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样的房子或许是中国新农村真正需要,更被欧洲杰出建筑师奖推崇——西线工作室主持建筑师魏浩波访谈

王小茉 装饰杂志 2021-09-22


2018年度欧洲杰出建筑师奖

竞争激烈   大牌云集 

西线工作室主创设计师

魏浩波、谢劲松

在本届角逐中分别荣获竞争极为激烈的

公共建筑类唯一最高奖

与综合体建筑类唯一最高奖


颁奖评委Tateo Nakajima与西线工作室主持建筑师


这是中国建筑师首次一届同时

获得两项欧洲杰出建筑师奖的最高奖

而且获奖类别是难度系数极高的

公共建筑类和综合体建筑类

喜讯|西线工作室荣膺欧洲杰出建筑师奖两项最高奖

(点击以上链接可查看详情)



内容摘要

对于本土设计师和建筑师而言,西部提供了探究本土策略、积累实践智慧的舞台。本文着重介绍分析了西线工作室主持建筑师、贵阳建筑勘察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总监魏浩波的工作经历,他和设计团队十几年来积累的设计经验、工作方法与两个设计案例。魏浩波及西线工作室以“乡土性”+“技术观”为工作框架,再现乡野世界的公共生活系统,以通用建造系统解决问题的设计探索,或许能为新农村建设摸索出一个既保持乡土基本人伦结构 , 又融入当代生活状态的新乡土生存版本。


1. 西线工作室“上山下乡”系列项目(从左至右,从上之下)

贵阳花溪石板镇摆陇苗寨民族综合体

贵州长江新村白鹤林半岛赤水游客中心

贵安新区车田村游客接待中心

贵州竹海国家森林公园入口景观建筑

赤水丙安红一军团纪念馆黄陂洞红军战斗遗址纪念场

赤水佛光岩风景区游客接待中心与入口空间设计

赤水红军烈士陵园展陈馆贵安新区车田村文化中心


无论从自然生态角度还是人文生态角度

西部都具有多元的特点

对于本土设计师和建筑师而言

西部的最大价值是机遇


在东部地区环境发展几近饱和趋同的情况下,西部为他们提供了探究本土策略、积累实践智慧的舞台。如何让乡土系得住乡愁,如何使传统走向现代,如何令建筑设计切实与本地文化及地缘相关联,在这些方面,西线工作室主持建筑师、贵阳建筑勘察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总监魏浩波及其团队的设计认识与工作方法颇具典型性和借鉴意义。


从东至西 :思考本土,关注贵州


1998 年,魏浩波从重庆建筑大学建筑学硕士毕业。读研期间及毕业之后的最初几年,他曾在东部沿海多个城市实习工作,包括深圳、广州、中山、泉州、厦门。虽然城市繁华、业态蓬勃,但魏浩波感到,这并非是他所寻找的理想工作状态。问其原因,他解释道 :“那时东部地区的建筑设计行业基本上以国外为参照系。大多数事务所的重要工作是研究国外的优秀案例,设计、建造流程及资本化运作方式也是模仿国外。”尽管还没有思考得很清楚,但魏浩波凭直觉认为,“这种移植和工作方法不符合中国国情,我们对于自身本土性缺少认真的反思。而且当时的设计环境,基本是甲方主导设计市场的状态,设计师不得不服从”。所以在 2001 年,魏浩波决定回到家乡贵州。


一开始,魏浩波在贵州省轻纺工业设计院工作,曾参与过一些工业建筑设计,设计过各种轻工业类厂房,如:缫丝厂、纺织厂、茅台酒厂等;半年后,转到贵阳市建筑设计院从事更多元的建筑设计 ;不久,建筑设计院改制,分成两家公司 :贵阳设计院建筑有限公司和贵阳建筑勘察设计有限公司,魏浩波进入后者。公司经营方式为总部统一管理,下设各设计分院方式。魏浩波觉得这个机会很好,“可以有效地贯彻自己的设计思考、组织同预设工作方式相匹配的团队,逐步寻找独立的实践方向”。


与同事组建团队之后,魏浩波及其工作室通过投标方式中标赢得了贵阳市区的两个大型项目——南明河沿河景观与大十字广场的设计。特别是在 2002 年至 2004 年完成的大十字广场,让他们在贵州地区获得了较高的知名度。


如今,魏浩波已在贵州工作了十五六年。谈及感受,他笑着坦言“很艰难”。他说 :“贵州地区山多水多、森林丰茂,同时又有着丰富的人文资源与多元文化圈。这对于建筑师而言,原本是很理想的工作环境,但是实际在该地区开展工作时,积习深重、观念之争,很有点寸步难行的感觉。其原因,首先是人际关系问题。这里很在乎人际圈,如果打不开或者维持不好,设计师就很难拿到项目。其次,评审团队尚不健全,所以在招投标时,专家的水平及看待问题的方式层次差别很大。最后,由于对传统文化的不自信,以及对新生事物和外来生活状态的盲目崇拜,导致设计倾向还是以东部和沿海地区为参照,机械式地模仿。不能明辨自身和设计发展中的问题,好的东西学,差的东西也学。”


作为率领一个建筑设计团队的负责人,魏浩波认为东部与西部工作环境的最大区别是缺少专业人才。东部有良好的专业背景,设计体系、设计管理健全,施工技术单位水准比较高,设计评判相对公平。但在西部,专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年轻人才极度匮乏。施工队的专业技术不如人意,经常出现的情况是技术人员带着一群没有施工经验的、半工业化半乡土的队伍就上马了。再有,东部地区的行业竞争激烈,工作环境的压力促使年轻建筑师群体内部有很好的学习风气,自我学习与自我补充的动力强,西部地区在这方面则较弱。所以造成在当前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专业人员的合理配备及施工团队的专业水准成为建设发展进程中的束缚。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国际化”是东部地区发展的关键词之一,境外设计、国际办学让国外的设计理念和工作方法在国内广泛传播,它既有重要价值,也呈现出矛盾性与复杂性。而在远离“国际化”的西部贵州,魏浩波和西线工作室率先进行“国际化”尝试,与西班牙 Baum工作室近几年来保持着深度合作,共同成立了 W&B 国际工作站。双方经过一段时间的合作实践后,魏浩波感到,虽然欧洲同行和西线工作室团队都比较注重建立有效的研究平台,关注核心概念的确立,强调方法体系的导入,但双方在关键的观念层面上差别很大。欧洲已经形成相对成熟稳定的教育体系,在这个体系下训练出来的专业人才具有特定的技术思路,在精细分析与精细控制上很有章法,有一套按部就班、循序渐进的深化模式,从而进入精准的设计状态。这是欧洲建筑设计教育很成功的一面。但是因为社会形态、体制与文化背景不同,欧洲的设计教育和工作方法不能作为一种通用化的范本在中国实行。魏浩波强调,针对中国问题,要寻找自己专业处理现实的方法 :一方面,实践出真知 ;另一方面,中国现代建筑目前需要建立一个理论分析持续发展的系统和传统。“即便不成熟,但只有尝试才能引发更多的思考,这很重要”


上山下乡 :经验与方法


贵州有着特殊的地理人文环境,数量庞大的聚落群依山傍水而居,小且分散,它们现在多处于“半乡土半普适化”的建造状态。广袤的乡土世界、等待开发的城镇空间,以及繁荣却同时正受到当代资本文明猛烈冲击的多民族乡土文化,让魏浩波及西线工作室找到了研究实践的方向和思考本土问题的突破口。自 2004 年始,他们构建了一个探讨西部乡土建筑发展方式的“上山下乡”研究性实践系列,“上山下乡”也成为西线工作室的代名词。魏浩波解释:“上山”对地缘关系的关注,“下乡”则是探讨以普适技术方式对乡土经验的传承。上与下的工作状态,反映了局部从普适社会的退出,意味着从生产和消费为主的商业型社会退回到以人伦关系为主的乡土型社会。而“上山下乡”这个本包含历史背景的专有词汇用在这里,听上去就充满着实践干劲儿和感染力。


魏浩波曾在一篇文章中写道 :“米兰·昆德拉指出,缺乏经验是人类最常面临的一种生存状态。我们从消费、生产等结构体系配置的城市来到面对面‘熟通’的乡土社会,或是从乡土社会步入城市,两者所需要的经验是不同的。建筑师需要掌握的,就是从一方进入另一方的经验调整,否则就要出问题,就会盲目地将技术不加控制地带入以人伦及渗透自然为基本结构的乡土社会中。这将会是一种很危险的状态。”


为了在设计中保持贵州的地域性特质,魏浩波总结出三个方面的必要经验 :首先是地缘经验。贵州地面山水绵延,地下溶洞纵横。全省90% 为喀斯特地貌,5%~6% 是丹霞地貌,还有一部分丘陵地貌。因此贵州的地缘主要特征是地势垂直分异明显,适宜耕地少、人均耕地少,宜林地广阔、但适宜性差,以及石漠化严重、生态环境脆弱,地质灾害频繁等。这要求建筑与周围敏感、脆弱的环境相契合,如果不了解地缘特征,基本的安全问题都无法保证。其次,是社会经验,即血缘性。魏浩波将“社会”一词的两个字拆分解释 :社,指对土地的尊重 ;会,是以神相会。社会经验所要考察关注的是在贵州长期生活的侗族、苗族、布依族等世代自成的文化圈。由此,从各个文化圈层中提取有序的公共社会生活模型。这些模型对指导设计有积极的意义。最后,是复合建造经验即乡土建造技术 + 通用建造方式。通过乡土建造技术体验传统的生活状态,保持形象的身份认同与基本稳定,达到某种似曾相识的渊源感。然而,传统的乡土建造技术与材料配置方式因大时代的技术背景与技术意识的根本性变革,已经丧失其存在的时间、资源、工艺与技术条件,因此必须引入通用建造方式,以保证建造状态与当代社会技术环境同步,贯彻施工标准。魏浩波说,将这三种经验组合应用的过程,也是一种设计修炼。


西线工作室成立至今,在贵州地区完成了十余个具有代表性的乡土项目。多年的经验积累与各阶段工作探索的总结,使魏浩波与西线工作室逐渐形成了基本的工作系统和工作方法,它包含几个重点 :场地秩序、次文化圈层、公共生活模型和场所制造。通过地缘经验与社会经验,发展出具有特定意义的场地秩序。这其中,既要考虑复杂的地缘状态,又要考虑次文化圈的空间格局关系,由此厘清传统聚落空间成长的基本思路与成组技术。保护次文化圈层的价值则在于,在当代社会条件下,受传统乡土社会血缘系统与地缘结构影响的习性,已经被普适社会条件下的普适习性所置换。传统乡土社会的血缘与地缘结构在普适社会的大背景下退化为弱小的次文化圈结构。这些多样的次文化圈层是养育“活态”传统继续存在的土壤,但正却面临着逐渐被扼杀,被普适社会结构+ 普适习性 + 标准化技术实践常态模式所取代的危险。各个文化圈层之中的关键是公共生活模型。英国文化学者雷蒙德·威廉斯(RaymondWilliams)曾提出“文化即生活”的理念,“文化不只是一批知识与想象作品而已,从本质上说,文化也是一整个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可以产生地域归属感的内聚力,也是社会稳定的核心要素。魏浩波认为,公共生活模型的建立对传承每个特有次文化圈的文化、历史,以及延续所属人群的生活及交往方式非常重要。他以侗族的鼓楼、风雨桥和戏台举例,指出这些公共生活模型的传承和教化作用。高耸入云的多重檐鼓楼不仅从高度上建立了聚落的地标性族徽,更是崇高仪式、重大决策、对外交往、裁决公理的家族神圣地,层层密檐间的彩绘泥塑,生动表述着本民族的历史与神话故事。跨河而建的风雨桥是公共生活发生的媒介,是人群信息的聚集共享地。而戏台则通过娱乐、热闹的戏剧表演方式,让人知古明事,将传统的精华潜移默化地播散至民众。


几年前的一次北欧现代建筑考察之行,让魏浩波从公共生活模型的研究延伸至对场所制造的重视。他看到,芬兰的地貌特征与贵州很接近,都是多石,上面有一层薄薄的植被。然而在那样艰难的自然环境中,芬兰设计师却实践出一种极富人情味的场所。由此比照贵州,魏浩波认为,建立次文化圈的场所感非常重要。在已被商业化、经济化渗透的乡土社会和特殊年代里,如果没有场所结构系统作为依托,公共生活模型难以实现。同时,也就很难通过公共生活模型再教化人们敬重传统习俗、延续传统的生活世界。


魏浩波用西线工作室已经完成的两个项目举例,阐释了他们的工作方法以及对上述研究的实践。


2.赤水丙安红一军团纪念馆东北向鸟瞰 


赤水丙安红一军团纪念馆完成于 2009 年,它地处黔北赤水河畔千年老镇丙安,原址是丙安主街上的一座百年老宅,是当年红一军团的指挥部及军团长林彪的驻扎地。丙安曾是川盐入黔的驿站和商品集散要地,商贸繁荣,老宅的建筑位置十分拥挤,正好处在密密麻麻的组群中间。但是,它因年久失修成为危房,只得在原址新建 ;又因是保护建筑,根据有关规定,外观须基本维持原状。魏浩波和设计团队研究后认为,老宅这种不拉开距离、不制造生分、不刻意崇高的方式,恰好从意义上对应了红军当年的状况。所以,


红一军团纪念馆的外环境塑造中

没有前置牌坊

没有广场

没有中轴线

也没有渐次抬高的空间序列

纪念馆就挤在一堆老屋之中


——魏浩波形象地称之为“潜伏”。建筑的屋顶遵循周边老房子类似的坡度、色彩、材料与建造方式,但却采用了一种屋脊塌陷、屋檐高扬的独特的“V”形坡顶,与传统建筑屋顶几乎呈相反的空间结构。这种处理方法一方面反映了建筑师对历史的态度——修建于当代的建筑不该与老房子完全混淆,一种与历史的差异源于对历史的尊重 ;另一方面,V 形屋顶的起翘处形成采光的高侧窗,低凹处则是镀锌铁皮的排水沟,具有必要的实用功能。


3. 纪念馆正门 

4. V 形屋顶 

5. 剖面轴测图


进入室内后,内部环境又与外部环境截然不同。由于上下两层总建筑面积只有 286 平方米,所以用竖向木格栅阵列建立一种“漏”空间—密条空间。它有三重作用 :第一,通过通透的木格栅使视线通透,放大空间,小中见大 ;第二,作为展陈图片的背景与实物展示的空间围合 ;第三,通过线的密集关系制造一种极端、复杂而又有纯净效果的空间类型 :遮掩封堵却遮封不住,看深望远却看望不全,立体肌理强烈。纪念馆最为重要的场所制造因素是对光的处理。主要侧光源的磨砂白玻璃使得窗外的景色抽象、窗内的光线发散,形成一系列光与体的退晕效果。来自屋顶的两处带色(一处红、一处黄)的光则直接明了地倾泻而下,将竖条格栅染成红色与黄色的离散光线效果,再通过密条对光芒的放大与加强,将人的注意力吸引“向上”,生产出高远的光明与希望的氛围,使得整体上原本灰沉沉的室内环境变得鲜亮激昂。魏浩波谈到,一般内容教化方式展示的知识,现在都可以在网络上找到。而空间教化的方式更能让观众产生深刻记忆与共鸣,以光的方式书写着红色记忆,“氛围制造”成为该建筑的重心。魏浩波将红一军团纪念馆的工作方法总结为“似是而非”,即以都市、当代的设计概念及通用建造技术,积极收纳古老的乡土工艺,既不是对后者的完全遗弃,也不是固执全身心地投入“过去”


作品是现代的,也是传统的

由此探讨和找寻传统次文化圈

与当代建筑之间的临界点

形成传统模式与现代思考的默契

让这个公共活动空间

更富拓展性、更具有教化意义


6. 主入口处

7. 一层展厅

8. 二层展厅

9. 白天井

10. 红天井


2015 年 5 月建成的贵州省贵安新区车田村文化中心及其外部空间群,是西线工作室最近完成的另一个项目。魏浩波将它的工作方法提炼定义为“合理合情”,用普适方式的“合理化”原则结合乡土的“合情”原则。车田村是一类乡土村落的典型,虽然具有一定的历史沉淀,但在当下又呈无序发展态势,其现有的特征和问题包括 :根据地势,民房形成多个平行片区,多方向且无序 ;传续两百年的传统石砌方式,因造价、周期及工艺难度,逐渐被现代的穿斗白墙式取代 ;公共生活场所严重缺失 ;多个历史传说地被民房侵占或荒弃 ;三分之二的留守人群是老人与孩子 ;相应的礼俗空间虽然丧失,但每逢节庆与婚礼,必着民族盛装的习俗却依然保留。据此,魏浩波及其团队将文化中心的建造视为一类聚落公共性社会模型的再构造,要让这座公共建筑具有传播传统(信仰教化)、普及时代文化与提供公共生活服务的多重功能。


11. 贵安新区车田村文化 中心及其外部空间群总 体鸟瞰

12. 石头房西北主入口


文化中心由石头房、九龙坡、水车水渠、露天戏台与空坝子组成。通体石头垒砌的石头房,以其厚重的石头背影再造着村落的纪念性,也是村民公共交流、文化学习、掌握基本工作技能的场所。层层叠叠石巷般的环道与仪式性展厅讲述着历史的传承。临河的水车与被举在半空的曲折的水渠组合,则隐约再现了车田村曾经的生产手段。露天的石戏台以当地经典的苗戏为媒介,找寻自娱自乐的回味点。空旷的广场坝子与置于其上的石墩组,制造出多样性公共生活的发生地。


13. 发光的石头房


14. 石头房北山墙


15. 曲折的水渠墙


作为文化中心主建筑的石头房,其场所氛围通过深青色的石材、彩色透明夹胶玻璃与黑色金属三个材料系统制造。选用当地石材凸显历史记忆,也是对其质地与生产水平的展示与推介,同时尝试传统石砌工艺与通用建造技术结合的可能。置于屋面的彩色天窗将贵州地区多变的自然光源状态调整为比较确定的恒常室内面光源。而嵌于墙体中的彩色玻璃则对外部风景进行色彩过滤,产生特别的意境。这种光氛围的控制与红一军团纪念馆可谓异曲同工。作为各类展示背景的平面铁板与铝合金线条隔栅,共同形成统一的内部装饰系统,工业化的金属材料与原生石材的对比,也暗示了多种制造工艺与有差异的时间性并存的事实


简而言之

魏浩波想在这里实践探讨的

是如何在当代生产条件下

用理性的专业手段和“接地气”的工作方法

让“合理化”的普适性空间生产方式

与关注“情感”的传统村落

两者达成一种特定的默契


16. 苗族欢乐的婚庆舞


17. 层层下叠的石头巷


18. 红光、铝合金吊顶与 钢板


风格之外,文化之内


谈及地域性,形式上的差异是最容易让人捕捉到的。在 2015 年秋举办的“西南之间”西南建筑论坛上,曾有学者提出“西南风格”“西部流派”的观点。对于风格与形式的问题,魏浩波半开玩笑地讲,自己在年轻时也是做形式的高手。但其实,这是对建筑缺乏深度思考,尚停留在浅层认识的反映。国内建筑专业的学生在读书时,接受的是功能教育与形式教育两条线索的训练。这导致一部分人对于形式过度专注。魏浩波直言 :“回到贵州后的设计实践让我切实发现,建筑与人类的生存状态息息相关。它有异于雕塑、美术的最重要之处,就是‘场所感的建立’。如果没有特定场所的建立,很难评价建筑是有品质的。所以,西部设计应该摸索建构一套新的经验。


西部风格不应该是谈形式

而是应该关注是否掌握了

西部社会特有的社会经验

场所经验、建造经验与地缘经验


19. 中部石头院


20. 后部的庭院与楼梯间


21. 村史民俗与信仰厅


西部、乡土,往往会与壮阔、怀乡、诗意的栖居这些浪漫和富有情怀的感受联系起来,但魏浩波认为,在贵州和西部的实践不能太感性,需理性地看待问题。理想的西部开发状态,首先是充分理解自身的地缘背景。地缘背景是历史、社会、自然人文资源各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果忽略了对它的认识,就会丧失该地区的特质。例如贵州,最应高度重视的是这里特殊、多元、多民族的文化圈层和由此带来的不同公共生活状态。它不是单一文化体系,不能用模仿经典东部城乡的思路去设计。贵州对自己的文化不自信,是由于技术社会所谓“先进性”与“落后性”观念的影响。


然而,技术可能有高下

文化却没有先进、落后之分

每个地域的发展必须有根

在贵州这个根如何合理地延续

目前还没有范式


讲到这里,魏浩波肯定且颇有自信地说 :“西线工作室就想尝试做这样的范式,我对此越来越有把握。经过十几年的实践和积累,我们确实感到正在一步步接近我们的梦想——以‘乡土性’+‘技术观’为工作框架,再现乡野世界的公共生活系统,以通用建造系统解决问题。


这种探索

或许能为新农村建设摸索出

一个既保持乡土基本人伦结构

又融入当代生活状态的新乡土生存版本

你喜欢这样的建筑吗?

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原文标题:《寻找乡土,实践西南 —西线工作室主持建筑师魏浩波访谈》

来源:《装饰》杂志2016年第二期“特别策划·西部设计”

采访 :方晓风、王小茉 

作者:王小茉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装饰》杂志精彩内容:

创刊60周年特别策划丨主编方晓风谈设计学的学科范式

创刊60周年特别策划丨杭间教授谈中国设计学的发凡

知名设计师如何创作“命题作文”?《装饰》创刊60周年海报邀请展作品赏

关于未来的展览:前沿的艺术与设计

展览侧记丨问道吕敬人“书艺问道”的“道场”

成都方所:人们爱这家书店,是因为它有这样的设计理念


点击最下方“阅读原文“可购买近期杂志

装饰杂志往期精彩回顾

点击以下链接即可阅读《装饰》杂志近期刊物介绍:

《装饰》杂志2017年第1期介绍“创新·创业”

《装饰》杂志2017年第2期介绍“阅读设计”

《装饰》杂志2017年第3期介绍“ 江南物化”

《装饰》杂志2017年第4期介绍 “信息视觉”

《装饰》杂志2017年第5期介绍 “ 历史街区复兴”

《装饰》杂志2017年第6期介绍 德国设计”

《装饰》杂志2017年第7期介绍  “毕设·环境设计”

《装饰》杂志2017年第8期介绍   “宜兴紫砂”

《装饰》杂志2017年第9期介绍“品牌·中国”

《装饰》杂志2017年第10期介绍“张仃百年”

《装饰》杂志2017年第11期介绍“手艺 ·乡村”

《装饰》杂志2017年第12期介绍“服务共享”

《装饰》杂志2018年第1期介绍"海外汉学"

《装饰》杂志2018年第2期介绍“包装设计”

《装饰》杂志2018年第3期介绍“《莱昂纳多》50年”

《装饰》杂志2018年第4期介绍“设计·扶贫”

《装饰》杂志2018年第5期部分内容介绍“社会创新”

《装饰》杂志2018年第6期介绍“毕业设计·服装设计”

《装饰》杂志2018年第7期介绍“技术与审美”

《装饰》杂志2018年第8期介绍“现代博物馆”

《装饰》杂志2018年第9期介绍“设计研究”



以下是 “唯一”官方指定投稿邮箱:


《装饰》杂志欢迎您的来稿

E-mail:zhuangshi689@263.net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A431   中国装饰杂志社编辑部

电话:010-62798189  010-62798878

邮编:100084

官网:http://www.izhsh.com.cn

建议邮件 书信亦可

在微信中回复“投稿”即可获得投稿须知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