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王涛 | 用室联网撬动OMO教育的效能和均衡

MOOC 2022-08-02


用室联网撬动OMO教育的效能和均衡






正文

2021年1月16日,新年伊始,由北京大学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北京大学教育学院、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主办,石河子大学师范学院承办,北京新界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室联网-光课堂”提供技术支持的2021北京大学基础教育论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分论坛云端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570余人参加了此次分论坛。


会上,“移动学习”教育部-中国移动联合实验室MOOC研究中心主任王涛博士作了题为《用室联网撬动OMO教育的效能与均衡》的报告。王涛博士提出:室联网理论将促进教育信息化在教育和学习中效能(效果、效率和效益)的释放,进而促进基础教育的效能提升和均衡发展。王涛博士分享了其团队采用室联网理论开发、实践的一系列项目,并对室联网与基础教育相结合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本文根据王涛博士报告内容整理)


大家好。感谢鲍威老师给我这次发言的机会。今天下午,我想跟大家探讨的是“信息化对教育的效能和均衡问题”。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北京大学教育学院09级教育经济学博士,曾是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专家组成员,教育部、中组部、文化部、全军四大远程教育工程主前端平台负责人。大家对MOOC公众账号一定不会陌生,我从2012年准备、2013年开始正式运营这个账号,至今已走过9个年头,已经发表原创文章237篇,转发核心期刊、C刊文章1万多篇,拥有30多万来自教育信息化、教育技术、教师发展、教育研究、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专家和教学一线的专业读者群。



从事教育信息化规划、设计、实施、评估这20年来,我一直在思考教育信息化的效能问题,就是说对教学有没有效果、效率和效益。大家都知道,互联网改变了人类社会的几乎方方面面、各行各业。流传甚广的“乔布斯之问”,真正道出了大家眼见的事实和心中的疑问:为什么IT改变了几乎所有领域,却唯独对教育的影响小得令人吃惊?基于大量考察,很多专家,也包括我,不得不承认,世界各国抱着很高的期待、投入大量资金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但互联网和教育信息化至今尚未从根本上触动教育的根本、引发教育模式的变化。

 


主要原因是什么呢?我认为,主要是教育并不能用解决逻辑关系问题的思路来解决。互联网、信息化改变了社会生活的多个领域,人们自然就会有教育信息化能够改变教育这一基本假设。但是这个基本假设是没有经过验证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到现在为止,也没有哪一个专家说得清楚未来教育是什么,智慧教育是什么,智慧教室包含什么要素,未来教育教学、评估模式是什么样的?可以说没有一个可以落地、可以依靠的实践理论。也就是说,前一阶段世界上的教育信息化,都是一定程度的盲目实验。

 


2012年MOOC诞生,很多人判断教育信息化在教育领域的革命性结果即将出现。但在2015年,当慕课比较火热的时候,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的两位教授在Science上发了一篇文章,对慕课的效能进行了评估。这项研究结果表明,慕课不是减少而是强化了教育所带来的社会经济水平和教育结果的不公平,也就是说,慕课教育出现了马太效应。


2020年突然爆发并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广泛传播的新冠疫情,引发了整个人类社会的巨大变革,无论是生活、办公还是学习,物理场景和虚拟场景都在快速实现高度融合。在线教育再次成为风口,广受大家的关注,也更受投资者的青睐。但在线上,教育和学习真正发生了吗?很多专家认为,我们现在只有在线,没有教育。比如说前段时间疫情,人们使用zoom、钉钉、腾讯会议等各类视频会议系统,就产生了一个特别大的怪圈,为打开还是关闭摄像头产生了一种战争:老师为了实现交互要求学生打开摄像头,而学生往往都关闭。这背后,其实有一种工具使用不当的问题:因为视频会议主要用于工作空间,主要用于传达上下级关系,而我们学习处在家庭个人空间,具有一定的隐私性,所以工作会议和学习模式是不一样的。同时,经过这种大规模的实践,老师们惊呼学生在在线模式下根本不能好好学习。对比衡水中学和人大附中这几年考上名牌高校的人数,2019年衡水中学275人,人大附中111人;而到了2020年,衡水中学77人,人大附中169人。衡水中学考上名校的学生断崖式下跌;人大附中高比例增长。这背后有很多我们值得分析的东西,其中有两点已非常明确地说明,非场景化教育效果下降显著,现在的在线教育模式可能使差的更差。这个数据大家要仔细研究,尤其是2019年和2020年各地的高考数据,背后有很多值得我们仔细探究的东西,很有可能突破我们对教育模式的认知。



我曾写过一系列教育信息化伪需求的文章,都发表在MOOC公众账号,希望大家批评指正。我们谈学习的效率,拿最通常的读书来说,一般情况下读一页书,我认为时间需要10-20秒。那如果把这一页书制作成视频,撇开制作视频的成本和时间,我认为一页书做成视频可能需要5-10分钟。而把这5-10分钟的视频,学习者5-10分钟是学不完的,需要花双倍甚至三倍的时间。由这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大家就可以知道,我们原来只需花10-20秒时间学习的内容,现在可能延长到30分钟到1个小时时间。这种效率低得令人吃惊。至于效果,大家从函授大学到电视大学到网络教育都有体会,录音和录像是那时教育的一个主模式,但是效果好吗?美国有学者曾经做过研究,发现只听和看是不能达到学习效果的,必须进行深入的互动和交互。人们在面对视频和音频时会有严重的信息接收问题,存在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问题,就是会选择性地观看。你看到的其实是你想到的,相由心生,你心里想不到的,你是看不到的。所以说以视频观看作为主要学习模式,存在先天性的弊端。

 


同时,视频、音频是一种效能低下的浅学习生活模式,尤其是短视频,严重地碎片化了我们的视野和思维,对深度学习和认知有很大伤害。视频、音频恰巧满足了我们追求舒服的本质,因为听和看都可以不费劲,自然也可以不入心。根据《2020年中90后人群洞察报告》,截至2020年7月,90后月人均单日使用网络时长接近7.5小时。抖音已经成为消耗时间的黑洞。人们不停地在看手机,低头族不断刷手机、跳转页面……日常生活中我们对这样的场景并不陌生。世界变得越来越虚拟,也令人越来越觉得虚无。



有效教学的核心,是有情景,所以需要建立情景场,令学习者沉浸其中、学习自主发生。不能有复杂的工具感,不能有工具造成的压迫感,更不能有恐惧感。所以说,我们需要有温度、可观可感的学习场,我们需要自如操作,随心而动。

 


在线教育和学习平台,我认为只有具备了生态属性的时候,才会释放教育效能。我在北京大学做教育学博士论文的时候,就对学习平台做了评价新指数。我把学习平台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整合期、融合期、连通期和涌现期。未来教育的效能,只有学习平台达到生态属性的时候,到了涌现期才会有整体效能的释放。我建了一些物理模型,从物理生态环境到网络虚拟的生态环境,运用了很多方法。最后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形成新的指数。我对现在流行的几十个平台分析,结论是平台大多处在第二阶段融合期,距离连通期、涌现期还有很大的差距,大家可想而知为什么现在平台发挥不了作用了。



疫情其实也验证了教育信息化的效能。你发现疫情到来的时候,没有哪几个学校能为本校师生提供整体的独立的信息化服务。由此我认为,教育信息化的阶段,应该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局域校园教育信息化,这是我们前几年走的路子。第二阶段是广域教育信息化,它是全社会的。第三阶段叫融合教育信息化。它是分线上和线下、学校和社会,国内和国际的融合。

 


如果要使教育信息化产生效能,我认为有三个着力点:视觉突破、互动突破、理论和标准突破。著名的赤瑞特拉心理实验发现人类获得信息的途径83.3%来自于视觉,人通过交流的转化达到70%。也就是说我们要实现一些教育信息化提升的第一是视觉突破,是我们的着力点之一。互动突破是我们的着力点之二,第三是理论和标准的突破。

 


现在教育信息化的现状是什么呢?比如有一个学校,他有83个平台、50多个APP,这样的平台,学校师生在这个环境下怎么完成教学呢?智慧教室真是千室万面,没有统一的操作界面。大家产生一种心理阻抗,没有标准没法使用。所以说,人工智能、互联网和物联网时代,极需一个升维破局的教育新理论。



北师大李芒老师认为没有教育信息化,只有教育工具信息化,对此我是非常认同的。但我认为,教育工具信息化还要深入,要教育工具信息化消失于生态,要让教育信息化成为自来水厂、成为水塔,水龙头一开知识就来,还要成为大戏园,当老师在这个舞台自由进行教学,但戏院和戏院之间要进行联通。

 


我们经常看互联网技术的教育公司,经常会说我今天又发布了多少功能,有增加多少模块。其实我认为互联网+,在教育方面应该走互联网—,减掉所有多余的环节,减掉所有的层级架构,回到我们初心,让老师轻装上阵只关注教育,不关注教育技术平台。

 


吴岩司长在一个报告曾经说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必须一次重大变革。社会大变革,呼吁教育新理论,他认为一定会有一个新理论在新阶段产生。我在这几年来经过了很多的思考,这个图应该来说是这些年来的心得总结。


我们处于一个物质世界,有物质运动速度。我们还有一个内部的意识能量,称之为频率。那么处于低速低频的时候,我们是遵守普通物理的牛顿三定律。如果处于高速低频的时候,速度运动速度到光速,那么遵守的是相对论。如果处于低速和高频的时候,遵守的是量子力学。现在有了互联网了,我们无论是运动速度,还是我们的意识能量,都处于高频状态中,而这一块没有理论。



经过了多年的思考,2018年下半年,我提出了室联网理论。1999年产生信息互联网,2005年消费互联网,2012年服务互联网,2018年产业互联网。这次疫情也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教育信息化要走产业互联网的路子,是教育版的产业互联网。室联网是社会生活的新基础设施,是5G时代的智慧教育新架构,是引领智慧教育的新生态。



室联网是什么?我定义为Internet of Xroom,简称IoX。采用互联网、物联网技术,把各个教育和学习场实现物与物、物与人、室与室的泛在连接。实现对教育学习过程的智能化感知、识别、评估和管理。以学校教室为核心,扩展到企业会议室、图书馆、社区场馆、楼宇场馆、咖啡馆以及家庭客厅等教育和学习空间。实现教育体系各环节、各要素的全联通,实现各种教育场景自然穿透实现全融合。基于室联网理论,我把未来的智慧课堂分为“三板斧”的体系,称为数字化的存在、模拟化的呈现,让技术消隐,让使用简单,让教育教学提效。也就是小平板、中慧板、大海板。



这是室联网的技术架构,实现空间、时间和人的融合这种架构我认为基于大院线场景,新型大学呼之欲出。这种大学不同于普通大学,也更不同于网络大学,它是一种未来新架构。其实这个模式正在发生,哈佛大学、斯坦福、西班牙、牛津大学等都在进行试验,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室联网其实把教育、培训和家庭三个场景融为一体,把虚和实融为一体。这一理论提出后,各大媒体都进行了跟踪报道,大家可以网上搜索室联网,有几百万条信息。



我们基于室联网构建光课堂,首先考虑在党建、思政、团建、师德等非常枯燥的教育,看能不能取得效果?结果我们进行试验,可以说让我们非常欣喜,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这是对外经贸大学李芳老师在兰州大学做师德教育工作坊时,领导和老师们说没想到师德教育能取得这么好的效果。下面是基本案例:北京大学、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武汉轻工大学等,同时也为人民网人民慕课、学习强国提供了技术支撑。

 



我们现在和求是《小康》出版社联合成立了小康幸福学习中心,共同推进学习空间的建设。主要有六个方面:党员智慧学习中心、党员心理调试中心、廉政教育培训中心、党员展示互动中心、爱国主义教育中心、思政教育培训中心。向建党一百周年献礼,我们在求是《小康》出版社的指导下,我们正在构建小康幸福空间百强县。正在和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一起,打造百所大学智慧思政学习空间。




原来的智慧教室改变的是小环境,采用的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随着互联网的深入,使得我们原来基于知识点的学习模式受到很大挑战。室联网营造的是大生态,采取的是联通主义学习理论。

 


互联网使得我们的熵增到无穷大,室联网要做的就是熵减。互联网解决的是人和人之间的泛在链接,物联网解决的是物和物之间的泛在链接,泛在连接是很难产生有效的教育模式。室联网解决的是场和场之间的紧密连接,实现线上和线下的高度融合。从“键对键”实际线上的协调。“面对面”实现线下的服务,从手拉手到脑对脑,由场对场到心连心。室联网要做的就是不断促进人的熵减,涌现人类新的智慧。未来教育不是让一个人在浩瀚的知识海洋里孤独的学习,而是应该让他快速达到边界,在边界处探索、融合、创新,形成新界。如此不断循环,不断精进,涌现新智慧。

 


教育信息化的效能和均衡是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而室联网将是教育数字转型的蝶变场。今天,由于时间有限,我仅从室联网教育新理论和新教育生态环境这个视角,做了一些简要的阐述,只是讲了一个框架,甚至是几个名词,还很肤浅。我已经在MOOC公众账号下发表了几百篇相关的理论和实践文章,欢迎光临指导和批评指正。谢谢!



王涛(微信号:ioxroom)


【室联网】理论的提出、体系构建和实践者;室联网学习空间站、室联网教师发展空间站、室联网大健康空间站、室联网国学空间站、室联网孤独症资源空间站、室联网社区家育空间站、智慧党员活动室等【室联网】空间站的原创设计、规划和组织实施者;清华大学无锡应用技术研究院数字教育技术中心主任;“移动学习”教育部-中国移动联合实验室MOOC研究中心、中国绿发会丝路研究院室联网中心主任;中国食品药品企业质量安全促进会副会长;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博士;业界知名有20多万教育专家的MOOC微信公众账号(微信号:openonline,公号名称:MOOC)的发起及运营者。


更多资讯

《在线学习》杂志:教育信息化应走产业互联网之路

王涛《现代教育报》打造未来教育教学的“蝶变场”

【室联课堂】提醒家长:当心你的孩子可能已经在通往抑郁症的路上...

【慕客茶会】面向无限,开放生长

【MOOC透视】互联网的熵增与室联网的熵减

【MOOC透视】在线教育中的身心健康问题

【MOOC透视】基于OMO的新教育基础设施是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关键

【MOOC】“大写”的黑板

【MOOC】关于室联网的FAQ(上篇)

【MOOC】关于室联网的FAQ(下篇)

【MOOC透视】室联网体系如何推动教育领域完成数字化转型?

【MOOC透视】新教育基础设施支撑下未来教育的根本特征

【MOOC透视】疫情催生的教育“新常态”与人类生存的“新常态”

【MOOC透视】在这一波次的世界教育变革中,中国会成为那个领跑者吗?

【MOOC透视】室联网:未来教育的新基础设施

【学习强国】室联网“智慧教室”:打造全新教育生态

中国教育报:“室联网”教育新概念融入智能教室

王涛:“室联网”是未来教育与教育数字转型的蝶变场

王涛:从黑板时代到超级屏时代的教育推手

教育信息化规划建设中的“伪需求”辨析系列文章汇编

教育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学习环境设计与室联网的崛起

【MOOC透视】基于室联网场景回归的混合教学模式走在国际前列了……

【MOOC透视】“室联网”已不再是个单纯的理论概念

【MOOC透视】室联网,也许是你与教育的新联接方式

【MOOC透视】首次亮相:今年,这个词儿可能会叫响……

【每日半刻™】隆重上线:古朴又全新的高效学习、幸福生活模式,【每日半刻™】在线写心!

【每日半刻™】之党建篇:传统又创新的党员学习模式,【每日半刻™】邀您在线写心,一起守住初心!


本文系微信公众号【MOOC(微信号:openonline)】原创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任何单位、公众号转载需包含本条和下条授权的完整模板信息,并链接本文地址,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按住下图--“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