贵经验,对于党在新的赶考之路上继续交出优异答卷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历史主动;历史主动精神;唯物史观;宝贵经验[作者简介]侯衍社,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研究员;吕明洋,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本文系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重大项目“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现代化道路探索历程与经验研究”(项目编号:19XNL003)、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科研基金项目“马克思精神生活观研究”(项目编号:581122500121)的阶段性成果。把握历史主动是无产阶级政党的一个永恒的实践主题,始终把握历史主动是中国共产党取得百年辉煌成就的重要法宝。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等重要场合发表的讲话中都提到了“历史主动”这个关键词。如何把握历史主动是一个集认识论、实践论、方法论于一体的重大现实问题,直接关涉中华民族与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建党百年来,我们党矢志不移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在遵循历史规律、坚定历史自信、尊重历史主体、增强历史担当、抓住历史机遇、勇于自我革命中把握历史主动,积累了弥足珍贵的经验。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系统阐释并充分运用我们党把握历史主动的这些宝贵经验,对于党在新的赶考之路上继续交出优异答卷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一、把握历史主动的前提:遵循历史规律是否尊重和遵循历史规律直接关系到一个政党有无先进性,更决定了一个政党的兴衰。把握历史主动的首要前提就是对历史的行进逻辑与演变规律要有科学、客观、深刻的认识,唯有在承认、尊重、遵循历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合理地运用规律,才能在历史洪流与时代潮流中真正把握历史和未来的发展主动。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恰恰“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1},为人们认识与改变世界提供了根本思想武器和强大精神力量。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现实、寻求真理、引领时代,致力于拨开历史迷雾发现历史前进规律,透过遮眼浮云洞察历史发展大势,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令人刮目相看的发展奇迹。习近平指出:“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思想。”{2}这充分彰显了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所具有的科学精神、科学立场、科学思维、科学态度,是党始终把握历史主动的重要秘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思想的首要内容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并不是简单的僵化事实的汇总,也不是观念意识的建构,而应该从其自然规律的角度加以考察。与自然界有其发展的客观规律相同,人类社会发展也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内在规律,是一个客观动态的历史过程。这就彻底否定了以往历史观所宣扬的社会历史发展仅仅具有主观性、盲目性与随机性的观点。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卓越的理论创造与有原则高度的革命实践,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本质与规律,系统阐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相互适应的辩证运动过程。回顾百年奋斗历程,我们党始终秉持物质生产是人类历史与社会生活发源地的观点,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己任,同时也根据社会基本矛盾及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与特点因应制定具体的战略策略,充分彰显了党把对历史规律的理解与把握提升到历史唯物论和历史辩证法高度的理论自觉。“历史发展有其规律,但人在其中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只要把握住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抓住历史变革时机,顺势而为,奋发有为,我们就能够更好前进。”{3}中国共产党正是在积极探索与发现规律、充分认识与尊重规律、科学遵循与利用规律中把握历史主动,既注重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决定性与规律性,又强调历史活动主体的选择性、自觉性与创造性,在理论、制度、实践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一系列卓越成就,成为卓越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历史和现实有力证明,把握历史主动,离不开对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有机统一这一重要原则的持守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思想的第二个重要内容就是社会形态演变规律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与最终走向。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导致的必然结果出发,马克思恩格斯在剖析人类历史五种社会形态演进的过程中清晰指明了“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4}总趋势,并深入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终将被取代的内在机理。这就坚定了无产阶级与劳动人民自己解放自己、主宰自己命运的信念信心,也为共产党人树立理想目标奠定了思想和精神基础,提供了明确的奋斗方向。有了理论支持与精神指引,就有了政治认同与党性坚定。中国共产党始终着眼于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并在深刻把握实现共产主义必要条件的基础上积极进行奠基于物质生产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建设,不断改革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以适应生产力发展,在合乎客观规律的历史逻辑中朝着伟大梦想与最终目标奋力迈进。在一定意义上,百年党史就是一部党遵循历史规律、把握历史主动、开创伟大事业的历史。我们党在自觉能动地改造社会历史的同时,也进一步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由此升华而成的宝贵经验又为党接续奋斗提供了有益指导,使得党对前途命运的掌握愈发主动。事实胜于雄辩,历史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5},遵循历史规律是确保和推动党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的重要前提与保证。二、把握历史主动的基础:坚定历史自信中国共产党始终强调历史规律,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一贯以具体历史的、客观全面的、联系发展的观点理解和认识历史,科学把握历史发展的决定性与选择性、偶然性与必然性、阶段性与连续性、普遍性与特殊性、前进性与曲折性的辩证统一,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将总结历史和开辟未来有机统一,向人民与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答卷。一个政党只有对自己走过的路、脚下的路、前行的路具有足够自信,才能够以更加铿锵有力的步伐迈向光明彼岸。中国共产党是最有理由自信且具有高度历史自信的执政党。我们党的历史自信不仅来自于党始终坚持天下为公、从事人类正义事业的自觉选择以及作出的世界贡献,也来自于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谱系的滋养、激励与鼓舞,更来自于党的百年奋斗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与积累的宝贵经验。中国共产党把握历史主动的基础就在于充分尊重历史规律基础上不断汲取历史经验、奋斗精神、伟大实践的养分,不断坚定和增强历史自信,以从容不迫和积极主动的姿态引领“中国号”巨轮在劈波斩浪中行稳致远。历史是最好的启示录与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与营养剂。而作为正确看待与推动历史发展的科学历史观,大历史观不仅坚持用唯物史观与唯物辩证法审视历史,同时其所凸显的历史主动精神也为推动历史发展和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因此,坚定历史自信,要从大历史观的视角回顾波澜壮阔的百年党史,在深化和丰富党对历史规律、历史进程、历史得失、历史事实的认知中提炼出党过去能够成功与未来继续成功的系统经验,不断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高度重视历史经验、主动总结历史经验、自觉运用历史经验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与独特优势之一。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以“十个坚持”高度概括了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这十条经验是我们党在掌握唯物史观和坚持正确党史观的基础上,主动从艰辛辉煌的历史中寻经验、求规律、探未来的智慧结晶和精神财富,“形成了一个逻辑结构严谨的经验系统”{6},充分体现了党用历史之光照亮未来之路的高瞻远瞩与深谋远虑。中国共产党不仅始终秉承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精神,善于从实际出发且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总结历史经验,同时也深谙辩证法之道,善于从正反两个方面总结历史经验,既珍视成功经验,又直视失败教训。邓小平指出:“历史上成功的经验是宝贵财富,错误的经验、失败的经验也是宝贵财富。”{7}在这个意义上,党的百年奋斗征程就是一部党从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与危险考验的伟大实践中总结经验、汲取教训,从历史经验中提炼出克敌制胜的法宝,进而以高度的历史自觉、历史清醒、历史自信奋勇前行的光辉历史。“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正确思想指引。”{8}从理论创新与理论创造角度来讲,我们党总结历史经验,使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生动实践转化为系统化、普遍化、体系化的科学理论,为党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特别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提供了必要准备与丰富素材。另一方面,作为历史经验的提炼和升华,我们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也为党继续前进并积累更多新的历史经验提供了重要指导与基本遵循。因此,坚定历史自信以把握历史主动,内在地要求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决议》指出,“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9},充分体现了历史经验的充分运用、时代呼唤的响亮回应、伟大实践的高度聚焦,凸显了我们党厚重的历史底气、高度的历史自觉、清醒的历史认知和坚定的历史自信。同时,坚定历史自信也要坚定和增强“四个自信”。“四个自信”与历史自信相互贯通、相辅相成,历史自信为“四个自信”奠定了深厚的价值与实践底蕴,而脱离了“四个自信”,厚植其中的历史自信也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唯有将“四个自信”和历史自信有机统一于党的历史叙事与历史创造之中,才能以更加自信、自立、自强的昂扬姿态把握历史主动,不断谱写气势恢宏的历史新篇。三、把握历史主动的动力:尊重历史主体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拥有其他任何政党无法比拟、难以比肩的坚实根基与力量源泉。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郑重地声明自己是工人阶级的政党,是无产阶级的政党,既把人民置于最高位置,又把担负的使命与前行的目标鲜明地镌刻在奋斗旗帜上。百年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10}
2022年6月17日
其他

马克思现代化视野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逻辑进路

[摘要]在马克思视野里,人类社会形态的演进过程以资本主义社会的出现为拐点,标志着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发展演进过程的分析蕴含了其关于人类社会现代化一般特征和发展趋势的深刻论述,包括生产力的极大飞跃、生产关系的变革、科学技术的推动带来机器大工业的普遍应用、商品经济的繁荣和世界市场的发展以及形成以物的依赖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伟大创造。它起始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经历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独特逻辑进路表现为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推进主线,通过生产关系的变革与调整凸显矛盾运动中的阶段性演化,依靠科学技术创新实现递进式发展,以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构成内生运行过程,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多元复合目标,重塑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的世界市场格局。中国式现代化既秉承了马克思关于现代化演进的理论内涵,又成功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逻辑进路[作者简介]何爱平,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院研究员;李清华,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2022年4月14日
其他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哲学意蕴探析

[摘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蕴含着重要的哲学意蕴:从本质特性上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体现世界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规定性,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性,体现“两个结合”赋予的特殊性,三者是辩证统一的;从主体意蕴上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体现领导主体与人民主体相结合、事实主体与价值主体相统一,旨在超越资本主义现代化造成的事实性与价值性相异化的悖论;从实践方法论上看,主要包括坚持实事求是与远见卓识相结合、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坚持战略思维与底线思维相结合、坚持“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相结合、坚持独立自主与改革开放相结合等方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是规律预存与封闭固化的,它将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而不断拓展新的问题域。[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本质特性;主体意蕴;实践方法论[作者简介]周康林,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后、讲师
2022年4月11日
其他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意蕴与价值追求

[摘要]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总体趋势来看,现代化既是一场持续性、世界性的社会革命,也是一场人自身的革命。尽管肇始于西方的现代化创造了工业文明和现代社会,但这种现代化是以资本为内驱的现代化,其结果是以“物本”支配“人本”,从而导致了人的发展的异化。中国式现代化则是以人的现代化为主题,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人类解放为根本价值追求的现代化,它在实践中开辟了一条以“人本”代替“物本”、“人—自然—社会”协同进步的现代化发展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关键词]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资本;人的全面发展;现代社会[作者简介]赵义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2022年4月6日
其他

乡村治理的“生活治理”转向:

[摘要]生活治理是新时代乡村治理的重要形态。在市场力量影响下,乡村社会从生产本位走向生活本位,农民日常生活秩序趋于问题化,这构成了新时代乡村治理形态转换的契机。因应农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乡村治理须超越后税费时代的资源依赖,通过制度认证和村庄动员等机制形塑权力实践的日常生活脉络。制度认证指向日常生活的公共性与正当性,从事实与规范两个维度定义日常生活秩序。村庄动员包含组织动员与社会动员两个层次,激发了农民的生活主体性。生活治理拓展了乡村治理的实践深度,其有效性主要依赖于制度与生活的统一。[关键词]乡村治理;生活治理;乡村社会;日常生活;生活秩序[作者简介]杜鹏,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助理研究员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理论创新和意识形态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8ZDA16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其他

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经验探析

[摘要]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新社会,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奠定了政治前提、物质基础和制度保障;领导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建立充满生机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体制,在开创和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完成兴国大业;领导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伟大斗争,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推进强国大业。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光辉历程经验就是密切联系群众、科学理论指导、统筹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和伟大社会革命。[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百年历程;经验[作者简介]罗文东,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共产党1921年诞生之时,只有50多名党员,面对的是一个外敌入侵、积贫积弱、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中苦苦挣扎的落后国家。100年后的今天,中国共产党已发展成为一个拥有9100多万党员、460多万个党组织、在14多亿人口的大国长期执政的超大型政党;在党领导下,中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人类历史长河中,100年不过是弹指一挥间,但中国发生的变化、取得的进步则是震古烁今、世所罕见。是什么力量推动中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呢?中国共产党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原因是什么呢?本文试从中国共产党100年的光辉历程和宝贵经验的角度进行分析和阐述。一、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在15世纪之前的近5000年历史时期里,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中国始终走在世界发展的前列。但在15世纪以后,西方国家经过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民主革命和工业革命,迅速崛起并赶超中国。尤其是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先后侵略瓜分中国,封建王朝统治日益腐败,人民饥寒交迫、备受奴役,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深重危机。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岁月里,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历史证明,旧式的农民战争、不触动封建统治根基的洋务运动、仿效西方资本主义的种种改良和革命的方案,都不能完成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艰巨任务和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要解决中国近现代发展进步问题,亟须产生能够领导中国社会变革的先进阶级和领导力量,找到能够指导中国发展进步的科学理论和正确道路。这一历史重任最终落到了中国工人阶级及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身上。
其他

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

[摘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基于辩证唯物主义视角和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与实践梳理,共产党执政规律是一个由执政理念、执政目标、执政方式组成的相互联系、耦合共进的有机整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无条件巩固执政地位,抓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这个要津,创造性拓展了共产党执政规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展现出重要价值功能,从而形成了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整体性认知、实现了对社会主义本质与共产党执政认识的有机融合、全面推动执政规律的实践应用,实现了我们党认识和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新飞跃。[关键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共产党执政规律;执政理念;执政目标;执政方式[作者简介]双传学,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杂志公开招聘编辑

北京市社科联将根据职位要求对报考人员进行资格审查,确定参加考试人员名单。具体考试形式、时间及地点将在北京社科联网(http://www.bjskl.gov.cn)另行通知。
其他

“共享发展理念的社会学研究”——青年社会学者第二届论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杂志是由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1995年创刊,现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
其他

孝文化的现代价值及其实践探析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国近代道德革命研究”(项目编号:14BZX082)研究成果;本成果得到中国人民大学统筹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经费支持。
其他

论当代家风“场域—惯习”的运作逻辑 —— 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的思考

3.形成良性的“家风实践感”,使家风场域契合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家风惯习认同并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目标保持一致,进而确保当代家风“场域—惯习”得以有效运行
其他

城市社区治理现代化:关系论的视角

其实质就是社区居民委员会领导之下的城市居民生活共同体;社区治理是指以社区居民委员会的辖区为基本范围,以社区居民生活和公共事务为对象,以治理机制为依托的基层公共领域相关活动。
其他

单位的“隐形在场”与基层社会治理 —— 以“后单位社会”为背景

{3}{7}[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著,李康、李猛译.实践与反思[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34,160.
其他

西方民主政治危机与坚持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

④{5}{6}{7}{16}{19}{21}[德]乌·贝克、哈贝马斯等著,王学东、柴方国等译.全球化与政治[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72,77,126,213,214,71,73.
其他

五大发展理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发展观

本文系北京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与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五大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与实践逻辑研究”(项目编号:16ZDAL01)阶段性成果。
其他

优秀传统文化为治国理政提供丰厚滋养 —— 学习习近平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脉,是今天治国理政、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分宝贵、不可多得的资源。“我本人也是一个中华文化的热烈拥护者、忠实学习者。”
其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文化根基与传承维度

作为思维运动的内在动力,精神一旦形成,其作用就是不可忽视的,并且不会轻易改变。正所谓“精神四达并流,无所不极,上际于天,下蟠于地,化育万物,不可为象,其名为同帝”{16}。
其他

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四性”

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形势下提出的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新要求,是新形势下全面从严治党的最新诠释,其内在的价值与逻辑值得深入研究。
其他

“党内政治生活”的内涵界定探析

特别是吸取了“文革”的沉痛教训,针对当时存在的党风党纪问题而实施的整党重大步骤和新的举措。“1980年准则”具有强烈的针对性,其中最重要的是坚持党的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坚持集体领导、反对个人专断,
其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7年第1期目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杂志是由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1995年创刊,现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
其他

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问题研究

党章规定,党员对党的决议和政策如有不同意见,在坚决执行的前提下,可以声明保留,并且可以把自己的意见向党的上一级直至中央提出。党员权利保障条例,又补充了一点,就是党员不得公开发表同中央决定相反的意见。
其他

中国经济绿色低碳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杂志是由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1995年创刊,现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
其他

服务业的要素化趋势分析:知识过程与增长跨越

{21}典型如现阶段中国主要储蓄者中,初等教育水平劳动力比重达到60%~70%的极高水平。袁富华、张平、陆明涛.人力资本结构升级模式[J].经济学动态,2015(5).
其他

共享经济下互联网金融发展研究 —— 以P2P网络借贷为例

2007年我国首家P2P网络借贷平台拍拍网的挂牌成立,标志着我国P2P网络借贷发展的开始。此后,随着互联网金融概念的提出,P2P网络借贷逐渐成为互联网金融的主要形态。
其他

基于犯罪大数据的社会治安精准防控

总之,精准防控的提出是将犯罪大数据与犯罪治理关联起来的产物,是立体化治安防控适应大数据浪潮的有益探索,也推动了犯罪治理模式的改进,更为犯罪治理的理论研究走向深入开放提出了新的重要议题。
其他

深刻认识和把握四个“三大规律”

总之,我们要在深刻认识和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及现代化的三大规律、执政的三大规律、发展的三大规律的过程中,不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其他

文化自信的意义及其实现

④在当代西方似乎有一种不成文的说法,我们且把这种说法称为“宗教制造”。它认为人是应该有信念信仰的,而信念信仰必须通过宗教的方式来完成,因此,那些没有宗教信仰的无神论者就是一帮可怕的人群。
其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杂志2017年选题指南

(6)凡本刊录用的作品,其与本刊相关的汇编出版、网上传播、电子和录音录像作品制作等权利即视为由本刊获得。上述各项权利的报酬,已包含在本刊向作者支付的稿酬中。如有特殊要求,请在来稿时说明。
其他

延安时期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的历史经验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加强党性修养与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研究”(项目编号:2015YZD15)、2015年“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青年英才支持计划”的研究成果。
其他

德法并举:规范视域下的公民价值观教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杂志是由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1995年创刊,现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
其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杂志2016年第5期目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杂志是由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1995年创刊,现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
其他

举办“转型时期中国社会公平正义理论研究暨青年学者论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杂志是由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1995年创刊,现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
其他

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之间的融合

“天人合一”辩证思维还强调自然界是人类生命和人类价值之源,是社会存在的物质基础,而人与自然界是共生共存的整体,人道和天道在逻辑上是相通的,实质是“天人合德”。
其他

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的几个问题

(三)在对社会主义本质和核心价值观这两个基本要素准确把握的基础上,还要把二者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概念,使之成为既能够反映社会主义的本质,又能够得到社会认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其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战略布局、发展理念与中国道路”学术研讨会通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杂志是由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1995年创刊,现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