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你生活的九大理论,纳什均衡排在……
1
纳什均衡理论
一农户在杀鸡前的晚上喂鸡,不经意地说:快吃吧,这是你最后一顿!
第二日,见鸡已躺倒并留遗书:爷已吃老鼠药,你们别想吃爷了,爷他妈的也不是好惹的。
当对手知道了你的决定之后,就能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决定。所以保密、信息安全很重要。
谈到纳什均衡就不得不提一个大家熟知的智猪博弈故事。
猪圈里面有两只猪, 一只大,一只小。猪圈很长,一头有一个踏板,另一头是饲料的出口和食槽。每踩一下踏板,在远离踏板的猪圈的另一边的投食口就会落下少量的食物。如果有一只 猪去踩踏板,另一只猪就有机会抢先吃到另一边落下的食物。当小猪踩动踏板时,大猪 会在小猪跑到食槽之前刚好吃光所有的食物;若是大猪踩动了踏板,则还有机会在小猪吃完落下的食物之前跑到食槽,争吃到另一半残羹。
那么,两只猪各会采取什么策略?令人出乎意料的是,答案居然是:小猪将选择“搭便车”策略,也就是舒舒服服地等在食槽边;而大猪则为一点残羹不知疲倦地奔忙于踏板和食槽之间。
原因何在呢?因为小猪踩踏板将一无所获,不踩踏板反而能吃上食物。对小猪而言,无论大猪是否踩动踏板,不踩踏板总是好的选择。反观大猪,已明知小猪是不会去踩动踏板的,自己亲自去踩踏板总比不踩强吧,所以只好亲力亲为了。
“智猪博弈”的结论似乎是,在一个双方公平、公正、合理和共享竞争环境中,有时占优势的一方最终得到的结果却有悖于他的初始理性。这种情况在现实中比比皆是。
证券市场中的“智猪博弈”
金融证券市场是一个群体博弈的场所,其真实情况非常复杂。在证券交易中,其结果不仅依赖于单个参与者自身的策略和市场条件,也依赖其他人的选择及策略。
在“智猪博弈”的情景中,大猪是占据比较优势的,但是,由于小猪别无选择,使得大猪为了自己能吃到食物,不得不辛勤忙碌,反而让小猪搭了便车,而且比大猪还得意。这个博弈中的关键要素是猪圈的设计, 即踩踏板的成本。
证券投资中也是有这种情形的。例如,当庄家在底位买入大量股票后,已经付出了相当多的资金和时间成本,如果不等价格上升就撤退,就只有接受亏损。
所以,基于和大猪一 样的贪吃本能,只要大势不是太糟糕,庄家一般都会抬高股价,以求实现手中股票的增值。这时的中小散户,就可以对该股追加资金,当一只聪明的“小猪”,而让 “大猪”庄家力抬股价。当然,这种股票的发觉并不容易,所以当“小猪”所需要的条件,就是发现有这种情况存在的猪圈,并冲进去。这样,你就成为一只聪明的 “小猪”。
从散户与庄家的策略选择上看,这种博弈结果是有参考价值的。例如,对股票的操作是需要成本的,事先、事中和事后的信息处理,都需要金钱与时间成本的投入,如行业分析、企业调研、财务分析等。
一旦已经付出,机构投资者是不太甘心就此放弃的。而中小散户,不太可能事先支付这些高额成本,更没有资金控盘操作,因此只能采取小猪的等待策略。等到庄家动手为自己觅食而主动出击时,散户就可以坐享其成了。
股市中,散户投资者与小猪的命运有相似之处,没有能力承担炒作成本,所以就应该充分利用资金灵活、成本低和不怕被套的优势,发现并选择那些机构投资者已经或可能坐庄的股票,等着大猪们为自己服务。
由此看到,散户和机构的博弈中,散户并不是总没有优势的,关键是找到有大猪的那个食槽,并等到对自己有利的游戏规则形成时再进入。
遗憾的是,在股市中,很多作为“小猪”的散户不知道要采取等待策略。更不知道让“大猪”们去表现,在“大猪”们拉动股票价格后从中获取利润,才是“小猪”们的最佳选择。
作为“小猪”,还要学会特立独行。行动前,不用也不需要从其他“小猪”那里得到肯定;行动时,认同且跟随你的“小猪”越多,则你出错的可能也就越大。简单地说,就是不要从众,而是跟随“大猪”。
当然股市中的金融机构要比模型中的大猪聪明的多,并且不守游戏规则,他们不会甘心为小猪们踩踏板。事实上,他们往往会选择破坏这个博弈的规矩,甚至重新建立新规则。
因此,还是那句话,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2
约束条件
鱼说:我时时刻刻睁开眼睛,就是为了能让你永远在我眼中!
水说:我时时刻刻流淌不息,就是为了能永远把你拥在怀中!
锅说:都他妈的快熟了,还这么皮!!!
约束条件变了,原来的收益,一下子都变为成本。生命如果架在锅上,成本自然也就很高了。所以无论是考虑什么问题,做任何决策,都要对当前的约束条件有清晰的认知。
3
机会成本
找点空闲
找点时间
背着炸弹
到银行看看
警察为你准备了一副手铐
狱长为你张罗一床毛毯
生活的烦恼向记者说说
抢劫的细节跟警察谈谈
在生活生中,你要得到了一些东西,就得放弃另一些东西,放弃的东西就是你的机会成本。每一次选择的背后,往往都是机会成本的反复考量。
4
方向选择
葛优吃饭途中上厕所,回来后裤子湿了。
朋友问:裤子怎么湿了?
葛优答:经常!
朋友不解。
葛优说:经常是旁边的人撒着尿,突然转过身来大叫:嘿!这不是葛优吗!
如果你投资已经过半之后,突然要改变投资方向或暂停投资,那么按照事物发展的惯性,这注定是个很棘手的事儿。因此有时候选对方向比努力更重要。
5
戈森法则
为什么喜新厌旧? 女人为何购物越来越疯狂?瘾君子为了得到持续的快感,吸食的毒品剂量为何越来越大?
图片来自电影《购物狂》
戈森法则就可以解释类似上述的这些问题。这其实是一种消费心理理论,个人的欲望强度随需求的不断满足而递减,因而消费某种商品获得的快乐感也因需要的满足而递减;人的需求获得满足后,人的满足感阈值就会不自觉的提高,就想得到更大的享受与满足,这就必须通过得到更多才能实现。
6
良币驱逐劣币
在一个信息不对称的市场中,优质的商品(高素质人才)如果不断的被劣质商品(混日子的人)所淘汰,最终,经过一系列的“竞争”与“筛选”,企业中剩下来的人,很可能就是那些一无所长的没有用的人了。这和我们一般的优胜劣汰原则恰好相反。这告诉企业一个基本的道理:不能吃大锅饭,而且绩效考核必须公平准确。
另外,在婚姻中也同样存在类似的问题,女人结婚后要不要回家做全职太太?这要看做全职太太的机会成本是不是很高,也就是与做OL时的收入比较,权衡一下成本和收益。
女人如果没有经济来源,很有可能沦为不良资产,最终被优良资产置换,在婚姻市场,只有“良币驱逐劣币”。同时要明确一点,女人的家务劳动应该视为家庭收入,因为同样的家务,如果请家政工来做的话,是要算做支出的。
7
帕累托最优
为什么不能一夫多妻或者一妻多夫?
一夫多妻或者一妻多夫会打破市场的均衡,有些又帅又有钱的钻石王老五可能会形成市场垄断,而普通人可能会一无所有。就像电信、铁路那样,成天被人骂娘。轻则引起内分泌失调,重则引起和谐社会失调。 现在实行的一夫一妻制,实际上已经形成了帕累托最优。
8
自身能力理论
飞机上,
乌鸦对乘务员说:给爷来杯水!
猪听后也学道:给爷也来杯水!
乘务员把猪和乌鸦扔出机舱。
乌鸦笑着对猪说:傻了吧?爷会飞!
外界因素是一种约束条件,自身能力也是一种约束条件,往往更重要。所以,别人能成功的事,未必自己就能成功。
9
1+1>2效应
为什么说结婚是1+1>2 ?
一是指1+1之后多出一个小孩,达到了人类繁衍社会目的。
二是两个人结婚之后,可以产生协同效应。比如减少一方在追求另外一方时发生的高额费用,如鲜花、衣物,而且婚后住房成本可以减半等等。
协同效应本来指两家公司合并之后,如果重组得当,能够使资源得到更合理的配置,从而产生更大的效益。两个人结婚之后,也可以产生协同效应。如笑话所说,鱼儿上钩之后,自然就不用再喂鱼饵了。
当然,即使结婚后还会发生鱼饵费用,也属于内部关联交易了。
-END-
本文配图均来自网络
27.企业集团化的九大“土法”管控!——成长型集团管控连载之四
29.集团领导必须要懂的3种管控模式!——成长型集团管控连载之六
30.集团管控的三板斧,少一个都不行!——成长型集团管控连载之七
31.集团管控无法落地?这12个方面你都做对了吗?——成长型集团管控连载最终章