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故事|誓死护卫佛法的法琳法师

灵隐寺 2024-03-19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九月,原为道教徒,并对佛教抱有很大成见的太史令傅奕上奏废佛法事十一条,其中有一段说:“释经诞妄,言妖事隐,损国破家,未闻益世,请胡佛邪教,退回天竺,凡是沙门,放归桑梓,则国家昌大,李孔之教行焉。”


高祖闻奏,即便下诏征询沙门道:“弃父母之须发,去君臣之章服,利在何间之中,益在何情之外?损益二宜,请动妙释。”霎时间,佛教岌岌可危。这时沙门中有一人,临危护法,挺身而出,愤激敷词,上陈皇上。


唐高祖看后认为说得有理,所以把傅奕之议暂时搁在那里,未加实施,遂使佛法转危为安。这个沙门,就是唐朝历史上释道之争中为捍卫佛教而竭尽全力的法琳法师。


今日是2021年8月30日,农历七月二十三日,正是法琳法师圆寂纪念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位祖师的感人事迹!


法琳法师(572—640),俗姓陈,原籍颖川,远祖随官寓居襄阳。法琳法师从小出家,泛游金陵、楚郢(江陵)各地,遍访文苑前辈。从道问津,尽力扩展自己的学问。


隋文帝开皇十四年(594),法琳法师二十三岁,他韬德潜形,野栖木食,隐居青溪山鬼谷洞(今湖北省安远),白天学习佛经,晚上吟览俗典。那段时间里,法师学业猛进,对于内外典籍大有所获,并写有《青溪山记》,文笔清婉,四方传诵。


文帝仁寿元年(601),法琳法师年届三十,入关观化,游览京城大兴(今陕西省长安)。他想了解道教的真实情况,遂在义宁之初(617)身着黄巾道服与道家交往,到唐武德年初(618),又还归佛教,住济法寺。


武德四年,傅奕上奏提出废佛。唐高祖李渊征询沙门的意见,法琳法师这时据理回答,李渊无词以对,傅奕之议因而不行。但是傅奕把他奏事的内容公开宣布,因文中有秃丁、胡鬼等语,遂使社会上有鄙视歧视佛教僧徒的风气。总持寺的普应撰《破邪论》二卷,李师政(曾任扶沟令)撰《内德论》和《正邪论》,广引佛教经论,破斥傅奕之说。



法琳法师以为佛教经论本为傅奕攻击的物件,纵然引用,岂能使其心服,于是自撰《破邪论》一卷(或作二卷),约八千多字,引据孔子、老子的言论,用傅奕等本身所信的学说以破斥其谬见。此论出后,虞世南特为写了一篇序文,风行一时。


法琳法师为了要进一步转移当时社会上的视听,遂在武德五年(622)正月上书于皇太子,武德六年(623)五月二日又上书于秦王(唐太宗)备论傅奕之妄。


武德九年(626)三月,唐高祖下诏沙汰寺僧;只京师留三寺千僧,其余寺宇并赐王公,僧徒放还故乡。但到六月三日,高祖退位,太宗大赦天下,佛教又恢复旧观。


武德初年,道士李仲卿、刘进喜等著《十异九迷论》和《显正论》等论贬量佛教,法琳法师为了造论破斥著《辩正论》八卷十二篇,东宫学士陈子良为之制序。



贞观元年(627),太宗舍太和宫为高祖立龙田寺,以法琳法师为寺主,又三年(629),波罗颇迦罗蜜多罗三藏来长安翻译《宝星陀罗尼经》和《般若灯论》等经典,法琳法师都参加笔受,审定名义,并为《宝星陀罗尼》制序。


贞观七年(633)二月,有太子中舍人辛谞设《问难》二条以问纪国寺僧慧净,慧净著《析疑论》答之,并以此论送法琳法师阅览,法琳法师因此又著《齐物论》。


贞观十一年(637)正月,唐太宗因为自姓李氏,欲推尊以老子李耳为始祖的道教,诏令道士女官的位次排在僧尼之前。当时僧众推法琳法师上表抗争,太宗不从。



贞观十三年(639)九月,有道士秦世英谮毁法琳,说他所著的《辩正论》讪谤皇帝的祖宗,有罔上之罪。太宗大怒,又下诏沙汰僧尼,并逮捕法琳加以推问。到十月二十七日遣刑部尚书刘德威、礼部侍郎令狐德芬、侍御史韦悰、司空毛明素等推问,法琳法师辞气不屈。至十一月十五日刘德威等以推检状况奏闻,太宗于是亲自审问,当时问答有二百余条。


到二十日,太宗又下诏令法琳法师念观音七天,届期行刑,看有无灵感。到期又遣人询问,法琳法师对答从容,太宗闻报欢喜,谕令免刑,又召法琳法师细问佛道优劣,法师对答如理,太宗遂释其罪,令徙益州为僧,法琳法师又著《悼屈原篇》以叙己志。


贞观十四年(640)六月初一日行至百宇关菩提寺,患疾,七月二十三日卒,年六十九。


在这次佛道之争中,法琳大师最终被遣益州,患疾卒于路中。但是他对挺身护法却起对佛教的兴盛了莫大的作用,《辩正论》对于之后唐代佛教的昌盛奠定了基础。


从历史上看,贞观十四年以后,唐太宗对于佛教的态度确实有些转变,如迎供杜顺禅师的遗体(贞观十四年十月);在弘福寺为母后追福制疏,自称菩萨戒弟子,并向寺主道懿表白尊崇佛教的心迹(贞观十五年五月);遣梁怀璥、李义表、王玄策等通使印度(贞观十五年、十七年);以极隆重的仪式迎接玄奘法师(贞观十九年);亲制《三藏圣教序》等(贞观二十二年)……


在这之后,直到会昌五年(845),唐朝各代帝王都对于佛教崇敬不衰,国家主持的大规模翻译事业相继不绝,佛教的各宗也相继兴起,极绚烂之至。法琳法师及他所著的《辩正论》可以说是开了这一代佛法昌隆的光芒之端。


由于法琳法师本人博览群书,文词华美,他的这部著作又风行一时,为士林所传诵,所以对于初唐的文风也有很大的影响。另一方面,法琳法师曾参考杜如晦的藏书,所以书中广引历史故实,很多都是现代已佚的史料,所以《辩正论》的史料价值实在可以和《洛阳伽蓝记》等书媲美。关于道教在唐以前的发展情况,本书也提供了很详尽的叙述,佛、道两家宗教信仰的情形也可由本书得到明确的概念。


为发扬地藏孝亲报恩之宏愿,感念菩萨愍护众生之深悲,杭州灵隐寺将于农历七月二十至七月三十(8月27日至9月6日)启建辛丑地藏法会,读诵《地藏菩萨本愿经》。法会圆满之日恭逢地藏菩萨圣诞,当晚施放瑜伽焰口,仰仗三宝加持,回向累劫父母怨亲

业障消除,福慧增长;

同登觉岸,径往莲邦!


随喜方式


1、点击进入下方链接,进入“地藏法会”小程序进行登记:

2、关注“灵隐寺”公众号,回复“地藏法会”关键字,长按并识别“地藏法会”随喜二维码,即可进入登记小程序。


咨询电话:0571-87968665。





往期回顾




藏识
藏识|灵隐寺大雄宝殿的国运禄位
藏识|还源去,无须更远寻——傅大士在杭州的遗迹寻访
藏识|六月晴明翰墨香,翻晒藏经味清凉——灵隐寺传统晒经活动
藏识|这位祖师曾于灵隐寺隐姓埋名清扫茅房,直到三年后的一天……

☀巡觅
巡觅|灵隐归来勤诵经
巡觅|佛已了然我心事
巡觅|20 30 40,三到灵隐,心之所向
巡觅|夏日,对话灵隐

☀学处学处|华严三圣之三圣圆融观学处|念佛当“深信”:信事理
学处|盂兰盆节供佛及僧 功德利益殊胜难思学处|地藏菩萨的无尽孝道

☀观照观照|福德与智慧:福德的培植观照|福德与智慧: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
观照|都摄六根 净念相继观照|福德与智慧:福慧双修的重要性

开示开示|印光大师:念佛人为什么也会遭苦难
开示|谛闲法师:若念念在佛,即时时请佛住世
开示|虚云老和尚:若论成道本来易,欲除妄想真个难
开示|谛闲法师:一毫之善、一尘之福,皆可回向西方
一偈一偈|《佛说八大人觉经》——常行精进觉②
一偈|《佛说八大人觉经》——常行精进觉③一偈|《佛说八大人觉经》——多闻智慧觉①一偈|《佛说八大人觉经》——多闻智慧觉②

物语物语|海棠——着意寻春春不见,东风吹上海棠梢
物语|七叶树——只为昔时受记莂 今来此地荫人天
物语|木槿花——风雨禅思外 应残木槿花物语|紫薇——独坐黄昏谁是伴 紫薇花对紫薇郎

☀常识常识|不可不读的佛经——《佛说盂兰盆经》常识|目犍连尊者的六种神通
常识|请职常识|无尽的大愿:地藏菩萨的道场

☀素食素食|大暑时节,调身调心
素食|藕中告别夏天
素食|看不到田园里的蔬果,去菜场看看也好
素食|处暑三候禾乃登

☀分享

分享|夏长万物 皆念三宝

分享|立坚固愿

分享|得大坚固力

分享|立愿居先


☀赏析赏析|华严海会善知识曼荼罗赏析|金代彩绘木雕:大势至菩萨立像赏析|十七世纪彩绘镀金木雕地藏菩萨立像赏析|咫尺清凉意——杭州佛学院2021书画扇面展(一)

☀历史历史|汉传佛教历史上第一场“法难”历史|孝文帝后盛极一时的北魏佛教
历史|北魏分裂后的佛教及北周武帝灭佛历史|北朝历代佛典翻译

☀阅读阅读|丰子恺:午夜高楼阅读|吾耄矣,斜阳剩月,能几何时,此而不言,更待何日
阅读|以贤下愚,有古人风,笔之以劝后进阅读|出世间大孝

☀故事

故事|“华严疏主”清凉国师的传奇一生

故事|雇工的善行

故事|生时你侬我侬,死时可一笑否

故事|大象挂缨络 罗汉应供薄


☀视频视频|稽首观音大慈悲主 一超直入妙庄严路——辛丑灵隐普陀朝山
视频|灵隐·中西素食汇
视频|造像艺术的时代传承
视频|匠心即佛心——刀手马延圣

编辑|妙声

责编|海涛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随喜地藏法会、供佛斋僧、每月放生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