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方方日记接力之23: 我记得你的好,没忘记你遭的罪

寒流 二湘的十一维空间 2020-08-24



题图:数日前,无锡鼋头渚的樱花烂漫。(摄影:作者的朋友)
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几乎所有的新闻报道里,那些最常见的“据了解,据介绍,据悉”都属于是“听说”。如果按这一逻辑,这个世界上没有一篇真实的新闻。


没有武汉封城,何来方方日记


文/寒流

世界如果迁怒中国,是一个笑话;因为世界迁怒中国,我们就迁怒方方,更是笑话。如果疫情在一开始就得到有效的控制,何来的武汉封城,又怎会有方方日记?



武汉封城,方方老师一口气写了60篇日记。八百公里外的无锡,我也没闲着。从各大医院抽调精兵强将驰援武汉,到金融机构助力复工复产,陆陆续续采写发表了一百多篇,绝大多数稿件是足不出户,通过电话和微信进行采访。

倒方派做了一张图流传很广——“方方日记的常用词汇统计”。因为日记里出现了很多的“听说”、“医生朋友告诉”,他们便以此证明方方老师在“道听途说”。那么,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几乎所有的新闻报道里,那些最常见的“据了解,据介绍,据悉”,都属于是“听说”。如果按照倒方派的逻辑,这个世界上没有一篇真实的新闻了。

因为,没有一个记者可以及时赶到每一个事发现场,90%的新闻来自于“听说”(采访当事人)和宣传部门的新闻通稿——这是我从业18年的大实话。

何为日记?实时记录提笔时的真实心情和感受。哪怕同一人记录同一事件,早写2小时,晚写2小时,都会是不一样的表述。所以,在方方老师日记里“鸡蛋挑骨头”十分无聊。彼时的方方困在家中,自然是通过武汉的社交圈子获得各种信息。信息一定有真有假,肯定会出现一些偏差,但只要不是无中生有,故意捏造事实,就无可厚非。更何况,对于一个当时寸步难行,不知城市何时开封的老人,苛求她的实时日记里只充满阳光和希望,既不科学,也不人道。



元月底,刚启动一级响应的无锡,也是一罩难求。尽管和本地医疗机构很熟,但终究还是没有厚着脸皮去走后门。毕竟,一线的医护人员更需要保护。这点觉悟我还是有的。所幸,在美留学的外甥寄回了100只口罩,用到今天还没用完。

感恩所有海外同胞,在中国疫情最危急的时刻,是你们几乎买空了全世界的防疫物资,支援家乡。

然而,谁又能想到,美国疫情居然发展如此迅猛,截至北京时间4月17日零点,美国累计确诊已达646775例,累计死亡29279例。传说,从美国飞回国的机票曾经被炒到数万元甚至十几万元人民币一张。现在,中国似乎成为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轮到我们开始担心海外亲人的安危了。

这种反转更提醒了我们问责和反思的重要性:武汉元月初出现不明肺炎后,磨磨蹭蹭了20天,直到钟老明确“肯定人传人”才拉响警报,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才取得今天的阶段性成果;中国元月20日就确认了人传人,可是很多国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也是不以为然,到今天部分政客还在甩锅中国,不反思自己的失误。“亡羊补牢”,才是当前世界各国都最急需恶补的一篇作业。

我的一位医生朋友说一个事例很有代表性:2月初,她天天在网上和世界各地的同行在交流,呼吁他们戴上口罩,但遗憾的是,几乎每次得到的回复都是“谢谢你,不需要”。

看到不少西方政客、媒体质问中国,我也很反感。从逻辑上说,明知某种未知的危险已经发生,却麻木和盲目自信,最终又把责任推卸给最初的受害者,我们通常都把这种行为方式理解为无能。

所以,今天如果世界迁怒中国,是一个笑话;但因为世界迁怒中国,我们就迁怒方方,难道不也是笑话?如果疫情在一开始就得到有效的控制,何来的武汉封城,又怎会有方方日记?

方方日记的最大价值之一,在于让我们痛定思痛,从追责和反思中吸取教训。



“封城闭户急,民在疫中泣。” 这是让人看了很难受的句子,但又确实是事实。

我没有实地去湖北,但从湖北回来的朋友描述中,真真切切感受到了日记里描述的一些情况。

朋友老石在锡经商多年,元月20日刚返鄂过年就遭遇封城。“最困难的时候,一个家两天允许一人出去买菜,菜苔居然卖到70元一斤。要不是在无锡采购了3000元的酱排骨带回家准备送人,这个年怕是肉都吃不上,在家里关得几乎精神崩溃。” 3月16日,从黄梅县解封回锡的老石心有余悸地对我说。

疫情期间,太多造谣传谣的人都得到了相关的处理。但这其中,没有方方。我们可以推理为:官方到现在,也没有认定方方日记构成造谣。至于网上喧嚣的阴谋论中提到的“日记是策划,幕后有黑手”,这就更属于多虑了。从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到金庸的《倚天屠龙记》,很多优秀作品最初的发表形式都是报刊连载,受到读者的欢迎和认可然后出版,这是水到渠成,顺理成章的事。



我的爷爷是一名中学历史老师。我是听他讲故事长大的。

爷爷眼中的武汉,是中国最能扛的城市:八年抗战,北平22天沦陷;上海90天沦陷;南京13天失守。而武汉,从1938年6月11日坚持到1938年10月27日,一共138天。百万军民与日寇苦战了三百多回合,用40万人以上伤亡的代价,耗尽了日寇全面侵华的最后兵锋,把他们拖进了最不情愿的战略相持阶段。但是,这也意味着,武汉曾经承受着最长时间的战争破坏,更为惨重的牺牲。

现在,应该没多少人会记得这些,这都是好久好久以前的事情了。

这一次,又是武汉。数百万武汉市民,自愿或被迫留在了风暴之眼,扛他们不愿扛也得扛的灾难。76天,用他们的牺牲和忍耐,为中国,为世界争取了时间。

我们要歌颂全国支援武汉,也要展现武汉的伤痕累累。否则,多年以后,全国人民只会觉得,是我们外省救了武汉,而武汉人民的付出,将会被忘却。而方方日记,正是用另一种形式,让后人铭记这一段不能忘记的历史。

不幸的是,忘却,甚至排斥湖北人,已然在发生。

朋友老石是在黄梅县被宣布为低风险区后才回的无锡,但还是被群众举报到社区,说是“来了个湖北回来的危险分子”。虽然最后没被居家隔离14天,但因此苦闷了好久。我用几顿夜宵,都没能把他到心情完全哄好。

妹夫鸣鸣是湖北孝感人,长期在无锡打拼,做得一手好菜。由于妹妹生孩子,过年前辞职在家伺候,没回老家过年。但躲过疫情却没能躲过偏见。无锡餐饮业复工后,他四处求职,无人敢用,就因为他在求职表籍贯一栏,填的是湖北。为了养老婆孩子,鸣鸣目前只好在跑外卖,跑一单,挣5元。

我特别欣赏苏联导演尤里·奥泽洛夫拍摄的《世纪悲剧:苏德大血战》,十二部100分钟的影片史诗般展现了卫国战争的宏伟画面。但导演也把很多的镜头给到了平民,普通的战士,来揭示战争本质的罪恶和对人类的伤害。这反而让观众对英雄更崇敬,对和平更珍惜。

我记得你的好,没忘记你遭的罪。这才是对湖北人民最大的心理安慰。



学习方方老师,我也发出点不和谐的声音。近日的武汉,满屏的铁马开道,列队敬礼,鲜花掌声,夹道欢送。

支援湖北的346支医疗队4.2万医护人员陆续返乡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礼遇。实至名归。疫情爆发以来,全国1200万医护人员坚守岗位,22位因感染新冠肺炎,28位因过度劳累引发猝死,已有60人倒在抗击新冠肺炎的战场上,年龄最大的72岁,最小的仅21岁。

对她们,任何的褒奖和荣誉都不过分。但是,在疫情尚未完全结束,防控压力依然巨大的情况下,是否真的需要动用大批警力设置如此排场,我认为值得商榷。

截至4月2日,全国有60名公安和35名辅警牺牲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和维护安全稳定第一线。3个月的连续作战,一线公安也属于最辛苦的人,他们的体能早过极限,能不能也心疼下他们,不给他们制造额外的负担?

突然想起童年时我喜欢看的连续剧《凯旋在子夜》。1984年至1989年自卫反击战,中越双方超过50万军队长年对峙于老山地区狭小战场,激烈对抗,反复较量。休战之日,泪别长眠于麻栗坡的战友,正在班师返乡的战士们兴奋地等待迎接群众的欢呼,此时却接到上级的命令:停止前进,子夜0点进城。这一幕,让我永远记住了“国威军威看西南”。

这一次,历史再次重演。80天来,每天都在看武汉抗疫的报道,却很少看到解放军医疗队的影子。作为最早到达的援汉医疗队,他们的出境率,甚至没有任何一支省队的曝光率高。其实,解放军医疗队自始至终都是在啃最硬的骨头:战罢金银潭,转战火神山,坚持到最后,剩下的每一个患者,都是一道最难的考题。

高调地来,是为了稳定民心,“解放军来了,武汉就有救了!”

而4月11日晚,解放军医疗队悄悄地撤,没有惊动市民,更是令人肃然起敬。

无论是胜利还是结束,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当思考,我们是否可以做得更好?



前几天,无锡援助武汉的169名医护人员全部结束14天隔离和休整,回到了原来的工作岗位。武汉和无锡的樱花从盛开到逐渐凋零。

一段让人难忘的岁月,一本让人回味无穷的日记。感谢武汉人民,感谢每一个为战疫付出的人。

此时唯一的愿望,这个世界能多一点相互理解,多一点冷静和反思,多一点报团取暖。在疫情随时可能反扑的情况下,我们需要更多的同舟共济。

我在无锡,祝方方老师安好。


【作者简介】寒流:八零后。坐标无锡。爱好历史,粗修法学,长期从事媒体及相关行业。新冠疫情记录者之一, 深爱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方方日记读者。



点击阅读更多文章


方方日记接力之22: 我是快递从业者
方方日记接力之21: 关心1%的人,做一个世界的水手

方方:我的书跟国家之间没有张力
硅谷一线医生战疫日记(12)经历风雨,方见彩虹
菊子:美国东北部抗疫日记(14):狼烟四起
饶蕾:纽约疫情日记(8):太阳还会升起(4月10日)

方方日记接力:再见了,武汉日记   爱这烟火的人世  让我缺角的一天继续完整  守住自己的良知   在汉口祭武汉的你们   物是,人非   无比漫长的春天   武汉中心医院家属的心路历程    母亲,留在了2020年立春这一天  清明节给天上的白衣天使唱首歌    方方说的真话,他们不爱听     为一切平凡而善良的人说话    请派个神枪手来开炮    2020,我的大江大海    生命中的摆渡人    我和方方老师的四次遇见    我从未喊过武汉加油   我躲过了两次疫情,却无法不去直面恐惧     我是保安    我要把方方日记讲给学生听    

方方武汉日记:1月25日 1月27日 1月28日 1月29日 1月30日 2月8日    2月10日  2月11日    2月14日   2月15日   2月18日  2月19日  2月20日   2月21日   2月22日  2月23日   2月24日  2月25日   2月28日   2月29日  3月4日   3月8日   3月10日  3月11日  3月12日   3月13日   3月14日   3月15日  3月16日  3月17日  3月18日   3月19日  3月20日  3月21日  3月22日  3月23日 3月24日 二湘手记


世界疫情: 美国  德国  法国  加拿大  纽约   方丽娜:欧洲  澳洲

硅谷医生战役系列:战疫开始  美国的春天何时到来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世纪大疫 乍暖还寒最难息 与死神的较量 环球同此凉热 纽约!纽约!

菊子美东北疫情系列:疫情河东河西  建方舱   缝口罩  小留 守护人 小米加步枪 民以食为天 危机中的街坊邻里 长歌当哭

饶蕾纽约疫情系列:  按下暂停键  疫情在升级  哈佛校长确诊 拐点何时到来  纽约硬仗  一线的呼唤


关注二湘空间收看更多好文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