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荐书 | 严明:就在自己所爱的地方,生根开花

爱读书的 中摄协影像中文网 2019-11-16

总有人问,读书意义何在?其实,读书是一个沉淀自我的过程,能够让我们更加平和地面对自己。于是,中国摄协影像中国网微信公众号的“荐书”栏目应运而生。从2017年至今,本栏目已经为广大读者推荐了百余本图书和画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很大的变化。在“内容已死”、“人人都是作者”、“信息碎片化”、“娱乐至上”这些陈词滥调出现的当下,我们仍愿意通过这样的方式,尝试着推荐一些好书,引领大家去发掘新的视角、新的世界。

——写在前面的话


《长皱了的小孩》

出版发行:理想国|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6-1

作者:严明

《长皱了的小孩》是摄影师严明继畅销书《我爱这哭不出来的浪漫》《大国志》后的个人随笔集,是成长三部曲完结篇。

《我爱这哭不出来的浪漫》是少年离家,为梦出走的宣言;

《大国志》是每一个大国小民的故事里寻找“再没有比爱更远的去处”;

《长皱了的小孩》是成年归来,面对别离和失去的再一次出发……

少年心,最珍贵。严明用真诚、坦率的文字,分享最隐秘、深沉的情感,书写年少时的叛逆不羁,成年后的反思与回望。从中学老师、摇滚乐手,到唱片公司企宣、报社记者,如今成为一个自由的职业摄影师,诚实面对内心,记录追梦路上的困惑与坚持,理念与执念。

30余幅摄影作品,呈现生命中的决定瞬间——严明亲自挑选30余幅摄影作品,用镜头呈现亲情、友情、故土、远方,用创作跟世界对话,记录那些生命里的奇缘,那些追梦路上的人和事。


严明

侯登科纪实摄影奖、法国“才华摄影基金”奖得主。70后,安徽定远人。大学学的是中文,毕业后曾做过中学老师、摇滚乐手、杂志编辑、唱片公司企宣、报社记者,现为自由摄影师,生活在广州。摄影代表作品为《大国志》系列,作品由多家艺术机构及国内外收藏家收藏。出版随笔集《我爱这哭不出来的浪漫》《大国志》及同名画册。


一个家庭的摄影史(节选)

严明

冷空气还是来了。

父亲的慢性肺病刚熬过了一个严冬和酷暑,母亲很担心即将到来的又一轮秋冬。 回乡的路上,我焦灼地盯着车窗外掠过的杨树,仿佛从现在开始,北半球的每一片落叶都会与我有关。

到了要考虑一切的节点。就像这季节,会变换,会更替。对于喜欢老物件、遍访各地古迹的我来说,有这样的一个老旧的家,真不知应该欣喜还是悲叹。这样的情绪在刚过去的炎热难耐的夏天达到顶点——我在老家无意中又翻找出了几本影集。

我作为儿子、作为父亲,加上作为一位摄影师,少小离家,如今在几十年没有变样的家里打开这样的相册,视角多重,五味杂陈。时空,狠狠地向我展示着它的高压。每一张旧影, 带给我的感慨、震撼几乎不亚于我这么多年行走江湖看到的任何一处名胜。

它们就是我自己的“名胜古迹",这是我的“家庭摄影史”。

这些家庭相册里的照片,有爸妈以前的,有我小时候的,更多我和妹妹在外工作并成家之后陆续寄回来的。也有父母后来在老家拍的一.些照片,总共加起来有四五本。

几本影集,一躺几十年的它们,远不像旧家具那么沉默。

一本影集在累积的过程中,我们往往不觉得它有什么能量,偶尔翻看,可能只是当作消遣,嬉笑着说:哈哈,看我当时是那样的……越来越往后,时间这个东西介入了,你可能觉得事态变了,变得惊心。影集厚了,轻的时光也就变重了。你再也不能不承认:那就是我。

一般来说,我们通常是为了留住欢乐的印记而拍下照片,乐意把它们攒下来。老人与儿孙常年分隔两地,照片更是珍贵的记忆实体,是互相传递思念的凭证。偶尔捧在手里, 放在眼前,那是为了对抗遗忘、慰藉想念所做的实物存储。我们看它们的时候,想念家人,也想念往昔的自己。

在照料父亲的这段时间,我打算认真整理一下这些照片。为了旧的我,旧的家,做一场停留。基因这东西,刻划在血液里的,再肆查放飞的游魂也会被它“捉拿归案”。那些照片虽然是零散、断续,甚至无序的,但一打开它们,记忆就开启了,喷涌如泉。

那源头,正是我的来路。



永远不安,永远地梦将来。镜子里还是一张不后悔的脸。——严明(书摘)


他是一位诚实的艺术家和知识分子。在当下大众消费文化和商业主义盛行的时代,大多数艺术作品隔靴搔痒,避重就轻,哗众取宠。而严明则心怀悲悯,直面苍生,苦行僧般探寻并记录着这个时代的真实,念念在定。——汪涵



少年心,最珍贵。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世界上其实没有大人,只有长皱了的小孩。——严明(书摘)


看严明的照片最主要的是他的诗意,他的每张照片都传递着这样的诗意。事实上不是他捕捉到这些诗意,是他创造了这些诗意。事实上没有严明的情怀、学养,美术训练、视觉训练,以及活生生的情感运动,任何景物出现在面前的时候,你都是熟视无睹的。所以它不是记录,不是捕捉,而是深刻的创造。我印象zui深的一张照片,在一个庙宇里面,没有头的塑像,双手拱抱,一个失去的礼仪,千言万语,愁绪非常多,但是涵盖了很多信息。如果你心无诗意,可能就从他面前走过了,你的取景、构图、色彩、光线,所有东西不会产生这样的共鸣。——贾樟柯



人生总有一段时间可以漂泊,可以流浪,可以挥霍,可以把梦写满天空,也可以让孤独的影子蜷缩在街头,但也终有一天需要寻到皈依之所,那个地方没有故乡与异乡的区别。——严明(书摘)


在取景框里糅进荒诞、忧伤和特有的灰色幽默,这些魔幻现实主义的画面,拼合成他镜头里的马孔多。——《南方人物周刊》



他像是一个被世界遗忘了的人,每一个决定,并不是迫不得已做出来的,而是欣然而往,趔趄向前。有时踯躅,有时摔跤,但无数江山,从来没想过不跋涉。——严明(书摘)


摄影家是在拍自己看到的世界。从严明的作品中,我能看出他是干净的人,所以带出干净的能量。好的摄影师对时间有一种敏感,知道什么时候要按下快门。他会在时间脉络里等待按下快门的一瞬,要静下心去等待。而这种等待,其实是一种找寻。——叶锦添   



人生大抵就是一场行脚的修行,有的人一直惦记还俗,有的人却悄然成了菩萨。——严明(书摘)


最有诗意的低调,微言摄影之大义。——陈漫



本文配图由严明提供

仅供交流使用

相关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更多荐书◀

景观摄影 | 罗伯特·杜瓦诺:时尚光影 | 失明的摄影师 | 风景之眼 | 奇趣自然 | 女摄影师眼中的世界 | 济南图记 | 从事艺术工作的人千万别错过这十本书 | 编辑们心中的那些好书 | 卡帕战地流星 |  网红博主的摄影炼金术 |  世界读书日的特别推荐 | 画意摄影 | 那些渐渐喜欢上人的日子 | 美之地图 | 美国表相 | 中国的颜色 | 夜幕下的神奇 | 全球50本摄影杂志


提醒:

第三届“ET保税”世界风光主题摄影展7月23日截稿

提醒:

2018年度中国摄协个人会员网上申报开始


▶ 更多活动◀

影像中国俱乐部 | 中国摄协“在线影展” | “鄂尔多斯四季美”记得住乡愁 | 浙江天目山 | 世界风光 | 人民日报期待你的好照片 | 走遍中国 | 大美秦淮源·健康新溧水 | 大国小家70年 |“绿色白马·智慧园区” | 第27届全国影展 | 日常-时间的旷野 | “丽水味道”这位投稿的摄影人,您是故意玩儿我们吗? | 百家号第二届“百家影像” | “大国小家70年”影像征集来稿作品被人民日报选中

▶ 本周值得◀

120121122123124125126127128 、129、130131132133134135136137138139140 、141、142

▶周末看展◀

19世纪的中国是什么样子的?黎光波 | 46位温州摄影师的“2018” | 从西湖出发 | 韩国影汇展 | 日本3.5万张照片里80年前的中国 | 周海婴  | 舟山女儿拍父母 | 埃文·奥拉夫 | 安哥 | 殷业强 | 何藩 | 摄影术传入中国后的时代变迁 | 丽水摄影师眼中的丽水 | 卢彦鹏与饶凌华 | 刘香成 |贾勇 | 杨发维 | 汪滢滢 | 连州摄影博物馆夏季展 | “脱贫攻坚精彩瞬间” | 消释之光 | 脱贫攻坚精彩瞬间  | 30人大画幅展 

▶人民日报期待你的好照片收藏名单◀

第一期 第二期 第三期 第四期 第五期 | 第六期 第七期 第八期 | 第九期 | 第十期 | 十一期 | 第十二期 | 第十三期 | 第十四期 | 第十五期 | 第十六期 | 第十七期 | 第十八期 | 第十九期 | 第二十期 | 第二十一期 | 第二十二期 |第二十三期




(扫描关注我们)

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