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社融背后的结构变化——总量“创”辩第42期
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及配套指引,本资料仅面向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不是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资料中的信息。
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报告摘要
一、投资摘要
宏观 张瑜:“脱脂”的社融数据——低但更健康
1.差的只是表面,而结构甚至有改善。单纯从数据表现来看,社融确实回落较为明显。但进一步拆分数据结构我们发现,7月冲量社融同比仅多增500亿,较上半年均值少1.04万亿。真实社融同比少增3300亿,较上半年均值少减1900亿。冲量社融跟真实社融最大的区别在于,只有真实社融才是决定经济的变量。从这个视角观察,7月社融并没有更差,只不过冲量资金不冲量了,才体现出社融的差了。
2.房地产是核心的问题。拆分部门结构我们发现,其实7月份社融的结构与上半年并为明显差异,即“激进的政府,佛系的企业,受损的居民”。进一步拆分居民部门发现,居民部门的核心问题在于房地产。如果我们假设个人住房贷款均为居民中长期贷款的话,2014年到2019年,个人住房贷款占居民中长期贷款比重均值为81%,2020年均值降为72%,2021年均值降为63%,2022年降为34%。疫情以来,居民中长期贷款中住房贷款的比重每年都在快速下滑。
3.房地产未来如何变动:三大因素预示房地产难有修复。问题一:买房不如买理财,借贷不如靠本钱。全国视角下,降低首付比例对房地产销售的带动效应或也相对有限。问题二:当下房贷利率下行不是刺激,只能理解为纠偏。房贷利率若想达到历史的宽松效果,或需要至少再下行70bp。海外加息的背景下,期待房贷利率如此幅度的调降也似乎并不实际。问题三:当下城镇化率放缓,老龄化率加快。近年来城镇化率的放缓可能与交通客运量相关。疫情冲击叠加人口结构调整,我国城镇的适龄购房人群的增长速率近几年或呈现放缓的态势。综上讨论来看,上述三大问题短期均无法得到根本解决。结合央行二季度货政报告专栏3的表述,政策当局似乎愿意接受“地产引至信贷的弱”来换取“剔除地产经济的质”。政策当局未来大幅放松地产政策的意愿或许并不强烈。
固收 梁伟超:弱势融资需求背后的无奈7月新增人民币贷款6790亿,同比少增4010亿,信贷余额增速回落0.2个百分点至11%;新增社会融资规模7561亿,同比少增3191亿,社融存量增速回落0.1个百分点至10.7%;M2同比增速回升0.6个百分点至12%。
第一,社融表现偏弱的重要原因是,社融口径下的新增信贷仅增长4088亿,大幅低于新增信贷的6790亿。第二,新增信贷和社融口径信贷的差异,是非银贷款和境外贷款两个项目,7月份境外贷款新增1226亿,非银贷款新增1476亿。第三,7月份M2同比增速的进一步上行,居民和企业部门均有所贡献,银行资产端的弱势和负债端的改善形成鲜明对比。第四,企业短期融资项是前期信贷数据的主要支撑,7月份大幅回落,后期可能仍将加大新增信贷数据的波动。第五,基建融资对企业中长期信贷的拉动并未持续,7月份表现也弱于预期。第六,7月居民部门中长期融资随房地产销售回落在预期内,“保交楼”冲击下需求边际再度弱化。第七,我们前期对信用周期的判断是:从节奏上看,信贷、社融增速4月“砸坑”透支了后续的下行空间,5-7月是基建脉冲支撑融资数据改善的窗口期,8月之后的社融增速恐再次进入下行阶段。第八,实际7月份社融增速再度下行,改善窗口持续的时间比预期要短,顶部位置比预期更低,但也意味着后续回落的幅度可能比预期略缓。第九,后续信用周期的企稳需要增量政府债券发行。第十,未来政策可以直接发力的着力点仍在专项债的增发,但政策诉求不透支未来,政策在短期和中长期平衡之间的选择,充满无奈。第十一,货币政策后续的着力点或在继续通过LPR调降引导贷款利率下行。第十二,但货币宽松态势下,需求的修复仍面临风险未出清的梗阻,以及各地政策差异的掣肘,弱势融资需求背后的货币政策,同样充满无奈。
多元资产配置 郭忠良:美股持续反弹透露出什么信号
6月中旬以来,美股一改此前的颓势,转入持续的反弹中。标普500指数反弹16%,道琼斯指数反弹13%,纳斯达克指数则反弹超过20%。美股颇具韧性的反弹,透露了以下三个方面的信号:1. 金融市场对于美国家庭消费预期改善。6月中旬以来,除了加息路径倒挂引发长端美债利率下行以外,还要看到美国汽油价格也出现大幅回落,全美85号汽油均价已经从5美元/加仑降至4美元/加仑。汽油价格回落代表的能源价格上涨速度放缓,恰恰是7月美国CPI同比下行的最大来源。2. 美股风险偏好回归到科技成长。3. 前期职位空缺数回落,就业数据强劲,加上现在CPI同比大幅回落,越来越说明,美国的高通胀可以在不触发经济衰退的前提下,持续下行,也就是美国经济软着陆的可能性在增加。
金工 王小川:择时信号多空交错,后市情绪或处于中性偏多的状态
择时:短期:成交量模型所有宽基指数中性。低波动模型看多。智能300模型中性,智能500模型看多。特征龙虎榜机构模型看多。特征成交量模型看空。中期:涨跌停模型V2和V3中性。月历效应模型中性。长期:动量模型所有宽基看多。综合:综合兵器V3模型看多。
基金仓位:本周股票型基金总仓位为89.38%,相较于上周减少了35个bps,混合型基金总仓位69.70%,相较于上周减少了31个bps。股票型先行者基金总仓位为88.40%,相较于上周减少了1个bps,混合型先行者基金总仓位为55.13%,相较于上周减少了22个bps。
基金表现:本周平衡混合型基金表现相对较好,平均收益为1.59%。本周股票型ETF平均收益为1.23%本周新成立公募基金37只,合计募集447.19亿元,其中混合型19只,共募集24.34亿,债券型16只,共募集414.0亿,股票型2只,共募集8.86亿。
北上资金:北上资金本周共流入76.50亿,其中沪股通流入64.56亿,深股通流入11.94亿。
VIX:本周VIX略有下降,目前最新值为18.85。
综合观点:市场上周上涨,本周我们认为后市中性偏多,继续围绕在3200~3300的区间震荡,期权隐含波动率再次回到低位。从华创金工择时体系信号来看,长期模型、智能500、特征龙虎榜机构、低波动率模型看多,特征成交量模型看空,模型信号之间多空力量交错的格局并未被打破,因此我们认为,中性偏多的市场情绪或依旧是主旋律。
推荐行业为:农林牧渔、石油石化、综合金融、机械、国防军工。
非银 徐康:流动性与估值之辩
核心观点:券商指数迎来一轮估值修复,8月4日以来累计涨幅达7.23%。国联、建投、东方、东财等券商涨幅居前。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有三:(1)经济企稳复苏,流动性预期有所改善。国际上,美国CPI数据公布,低于市场预期,或部分消除加息预期。CPI涨幅低于市场预期。或部分消除了市场对美联储大幅加息的担忧。国内,央行发布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经济尚处复苏期,货币政策预将继续为经济企稳回升提供帮助。(2)政策面,注册制预期渐起。8月10日,中国证券报头版刊文《奋楫笃行 改革构筑资本市场新生态》。8月2日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求是》表示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的条件已基本具备。下一步将以“绣花”功夫做好规则、业务和技术等各项准备,确保这项重大改革平稳落地。市场对全面注册制进一步带动券商业务发展的预期开始提升。(3)当前券商处于估值低位,配置胜率较高。目前券商板块PB估值为1.41倍,近三年PB估值的历史分位点为8.44%。流动性预期宽松,政策面改善,当前券商板块进一步上行的概率仍然较高。
风险提示:
1.货币政策超预期,地产销售下滑超预期;
2.政策力度低于预期;
3.本报告中所有统计结果和模型方法均基于历史数据,不代表未来趋势;
4.“新冠肺炎”疫情状况和持续时间超预期,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创新改革节奏低于预期,利率较大波动;
5.OPEC组织超预期增加原油产量。
报告正文
1
【宏观 张瑜】
差的只是表面,而结构甚至有改善。
单纯从数据表现来看,社融确实回落较为明显。上半年社融月均多增5339亿,7月社融同比少增3191亿。但是进一步拆分数据结构我们发现,上半年票据融资,政府债券,企业短期贷款,企业债券这四项冲量社融同比每月多增1.09万亿;而剩余的以企业中长期贷款,居民各类贷款为主的真实社融同比每月少增5200亿。7月冲量社融同比仅多增500亿,较上半年均值少1.04万亿。真实社融同比少增3300亿,较上半年均值少减1900亿。冲量社融跟真实社融最大的区别在于,只有真实社融才是决定经济的变量。从这个视角观察,7月社融并没有更差,只不过冲量资金不冲量了,才体现出社融的差了。
房地产是核心的问题
拆分部门结构我们发现,其实7月份社融的结构与上半年并为明显差异,即“激进的政府,佛系的企业,受损的居民”。在三大部门的层面,7月数据事实上并未有明显趋势性的改变。居民贷款差似乎也没有加速。
进一步拆分居民部门发现,居民部门的核心问题在于房地产。今年上半年,居民购房贷款增长一季度同比少增7000亿,二季度同比少增8000亿;居民非住房贷款一季度同比少增约6000亿,二季度同比少增收窄至3000亿。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我们假设个人住房贷款均为居民中长期贷款的话,2014年到2019年,个人住房贷款占居民中长期贷款比重均值为81%,2020年均值降为72%,2021年均值降为63%,2022年降为34%。疫情以来,居民中长期贷款中住房贷款的比重每年都在快速下滑。
房地产未来如何变动:三大因素预示房地产难有修复
问题一:买房不如买理财,借贷不如靠本钱。当下居民购房额外收益率为负,展望未来,“房住不炒”限制下,一二线城市房价同比预计难超5%,全国房价同比预计难超3%。3%的房价同比对应4.25%的房贷利率,借钱买房就是亏钱。全国视角下,降低首付比例对房地产销售的带动效应或也相对有限。
问题二;当下房贷利率下行不是刺激,只能理解为纠偏。2018年前,房贷大致比全社会贷款加权利率低50bp左右。当下即便全国房贷利率降到4.25%也仅比全社会贷款加权利率低约15bp,尚未达到历史的房贷正常水准。而历史的房地产宽松时期,房贷利率低于贷款加权利率80~90bp。从这一视角观察,房贷利率若想达到历史的宽松效果,或需要至少再下行70bp。海外加息的背景下,期待房贷利率如此幅度的调降也似乎并不实际。
问题三在于,当下城镇化率放缓,老龄化率加快。近年来城镇化率的放缓可能与交通客运量相关。2016年~2019年,我国交通客运量(公路,铁路,航空,水运)月均15亿人次,疫情冲击以来交通客运量持续回落,2022年6月仅5.16亿人次。疫情冲击叠加人口结构调整,我国城镇的适龄购房人群的增长速率近几年或呈现放缓的态势。
综上讨论来看,上述三大问题短期均无法得到根本解决。结合央行二季度货政报告专栏3的表述,政策当局似乎愿意接受“地产引至信贷的弱”来换取“剔除地产经济的质”。政策当局未来大幅放松地产政策的意愿或许并不强烈。
具体内容详见华创证券研究所2022年8月12日发布的报告《【华创宏观】差的只是表面,而结构甚至有改善——2022年7月金融数据点评》。
2
7月新增人民币贷款6790亿,同比少增4010亿,信贷余额增速回落0.2个百分点至11%;新增社会融资规模7561亿,同比少增3191亿,社融存量增速回落0.1个百分点至10.7%;M2同比增速回升0.6个百分点至12%。
第一,社融表现偏弱的重要原因是,社融口径下的新增信贷仅增长4088亿,大幅低于新增信贷的6790亿。
第二,新增信贷和社融口径信贷的差异,是非银贷款和境外贷款两个项目,7月份境外贷款新增1226亿,非银贷款新增1476亿。
第三,7月份M2同比增速的进一步上行,居民和企业部门均有所贡献,银行资产端的弱势和负债端的改善形成鲜明对比。
第四,企业短期融资项是前期信贷数据的主要支撑,7月份大幅回落,后期可能仍将加大新增信贷数据的波动。
第五,基建融资对企业中长期信贷的拉动并未持续,7月份表现也弱于预期。
第六,7月居民部门中长期融资随房地产销售回落在预期内,“保交楼”冲击下需求边际再度弱化。
第七,我们前期对信用周期的判断是:从节奏上看,信贷、社融增速4月“砸坑”透支了后续的下行空间,5-7月是基建脉冲支撑融资数据改善的窗口期,8月之后的社融增速恐再次进入下行阶段。
第八,实际7月份社融增速再度下行,改善窗口持续的时间比预期要短,顶部位置比预期更低,但也意味着后续回落的幅度可能比预期略缓。
第九,后续信用周期的企稳需要增量政府债券发行。
第十,未来政策可以直接发力的着力点仍在专项债的增发,但政策诉求不透支未来,政策在短期和中长期平衡之间的选择,充满无奈。
第十一,货币政策后续的着力点或在继续通过LPR调降引导贷款利率下行。
第十二,但货币宽松态势下,需求的修复仍面临风险未出清的梗阻,以及各地政策差异的掣肘,弱势融资需求背后的货币政策,同样充满无奈。
具体内容详见华创证券研究所8月13日发布的报告《【华创固收】弱势融资需求背后的无奈——7月金融数据解读》。
3
6月中旬以来,美股一改此前的颓势,转入持续的反弹中。标普500指数反弹16%,道琼斯指数反弹13%,纳斯达克指数则反弹超过20%。之所以出现如此大幅度的反弹,起初是6月点阵图显示,未来美联储加息路径倒挂,引发长端美债利率和实际利率下行;但是也要看到7月非农就业数据和CPI同比数据公布以后,美股的上涨已经越来越不依靠长端美债利率下行推动,7月CPI同比跌幅超预期的情况下,美股延续上行,美债利率反倒触底反弹,美股颇具韧性的反弹,透露了以下三个方面的信号:
1. 金融市场对于美国家庭消费预期改善。6月中旬以来,除了加息路径倒挂引发长端美债利率下行以外,还要看到美国汽油价格也出现大幅回落,全美85号汽油均价已经从5美元/加仑降至4美元/加仑。汽油价格回落代表的能源价格上涨速度放缓,恰恰是7月美国CPI同比下行的最大来源。CPI同比自行回落,意味着美国家庭消费支出将会改善,8月美国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升至55.1,触及3个月高位,也在强化这种预期。
2. 美股风险偏好回归到科技成长。上半年,美国实际利率上行,但是大宗商品价格高企,名义通胀水平不断走高,此时美股以价值/防御为主,因为市场青睐那些高通胀环境下,可以有效转嫁成本的公司。但是5月以来,大宗商品价格回落,并且逐渐向美国名义通胀传导,美国实际利率上行,名义通胀下行,此时市场青睐的就不是重资产&高杠杆的公司,而是轻资产的公司,显然针对科技成长股的偏好就会重新回归。
3. 前期职位空缺数回落,就业数据强劲,加上现在CPI同比大幅回落,越来越说明,美国的高通胀可以在不触发经济衰退的前提下,持续下行,也就是美国经济软着陆的可能性在增加。尤其是我们看到7月CPI数据公布后,10年与2年美债利差反弹,美债利率曲线倒挂程度有所缓解。因而经济衰退预期的重新定价,也是美股持续反弹的一个重要支撑。
具体内容详见华创证券研究所2022年7月28日发布的报告《美联储加息进度追上美国经济形势 — 7月美联储议息会议点评 2022年第5期》。
4
(一)择时观点
短期:成交量模型所有宽基指数中性。低波动模型看多。智能300模型中性,智能500模型看多。特征龙虎榜机构模型看多。特征成交量模型看空。
中期:涨跌停模型V2和V3中性。月历效应模型中性。
长期:动量模型所有宽基看多。
综合:综合兵器V3模型看多。
(二)基金仓位
本周股票型基金总仓位为89.38%,相较于上周减少了35个bps,混合型基金总仓位69.70%,相较于上周减少了31个bps。
股票型先行者基金总仓位为88.40%,相较于上周减少了1个bps,混合型先行者基金总仓位为55.13%,相较于上周减少了22个bps。
(三)基金角度
本周平衡混合型基金表现相对较好,平均收益为1.59%。
本周股票型ETF平均收益为1.23%。
本周新成立公募基金37只,合计募集447.19亿元,其中混合型19只,共募集24.34亿,债券型16只,共募集414.0亿,股票型2只,共募集8.86亿。
(四)北上资金
北上资金本周共流入76.50亿,其中沪股通流入64.56亿,深股通流入11.94亿。
(五)VIX指数
本周VIX略有下降,目前最新值为18.85。
最终观点:市场上周上涨,本周我们认为后市中性偏多,继续围绕在3200~3300的区间震荡,期权隐含波动率再次回到低位。从华创金工择时体系信号来看,长期模型、智能500、特征龙虎榜机构、低波动率模型看多,特征成交量模型看空,模型信号之间多空力量交错的格局并未被打破,因此我们认为,中性偏多的市场情绪或依旧是主旋律。下周推荐行业为:农林牧渔、石油石化、综合金融、机械、国防军工。
具体内容详见华创证券研究所08月14日发布的报告《华创金工周报(20220808-20220812):基金小幅减仓,中性偏多或依旧是主旋律》。
5
券商指数迎来一轮估值修复,8月4日以来累计涨幅达7.23%。国联、建投、东方、东财等券商涨幅居前。
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有三:(1)经济企稳复苏,流动性预期有所改善。国际上,美国CPI数据公布,低于市场预期,或部分消除加息预期。8月10日美国劳工部公布7月CPI数据,环比持平,前值1.3%;7月CPI同比增长8.5%,前值9.1%。CPI涨幅低于市场预期。或部分消除了市场对美联储大幅加息的担忧。国内,央行发布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报告指出,下一阶段的货币政策主要思路是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加大对企业的信贷支持。经济尚处复苏期,货币政策预将继续为经济企稳回升提供帮助。2022年6月,M2达258.1万亿元(同比+11.4%),市场流动性持续宽松。(2)政策面,注册制预期渐起。8月10日,中国证券报头版刊文《奋楫笃行 改革构筑资本市场新生态》。8月2日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求是》表示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的条件已基本具备。下一步将以“绣花”功夫做好规则、业务和技术等各项准备,确保这项重大改革平稳落地。市场对全面注册制进一步带动券商业务发展的预期开始提升。(3)当前券商处于估值低位,配置胜率较高。目前券商板块PB估值为1.41倍,近三年PB估值的历史分位点为8.44%。流动性预期宽松,政策面改善,当前券商板块进一步上行的概率仍然较高。
具体内容详见华创证券研究所2022年8月14日发布的报告《非银行金融行业周报(20220808-20220812):多因素驱动券商估值修复,7月保费数据仍有分化》。
更多投研报告
落空的降息,如期的加息:中美货币政策差异如何演绎——总量“创”辩第33期
短期求稳 中期校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解读——总量“创”辩第28期
华创证券研究所定位为面向专业投资者的研究团队,本资料仅适用于经认可的专业投资者,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华创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资料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公司的客户。普通投资者若使用本资料,有可能因缺乏解读服务而对报告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
本资料摘编自华创证券研究所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若对报告的摘编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须注意的是,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华创证券研究所后续发布的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华创证券的其他业务部门或附属机构可能独立做出与本资料的意见或建议不一致的投资决策。本资料所指的证券或金融工具的价格、价值及收入可涨可跌,以往的表现不应作为日后表现的显示及担保。本资料仅供订阅人参考之用,不是或不应被视为出售、购买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要约或要约邀请。订阅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华创证券不对使用本资料涉及的信息所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有关的其他损失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