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去花开,湖北通山谋划“融合一二三”
发展全域旅游是践行“两山”理论,贯彻学习和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实践。近年来,湖北省咸宁市通山县紧扣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这一目标,按照“产业融合一二三,全域旅游看通山”的发展思路,发挥特色生态资源优势,全域规划,全景打造,全业融合。突出重点区域,集中优势发力,旅游发展呈现全新势头。2019年,全县共接待游客1845.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5.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4.78%、20.04%。石门村成为咸宁市唯一获评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大畈镇成为咸宁市唯一全省旅游名镇。
自2018年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之初,通山县就成立党政主职任双组长、20名县级领导任副组长、35个县直部门和12个乡镇为成员的全域旅游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高位谋划、统筹推进全域旅游创建工作。通山县委、县政府先后四次大阵容、高规格召开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冲刺誓师大会和工作交办督导大会,书记、县长亲自主持,协同督导、高端发力。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通山县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实施意见》《通山县加快全域旅游发展奖励办法》等系列文件。明确了创建过程中各部门工作职责,构建起党委统揽、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市场运营、群众参与的“五位一体”全域旅游创建机制,凝聚了旅游发展合力。
2020年5月20日,咸宁市委书记孟祥伟专程到通山县调研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推进情况,并给予高度评价,明确指出通山县主导产业为旅游产业,并确定了举全市之力全面支持通山县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成为幕阜山区经济增长极。2020年咸宁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重点支持通山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5月22日,通山县委常委会专题讨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随后,通山县委、县政府紧锣密鼓地召开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深度推进大会,通山县主要领导、县直部门、乡镇主要负责人,各乡镇各部门和全县48家文旅企业负责人、25家乡村旅游重点村支部书记全部参会,层层压实责任,倒排工期,限时整改,确保成果。此次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工作责任,全县上下同心协力,铆足干劲,向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目标发起最后冲刺。
以品质为标杆 推进服务大提升
在创建工作中,通山县始终坚持以旅游服务品质为标杆,一是大力完善旅游咨询服务体系。加快建设集旅游形象宣传展示、信息咨询、投诉受理、票务代理、旅游体验、旅游集散及旅游便民服务等为游客提供一站式旅游便捷服务的全域旅游服务中心;加快中心客运站集散中心改造,依托高速服务区和高速出口、公园广场、旅行社营业点和重点景区设立游客咨询服务点。同时,借助政府门户网站、云上通山、包砣网等平台发布重点景区旅游信息,推进交通、公安、旅游等涉旅信息共享,提升旅游公共服务、行业智能管理水平。
二是提升全域旅游环境与设施水平。通过持续深入开展富水湖网箱拆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矿区复垦复绿、精准灭荒和“一山三线”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国土绿化面积稳居湖北省县市区首位。尤其是九宫山、咸通高速沿线、杭瑞高速通山出口至九宫山风景区沿线、核电路沿线环境整治成效明显,沿线通道全部进行了绿化美化。配套完善了旅游驿站服务功能,全县共建成旅游驿站24处、2A级以上旅游公厕22座、旅游标识标牌1108多块、生态停车场112余处、停车位3万多个。在富水湖周边环境整治上坚持宁缺毋滥原则,全力做好生态环境保护,2019年6月央视新闻频道对富水湖湿地保护和湖区风光进行了专题直播。同时,通山县还积极将旅游元素融入乡村振兴之中,先后打造了石门、港口、板桥、大竹等地域特色明显、自然风光秀丽的旅游新村,初步形成了“全域生态、全域景区、景城融合、村景融合”的旅游发展大格局,旅游服务品质与综合能力显著提升。
以项目为支撑 促进产业大融合
通山县坚持以旅游供给侧结构改革为动力,深入实施“旅游+”和“+旅游”项目建设方式,推进旅游业纵向延伸与横向融合,形成多业态并存、多产品支撑的大文化旅游产业体系。一是在农旅融合方面,整合农村闲置土地,全域发展观光、采摘、休闲、体验农业,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先后打造了龙隐山度假区、石门田园综合体、果匠小镇、枇杷小镇、孔雀山庄等一大批休闲观光度假园区和基地。2019年9月23日,通山县石门村举办了2019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湖北主会场活动,惊艳亮相全国。二是在文旅融合方面,挖掘地方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和饮食文化,加快传统文化村落、古民居保护,提升旅游的文化魅力,打造了圣庙“家教家风”教育基地、闯王陵党风廉政教育基地,大夫第、江源王氏老屋等国家文物保护单位修缮工程即将以全新面貌迎接游客。通山《十绣荷包》入选2019年中国原生态民歌节,登上国家级大舞台。2020年1月10日,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荆楚“红色文艺轻骑兵”在通山县文体中心举办专场文艺汇演,通山县文旅融合再创新高。三是在康旅融合方面,依托九宫山、富水湖自然生态景观,不断做优做响九宫山避暑胜地、冰雪运动名片,推出“喝道茶、练太极、吃素餐、悟儒礼”等养生文化产品,打造幕阜山片区独一无二的运动、休闲、度假、康养集聚区。四是在工旅融合方面,在地理标志名品“通山麻饼”的基础上,依托龙头企业建成了大畈阳春园麻饼厂观光购物长廊、大畈枇杷酒业制作工艺旅游观光通道和非遗制作工艺体验园,工业旅游如火如荼,通山地方土特产通过旅游带动蜚声海内外。
以龙头为引领 实施环境大优化
通山县始终坚持全县一盘棋,将全县作为一个大景区来规划和打造,高起点开展生态保护和旅游规划。按照多规合一的原则,编制完成了《通山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形成了“三极驱动、多点打造、全域覆盖”的总体发展思路和“一心两轴三极四带”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布局,实现了旅游发展与土地利用、城市景观、生态环境、历史文化保护的协调统一。
九宫山云中湖
以九宫山、富水湖和大幕山为龙头,辐射带动周边旅游资源开发,加快景区(点)“多点打造、串点成线、连线成片”,形成区域集聚。一是提升优化九宫山。近两年来,湖北省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九宫山公司投入景区建设资金7亿余元,通山县政府配套投入“一山两线”综合改造2.5亿元,推进实施景区拆迁补旧、房屋立面改造、标识标牌更新、游步道改造、景区绿化亮化、电网改造等14个提档升级工程,景区沿线面貌焕然一新,游客满意度大幅提升。下一步,通山县将紧扣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目标,按照近期和远期两个阶段,着力做好九宫山景区内部提升和外部拓展两篇文章:一方面,依托湖北省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九宫山公司投资主体,对现有景观(点)按照5A标准全面提档升级,进一步深化体验性和娱乐项目开发,加大山上山下和沿线景观的立体式、全域式综合开发力度,着力打造“全景九宫、全季九宫、生态九宫”;另一方面,即将动建的咸九高速将直达九宫山脚下,为景区外延发展拓展交通新机遇,逐步推进九宫山“东拓西延”,以云中湖为中心,向东拓展至洪港镇太平山,结合道观佑圣宫和白茶种植基地,着力打造以“品茶悟道”为主题的现代康养基地;向西延伸至三界谷区域,以高端民宿、康养为主线,着力开发原生态森林体验游。同时,结合九宫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红线调整,谋划景区西线公路建设,形成景区“西上东下、东上西下”环线闭合交通体系,实现九宫山景区与西片闯王陵、金鸡谷、三界谷、太阳溪漂流等优质旅游资源一线串珠,进一步丰富旅游业态。
二是综合开发富水湖。富水湖区域旅游综合开发是通山县全域旅游发展的大文章,国家4A级旅游景区隐水洞、龙隐山度假区都分布在富水湖沿线,龙隐山度假区紧临隐水洞口,以“石林奇乐、隐龙传说”为特色,集山水观光、民居观光、花海休闲、养老度假、户外运动等功能于一体,目前正在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规划建设中的“咸宁特色餐饮街”将打造成为富水湖旅游经济圈的“餐厅”。湖区综合开发引进中林集团投资50亿元,今年计划开工建设三大项目:一是富水湖旅游景区一期开发项目,概算投资约5亿元,建设内容包括入口集散区、游客接待区、文化展示区等“三区”。二是水上渔趣乐园项目,概算投资1050万元,年内将建成试运营。三是保水渔业项目,概算投资4000万元,已完成休闲渔业发展规划及垂钓项目建设方案。
三是深度打造大幕山。大幕山位于通山县北部,与咸安区、黄石市阳新县接壤,近年来投入重金打造了享誉全国的春季赏花“网红打卡地”,每年吸引了无数的自驾游、亲子游客纷至沓来。今年“五一”前后,尽管发布了景区赏花网络预约通告,并对进山游客数量进行了严格控制,但每天前来的游客仍然爆满。从旅游开发前景看,大幕山即将迎来两大机遇:一是投资70亿元的中广核新能源集团大幕山抽水蓄能电站,该项目一旦建成,大幕山将有望形成集“春季赏花+高山风电+抽水蓄能”于一体的独特景观,成为通山县新的旅游产业亮点和旅游经济支撑点;二是今年集中开工“全省重大交通项目”——黄沙铺镇到金桂湖公路,建成通车后将实现金桂湖、大幕山、阳新县仙岛湖一线串珠的美景链条,同时也将极大带动大幕山区域周边乡村游和生态景观游开发,形成通山县新的旅游区域板块。
品牌是旅游目的地的生命线。通山县在全域旅游创建过程中,注重实施全域旅游“大策划、大宣传、大营销”,不断提升通山全域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一是策划旅游精品线路。结合“游山、玩水、探洞、观古民居、谒闯王陵”旅游发展格局,精心策划一日游、两日游和乡村游精品旅游线路8条,细化到“吃住行游购娱”每一个细节和神经末梢。同时,高标准提升旅游公路,提档升级旅游快速通道,完善县城至主要客源地旅游专线,培育重点景区的自驾游线路,科学布设主要旅游公路沿线停车场、旅游厕所和观景台,方便游客休息、如厕、拍照。二是开展多元化主题推介。目前已编辑完成旅游手绘地图、《读懂通山》导游解说读本、旅游文创、旅游攻略、宣传片,继续加强与湖北日报、新浪微博、凤凰湖北、东方传媒等主流媒体合作宣传推介精品旅游线路,着力营造“全景引客、全时迎客、全业留客、全民好客”浓厚氛围。组织举办九宫山避暑观星节、草莓采摘节、枇杷旅游节、大竹钓鱼节等系列旅游节庆活动,不断提升通山旅游名气。积极探索“互联网+旅游”营销模式,开通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创建聚游网九宫山板块,九宫山景区淘宝天猫旅游旗舰店上线运营,九宫山、隐水洞实现售票验票系统与知名旅游代理门户网站对接。
以惠民为宗旨 实现主客大共享
近年来,通山县通过全域旅游发展促进脱贫富民成效显著,2016年被授予“全省乡村旅游及旅游扶贫突出贡献单位”,果匠小镇、孔雀山庄、大畈枇杷观光采摘园3家单位被原湖北省旅游委、湖北省农业厅评为“全省休闲农业示范点”,大畈枇杷酒庄被评为“湖北乡村旅游后备厢工程”示范基地,石门村被评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在具体做法上,通山县主要探索了三种旅游扶贫模式。一是就业扶贫模式。如孔雀山庄通过寄养托管模式,免费提供孔雀幼仔给贫困户寄养,免费提供孔雀食用饲料和防疫技术指导,年均繁育孔雀苗5万余羽,发展养殖户200余户,为全县养殖户带来500余万元收入。二是景区带动模式。九宫山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总投资达到10亿元,九宫山主动聘用周边村民参与景区改造升级,带动了2个村、1个社区5000多人参与景区建设。如今九宫山已成为全县旅游发展的核心龙头和带动产业升级和脱贫攻坚的核心支撑。4A级旅游景区隐水洞聘用当地村民从事导游、船工、司机等服务与管理工作,商铺优先低价租给当地村民,带动了周边3个村8000多人共同发展,可谓“一洞兴而百姓富”。三是基础设施扶贫。近年来,通山县抓住交通大发展、大提升的机遇,投入资金30亿元,高标准提升旅游公路,完成了核电公路、绕城公路、九宫山旅游公路、幕阜山生态旅游公路、富水南岸公路、隐水洞至九宫山旅游快速通道等旅游主干公路建设。投入1300多万元开展旅游“厕所革命”,投资400万元完善了3条高速公路、国省道和通景区公路沿线的旅游标识导向系统。这些旅游基础设施的改善让游客受益,也极大地改变了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四是乡村旅游模式。通山县重点培育了九宫山、富水湖和环城三大乡村旅游集聚区,实施“乡村旅游创客行动”,引导和支持大学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开展乡村旅游实现自主创业。农旅融合进一步拓展了旅游新业态。通山县大力发展了油茶、香榧、枇杷、杨梅、草莓、有机蔬菜种植和小龙虾、泥鳅、黑山猪、乌骨山羊、土豚等养殖业,在产业定位和布局上向旅游靠拢,走上了农旅融合、精准扶贫之路。太平山乌龙茶基地、大畈板桥天宇油茶基地、大路果匠小镇、枇杷酒庄、勇利生态园等一批一二三产业融合项目成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五是农家乐模式。2009年以来,通山全县共发展农家乐1100家,直接就业人员7200多人,间接从业人员1.2万余人,通山县加强农家乐扶贫的政策引导,制订了《关于加快发展农家乐促进农民就业创业的实施意见》,在资金、土地、税收、信贷等方面对农家乐予以实质性的政策支持。
通山县全域旅游建设红红火火,与此同时,通山县还积极将全域旅游发展成果惠及全民,实现主客共享。2019年底,通山县推出了“咸宁人游通山”旅游惠民活动,让咸宁本地市民仅凭身份证就可免费预约景区门票,这一举措得到了当地百姓的一片好评。
“产业融合一二三,全域旅游看通山”, 围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建,通山全域其力已聚、其势已成、收官已至。目前,通山全县上下凝聚一心,正在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立足新起点、谋求新作为、实现新跨越,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契机,决胜全面小康,奋力谱写“山通水富、绿色发展”的新篇章。
29. 疫去春来,到南海“胜日寻芳”
40. 疫去春来,湘约桃花源
44. 疫去花开,江苏奏响文旅发展新序曲
46. 疫去花开,江苏溧阳全域旅游加速跑
49. 疫去花开,广东增城全域旅游显活力
50. 疫去花开,“周”游吉林为文旅产业输血促复苏
52. 疫去花开,来自《富春山居图》实景地的盛情邀约,你收到了吗?
59. 疫去花开,“渝”你有约
61. 疫去花开,重庆巫山打好7张牌,构建“水陆空铁”立体游
71. 疫去花开,江西全力书写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安远答卷
74. 疫去花开,第二届河北省文创和旅游商品创意设计大赛启动
75. 疫去花开,“城市大脑”为杭州临安文旅复苏和发展提供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